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兒子們,他們結局到底是怎么樣的呢
皇長子允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納拉氏。據傳教士白晉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他是個美男子,才華橫溢,并具有其他種種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齡居長,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討葛爾丹時,康熙任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19歲的允禔從征,任副將軍,參與指揮戰事。還銜命祭華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歲,被封為直郡王。十年后因爭儲位,謀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監禁,雍正12年卒。
皇二子允礽
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誠仁皇后所生,為嫡長子。康熙十四年,在他還是個一歲多的嬰兒時,就被立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廢;四十八年,復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廢,受禁錮;雍正二年卒,追封理親王,謚號密。
皇三子允祉
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榮妃馬佳氏。允祉博學多才,成為乃父學術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祉領鑲紅旗大營。21歲,被封為誠郡王;次年,降為貝勒;32歲,晉誠親王。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護父親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奪爵、囚禁。十年,去世。
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親征葛爾丹時,胤禛奉命掌管正紅旗大營。20歲,被封為貝勒,31歲,晉雍親王。康熙駕崩,胤禛即位,為雍正帝。
皇五子允祺
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認為此子心性甚善,為人敦厚。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祺奉命領正黃旗大營。19歲,被封為貝勒,30歲, 晉恒親王。雍正十年死,謚號溫。
皇六子允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允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舉止和藹可親。”康熙親征葛爾丹時,命允佑領鑲黃旗大營。18歲,被封為貝勒;29歲,晉淳郡王。八年,卒。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允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務矜夸”。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后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并受拘禁。允礽獲釋,允禩復為貝勒。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同年,死。
皇九子允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絡羅氏。26歲,被封為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駐西寧。后以其違法肆行,與允禩等結黨營私為由,于雍正三年奪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皇十二子允祹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定妃萬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曾署內務府總管事務,辦理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康熙御極60年,派允祹祭圣京三陵。次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雍正即位,進封履郡王。乾隆即位,進封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
皇十三子允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為怡親王,命總理戶部三庫。雍正元年,總理戶部。為人“敬謹廉潔”,雍正照例賜錢糧、官物,均辭而不受;對雍正“克盡臣弟之道”,總理事務“謹慎忠誠”,為雍正所賞識。三年,從優議敘,復加封郡王,任王于諸子中指封。后總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樹。又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協助最多的兄弟。
皇十四子允禵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與雍正、允祚同母。但黨附允禩,與雍正對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五十七年,任撫遠大將軍,征討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師駐甘州,進次吐魯番。雍正元年,晉為郡王。三年,被降為貝子。四年,革爵禁錮。乾隆即位時,命釋放,封輔國公。乾隆十二年,晉貝勒。十三年,晉恂郡王。二十年,卒,謚號勤。
皇十五子允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謚號恪。
皇十六子允祿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因莊親王死后無嗣,雍正命他襲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謚號恪。
皇十七子允禮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純裕勤妃陳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晉親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總理戶部三庫。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戶部。十二年赴泰寧,送達賴喇嘛還西藏,沿途巡閱各省駐防及綠營兵。十三年,返京,辦理苗族事務。乾隆即位,命總理事務,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允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皇十九子允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皇二十子允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嬪高氏。雍正四年,封貝子,八年,晉貝勒。十二年命祭陵,稱病不行,降輔國公。乾隆即位后,復封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皇二十一子允禧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嬪陳氏生。立志向上,頗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貝子,晉貝勒。乾隆即位,晉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允估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謹嬪色赫圖氏。雍正八年,封貝子;十二年,晉貝勒。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允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靜嬪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鎮國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晉貝勒,后降鎮國公。乾隆45年,復封貝子,兩年后,晉貝勒。49年加郡王銜。50年死。
皇二十四子允秘
皇二十四子允秘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嬪陳氏。稟性忠厚平和。有學識。雍正十一年,允秘十七歲,封緘親王。乾隆38年死。
康熙的兒子們的結局?
