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_六月婷婷网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愛新覺羅·胤禔是康熙的皇長子,但為何立次子愛新覺羅·胤禔為太子,按照中國的傳統不是立長不立幼??

首頁 > 財產房產2021-02-04 11:22:39

愛新覺羅·胤禔的夫人

愛新覺羅·胤禔(1672-1735年),康熙帝長子,母為惠妃納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專子皆夭殤,故為皇長子。屬

夫人
嫡夫人伊爾根覺羅氏,尚書科爾坤之女;
繼夫人張佳氏,總兵官張浩尚之女;
妾吳雅氏,郎中巴奇納之女
妾關氏,麻色之女;
妾錢氏;
妾阮氏,雅圖之女;
妾郭氏,郭永之女;
妾晉氏,達色之女;
妾范氏,二格之女;
妾王氏,王忠之女;
妾高氏,高登科之女。

康熙所有的子女并排序

一、兒子

1、皇子:承瑞,2歲殤,未序齒。

2、皇子:承祜,2歲殤,未序齒。

3、皇子:承慶,1歲殤,未序齒。

4、皇子:賽音察渾,2歲殤,未序齒。

5、皇長子:胤禔,原名保清,直郡王,后降為貝子品級。

6、皇子:長華,旋殤,未序齒。

7、皇次子:胤礽,原名保成,皇太子,后被廢。謚曰密,為理密親王。

8、皇子:長生,2歲殤,未序齒。

9、皇子:萬黼,4歲殤,未序齒。

10、皇三子:胤祉,誠郡王,謚曰隱,為誠隱郡王。

11、皇四子:胤禛,康熙三十七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晉雍親王,康熙六十一年即位,即雍正帝。

12、皇子:胤禶,1歲殤,未序齒。

13、皇五子:胤祺,恒親王,謚曰溫,為恒溫親王。

14、皇六子:胤祚,幼殤。

15、皇七子:胤祐,淳親王,謚曰度,為淳度親王。

16、皇八子:胤禩,廉親王。

17、皇九子:胤禟,固山貝子。

18、皇十子:胤䄉,初封敦郡王,雍正時革爵圈禁,乾隆帝即位后釋放,授輔國公品級。

19、皇子:胤䄔,1歲殤,未序齒。

20、皇十一子:胤禌,1歲殤,無謚號。

21、皇十二子:胤祹,履親王,謚曰懿,為履懿親王。

22、皇十三子:胤祥,怡親王,謚曰賢,為怡賢親王。

23、皇十四子:胤禵,恂郡王,謚曰勤,為恂勤郡王。

24、皇子:胤禨,2個月殤,未序齒。

25、皇十五子:胤禑,愉郡王,謚曰恪,為愉恪郡王。

26、皇十六子:胤祿,出繼承澤親王碩塞之后,后改封莊親王,謚曰恪,為莊恪親王。

27、皇十七子:胤禮,果親王,謚曰毅,為果毅親王。

28、皇十八子:胤祄,8歲殤,無謚號。

29、皇十九子:胤禝,3歲殤,無謚號。

30、皇二十子:胤祎,貝勒,謚曰簡靖,為簡靖貝勒。

31、皇二十一子:胤禧,慎郡王,謚曰靖,為慎靖郡王。

32、皇二十二子:胤祜,恭貝勒,謚曰勤,為恭勤貝勒。

33、皇二十三子:胤祁,郡王品級誠貝勒。

34、皇二十四子:胤秘,諴親王,謚曰恪,為諴恪親王。

35、皇子:胤禐,出生當日殤,未序齒。

二、女兒

1、皇長女:無封號,生母庶妃張氏。

2、皇二女:無封號(1671年—1673年),生母庶妃董氏。

3、皇三女:固倫榮憲公主,生母庶妃馬佳氏。

4、皇四女:無封號(1674年—1678年),生母庶妃張氏。

5、皇五女:和碩端靜公主,生母貴人兆佳氏。

6、皇六女:固倫恪靖公主,生母貴人郭絡羅氏。

7、皇七女:無封號,德妃烏雅氏。

8、皇八女:無封號,生母皇貴妃佟佳氏。

9、皇九女:固倫溫憲公主,生母德妃烏雅氏。

10、皇十女:固倫純愨公主,生母庶妃那拉氏。

11、皇十一女:無封號,溫僖貴妃鈕祜祿氏。

12、皇十二女:無封號,德妃烏雅氏。

13、皇十三女:和碩溫恪公主,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

14、皇十四女:和碩愨靖公主,生母貴人袁氏。

15、皇十五女:和碩敦恪公主,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

16、皇十六女:無封號,生母庶妃王氏。

17、皇十七女:無封號,生母庶妃劉氏。

18、皇十八女:無封號,生母和嬪瓜爾佳氏。

19、皇十九女:無封號,生母襄嬪高氏。

20、皇二十女:無封號,生母庶妃鈕祜祿氏。

21、養女:固倫純禧公主,生父恭親王常寧,生母庶福晉晉氏。

擴展資料:

康熙兒女資料:

1、愛新覺羅·胤礽

愛新覺羅·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

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燁第二子,清世宗胤禛異母兄,母為仁孝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殤諸皇子外序齒為皇次子。

因其胞兄、嫡長子承祜幼殤,在胤礽剛滿周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長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令名,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康熙的負擔。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圣祖康熙帝北征噶爾丹,特命胤礽監國,后清圣祖北征都讓胤礽監國理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駕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

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駕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廢拘系于咸安宮,同年十二月被釋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復立為皇太子。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廢黜,仍禁錮于咸安宮。此后多次有推薦其復立的建議,但康熙帝始終未再立胤礽。

雍正帝繼位之后將其改名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歷1725年1月27日)幽死于紫禁城咸安宮,享年五十一歲。

后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于黃花山(今天津薊縣)理親王園寢,謚曰密。有作品見《康熙朝雅頌集》、《晚晴簃詩匯》。

2、愛新覺羅·胤禛

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稱為納伊拉爾圖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間重整機構并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為改善民生,實行攤丁入畝,使中國人口的暴增。

并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等。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雍正一朝,整頓吏治,在中央創立密折制度監視臣民,并廢除議政王大臣會議,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

而且改善秘密立儲制度,這樣使得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諸皇子互相傾軋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間,勤于政事,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于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廟號世宗,謚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誠憲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傳位于第四子弘歷。

