幸福生活作文500字 急!!!
幸福是什么?心理學上說幸福就是滿足。剛上小學的妹妹說幸福就是能上學;遠離父母的表弟說幸福就是父母能在身邊;爺爺奶奶說幸福就是看著子孫能健康成長;父母說幸福就是能拿到我那滿是“優”的成績單……而我說幸福就是珍惜,珍惜身邊每一個人,每一絲愛,每一點快樂。
我有一個朋友,她總是愁眉苦臉的。我問她:“你怎么了?最近好像心事重重的。”“哎,別說了,我把‘幸福’給丟了。”“噢。是嗎?”我吐了吐舌頭。但是當我看見,她父母對她無微不至的關懷,眼神中充滿著寵愛時,我明白我那馬虎大意的朋友忘記珍惜,把幸福的鑰匙落在父母的手中。
一位婦女像我媽媽抱怨她的婆婆十分啰嗦,讓人受不了。但當我看見她婆婆冒著雨給她送傘時,我知道了,是那位婦女不懂得珍惜她婆婆對她的好,把幸福的鑰匙忘在了婆婆的口袋里。
幸福不是沒有煩惱和難過的時候,但并非人人都不幸福;幸福是兒時那根甜甜的棒棒糖;幸福是窮苦年代的冰淇凌;幸福是珍惜,珍惜身邊的快樂,回味人生百態。我們只知道過日子,去不知道日子中有一種叫幸福的感覺,更不知道幸福的意義。其實幸福是一位天使,她一直都在我們身邊。有些人只知道羨慕別人,卻不知道別人在此時此刻也在羨慕你。把難過的事拋在腦后去珍惜眼前的事物,那種感覺就是幸福。“幸福是根草,不用到處找。”
幸福,原來是珍惜。它就在我們身邊,等著我們去發現,去體會..
寫公公婆婆的初中作文600字以上
選取你公公婆婆的典型事例
突出人物形象
反映高尚品質
細心寫
有關家庭生活的作文600字
我快樂的家庭生活 每天,都是廚房里的媽媽用鍋碗瓢盆把我從夢想叫起,使我從夢中回到了家。 家,是每個人值得依靠的地方,在我幼小的時候,媽媽常輕輕地唱著“爸爸是船,媽媽是帆,載著宸宸,組成幸福家庭”的歌曲,哄著我進入甜蜜的夢鄉,每當回憶起在幼小時媽媽唱這支歌時,我不禁油然而生一種對家的眷戀之情。 周末時 周末,我總是想多睡一會,但媽媽總是把我早早的叫醒,誰我是太胖了,我帶我晨練。 “先是繞著小區跑一圈。”媽媽別跑邊說。 “我不想跑。” “快跑。”媽媽瞪著眼赫赫的告訴我。 “一二一,一二一……” 終于,熬過了早晨,我回到家就做作業。媽媽爸爸就開始忙午飯。 廚房里 鍋碗瓢盆噼啪聲響,爸爸把準備好的材料下了鍋,媽媽則是在一旁做美味的番茄蛋湯,饞得我只好在一旁流口水,只好默默的告訴自己快好了,在等一會。 哈哈,熱騰騰飯菜終于端上了桌,惹的我直流口水。晚了沒有洗手就抓了一塊糖醋排骨到嘴里。哇!好燙,只好讓我不停的吹氣,爸爸見了,就笑呵呵說我這只小饞貓是自找苦吃,誰叫我是饞到家了呢。 下午了 爸爸媽媽和我一起看電視,上網,看書。有時爸爸還會和我一起下下棋,媽媽還會和我一起講幾句英語,提高一下我的英語水平。 一晃眼的功夫,又到了晚飯時間了,媽媽爸爸就去下廚了。 月色下 在月色下散步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爸爸的左手媽媽的右手勾著我的雙手組成了和睦的一家子,我們都在笑。 夢鄉好甜 帶著甜甜的好記憶我進入了夢鄉。 