康熙皇帝的24個兒子生平簡歷
皇長子允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納拉氏。據傳教士白晉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他是個美男子,才華橫溢,并具有其他種種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齡居長,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討葛爾丹時,康熙任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19歲的允禔從征,任副將軍,參與指揮戰事。還銜命祭華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歲,被封為直郡王。十年后因爭儲位,謀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監禁,雍正12年卒。
皇二子允礽
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誠仁皇后所生,為嫡長子。康熙十四年,在他還是個一歲多的嬰兒時,就被立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廢;四十八年,復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廢,受禁錮;雍正二年卒,追封理親王,謚號密。
皇三子允祉
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榮妃馬佳氏。允祉博學多才,成為乃父學術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祉領鑲紅旗大營。21歲,被封為誠郡王;次年,降為貝勒;32歲,晉誠親王。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護父親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奪爵、囚禁。十年,去世。
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親征葛爾丹時,胤禛奉命掌管正紅旗大營。20歲,被封為貝勒,31歲,晉雍親王。康熙駕崩,胤禛即位,為雍正帝。
皇五子允祺
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認為此子心性甚善,為人敦厚。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祺奉命領正黃旗大營。19歲,被封為貝勒,30歲, 晉恒親王。雍正十年死,謚號溫。
皇六子允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允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舉止和藹可親。”康熙親征葛爾丹時,命允佑領鑲黃旗大營。18歲,被封為貝勒;29歲,晉淳郡王。八年,卒。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允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務矜夸”。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后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并受拘禁。允礽獲釋,允禩復為貝勒。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同年,死。
皇九子允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絡羅氏。26歲,被封為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駐西寧。后以其違法肆行,與允禩等結黨營私為由,于雍正三年奪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皇十二子允祹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定妃萬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曾署內務府總管事務,辦理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康熙御極60年,派允祹祭圣京三陵。次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雍正即位,進封履郡王。乾隆即位,進封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
皇十三子允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為怡親王,命總理戶部三庫。雍正元年,總理戶部。為人“敬謹廉潔”,雍正照例賜錢糧、官物,均辭而不受;對雍正“克盡臣弟之道”,總理事務“謹慎忠誠”,為雍正所賞識。三年,從優議敘,復加封郡王,任王于諸子中指封。后總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樹。又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協助最多的兄弟。