3、愛新覺羅·胤禩

愛新覺羅·胤禩(禩同祀,為祀異體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異母弟,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

胤禩自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的時候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岳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一廢太子時,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

但是康熙帝對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導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損。胤禩的個人威望和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認輸,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沒有放棄對太子之位的爭奪。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燁駕崩,本以為自己的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見胤禛嗣位如五雷轟頂,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雍正上位后,將其改名為允禩。

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后,找各種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無悖逆之實,下旨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并錄入玉牒。

4、固倫榮憲公主

固倫榮憲公主(1673-1728),康熙帝第三女,母榮妃馬佳氏,康熙十二年五月初六生。康熙三十年(1691)正月受封為和碩榮憲公主,六月下嫁漠南蒙古巴林部博爾濟吉特氏烏爾袞,時年十九歲。

康熙四十八年(1709)晉封固倫榮憲公主;雍正六年四月二十一逝世,年五十六歲。

5、和碩溫恪公主

和碩溫恪公主(1687年—1709年),清康熙帝玄燁第十三女(序齒為八公主),皇十三女和碩溫恪公主,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十一月二十七日丑時生,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貴妃出,為怡賢親王允祥同母妹。由于公主的生母章佳氏出身低微,僅為庶妃,因此由宜妃撫養長大。

四十八年己丑六月卒,年二十三。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年)年二十,七月封今位號,和碩溫恪公主下嫁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翁牛特部杜棱郡王倉津。

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一日,和碩溫恪公主產下一對雙胞胎女兒,不久薨逝,年二十三。和碩溫恪公主是官方記載的清朝唯一的死于難產的公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玄燁

一、兒子(35人)

(1)皇子:承瑞,2歲殤,未序齒。

(2)皇子:承祜,2歲殤,未序齒。

(3)皇子:承慶,1歲殤,未序齒。

(4)皇子:賽音察渾,2歲殤,未序齒。

(5)皇長子:胤禔,原名保清,直郡王,后降為貝子品級。

(6)皇子:長華,旋殤,未序齒。

(7)皇次子:胤礽,原名保成,皇太子,后被廢。謚曰密,為理密親王。

(8)皇子:長生,2歲殤,未序齒。

(9)皇子:萬黼,4歲殤,未序齒。

(10)皇三子:胤祉,誠郡王,謚曰隱,為誠隱郡王。

(11)皇四子:胤禛,康熙三十七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晉雍親王,康熙六十一年即位,即雍正帝。

(12)皇子:胤禶,1歲殤,未序齒。

(13)皇五子:胤祺,恒親王,謚曰溫,為恒溫親王。

(14)皇六子:胤祚,幼殤。

(15)皇七子:胤祐,淳親王,謚曰度,為淳度親王。

(16)皇八子:胤禩,廉親王。

(17)皇九子:胤禟,固山貝子。

(18)皇十子:胤䄉,初封敦郡王,雍正時革爵圈禁,乾隆帝即位后釋放,授輔國公品級。

(19)皇子:胤䄔,1歲殤,未序齒。

(20)皇十一子:胤禌,1歲殤,無謚號。

(21)皇十二子:胤祹,履親王,謚曰懿,為履懿親王。

(22)皇十三子:胤祥,怡親王,謚曰賢,為怡賢親王。

(23)皇十四子:胤禵,恂郡王,謚曰勤,為恂勤郡王。

(24)皇子:胤禨,2個月殤,未序齒。

(25)皇十五子:胤禑,愉郡王,謚曰恪,為愉恪郡王。

(26)皇十六子:胤祿,出繼承澤親王碩塞之后,后改封莊親王,謚曰恪,為莊恪親王。

(27)皇十七子:胤禮,果親王,謚曰毅,為果毅親王。

(28)皇十八子:胤祄,8歲殤,無謚號。

(29)皇十九子:胤禝,3歲殤,無謚號。

(30)皇二十子:胤祎,貝勒,謚曰簡靖,為簡靖貝勒。

(31)皇二十一子:胤禧,慎郡王,謚曰靖,為慎靖郡王。

(32)皇二十二子:胤祜,恭貝勒,謚曰勤,為恭勤貝勒。

(33)皇二十三子:胤祁,郡王品級誠貝勒。

(34)皇二十四子:胤秘,諴親王,謚曰恪,為諴恪親王。

(35)皇子:胤禐,出生當日殤,未序齒。

二、女兒(20人)

(1)皇長女:無封號,生母庶妃張氏。

(2)皇二女:無封號(1671年—1673年),生母庶妃董氏。

(3)皇三女:固倫榮憲公主,生母庶妃馬佳氏。

(4)皇四女:無封號(1674年—1678年),生母庶妃張氏。

(5)皇五女:和碩端靜公主,生母貴人兆佳氏。

(6)皇六女:固倫恪靖公主,生母貴人郭絡羅氏。

(7)皇七女:無封號,德妃烏雅氏。

(8)皇八女:無封號,生母皇貴妃佟佳氏。

(9)皇九女:固倫溫憲公主,生母德妃烏雅氏。

(10)皇十女:固倫純愨公主,生母庶妃那拉氏。

(11)皇十一女:無封號,溫僖貴妃鈕祜祿氏。

(12)皇十二女:無封號,德妃烏雅氏。

(13)皇十三女:和碩溫恪公主,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

(14)皇十四女:和碩愨靖公主,生母貴人袁氏。

(15)皇十五女:和碩敦恪公主,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

(16)皇十六女:無封號,生母庶妃王氏。

(17)皇十七女:無封號,生母庶妃劉氏。

(18)皇十八女:無封號,生母和嬪瓜爾佳氏。

(19)皇十九女:無封號,生母襄嬪高氏。

(20)皇二十女:無封號,生母庶妃鈕祜祿氏。

擴展資料

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

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愛新覺羅·胤礽、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祉、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愛新覺羅·胤䄉、十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祥、十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禵。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于暢春園,當時八爺黨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遠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軍統領隆科多(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宣布康熙遺囑宣胤禛繼承皇位,是為雍正皇帝。日后八爺黨人遭到清算舊賬。九子奪嫡以雍正取勝告終。

雍正為防止再出現兄弟間爭奪皇位的慘劇,從此實行秘密建儲制度,不再公開設立太子,由皇帝寫詔書并放置于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后,直到皇帝駕崩后人才能打開并宣布繼承人。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愛新覺羅·玄燁