結尾 在我的想象中,我想說的是只有我這幸福小家,才能為我遮風避雨,伴著我幸福成長。我永遠愛我的家,我將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爭取用智慧把我的家建設得更加美麗、可愛,用勤勞的雙手為我那幸福之家錦上添花。 我的家庭生活 家庭,是每個人遮蜂擋雨的地方,而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家庭是由幾個人組成的,大家是要互相關心和諧的相處,那么生活酒會很快樂不是嗎?你們想知道我的家庭生活是怎么樣的嗎?下面就聽我細細講給你們聽吧! 我的家庭生活是由我我 哥哥 爸爸媽媽組成的一個幸福 美滿的家庭。我的家庭生活很平常,只有星期六晚上,我們全家都要搞一次全家聚會晚餐。這時,爸爸以迫不及待地的去商場采購回來了,左一袋,右一袋地提回來了。媽媽則像個大廚師,在廚房里大選身手,我就當媽媽的小助手幫忙做雜活。而哥哥就在收拾客廳。一家個做個的事,不亦樂乎。 經過大家的勞動,桌上已擺滿菜,那菜的香味像桂花十里飄香,我和哥的口水早以流萬丈尺了,就等著老爸的一句開飯。老爸終于說開飯了。我和哥哥大口大口的吃菜,把爸爸媽媽笑得合不攏嘴,原來是我把菜吃到嘴巴旁邊,像只小貓似的,而哥哥卻把菜吃到鼻子上,像個小丑,怪不得把爸媽笑得合不攏嘴。我們一家有說有笑的吃完了著頓豐盛的晚餐。 可想而之,我的家庭生活是怎么樣的吧
以我最親近的婆婆為題,寫一篇關于450字的作文。
我的婆婆是我家的一位保姆,她是在我2歲時來我們家,一晃我已經那么大了。她說我5、6歲的時候,一聽見她上樓來,我就馬上將門口的拖鞋都放到房間里,然后“呯”的關上門不讓進。她邊說邊笑,我也笑了,可是我的心不那么想,我覺得當時的自己也許十分好笑,現在說起這些我卻十分尷尬。
婆婆是個任勞任怨的人,她干家務活時,低著頭、駝著背、拿著拖把拖地,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細心的拖著。她洗衣服從來都是用手洗,我問過她:“為什么不用洗衣機洗?”婆婆說:“洗衣機洗不干凈,手洗干凈些。”有些時候她去收下前天洗干的衣服,會發現還有些污漬,會重新再洗干凈,收完衣服后她又將它們疊平整放在衣桌上。她就是這樣,每做一件事都那么嚴謹有序。
我爸爸總是在別人家面前說家里的阿姨燒菜很不錯,而且干活干得十分賣力。他還說喜歡在家里吃飯,不喜歡在外邊吃。說真的,婆婆做飯確實做得很好,而且十分細致清爽,裝在盤子上不會讓汁沾在盤子的邊緣,就像飯店做的那樣精致。她總能每天更換不同的口味,嘗試新的做法。
有些時候奶奶會因為一點小事去找茬,被爸爸知道了,爸爸就會教育奶奶。并跟婆婆說:“阿姨,沒關系的,以后不要理我媽就行。”婆婆總是寬容的笑笑。
有時我和姐姐會嫌家里沒菜,想吃一種菜時,婆婆都是第一時間放下飯碗,去燒我們喜歡的菜。她也十分節儉,看見我們浪費,她會在我們旁邊說:“不要太浪費了,可惜。”
她就是這樣一個好婆婆!