皇十四子允禵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與雍正、允祚同母。但黨附允禩,與雍正對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五十七年,任撫遠大將軍,征討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師駐甘州,進次吐魯番。雍正元年,晉為郡王。三年,被降為貝子。四年,革爵禁錮。乾隆即位時,命釋放,封輔國公。乾隆十二年,晉貝勒。十三年,晉恂郡王。二十年,卒,謚號勤。
皇十五子允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謚號恪。
皇十六子允祿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因莊親王死后無嗣,雍正命他襲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謚號恪。
皇十七子允禮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純裕勤妃陳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晉親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總理戶部三庫。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戶部。十二年赴泰寧,送達賴喇嘛還西藏,沿途巡閱各省駐防及綠營兵。十三年,返京,辦理苗族事務。乾隆即位,命總理事務,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允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皇十九子允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皇二十子允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嬪高氏。雍正四年,封貝子,八年,晉貝勒。十二年命祭陵,稱病不行,降輔國公。乾隆即位后,復封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皇二十一子允禧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嬪陳氏生。立志向上,頗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貝子,晉貝勒。乾隆即位,晉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允估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謹嬪色赫圖氏。雍正八年,封貝子;十二年,晉貝勒。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允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靜嬪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鎮國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晉貝勒,后降鎮國公。乾隆45年,復封貝子,兩年后,晉貝勒。49年加郡王銜。50年死。
皇二十四子允秘
皇二十四子允秘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嬪陳氏。稟性忠厚平和。有學識。雍正十一年,允秘十七歲,封緘親王。乾隆38年死。
皇長子允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納拉氏。據傳教士白晉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他是個美男子,才華橫溢,并具有其他種種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齡居長,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討葛爾丹時,康熙任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19歲的允禔從征,任副將軍,參與指揮戰事。還銜命祭華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歲,被封為直郡王。十年后因爭儲位,謀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監禁,雍正12年卒。
皇二子允礽
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誠仁皇后所生,為嫡長子。康熙十四年,在他還是個一歲多的嬰兒時,就被立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廢;四十八年,復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廢,受禁錮;雍正二年卒,追封理親王,謚號密。
嫡福晉瓜爾佳氏,都統、伯石文炳之女;側福晉李佳氏,輕車都尉舒爾德庫之女;側福晉程佳氏,程世福之女;側福晉唐佳氏;側福晉李佳氏;側福晉王佳氏;庶福晉范佳氏;庶福晉劉佳氏;庶福晉林佳氏;妾劉氏,妾錢氏,妾邱氏。
皇三子允祉
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榮妃馬佳氏。允祉博學多才,成為乃父學術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祉領鑲紅旗大營。21歲,被封為誠郡王;次年,降為貝勒;32歲,晉誠親王。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護父親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奪爵、囚禁。十年,去世。