百度百科-九子奪嫡 (清代歷史事件)

兒子共有35人:承瑞、承祜、承慶、賽音察渾、胤褆、長華、胤礽、長生、萬黼、胤祉、胤禛、胤禶、胤祺、胤祚、胤祐、胤禩、胤禟、愛新覺羅·胤䄉、胤禌、胤祹、胤祥、胤禵、胤禨、胤禑、胤禨、胤祿、胤禮、胤祄、愛新覺羅·胤禝、胤祎、胤禧、胤祜、胤祁、愛新覺羅·胤秘、胤禐。

女兒共有20人:皇長女,無封;皇二女,無封;皇三女,固倫榮憲公主;皇四女,無封;皇五女,和碩端靜公主;皇六女,固倫恪靖公主;皇七女 無封;皇八女,無封;皇九女,固倫溫憲公主;皇十女,固倫純愨公主;皇十一女,無封;皇十二女,無封;皇十三女,和碩溫恪公主;皇十四女,和碩愨靖公主;皇十五女,和碩敦恪公主;皇十六女、皇十七女、皇十八女、皇十九女、皇二十女無封;養女,固倫純禧公主。

擴展資料:

康熙從五歲發蒙開始,他早出晚歸,無論嚴寒酷暑,從未中斷。父母雙亡后,他更加努力,系統學習治國安邦之道,認真研讀儒家經典,還拜武藝高強的侍衛阿舒默爾根刻苦練習騎射技藝,縱馬射獵,十矢九中,英武非凡。

他常常虛心地咨詢左右,甚至不恥下問于身邊的太監。繁重的學業差點兒壓垮了他的身體,他累得咯血,仍然堅持手不釋卷。后來不得不發展到需要針灸治療的地步,以至于多年后康熙一聞到灸條的艾味還心有余悸。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康熙

  【兒子】(按出生順序)
  愛新覺羅·承祜
  愛新覺羅·承瑞
  愛新覺羅·承慶
  愛新覺羅·賽音察渾
  愛新覺羅·長華
  愛新覺羅·長生
  愛新覺羅·萬黼
  愛新覺羅·允禶
  以上各子幼殤,未序齒

  皇長子愛新覺羅·胤禔,固山貝子,原名愛新覺羅保清
  皇次子愛新覺羅·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親王,原名愛新覺羅保成
  皇三子愛新覺羅·胤祉,誠隱親王
  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愛新覺羅·胤祺,恒溫親王
  皇六子愛新覺羅·胤祚,幼殤
  皇七子愛新覺羅·胤佑,淳度親王
  皇八子愛新覺羅·胤禩,原封廉親王,后廢
  皇九子愛新覺羅·胤禟,
  皇十子愛新覺羅·胤䄉,輔國公
  皇十一子愛新覺羅·胤禌,幼殤
  皇十二子愛新覺羅·胤祹,履懿親王
  皇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祥,怡賢親王
  皇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愛新覺羅·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愛新覺羅·胤祿,出繼承澤親王碩塞之后
  皇十七子愛新覺羅·胤禮,果毅親王
  皇十八子愛新覺羅·胤祄,幼殤
  皇十九子愛新覺羅·胤禝,幼殤
  皇二十子愛新覺羅·胤祎,簡靖貝勒
  皇二十一子愛新覺羅·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愛新覺羅·胤祜,恭勤貝勒
  皇二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祈,誠貝勒
  皇二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秘,誠恪親王

  【女兒】
  皇長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殤,時年三歲。母庶妃張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殤,時年三歲。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倫榮憲公主,母庶妃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殤,時年五歲。母庶妃張氏。
  皇五女,和碩端靜公主,母貴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倫恪靖公主,母貴人郭絡羅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殤。母德妃烏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閏六月殤。母皇貴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倫溫憲公主,母德妃烏雅氏。
  皇十女,固倫純愨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殤。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閏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時年十二歲。母德妃烏雅氏。
  皇十三女,和碩溫恪公主,母敬嬪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碩愨靖公主,母貴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碩敦恪公主,母敬嬪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殤,時年十三歲。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殤,時年三歲。母庶妃劉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殤。母和嬪瓜爾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殤,時年三歲。母襄嬪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殤。母庶妃鈕祜祿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