一點一滴,流入歲月的長河;一聲一語,呵護我的童年;一步一個腳印,伴我日漸長大。婆婆的愛,從不從她那禁閉的嘴中說出,但她的愛,卻像光,永不消逝。她為我付出太多太多了。在每年暑假,我都會抽時間,我來到了想我已久的外婆家。那是一個令人愉悅的小鄉村。沒有城市的喧鬧與繁華,綠油油的稻草整齊的排列著,隨著微風,蕩起一道道綠色的波紋。婆婆還是和往日一樣,站在這片綠色的海洋中,忽隱忽現。在我的印象中,婆婆和這片田一樣,樸素而又溫柔。
從我懂事起,婆婆那滿頭的黑發已在不知不覺中變白。大眼睛周圍滿是蒼老的痕跡,不僅如此,她還有一個滑稽的鼻子。當我這么說她時,她便嚴肅地說:“如果你不好好保養自己的皮膚的話,將來也會跟我一樣這么丑,所以現在你要好好的愛護自己,知道沒?”這時,我便應付式的點頭,但心中還是在偷偷抗議著婆婆的這句話語。
在我的腦海中,我總是記得這樣一個畫面。在回奶奶家的那一天,婆婆的眼眶總是濕漉漉的。在火車站旁,看著一列列火車飛馳而過,她只會愣愣地說:“這火車怎么開得這么快啊!”那時的我并不懂她,只會對她緊握的的手感到不滿。火車越來越近了,她的手也越來越緊了。厚厚的老繭與我的手觸碰,本已布滿了皺紋的臉更皺了。
為什么呢?在我上車的那一刻,會感到婆婆哭了。
求一篇贊揚婆媳關系融洽的文章
1000字左右,婆媳的年紀分別為100和74,都是農村人。rn急用,最好在8號中午前搞定,各位大蝦幫幫忙,謝謝! 文章1“老婆媳”斗智斗勇中升華親情
劉玉春今年已經64歲了,自27歲嫁入康家后,便一直承擔著照顧婆婆的責任。婆婆10幾歲便離家參加革命,所以對于最簡單的日常生活常識都知之甚少。她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里,對外面世界的變化不太關心,甚至沒有錢的概念。老太太每月只留下少許的生活費交給兒媳婦劉玉春,生活中的一切擔子就都交給了劉玉春。
劉玉春給記者講了一件有趣的事:別看婆婆已經91歲高齡,可是還很愛看電視,為了不被兒媳婦發現,老人總是在半夜全家人都睡著的時候偷著看。有一次,劉玉春凌晨3點起床,發現婆婆竟然在看電視。過后,她給婆婆講了一通大道理,可是老人總是爽快地答應:“好好好!”,轉過身就又偷偷拿起了遙控器。沒辦法,為了婆婆的身體,劉玉春只好與婆婆打起了游擊戰。
婆婆早年增師從聞一多先生,加之參加革命時間又長,養成了獨立、剛強、個性鮮明很有主見的性格。她決定要做的事情任誰勸都不會改變。16年前,康老突發心梗,醫生下了病危通知單,劉玉春老人再三懇求醫生,一定要把婆婆搶救過來。但家屬必須保證康老在15天內絕對臥床,家人答應了,可婆婆卻不“聽話”,總是使勁掙扎著要起床,說自己怎么也不能在床上“方便”,沒辦法,劉玉春被氣得放聲大哭,這下婆婆愣住了,乖乖地聽了兒媳婦的話。
這樣的事還有很多,這對“老婆媳”在共同的生活中斗智斗勇,互相影響也在互相融合。康老人逢人便說:“沒有兒媳婦我也活不到90多歲。”而劉玉春卻說:“婆婆就像自己的媽,照顧自己的媽還有什么怨言。”
文章2:
在長治市城區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小院里,如母女般生活著這樣兩位老人,70歲的兒媳和88歲的婆婆,她們用濃濃的情和愛演繹了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真情故事
俗話說:“婆媳自古是冤家”,道出了婆媳之間和睦相處的難度。但在長治市城區五馬街道辦事處北山頭村,卻生活著一對如母女般和睦相處的婆媳。在這戶普普通通的農家,干凈整潔、溫馨和諧的小院里,兩位年邁的老人,70歲的兒媳王秀珍和88歲的婆婆牛巧則,相依相靠親如母女。1956年,20歲的王秀珍嫁到北山頭村時,她的婆婆剛38歲,整整50年的時間里,兩人一起操持家務,從沒有紅過臉,吵過嘴。
王秀珍從小沒有父母,是個孤兒,對待婆婆就如親生母親一樣。婆婆牛巧則面對能干的兒媳婦,更是如對待親女兒一樣,雖說王秀珍從小沒有父母,但她勤奮好學,是插隊到該村的“高材生”,21歲就擔任村里的婦女主任。牛巧則有4個兒子,另外兩個兒媳婦過門后,在王秀珍的帶動下對婆婆也是體貼入微。王秀珍也有4個兒子,成家后,兒媳婦們看到婆婆對待自己的婆婆如親娘一般,一個個紛紛效仿,就這樣一家三代人之間的婆媳真情就如接力賽般,代代相傳,在當地傳為美談。近日,筆者專程到北山頭村采訪了她們。
“你就是俺的親娘!”