嫡福晉董鄂氏,都統、勇勤公鵬春之女;側福晉田氏,筆貼式敦達理之女;妾王氏,桑格之女;妾富察氏,外富阿之女;妾伊爾根覺羅氏,噶爾漢之女;妾完顏氏,牧長二格之女;妾李氏,李先隆之女;妾奇德里氏,員外郎、參領薩哈廉之女;妾朱我,朱鼐程之女;妾吳氏,吳美之女;妾陳氏,陳富榮之女。
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親征葛爾丹時,胤禛奉命掌管正紅旗大營。20歲,被封為貝勒,31歲,晉雍親王。康熙駕崩,胤禛即位,為雍正帝。
世宗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內大臣費揚古女。世宗為皇子,圣祖冊后為
嫡福晉。雍正元年,冊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崩。
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四品典儀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
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進熹貴妃。高宗即位,以世宗
遺命,尊為皇太后,居慈寧宮。
敦肅皇貴妃,年氏,巡撫遐齡女。事世宗潛邸,為側福晉。雍正元年,封貴
妃。三年十一月,妃病篤,進皇貴妃。并諭妃病如不起,禮儀視皇貴妃例行。妃
純愨皇貴妃,耿氏。事世宗潛邸,為格格。雍正間,封裕嬪,進裕妃。高宗
時,屢加尊為裕皇貴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謚曰純愨皇貴妃。葬
妃園寢,位諸妃上。
皇五子允祺
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認為此子心性甚善,為人敦厚。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祺奉命領正黃旗大營。19歲,被封為貝勒,30歲, 晉恒親王。雍正十年死,謚號溫。
嫡福晉他塔喇氏,員外郎張保之女;側福晉劉佳氏,劉文煥之女;側福晉瓜爾佳氏,碩色之女;庶福晉馬佳氏,馬三合之女;庶福晉白佳氏,白玉之女;庶福晉錢佳氏,管領土完整錢加官之女;庶福晉張佳氏,張喚文之女。
皇六子允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允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舉止和藹可親。”康熙親征葛爾丹時,命允佑領鑲黃旗大營。18歲,被封為貝勒;29歲,晉淳郡王。八年,卒。
皇八子原封廉親王允禩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允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務矜夸”。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后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并受拘禁。允礽獲釋,允禩復為貝勒。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同年,死。
嫡妻郭絡羅氏,和碩額駙明尚之女;妾張氏,張之碧之女;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皇九子允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絡羅氏。26歲,被封為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駐西寧。后以其違法肆行,與允禩等結黨營私為由,于雍正三年奪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嫡妻棟鄂氏,七十之女;妾劉氏,劉大之女;妾兆氏,瑪納哈之女;妾郎氏,郎圖之女;妾周氏,周大之女;妾完顏氏,王達之女;妾朱氏,朱大之女;妾佟氏,佟大之;妾陳氏,陳大之女。
輔國公允礻我,圣祖第十子。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敦郡王。五十七年,命
辦理正黃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允礻我與允禟、允 昷皆黨附允禩,
為世宗所惡。雍正元年,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詣京師,謁圣祖梓宮,俄病卒,上
遣送靈龕還喀爾喀,命允礻我赍印冊賜奠。允礻我讬疾不行,旋稱有旨召還,居
張家口。復私行禳禱,疏文內連書“雍正新君”,為上所知,斥為不敬。兵部劾
奏,命允禩議其罪。四月,奪爵,逮京師拘禁。乾隆二年,高宗命釋之,封輔
國公。六年,卒,詔用貝子品級祭葬。
皇十一子,早夭。
皇十二子允祹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定妃萬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曾署內務府總管事務,辦理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康熙御極60年,派允祹祭圣京三陵。次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雍正即位,進封履郡王。乾隆即位,進封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