康熙年間發生了哪些事特別是他的兒子們

康熙 清圣祖康熙,名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康熙的稱謂來自其年號。 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宮,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69歲。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康熙繼位時只有八歲,是順治的第三子。順治接受湯若望的意見因其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選為繼承人。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舉行親政儀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的幫助下,在康熙九年贏得了與顧命大臣鰲拜的斗爭,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康熙執政期間,撤除吳三桂等三藩勢力(1673年),統一臺灣(1684年),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叛亂(1688年-1697年),并抵抗了當時沙俄對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簽定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中國東北邊界。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莊,作為與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基地。 從社會經濟的角度考察,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國計民生的政策:積極鼓勵墾荒,廢止圈地令,實施更名田;整修黃河、淮河、運河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決定“永不加賦”,取消新增人口的人頭稅,并最終演變成“攤丁入畝”制度。并大蠲賦稅。最終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表現為耕地面積的迅速擴大與糧食產量的提高、經濟作物的廣泛種植,奠定了所謂“康乾盛世”的基礎。 康熙帝重視對漢族知識分子的優遇。他曾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創建了南書房制度,并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康熙帝還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歷象考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歷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歷法和地圖。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康熙也存在保守和落后的方面。他在統一臺灣后開放了海禁,但是由于擔心米谷出境而明令禁止南洋貿易。他崇尚儒學,尤其是朱熹理學。此外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還發生過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獄事件。 康熙十三年,康熙帝立皇后所生的一歲的皇次子胤礽為太子,但數十年后由于太子本身的素質問題及其在朝中結黨而廢太子。廢太子后眾皇子覬覦皇位,矛盾更加尖銳,故太子廢而復立,但康熙仍無法容忍其結黨,三年后再廢太子。最終在康熙六十一年臨終時傳位于皇四子胤禛。傳位給胤禛的理由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康熙是希望精明干練的胤禛能大力改革康熙末年的寬縱積弊,也有人認為康熙是因為鐘愛胤禛之四子弘歷(未來的干隆帝)而傳位于他,還有傳說是顧命大臣隆科多和胤禛矯篡遺詔。無論如何,此一傳位爭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奇案之一。 康熙共有35子、20女。其中只有24個兒子、7個女兒活到成年。 家族列表 父親順治皇帝 長兄愛新覺羅·牛鈕,早殤 二兄愛新覺羅·福全,裕親王 五弟愛新覺羅·常寧,恭親王 母親孝康章皇太后佟佳氏 妻子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 敬敏皇貴妃,章佳氏,生二女,下嫁倉津,多爾濟 定妃,萬琉哈氏,康熙在時為嬪,雍正時尊為皇考定妃,后來隨兒子履親王允裪住,輪到自己的生日的時候,還會被迎進宮去祝賀,但再未進尊封,薨時九十七歲。 通嬪,納喇氏,侍奉圣祖康熙時為貴人。雍正二年,因其女婿有功,受到尊封。干隆九年薨。二子皆殤,一女。 敦怡皇貴妃,瓜爾佳氏。侍奉康熙時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為皇考貴妃,高宗干隆尊為皇祖溫惠皇貴太妃,干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殤。她也時康熙諸妃中最長壽。 愨惠皇貴妃,佟佳氏,孝懿皇后的妹妹。雍正時尊為皇考皇貴妃,干隆時尊為皇祖壽祺皇貴太妃。死后,謚為殼惠皇貴妃。 順懿密太妃,王氏。初為密嬪,后尊封為密妃。三子,允禑、允祿、允衸,允衸八歲夭折。 純裕勤太妃,陳氏。初為勤嬪,被雍正尊封為勤妃。一子,允禮。 襄嬪,高氏。一子,允禝,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謹嬪,色赫圖氏。一子,允祜。 靜嬪,石氏。一子,允祁。 熙嬪,陳氏,一子,允禧。 穆嬪,陳氏,一子,允禰。 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孝昭皇后的妹妹,一子,允礻我,一女,夭折。 惠妃,納喇氏,二子,承慶、允褆。 宜妃,郭絡羅氏,三子,允祺、允禟、允禌。 榮妃,馬佳氏,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允祉成人,一女下嫁烏爾袞。 貴人郭絡羅氏,宜妃的妹妹。 子女 兒子(按出生順序) 愛新覺羅·承祜 愛新覺羅·承瑞 愛新覺羅·承慶 愛新覺羅·賽音察渾 愛新覺羅·長華 愛新覺羅·長生 以上各子幼殤,未序齒 皇長子愛新覺羅·胤禔,固山貝子,原名愛新覺羅保清 皇次子愛新覺羅·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親王,原名愛新覺羅保成 愛新覺羅萬黼(幼殤,未序齒) 愛新覺羅允禶(幼殤,未序齒) 皇三子愛新覺羅·胤祉,誠隱親王 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愛新覺羅·胤祺,恒溫親王 皇六子愛新覺羅·胤祚,幼殤 皇七子愛新覺羅·胤佑,淳度親王 皇八子愛新覺羅·胤禩,原封廉親王,后廢 皇九子愛新覺羅·胤禟, 皇十子愛新覺羅·胤?,輔國公 皇十一子愛新覺羅·胤禌,幼殤 皇十二子愛新覺羅·胤祹,履懿親王 皇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祥,怡賢親王 皇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愛新覺羅·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愛新覺羅·胤祿,出繼承澤親王碩塞之后 皇十七子愛新覺羅·胤禮,果毅親王 皇十八子愛新覺羅·胤祄,幼殤 皇十九子愛新覺羅·胤禝,幼殤 皇二十子愛新覺羅·胤祎,簡靖貝勒 皇二十一子愛新覺羅·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愛新覺羅·胤祜,恭勤貝勒 皇二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祈,誠貝勒 皇二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秘,誠恪親王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即位后為避諱,諸皇子名中“胤”字改為“允”字。 女兒 皇長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殤,時年三歲。母庶妃張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殤,時年三歲。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倫榮憲公主,母庶妃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殤,時年五歲。母庶妃張氏。 皇五女,和碩端靜公主,母貴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倫恪靖公主,母貴人郭絡羅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殤。母德妃烏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閏六月殤。母皇貴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倫溫憲公主,母德妃烏雅氏。 皇十女,固倫純愨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殤。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閏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時年十二歲。母德妃烏雅氏。 皇十三女,和碩溫恪公主,母敬嬪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碩愨靖公主,母貴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碩敦恪公主,母敬嬪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殤,時年十三歲。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殤,時年三歲。母庶妃劉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殤。母和嬪瓜爾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殤,時年三歲。母襄嬪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殤。母庶妃鈕祜祿氏。 養女,固倫純禧公主,圣祖弟恭親王常寧長女,母庶福晉晉氏。

康熙的皇長子胤禔和皇八子胤禩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愛新覺羅·胤禩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異母弟,生于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末時[1],卒于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歲。
母良妃衛氏。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務矜夸”。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后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并受拘禁。胤礽獲釋,胤禩復為貝勒。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同年,亡。
胤禩雖為康熙帝之子,但因其母出身卑微,故少時在眾兄弟子侄間并不得貴重,頗受冷遇。這段經歷當對他日后廣有影響,故贅言之。
其母衛氏,系滿州正黃旗包衣人、宮內管領阿布鼐之女。宮內管領雖為五品文官,但因她是辛者庫出身,故較后宮其余人等為賤。據楊珍《康熙皇帝一家》中介紹:“《清皇室四譜》中,也說衛氏‘本辛者庫罪籍,入侍宮中,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辛者庫’是滿語‘辛者庫特勒阿哈’的簡稱,意為‘管領下食口糧人’,即內務府管轄下的奴仆。清代八旗官員得罪后,他們本人及其家屬被編入辛者庫,成為戴罪奴仆,以示懲處。衛氏的先人當有類似經歷,才成為辛者庫罪籍。就現有材料看,她不僅是康熙朝,而且是清代各朝所有受封妃嬪中,母家地位最為卑下者。以此出身,衛氏僅能充當宮女,在宮內干些粗活,與皇帝接觸的機會,大大少于其她宮人。但她競被玄燁看中,并生育皇子,表明她自身條件很好,溫柔聰慧,美麗出眾。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僅有兩人被冊為嬪,一位是正在受寵的17歲少女瓜爾佳氏,另一位則是相對來講已年位則是相對來講已年老色衰的衛氏,而比她早生皇子的戴佳氏卻沒有得到冊封。這除去因胤禩很受皇父喜愛,是三十七年受封爵位的皇子中最年輕(僅17歲)的一位外,與衛氏本人也有關系。不久,她又被晉升為良妃,成為玄燁當時僅有的5位妃子(貴妃除外)中,資歷最淺,生皇子最晚之人。”
胤禩出生后,康熙嫌衛氏出身低微,將他交由大阿哥胤禔之母、惠妃那拉氏教養,因此他與惠妃感情甚親。雍正帝繼位伊始,允許部分母妃“隨子歸邸”而居,惠妃因親子胤禔已被圈禁,于是欣然移居至胤禩府邸。
據聞胤禩自幼聰慧,且甚曉世故,從小養成了親切隨和的待人之風。
清朝規定皇子六歲起入書房讀書,每日以名師大儒教之以滿、蒙、漢等文字,并輔以騎馬射箭等功夫。據《康熙起居注》所載,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十日,康熙對幾位年長阿哥的學習情況進行了次考核,其中便有方滿六歲的胤禩。皇三子、皇四子、皇七子、皇八子“以次進前,各讀數篇,純熟舒徐,聲音朗朗”,想必胤禩不滿六歲便已開始習讀詩書了。