王秀珍的娘家在長治市英雄街,在她還沒有出生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當她呱呱墜地時,母親生病也隨即離開了人世。幼小的王秀珍孤苦伶仃,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又被親戚們迷信地認為是克父克母的“敗家子”,就這樣正月十五剛出生的王秀珍,沒過3天就被扔到了荒郊野外。小嬰兒躺在冰天雪地里嚎啕大哭,后被一個好心人收留。那家人待她很好,但沒過多久,剛會走路的王秀珍竟偷偷地跑了。后來,她又先后被多家好心人收留,但日子過得都不好,幾次被遺棄。最后,還是她遠房的姨姥姥收留了她,還供她上了長治二中。在學校,懂事的王秀珍多才多藝,不僅成績好,還愛好體育、文藝等,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是同學們當中的“佼佼者”。
王秀珍嫁到閆家那年,正逢知識分子上山下鄉,接受教育之時。已是學校團干部的王秀珍,積極響應,咬破手指,寫下了血書,自愿到農村接受教育,而且選擇的就是北山頭村。到了北山頭村后,王秀珍一人兼多職,既擔任了村里的婦女主任,還成了信用社的代辦員,又擔任南石槽村的小學教師。后來,王秀珍“下嫁”到一貧如洗的閆家。村里好多人都說她是個城里人,又是個“高材生”,閆家恐怕“水淺養不了魚”,認為她肯定受不了這份罪,會與丈夫離婚。然而,性格直爽、快言快語的王秀珍從進門時,心就在閆家扎了根。用她的話說,她嫁婆家主要是嫁“娘”呢!她從小沒有娘,做夢也想有個娘,當她踏進閆家的門時,那種遠離了她的久違的母愛漸漸回到了她的身邊,多年沒喊過的那聲“娘”從王秀珍心底里奔涌而出。婆婆牛巧則也高興得合不攏嘴。就這樣,如母女般的婆媳真情開始了,當年王秀珍剛滿20歲,婆婆牛巧則剛38歲。
50年真情如一日
兒媳婦生了孩子,婆婆伺候月子,這在民間已經形成了一種規矩,然而在那個多子多福的特殊年代,婆婆牛巧則和兒媳婦王秀珍幾乎是同時生育,都在坐月子,誰也伺候不了誰。
王秀珍生第一個孩子時,婆婆病了,躺在炕上起不來。由于沒人照顧,剛生了孩子才3天的王秀珍就下了炕,來到婆婆的房里,給婆婆端水,喂藥,甚至晚上都睡在婆婆的炕頭,半夜瞅著空兒,回自己房里給孩子喂奶。那時,生活最艱苦,婆家很窮,家里十幾口人經常是吃糠咽菜,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月子里的王秀珍需要營養,也只能是野菜配小米熬湯喝。半夜里,婆婆嘴苦,想吃新鮮菜,王秀珍不顧自己身體虛弱,騎著車子跑到邱村給婆婆弄菜吃。婆婆逢人便說:“閨女也沒能這么伺候過我呀!”
王秀珍生下了第二胎。月子里王秀珍沒人照顧,因為同年10月份婆婆也生了孩子,那是王秀珍的第二個小叔子。過了兩年,王秀珍和婆婆又在同一年生下了孩子。由于家里勞動力少,不久,爭強好勝的王秀珍就下地干起了農活。那時,王秀珍的孩子沒有奶水吃,餓得直哭,婆婆就把自己的奶頭放到了孫子的嘴里。這件事,到現在說起來,王秀珍都感動得掉淚呢。
多少年來,無論王秀珍從地里勞動回來,還是教書回來,婆婆都會把米飯、菜湯端過來,問寒問暖:“累了吧,孩子?快吃快吃。”婆婆待她像親女兒,她敬婆婆也像親娘一樣,進門出門,嘴里嘮叨的都是娘,心里想的也是娘,去鄉里鎮里碰到啥就給婆婆買啥,衣服、頭巾、鞋襪,穿的戴的啥都有。50年中,婆媳倆竟沒有紅過一次臉,沒吵過一次架。
為了讓婆婆有個舒適的住處,王秀珍和丈夫一起翻修了家里的六孔窯洞。1984年,王秀珍79歲的公公去世了。那時,家里仍然很困難,連埋葬公公的錢都拿不出來。王秀珍果斷地在信用社貸了款,舉行了殯葬儀式,在當時這件事轟動了整個鄉鎮。
王秀珍有啥事都要和婆婆嘮叨嘮叨。現在,王秀珍走到哪,都會把婆婆帶到哪。有什么好吃的,或者做了婆婆愛吃的飯,王秀珍都會給婆婆送去,就連上個飯店吃飯,還不忘帶上婆婆。看著兒媳忙前忙后,張羅著家里家外,牛巧則是既高興又心疼。一有機會就尋思著為兒媳做點啥。2000年,王秀珍的丈夫去世了。每天晚上,80多歲的婆婆就會顛著小腳,一步一挪地來到王秀珍的房里,陪她說說話,看看電視,解解悶。現在婆婆已經成了王秀珍的精神依靠,她總是說:“娘,您一定要努力活,活到100歲。您要真有個三長兩短,我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了!”