皇十三子允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為怡親王,命總理戶部三庫。雍正元年,總理戶部。為人“敬謹廉潔”,雍正照例賜錢糧、官物,均辭而不受;對雍正“克盡臣弟之道”,總理事務“謹慎忠誠”,為雍正所賞識。三年,從優議敘,復加封郡王,任王于諸子中指封。后總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樹。又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協助最多的兄弟。
嫡福晉兆佳氏,尚書馬爾漢之女;側福晉富察氏,佐領僧格之女;側福晉烏蘇氏,頭等護衛金保之女;側福晉瓜爾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庶福晉石佳氏,領催莊格之女;庶福晉納喇氏,輕車都尉吳爾敦之女。
皇十四子允禵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與雍正、允祚同母。但黨附允禩,與雍正對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五十七年,任撫遠大將軍,征討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師駐甘州,進次吐魯番。雍正元年,晉為郡王。三年,被降為貝子。四年,革爵禁錮。乾隆即位時,命釋放,封輔國公。乾隆十二年,晉貝勒。十三年,晉恂郡王。二十年,卒,謚號勤。
嫡福晉完顏氏,侍郎羅察之女;側福晉舒舒覺羅氏,員外郎明德之女;庶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典衛西泰之女;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二等護衛石保之女;妾吳氏,常有之女。
皇十五子允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謚號恪。
皇十六子允祿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因莊親王死后無嗣,雍正命他襲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謚號恪。
嫡福晉郭絡羅氏,三品官品級能特之女;側福晉李氏,楊達色之女;側福晉朱氏,朱兆書之女;側福晉納喇氏,三等護衛六十八之女;側福晉張氏,張存仁之女;側福晉胡氏,胡宗顯之女;側福晉薛氏,佛保之女;庶福晉富察氏,郭禮之女;庶福晉王氏,在爾漢之女;庶福晉廖氏,廖洪柱之女。
皇十七子允禮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純裕勤妃陳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晉親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總理戶部三庫。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戶部。十二年赴泰寧,送達賴喇嘛還西藏,沿途巡閱各省駐防及綠營兵。十三年,返京,辦理苗族事務。乾隆即位,命總理事務,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允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皇十九子允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皇二十子允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嬪高氏。雍正四年,封貝子,八年,晉貝勒。十二年命祭陵,稱病不行,降輔國公。乾隆即位后,復封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皇二十一子允禧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嬪陳氏生。立志向上,頗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貝子,晉貝勒。乾隆即位,晉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允估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謹嬪色赫圖氏。雍正八年,封貝子;十二年,晉貝勒。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允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靜嬪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鎮國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晉貝勒,后降鎮國公。乾隆45年,復封貝子,兩年后,晉貝勒。49年加郡王銜。50年死。
皇二十四子允秘
皇二十四子允秘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嬪陳氏。稟性忠厚平和。有學識。雍正十一年,允秘十七歲,封緘親王。乾隆38年死。
除雍正外,非死傷即郁郁而終。
你猜
都死了
康熙兒子們各自的下場
大阿哥胤褆,在太子廢立中得罪皇父,被奪封爵,幽于府第。康熙帝派貝勒延壽等輪番監守,并嚴諭:疏忽者,當族誅。胤褆已成為一只不再見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貝子禮殯葬。
二阿哥即廢太子胤礽,被禁錮在咸安宮。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縣鄭家莊蓋房駐兵,將胤礽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死去。