提及胤禩的福晉,有必要在此介紹一下。其為安親王岳樂之外孫女,父姓郭絡羅氏。岳樂為阿巴泰第四子,初封鎮國公,因在戰事上屢有建樹,于順治十四年晉為安親王,卒于康熙二十八年。安親王一家可算得上是朝中顯貴,因之胤禩與郭絡羅氏的結姻,亦在無形中拔高了他的身價,削弱了因母家地位卑微而產生的影響,為其在宗室中奠定了廣泛的人緣基礎。據聞,郭絡羅氏自小承歡于岳樂膝下,頗受寵愛,性格潑辣,是胤禩府內的當家人。康熙曾于四十七年十月初四日有言:“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惡,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秦道然在雍正朝的供詞中也提到胤禩府內的事俱是由福晉掌管的,兩相比較,或有出入,但亦可知此言非空穴之風。但有事是我所不明的,據《愛新覺羅宗譜》載,胤禩之子弘旺于“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初五日寅時生,庶母張氏張之碧之女”,那么康熙帝十月初四日斥責胤禩時言其“迄今未生子”所指為何,或是指其未有嫡子?可惜終其一生,膝下單薄,只弘旺一人。 胤禩,終生只娶了郭絡羅氏一位福晉和兩位妾,可以說在當時極為罕見,即使后來備受眾人推崇,也未見其另娶。因此也有傳言,胤禩深愛郭胤禩真正在史書上被大書特書是自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廢太子后,爾后沉沉浮浮,直至歿于雍正朝,都是由此埋下的禍根。
皇次子、太子胤礽是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所生。赫舍里氏生下他后幾個時辰就死于坤寧宮,時年僅二十二歲。康熙帝對結發妻的去世很是悲痛,次年即封胤礽為皇太子,并親自教他讀書,六歲時又請大學士張英、李光地等為其師。胤礽經父、師指點,幼年時確實顯露出幾分聰明,文通滿漢,武熟騎射,儀表堂堂,著實惹人喜愛。但他愈大則愈發挾寵恃驕,養成了過分驕縱和暴戾的性情,引起了康熙帝的不滿。康熙四十二年,胤礽的叔伯索額圖因涉嫌謀逆而被關押,皇儲之間的矛盾已然升級。四十七年八月康熙帝出塞行圍時,隨行的皇十八子胤祄病重,君臣均面有憂色,康熙親自回鑾看視。九月,胤祄死。而胤礽對其弟之死,毫無友愛之情,就更加深了康熙對他的惡感。胤礽受到康熙帝的斥責之后,非但不反躬自省,反而嫉恨在心,在行軍途中,每夜逼近父皇所居的幃幄扒裂縫隙向里窺視。此舉動使康熙帝日夜戒備,深為不安,終于是年九月初四日拘執太子。
旋即,九月初七日,康熙令留京的胤禩署內務府總管事。這是個非常重要的職位,尤其在當時諱暗不明、滿朝震動的情況下,更是體現出康熙對他非同一般的信任與器重。
九月十六日,康熙回抵京城。十八日,遣官以廢皇太子事告祭天地、宗廟、社稷,將胤礽幽禁于咸安宮。對太子位覬覦已久的皇長子胤禔此時蠢蠢欲動,大有舍我取誰之意,遭康熙嚴斥,謂其“秉性躁急愚鈍,豈可立為皇太子”。逢此重創,胤禔自知無望承繼大寶,便向皇父推薦胤禩,言“張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貴。今欽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真不知胤禔說這些是為了幫胤禩還是為了害胤禩,此番言論惹得康熙勃然大怒,遂命將張明德拿交刑部審問,并于當日召諸皇子至,追述胤禔前言,說:“朕思胤禔為人兇頑愚昧,不知義理,倘果同胤禩聚集黨羽,殺害胤礽,其時但知逞其兇惡,豈暇計及于朕躬有礙否耶?似此不諳君臣大義,不念父子至情之人,洵為亂臣賊子,天理國法皆所不容也。”此時的康熙認為胤禩有希冀大寶之心,對其予以防范。
逮九月二十八日,胤禩奉旨查原內務府總管、廢太子胤礽之奶公凌普家產后回奏,康熙帝曰:“凌普貪婪巨富,眾皆知之,所查未盡,如此欺罔,朕必斬爾等之首。八阿哥到處妄博虛名,人皆稱之。朕何為者?是又出一皇太子矣。如有一人稱道汝好,朕即斬之。此權豈肯假諸人乎?”。好一句“朕何為者”,康熙竟與獨生子搶起了功勞;好一句“朕即斬之”,欲以刑罰封眾人之口,可乎?
次日再召眾皇子至乾清官,云“廢皇太子后,胤禔曾奏稱胤禩好。春秋之義,人臣無將,將則必誅。大寶豈人可妄行窺伺者耶?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黨羽早相要結,謀害胤礽,今其事旨已敗露。著將胤禩鎖拿,交與議政處審理。”向來與胤禩交之甚深的皇九子胤禟邀皇十四子胤禵一同帶了毒藥前去阻諫,胤禵奏言:“八哥無此心,臣等愿保之。”康熙斥曰:“你們兩個要指望他做了皇太子,日后登極,封你們兩個親王么?你們的意思說你們有義氣,我看都是梁山泊義氣。”胤禵于言語間沖撞了康熙,帝怒,拔出小刀對他說:“你要死如今就死”,欲誅胤禵。虧得皇五子胤祺跪抱勸止,眾皇子叩首懇求,康熙方才收下小刀,命諸皇子將胤禵責打二十板,逐之出去,才算是化解了一場父子間的流血沖突。
不日,張明德一案審結,順承郡王布穆巴供:“張明德言普奇謂皇太子甚惡,與彼謀刺之,約我入其伙。我不從,故以語直郡王胤禔。直郡王云:‘爾勿先發此事,我當陳奏,可覓此人,送至我府。’因送張明德往直郡王府。”胤禟、胤禵供:“八阿哥曾語我等:‘有看相人張姓者云,皇太子行事兇惡已極,彼有好漢,可謀行刺。我謂之曰,此事甚大,爾何等人,乃輒敢出口,爾有狂疾耶?爾設此心,斷乎不可。因逐之去。”胤禩供:“曾以此語告諸阿哥是實。”問張明德口供亦無異。康熙帝因之謂胤禩聞張明德狂言竟不奏聞,革去貝勒,為閑散宗室。張明德情罪極為可惡,著凌遲處死,行刑時令與此事有干連的諸人俱往視之,實乃殺雞嚇猴,令眾毋效尤。