在王秀珍的帶動下,她的兩個妯娌對婆婆也是體貼照顧。她們每天都會把做好的飯端到婆婆手里;每晚,都會燙上一盆熱水,給婆婆抹抹臉,洗洗腳;隔個十天半月,她們還會給婆婆搓搓背,洗洗澡。去年,婆婆突然得了腦梗塞,王秀珍趕忙帶著婆婆去看病。在醫院里,聽說69歲的兒媳,帶著她87歲的婆婆來看病,好多病人和家屬都跑來看“稀罕”。出院后,王秀珍和妯娌們給婆婆端水喂藥,洗臉洗腳,對待婆婆真是比親娘還親。說起她們的孝順,妯娌韓春玲說:“誰還不活個老啊!婆婆和自個的娘有啥不一樣?”
孝心感染了下一代
王秀珍有四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耳濡目染了婆婆王秀珍的孝心,四個兒媳也暗暗叫勁。今天老大送糖果,明天老二送雞鴨,后天老三老四也提著東西進了小院。對待80多歲的奶奶也是今天這個給五十,明天那個給一百,村里人都夸王秀珍婆媳有福氣。
有一次,王秀珍在去捐救濟款的路上跌傷了腿,洗臉、刷牙、吃飯、洗腳等,她一天的生活起居都包在了兒媳們身上。要吃啥,兒媳們就給她買啥。為了加快病情好轉,兒媳們還不時地給王秀珍搓搓腳,捻捻腿。王秀珍的老公閆元則有病住院時,四個兒媳床前床后、一刻不離地照顧著公公,鄰床老大爺羨慕的不得了,還以為四個兒媳是四個女兒呢!
去年3月份,為了讓王秀珍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的二媳婦毛秀梅買了車票帶著王秀珍去海南旅游了一番。雖然婆婆老了,身體又不好,有尿褲子的毛病,但毛秀梅毅然背著大號的“尿不濕”,帶著婆婆坐上飛機到了海南。要不是因為牛巧則身體不好,又暈車、暈船,王秀珍真恨不得把她也帶上。為了讓牛巧則能看到海南的真實模樣,王秀珍還專門囑咐兒媳沿途拍了DV,回來后放給婆婆看。
王秀珍病了,只輸了一天液就不輸了。大兒媳王菊萍悄悄地給二弟閆瑞斌說:“娘在給醫生討價還價搞買賣哩!只輸了一天液就不輸了,她老人家是不是沒有錢了?”沒等王菊萍把話說完,閆瑞斌已經把錢送到了王秀珍的手里。過年過節過生日,王秀珍都會收到很多禮物,手表,項鏈……王秀珍說一年四季的衣服,四個兒媳都會買給她,穿也穿不完。每個星期天來看婆婆王秀珍時,四個兒媳也總是搶著干活,飯后忙著收拾碗筷,生怕給婆婆留下“累贅”。
說起四個兒媳的孝心,她們總是很謙虛,三兒媳宋愛萍說二嫂干得多,二兒媳毛秀梅卻說麻煩事大嫂承擔得最多……
王秀珍妯娌們和她婆婆,以及她與她的四個兒媳之間的婆媳真情就如接力賽般,代代相傳……
相關推薦:
房子違建立案(違建立案是什么意思)
口頭敲詐勒索怎么舉證(口頭敲詐勒索怎么舉證)
公租房拆遷可以拒絕嗎(公租房拆遷可以拒絕嗎)
離婚房產價值(離婚后房產估值方法)
偷手機立案了(偷手機警察真會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