三阿哥胤祉,本不太熱心皇儲,一門心思編書,但也受到牽連。雍正即位后,以“胤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命“胤祉守護景陵”,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守陵。胤祉心里不高興,免不了私下發些牢騷。雍正知道后,干脆將胤祉奪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五弟胤祺,康熙帝親征噶爾丹時,曾領正黃旗大營,后被封為恒親王。胤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雍正即位后,借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
七弟胤佑,雍正八年(1630年)死。
八弟胤禩,是雍正兄弟中最為優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廢也,胤禩謀繼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繼位后,視胤禩及其黨羽為眼中釘、肉中刺。胤禩心里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繼位,耍了個兩面派手法:先封胤禩為親王——其福晉對來祝賀者說:“何賀為?慮不免首領耳!”這話傳到雍正那里,命將福晉趕回娘家。不久,借故命胤禩在太廟前跪一晝夜。后命削胤禩王爵,高墻圈禁,改其名為“阿其那”。“阿其那”一詞,學者解釋有所不同,過去多認為是“豬”的意思,近來有學者解釋為“不要臉”。胤禩又被幽禁,受盡折磨,終被害死。
九弟胤禟,因同胤禩結黨,也為雍正所不容。胤禟心里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將出家離世!”雍正哪能容許胤禟出家!他借故命將胤禟革去黃帶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胤禟名為“塞思黑”。“塞思黑”一詞,過去多認為是“狗”的意思,近來有學者亦解釋為“不要臉”。不久給胤禟定28條罪狀,送往保定,加以械鎖,命直隸總督李紱幽禁之。胤禟在保定獄所備受折磨,以“腹疾卒于幽所”,傳說是被毒死的。
十弟胤誐,因黨附胤禩,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圖克圖來京病故,送靈龕(kān)還喀爾喀(今蒙古共和國),命胤赍(jī)印冊賜奠。胤稱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張家口。同年借故將其奪爵,逮回京師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開釋,后死。
十二弟胤祹,康熙末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很受重用,也很有權,但沒有結黨謀位。雍正剛即位,封胤祹為履郡王。不久,借故將其降為“在固山貝子上行走”,就是從郡王降為比貝勒還低的貝子,且不給實爵,僅享受貝子待遇。不久,又將其降為鎮國公。乾隆即位后被晉封為履親王。這位胤祹較之其他兄弟氣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歲。
十四弟胤禵,雖與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黨同胤禩,又傳聞康熙臨終前命傳位“胤禎”而雍正黨篡改為“胤禛”,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許撫遠大將軍胤禵進城吊喪,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將其父子禁錮于景山壽皇殿左右。乾隆繼位后,將其開釋。
十五弟胤禑,康熙帝死后,雍正命其守景陵。
大阿哥胤褆,在太子廢立中得罪皇父,被奪封爵,幽于府第。康熙帝派貝勒延壽等輪番監守,并嚴諭:疏忽者,當族誅。胤褆已成為一只不再見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貝子禮殯葬。
二阿哥即廢太子胤礽,被禁錮在咸安宮。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縣鄭家莊蓋房駐兵,將胤礽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死去。
三阿哥胤祉,本不太熱心皇儲,一門心思編書,但也受到牽連。雍正即位后,以“胤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命“胤祉守護景陵”,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守陵。胤祉心里不高興,免不了私下發些牢騷。雍正知道后,干脆將胤祉奪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四阿哥 雍正 繼承正統 雍正皇帝
五弟胤祺,康熙帝親征噶爾丹時,曾領正黃旗大營,后被封為恒親王。胤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雍正即位后,借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
七弟胤佑,雍正八年(1630年)死。
八弟胤禩,是雍正兄弟中最為優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廢也,胤禩謀繼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繼位后,視胤禩及其黨羽為眼中釘、肉中刺。胤禩心里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繼位,耍了個兩面派手法:先封胤禩為親王——其福晉對來祝賀者說:“何賀為?慮不免首領耳!”這話傳到雍正那里,命將福晉趕回娘家。不久,借故命胤禩在太廟前跪一晝夜。后命削胤禩王爵,高墻圈禁,改其名為“阿其那”。“阿其那”一詞,學者解釋有所不同,過去多認為是“豬”的意思,近來有學者解釋為“不要臉”。胤禩又被幽禁,受盡折磨,終被害死。