此案方畢,皇三子胤祉又于十月五日奏稱胤禔與蒙古喇嘛巴漢格隆合謀魘鎮于廢太子胤礽,致使其言行荒謬。康熙大怒,革去胤禔王爵,幽禁于其府內。
十月二十三日康熙帝病,自南苑回官,回憶往事。流涕傷懷,因召見胤禩,隨后又召見胤礽。繼而內侍傳諭曰:“自此以后,不復再提往事。”不知康熙與胤禩相見時都談了些什么,但料想父子之情猶在,唏噓之間必能將前一段時期內所發生的事情釋然一二。畢竟此時胤禩并未親自出頭去爭過太子之位,縱有一二屑小之人于此間挑拔搬弄,亦非他之罪。若非此后的百官保舉一事,恐其父子之情亦當一如往昔。嘆嘆。
康熙于此期間,對廢太子胤礽多加詢顧,常有召見,與臣下的言談中也不時流露出欲復重立之意。逾數十日,康熙大概估摸著滿朝文武皆了然其心,于十一月十四日召滿漢文武大臣,令眾人于諸阿哥中擇立一人為新太子,言:“于諸阿哥中,眾議誰屬,朕即從之”。
誰想事態的發展并沒有按照他的預想,以佟國維、馬齊、阿靈阿、鄂倫岱、揆敘、王鴻緒等為首的朝中重臣聯名保奏胤禩為儲君,令康熙大感意外,無奈之下只得出爾反爾,諭曰:“立皇太子之事關系甚大,爾等各宜盡心詳議,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賤,爾等其再思之。”俗語說君無戲言,可向來圣明如斯的康熙作此掩耳盜鈴之事,實為可笑,于胤禩則甚為可憫。縱得眾人之心,卻失帝皇一人,又有何用?而得眾人心者,正是為康熙所懼者,恐于己帝位有礙。昏憒之念!
次日,康熙復召諸王及大臣,屢言于夢中見孝莊文皇后及孝誠仁皇后“顏色殊不樂”,令其備感不安。而廢太子胤礽經多日調治,瘋疾已除,本性痊復。言下之意,可復立之。康熙帝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作如此言語,滿朝官員誰敢不從,唯諾諾是矣。十一月十六日,胤礽得釋。廢太子復立,已是勢在必行鐵板釘釘了。
十一月二十八日,康熙復封胤禩為貝勒。此舉意在何為?安撫人心嗎?太子位與貝勒位孰重孰輕,不言而喻。逢此變劫,真不知胤禩作何感想,恐怕是免不了有一番天不我待時不我與之慨吧。
次年正月下旬,康熙舊事重提,查問眾臣一致舉薦胤禩為皇太子事,重責佟國維、馬齊等人,言:“今馬齊、佟國維與胤禩為黨,倡言欲立胤禩為皇太子,殊屬可恨!朕于此不勝忿恚。況胤禩乃縲紲罪人,其母又系賤族,今爾諸臣乃扶同偏徇,保奏胤禩為皇太子,不知何意?豈以胤禩庸劣無有知識,倘得立彼,則在爾等掌握之中,可以多方簸弄乎?如此,則立皇太子之事,皆由爾諸臣,不由朕也。”細加詳察,胤禩之罪及其母族之卑,實為欲加之罪,而其余之言,又多為康熙自度耳,上下嘴唇一翻即是,黑白方圓本無定論,只唯天子一人心意而定。康熙作如此言語,觀其形狀,又可令人一哂。
值得玩味的是,康熙拒絕了康親王椿泰等人對馬齊所定的斬刑,反而將其交由胤禩拘禁。這是為了讓他們固結朋黨嗎?想必是罵則歸罵,康熙心里對當時的形勢還有一定的判斷,清楚馬齊等人保薦胤禩并非出于私心,更與結黨無關,純是一片保我大清萬萬年的赤膽忠心。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一日,即二廢太子時,馬齊受命署內務府總管,重受倚用,可見康熙對他還是頗為信任的。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九日,一切鋪墊停當,胤礽順理成章的重立為太子。爾后,康熙加封諸子,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俱著封為親王,皇七子胤佑、皇十子胤俄俱著封為郡王,皇九子胤禟、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胤禵俱著封為貝子。未受封爵的成年皇子只有已遭囚禁的皇長子胤禔、皇十三子胤祥與大失圣心的胤禩了。
絡羅氏。
經此廢而復立,朝局為之一變。諸阿哥的勢力加強,太子則氣弱,對峙之勢較早先愈發畢露,奪嫡之心紛起,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藏波涌。諸大臣亦于其中左右是難,小心游走。康熙雖多次下諭言及此事,但也沒什么作用。康熙五十年十月二十七日都統鄂繕、尚書耿額、齊世武、副都統悟禮等人俱被鎖拿,太子一黨每況愈下。
胤禩于此后一年間,倒未見遭何責難,《圣祖實錄》中唯有其數次隨帝出巡之載。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其母良妃薨。胤禩心甚悲痛,“半年后仍需人扶掖而行”。所引之語出自雍正元年責其之諭,恐是一分事實十分夸大,以為譏刺。但胤禩對其母純孝之心天可見也,加行祭禮,焚化祭物,寄托其身為皇子而不能侍奉于母妃左右的一片哀思,何可異哉?而此又成其一大罪,數受苛責,足令天下仁孝者寒心。
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三十日,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廢。康熙諭曰:“皇太子胤礽自復立以來,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業斷不可托付此人。”自此,當了三十余年太子的胤礽只得在咸安宮內忍度余生,卒于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追封和碩理親王,謚曰“密”。