九弟胤禟,因同胤禩結黨,也為雍正所不容。胤禟心里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將出家離世!”雍正哪能容許胤禟出家!他借故命將胤禟革去黃帶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胤禟名為“塞思黑”。“塞思黑”一詞,過去多認為是“狗”的意思,近來有學者亦解釋為“不要臉”。不久給胤禟定28條罪狀,送往保定,加以械鎖,命直隸總督李紱幽禁之。胤禟在保定獄所備受折磨,以“腹疾卒于幽所”,傳說是被毒死的。
十弟胤誐,因黨附胤禩,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圖克圖來京病故,送靈龕(kān)還喀爾喀(今蒙古共和國),命胤赍(jī)印冊賜奠。胤稱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張家口。同年借故將其奪爵,逮回京師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開釋,后死。
十三弟(實為22子),滿洲正藍旗人,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所生,努爾哈赤裔孫。弟兄間,惟與雍親王胤禛關系最密。胤禛繼位,即封為和碩怡親王,總理朝政,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大政務。
十二弟胤祹,康熙末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很受重用,也很有權,但沒有結黨謀位。雍正剛即位,封胤祹為履郡王。不久,借故將其降為“在固山貝子上行走”,就是從郡王降為比貝勒還低的貝子,且不給實爵,僅享受貝子待遇。不久,又將其降為鎮國公。乾隆即位后被晉封為履親王。這位胤祹較之其他兄弟氣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歲。
十四弟胤禵,雖與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黨同胤禩,又傳聞康熙臨終前命傳位“胤禎”而雍正黨篡改為“胤禛”,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許撫遠大將軍胤禵進城吊喪,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將其父子禁錮于景山壽皇殿左右。乾隆繼位后,將其開釋。
十五弟胤禑,康熙帝死后,雍正命其守景陵。
皇八子允禩,是雍正兄弟中最為優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廢也,允禩謀繼立,世宗深憾之”。身為下賤,心比天高(康熙曾說:他"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
雍正繼位后,視允禩及其黨羽為眼中釘、肉中刺。允禩心里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繼位,耍了個兩面派手法:先封允禩為親王——其福晉對來祝賀者說:“何賀為?慮不免首領耳!”這話傳到雍正那里,命將福晉趕回娘家。不久,借故命允禩在太廟前跪一晝夜。后命削允禩王爵,高墻圈禁,改其名為“阿其那”。“阿其那”一詞,學者解釋有所不同,過去多認為是“豬”的意思,近來有學者解釋為“不要臉”。允禩又被幽禁,受盡折磨,終被害死。
皇九子允禟,因同允禩結黨,也為雍正所不容。允禟心里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將出家離世!”雍正哪能容許允禟出家!他借故命將允禟革去黃帶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允禟名為“塞思黑”。“塞思黑”一詞,過去多認為是“狗”的意思,近來有學者亦解釋為“不要臉”。不久給允禟定28條罪狀,送往保定,加以械鎖,命直隸總督李紱幽禁之。允禟在保定獄所備受折磨,以“腹疾卒于幽所”,傳說是被毒死的。
十弟胤誐,因黨附胤禩,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圖克圖來京病故,送靈龕(kān)還喀爾喀(今蒙古共和國),命胤赍(jī)印冊賜奠。胤稱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張家口。同年借故將其奪爵,逮回京師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開釋,后死。
十二弟胤祹,康熙末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很受重用,也很有權,但沒有結黨謀位。雍正剛即位,封胤祹為履郡王。不久,借故將其降為“在固山貝子上行走”,就是從郡王降為比貝勒還低的貝子,且不給實爵,僅享受貝子待遇。不久,又將其降為鎮國公。乾隆即位后被晉封為履親王。這位胤祹較之其他兄弟氣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歲。 十四弟胤禵,雖與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黨同胤禩,又傳聞康熙臨終前命傳位“胤禎”而雍正黨篡改為“胤禛”,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許撫遠大將軍胤禵進城吊喪,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將其父子禁錮于景山壽皇殿左右。乾隆繼位后,將其開釋。
十五弟胤禑,康熙帝死后,雍正命其守景陵
這兩段都是從《歷史不忍細看》抄的
我就說說奪嫡的九王吧。。。
大阿哥,在太子初被廢之前還是挺好的,太子被廢了之后胤褆自以為父皇廢娣后會立長子,曾向康熙草率地提議由自己親自動手永除胤礽,老三同時說出巫術事情落井下石 皇帝一氣之下把他圈禁了。殊不知皇帝除了立娣立長,還有一個立賢。
老二是個付不起的阿斗,還是被圈禁了。
老三曾在廢太子后圖謀爭取太子位常在皇帝面前炫耀文才。但是黨羽不明顯,在大阿哥壞事時對 其落井下石后就再也沒出風頭過,明哲保身就一直本分做人,直到后來十三爺怡親王升天時因不守規矩被雍正削了王位。
老四是最毒辣的人,登基后為了保存皇權把年羹堯賜自盡隆科多圈禁,八爺黨一個一個地滅掉。
老八在熙朝黨羽過大但沒有兵權,雍正登基后對"八爺黨"逐漸削權,并被雍正改名為“阿奇那”
老九在雍正時期最后和老八一樣被抄家了并且被改名為“塞思黑”。
老十是被雍正第一個發配到外地做官的人,因為雍正要不斷削弱八爺黨
老十三是康熙和寶日龍梅的兒子,小時候被所有除了老四以外的阿哥欺負,所以一直跟著老四,太子第二次被廢時曾被老八污蔑而導致被圈禁(被圈禁的導火索),知道康熙升天時才被特赦出來,并且立馬奪了豐臺大營的兵權幫助老四登大寶。。。
老十四在康熙年間西部兵敗時被調到西部當大將軍,直到康熙死亡才回來,后來也封了親王,但最后還是被雍正發配到去守皇陵。
大多沒什么好下場的。個人覺得為人最好的是宰相張廷玉,為人城府,有國士風范,克己有“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名言,在康熙雍正時期幾十年受寵不衰 這時期沒什么人能做到的。
康熙的大兒子叫胤褆, 為惠妃納蘭氏所生。 惠妃不算出名, 可是他哥哥納蘭明珠可是個名人, 當年就是他力主撤藩滅掉吳三桂的。 明珠的兒子,納蘭容若, 就更是個大大有名的人物了。不過這個大阿哥, 可沒有他舅舅以及表哥/表弟那么機靈。 雖然早年比較得寵,在康熙平定葛爾丹的時候立下過赫赫戰功,但是本人卻可以說有些愚蠢。 他迷信喇嘛, 為了當上皇帝, 竟然想到了用魘鎮的方法來謀害當時的皇太子,他的親兄弟胤礽。康熙一廢太子的時候, 命他守衛, 他上竄下跳, 甚至說出了要替父拭子的話, 以為不立嫡則立長,他就可以當太子, 讓康熙極為寒心。 最后被他的三弟胤祉揭發了魘鎮的事情, 終其一生被囚禁。
康熙的二兒子, 廢太子胤礽。 康熙的第一任皇后, 索尼孫女赫里舍所生。 赫里舍產子的時候,恰逢吳三桂叛亂, 皇后因為受了驚嚇, 難產而死。 而康熙與皇后自幼青梅竹馬, 感情很是深厚。 所以在胤礽兩歲的時候,一改滿人不立太子的習俗, 效法漢人前朝。立嫡長子為太子。 這個胤礽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太子。 然而雖然康熙皇帝效法前朝,前朝中皇太子是不可以干涉政權的, 而滿人的習俗卻是皇子預政。這樣一來, 時間久了, 皇太子不甘心手中的權利, 皇帝害怕被奪權, 二人矛盾日益激化。 而朝中的大臣也形成各個黨派,互相傾軋。 再有其他的阿哥們也長大了,他們自然不甘心這個能力不見得比自己強甚至不如自己的哥哥當皇帝。 這個時候的皇太子,因為康熙從小的寵溺, 養成了暴戾的性格, 飛揚跋扈,奢侈驕橫。 不甘心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太子, 頗有怨言。 而其他的阿哥們虎視耽耽, 巴不得挑出皇太子的一丁點小錯。 最終造就了在康熙四十七年首度被廢。可是康熙對這個兒子的感情還是很深的,借著大阿哥魘鎮的事件, 在一年之后, 聲稱二阿哥因為迷失了心性, 但是經過調養, 已然恢復。 因此復立為太子。 只可惜這個太子實在是扶不上墻的爛泥,重新上臺以后, 他非但不謹小慎微, 吸取教訓, 反而變本加厲, 集結黨羽,打擊報復。 讓康熙老頭寒透了心, 五十一年再次下詔廢太子。 從此廢太子一直被圈禁到雍正朝他死的那一刻,但是印象中雍正給他了一個理密親王的封號。
三兒子胤祉, 是個書生學究。 我們知道的《康熙字典》, 應該就是他主持編撰的。 當時他聚集了社會上的一些名家, 諸如陳夢雷,李鈸, 還有我們熟悉的方苞等人, 合力編書。這個傻哥哥以為可以因此討得皇帝得歡心, 因此將皇位傳給他。 事實證明康熙的確挺喜歡的, 康熙晚年的時候經常去兒子們的園子里游玩,就是到他跟雍正的園子。 而且去他的園子的次數遠遠多過于去雍正的園子的次數。可能在康熙的眼里, 這個兒子是孝順的, 可以共享天倫之樂的吧。 但是這個書生氣的胤祉絕對對儲位心存想法,因為他的門人曾經四處活動, 聯絡黨羽。 他似乎也請過方人 , 替他算命。 這些事情康熙雖然看在眼里,卻并沒有責怪, 反而對他的門下說, 如果胤祉不小心被牽連, 你們要站出來為他辨白。可見他的孝道功夫做得很足, 康熙甚是喜歡他。 但是, 康熙也不可能將皇位傳給他就是了。雍正即位后,以“胤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命“胤祉守護景陵”,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守陵。胤祉心里不高興,免不了私下發些牢騷。雍正知道后,干脆將胤祉奪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皇四子胤禛, 就是后來的雍正帝。韜光養晦、城府深厚, 生母德妃烏雅氏。整個奪嫡運動的勝利者。 觀其在康熙朝的作為,基本上可以概括成為,兩面派的作派,說白了就是哪邊都不得罪, 極盡察言觀色之能,以誠孝示君父, 將自己打扮成為富貴閑人的模樣,吃齋念佛, 標榜自己對皇位沒有覬覦之心。暗地里結交人才,培養門人, 最終奪得大位。 在位十三年, 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勤政的皇帝
相關推薦:
什么是金保工程(請問一下金保是啥意思)
房子過戶費(房子過戶費怎么算)
有限產權房屋的形式(有限產權房是什么)
房地產項目轉讓的條件(新房轉讓要符合什么條件)
補辦房產證需要哪些手續(補辦房產證需要哪些材料 流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