據康熙五十五年九月十一日由胤祉上奏滿文奏折中可得知,胤禩于八月底染患傷寒,病勢日益加重,康熙只批得“勉力醫治”四字,殊是無情。九月十七日,再于御醫奏報胤禩病情的折子上朱批:“本人有生以來好信醫巫,被無賴小人哄騙,吃藥太多,積毒太甚,此一舉發,若幸得病全,乃有造化,倘毒氣不凈再用補劑,似難調治。”口氣更近于譏刺。更有甚者,為避免途經胤禩養病之所,在康熙帝的授意下,諸皇子在皇父及祖母于九月二十八日結束塞外之行回駐暢春園的前一日,全不顧胤禩已近垂危,將其由鄰近暢春園的別墅移至城內家中。當時只有九阿哥胤禟予以堅決反對,說“八阿哥今如此病重,若移往家,萬一不測,誰即承當。”而康熙反倒推卸責任的說:“八阿哥病極其沉重,不省人事,若欲移回,斷不可推諉朕躬令其回家。”真是無情最是帝王家,虎毒尚不食子,可康熙為了穩固自己的帝位卻接二連三將自己的兒子予以囚禁或責罰,絕忍至斯,旁者更復何言!十月初五日,胤禩終于病愈,康熙命將其所停之俸銀米仍照前支給,總算是保全了點父子間的情份。
但即便如此,胤禩在朝臣中仍有較高威信,如深受康熙帝倚信的大學士李光地,在康熙五十六年仍然認為“目下諸王,八王最賢”,可見他仍是大臣中聲譽最高的皇子。
翌年三月十二日,九卿等以請立皇太子事繕折請安。康熙帝手書諭旨:現今皇太后之事未滿百日,舉國素服,乃將大慶之事瀆請,朕實不解。諸臣隨具折以愚昧請罪。
是歲,十二月十二日,十四阿哥胤禵號撫遠大將軍西征。出師禮極為隆重,用正黃旗纛、親王體制,稱大將軍王。此次西征的主要目的是消滅策妄阿喇布坦及其分裂勢力,當時前湖廣總督、署西安將軍額倫特及侍衛色楞等曾由青海進軍拉薩,在藏北與策凌敦多卜激戰多事后全軍覆沒。因之,撫遠大將軍的任命不僅關系到扭轉曲線戰局,實際還涉及到清朝今后的安危問題,因為準噶爾部控制西藏,就有可能借黃教煽動蒙古各部脫離清朝統治。所以康熙必須認真對待,選擇他所最信任、認為最有能力的人出任大將軍,代替他親征。最后胤禛等皇子落選,大任落在胤禵肩上,可見康熙對他的青睞。此時,胤禵成了人們心目中最有可能的儲位繼承者。胤禩、胤禟也全力支持胤禵克承大統,胤禟曾言胤禵“聰明絕世”,“才德雙全,我弟兄們皆不如”,并熱心為胤禵試制軍備。然而康熙六十年十一月初四日,撫遠大將軍胤禵領功回京陛見,朝中諸人皆認為胤禵有望承繼。然康熙六十一年四月十五日,帝命撫遠大將軍、皇十四子貝子胤禵仍回軍中,令胤禩、胤禟頗為失望,胤禟曾語其親信秦道然云:“皇父明是不要十四阿哥成功,恐怕成功后難于安頓他。”
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康熙去皇家獵場南苑行圍,十一月七日因病自南苑回駐暢春園。初九日,因冬至將臨,命皇四子胤禛到天壇恭代齋戒,以便代行十五日南郊祭天大禮,同時自己也宣布齋戒五日。胤禛每天遣侍衛、太監等至暢春園請安,均傳諭“朕體稍愈”。十三日凌晨丑點左右,病情惡化,寅時許,召見皇三子胤祉、皇七子胤佑、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以及步軍統領兼理藩院尚書隆科多到御榻前,面諭:“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聯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胤禛聞召,于辰時趕至,先后三次覲見問安。當晚,康熙崩于寢宮。隆科多向胤禛宣布皇帝遺沼,連夜將康熙遺體送回大內。二十日皇四子胤禛遵照康熙遺命即帝位,改年號雍正。二十八日恭定康熙廟號為圣祖,翌年四月,安葬遵化。此即是《清實錄》所載康熙逝世及雍正即位之經過。
十一月二十日,胤禛于太和殿行朝賀禮,繼皇帝位,是為雍正帝,以次年為雍正元年。至此,煩擾了康熙政局近二十余年雍正尚未正式登極,即命胤禩與胤祥、馬齊、隆科多共四人總理事務,示以優寵。十二月十一日加封為和碩廉親王,十二月十三日授為理藩院尚書,次年二月十七日命辦理工部事務,可謂風光一時。但這些恩賜的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陰謀呢?胤禩對這一切始終認識得非常清楚,絕沒有被表面的假相所迷惑。不只是他,就連他的福晉郭絡羅氏也對當時的形勢看得非常透徹,當胤禩加封親王,她的母家來稱賀時,她說:“何喜之有,不知隕首何日”,可見一斑。再觀日后形勢,果真如其所言,令人心傷。
雍正是玩弄兩面作派的高手,且看他在企圖穩住胤禩的同時,對于胤禟、胤俄、胤禵、鄂倫岱、蘇努等與胤禩休戚相關之人又是如何處置的: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初五日,遣公爵鄂倫岱仍往軍前并辦理驛站事務;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逮太監張起用、何玉柱等十二人,發遣邊外,籍沒家產。張起用,康熙宜妃宮中太監;何玉枉,貝子胤禟之太監。諭稱:“伊等俱系極惡,盡皆富饒.如不肯遠去,即令自盡,護送人員報明所在地方官驗看燒毀,仍將骸骨送至發遣之處。”;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雍正帝命貝子胤禟往駐西寧。諭稱:大將軍于京,其往復尚未定,俟胡土克圖喇嘛等到日,再為商榷,西寧不可無人駐扎,命九貝子前往;
雍正元年正月十六日,遣皇十弟敦郡王胤俄等護送已故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龕座回喀爾喀蒙古;
雍正元年二月初十日,雍正帝因即位以來,施政受阻,被議者多,責皇九弟胤禟及貝勒蘇努等,本日將蘇努之子勒什亨革職,發往西寧,跟隨胤禟效力;其弟烏爾陳因同情其兄,一并發往;
雍正元年三月十三日,以吳爾占、色爾圖等“無知妄亂,不安本分”,遣往盛京居住,奪其屬下佐領,諭稱:“從前伊父獲罪于皇考,貶其親王之爵,伊等怨望,肆行誹謗。”“伊等希圖王爵,互相傾害,陷伊宗嗣于死地。”吳爾占,故安親王岳樂之子,色爾圖,岳樂之孫,本年十二月,撤安親王爵;
雍正元年四月初二日,命皇十四弟、貝子胤禵留遵化守陵,又命胤禵家人雅圖、護衛孫泰、蘇伯、常明等永遠枷示,伊等之子年十六以上者皆枷;
雍正元年五月十三日,革貝子胤禵祿米。
雍正將與胤禩親密之人盡行遣散,予以孤立,并多次諭臣下之人勿蹈朋黨習氣,可謂是敲山震虎。胤禩本人也多次受罰,如雍正元年九月初四日,雍正帝奉圣祖皇帝及其四皇后神牌升附太廟,在端門前設更衣帳房,但因其皆為新制,故而油氣薰蒸,雍正大怒,命管工部事之廉親王胤禩及工部侍郎、郎中等跪太廟前一晝夜;是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雍正帝就喪事奢誹靡罪責胤禩之黨。
雍正元年后期至二年間,青海戰事吃緊,使得他將全部精力放諸于外患。但對于胤禩等人仍時加防范訓斥:
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皇十弟敦郡王胤俄從邊外陀羅廟坐車入張家口關,署宣化總兵官許國桂奏聞,雍正帝密諭以“不可給他一點體面” ;
雍正二年四月初七日,責胤禩,諭諸王大臣:圣祖生前,因胤禩種種妄行,致皇考暮年憤懣,“肌體清瘦,血氣衰耗”,伊等毫無愛戀之心,仍“固結黨援,希圖僥幸”,朕即位后,將胤禩優封親王,任以總理事務,理應痛改前非,輸其誠悃,乃不以事君、事兄為重,以胤禟、胤禵曾為伊出力,懷挾私心。諸凡事務,有意毀廢,奏事并不親到,敬且草率付之他人;
愛新覺羅·胤禔胤禔(1672-1734年)
愛新覺羅·胤禔,康熙帝子,母為惠妃納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殤,故為皇長子。曾從征厄魯特蒙古噶爾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魘咒太子胤礽,謀奪儲位,被削爵囚禁。生于康熙十一年二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其初在康熙帝諸子中排行第五,因為前面四個皇子均早殤,按封建禮法,在成年皇子中他的年齡最大,所以被列為皇長子。但是,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遠不及皇二子胤礽的生母皇后的身份高貴,胤礽因是嫡出而被立為皇太子。胤禔表面上遵從父命,內心里對太子的地位是十分覬覦。
胤禔在諸皇子中是比較聰明能干的,據傳教士白晉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他是個美男子,才華橫溢,并具有其他種種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齡居長,替乃父作事最多。三次隨康熙帝出征、巡視,都有所作為。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九年,年僅十八歲的胤禔奉命隨伯父撫遠大將軍福全出征,任副將軍,參與指揮戰事;第二次是康熙三十五年隨康熙帝親征噶爾丹,他與內大臣索額圖領御營前鋒營,參贊軍機,這年三月,26歲,被封為直郡王;第三次是康熙三十九年隨同父皇巡視永定河河堤,任總管,還銜命祭華山。三次都取得了康熙帝的信任。
胤禔一心想奪嫡繼大統,他密切注視著康熙帝對皇太子胤礽的態度。從康熙二十九年開始,直至康熙四十七年月,這近二十年來皇帝和太子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以及隨之引起的關系變化,胤禔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認為對他謀取皇儲之位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與時機。月十四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歲。
胤禔迷信喇嘛教"魘勝"巫術,企圖以喇嘛巴漢格隆的匿術咒死皇太子胤礽,以便取而代之。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在塞外行圍時胤礽被廢,胤禔十分得意。康熙帝器重胤禔,讓他負責監視胤礽,從塞外至京城都是由他看守。胤禔認為時機已到,便向父皇進言,要殺死胤礽。引起了康熙皇帝的反感。后來皇三子胤祉告發胤禔用魘術魔廢皇太子之事,康熙皇帝對胤禔所作所為極為氣憤,宣示其為"亂臣賊子。"下令,奪郡王爵,嚴加看守,在府第高墻內幽禁起來。四十八年四月,康熙帝在巡視塞外臨行時又下了一道渝旨:"胤禔鎮魘皇太子及諸皇子,不念父母兄弟,事無顧忌,萬一禍發,聯在塞外,三日后始聞,何由制止?"王大臣急忙商議,最后決定派遣八旗護軍參領八人、護軍校八人、護軍八十人在胤禔府中監守。康熙帝還不放心,又加派了貝勒延壽、貝子蘇努、公鄂飛、都統辛泰、護軍統領圖爾海、陳泰,并八旗章京十七人,更番監視,還對這些官員下了一道嚴渝:"如果誰玩忽職守,將遭到滅九族之災。"胤禔奪嫡失敗時只有三十七歲,他被囚禁在高墻內達二十六個春秋,直至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被幽死,終年六十三歲。
大阿哥 野心勃勃
四阿哥 冷面王(外冷心熱)
八阿哥 溫文爾雅,心里很狡猾
十三阿哥 拼命十三郎,很有俠氣
十四阿哥 大將軍王
太子好美色,老八溫柔(清穿)

相關推薦:

什么是金保工程(請問一下金保是啥意思)

房子過戶費(房子過戶費怎么算)

有限產權房屋的形式(有限產權房是什么)

房地產項目轉讓的條件(新房轉讓要符合什么條件)

補辦房產證需要哪些手續(補辦房產證需要哪些材料 流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