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_六月婷婷网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康熙年間發生了哪些事特別是他的兒子們

首頁 > 財產房產2021-04-20 03:51:25

康熙年間 發生了多少件大事

康熙年間 發生了多少件大事 他的兒子們又各自是什么下場 康熙最后的真傳位給胤禎嗎
  我的百度空間有康熙朝宮廷大事表,應該挺全的
  http://hi.baidu.com/%BB%DD%C8%E7%B4%BA%B7%E7/blog/item/e8eed89b0024ebb0c8eaf464.html

  雍正在《大義覺迷錄》一書中,就“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好諛”、“任佞”等十項大罪,進行自辯,頒行天下。然而,事與愿違,欲蓋彌彰,弄巧成拙,愈描愈黑,留下生動而曲折的歷史故事。

  那么事實究竟如何?雍正的上述罪名能否成立?讓我們一一分析:

  雍正是否毒死皇父?一種說法是:康熙帝是喝了胤禛送的人參湯被毒死的。這話從倫理、法理、情理講,既悖于情,也不合理。從當時的具體環境、周圍條件分析,既違背史實,也絕無可能。

  雍正是否逼死生母?《大義覺迷錄》說:“逆書加朕以逼母之名。”看來當時雍正“逼母”說流傳很廣。雍正生母烏雅氏,生三個兒子:胤禛、允祚(5歲死)、允。傳說:雍正繼位后,將允調回北京關押起來,他母親想見允,雍正不準,太后一氣之下,撞死在鐵柱子上。烏雅氏眼看親生兒子允被囚禁,作為皇太后能不生氣嗎?時人將雍正母親的死同他囚禁胞弟相聯系是很自然的事情。

  雍正是否弒兄殺弟?雍正帝繼承皇位之日,就面臨著兄弟們的不滿和挑戰。康熙崩逝的噩耗傳出,京城九門關閉6天,諸王非傳令旨不得進入大內。箭在弦上,形勢緊張。當時年滿20歲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的大哥允、二哥允礽、三哥允祉、五弟允祺、七弟允佑、八弟允禩、九弟允禟、十弟允、十二弟允祹、十三弟允祥、十四弟允、十五弟允、十六弟允祿和十七弟允禮。

  大阿哥允,在太子廢立中得罪皇父,被奪封爵,幽于府第。康熙帝派貝勒延壽等輪番監守,并嚴諭:疏忽者,當族誅。允已成為一只不再見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貝子禮殯葬。

  二阿哥即廢太子允礽,被禁錮在咸安宮。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縣鄭家莊蓋房駐兵,將允礽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允礽死去。

  三阿哥允祉,本不太熱心皇儲,一門心思編書,但也受到牽連。雍正即位后,以“允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命“允祉守護景陵”,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守陵。允祉心里不高興,免不了私下發些牢騷。雍正知道后,干脆將允祉奪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允祉死。

  五弟允祺,康熙帝親征噶爾丹時,曾領正黃旗大營,后被封為恒親王。允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雍正即位后,借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允祺死。

  七弟允佑,雍正八年(1630年)死。

  八弟允禩,是雍正兄弟中最為優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廢也,允禩謀繼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繼位后,視允禩及其黨羽為眼中釘、肉中刺。允禩心里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繼位,耍了個兩面派手法:先封允禩為親王——其福晉對來祝賀者說:“何賀為?慮不免首領耳!”這話傳到雍正那里,命將福晉趕回娘家。不久,借故命允禩在太廟前跪一晝夜。后命削允禩王爵,高墻圈禁,改其名為“阿其那”。“阿其那”一詞,學者解釋有所不同,過去多認為是“豬”的意思,近來有學者解釋為“不要臉”。允禩又被幽禁,受盡折磨,終被害死。

  九弟允禟,因同允禩結黨,也為雍正所不容。允禟心里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將出家離世!”雍正哪能容許允禟出家!他借故命將允禟革去黃帶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允禟名為“塞思黑”。“塞思黑”一詞,過去多認為是“狗”的意思,近來有學者亦解釋為“不要臉”。不久給允禟定28條罪狀,送往保定,加以械鎖,命直隸總督李紱幽禁之。允禟在保定獄所備受折磨,以“腹疾卒于幽所”,傳說是被毒死的。

  十弟允,因黨附允禩,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圖克圖來京病故,送靈龕(kān)還喀爾喀(今蒙古共和國),命允赍(jī)印冊賜奠。允稱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張家口。同年借故將其奪爵,逮回京師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開釋,后死。

  十二弟允祹,康熙末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很受重用,也很有權,但沒有結黨謀位。雍正剛即位,封允祹為履郡王。不久,借故將其降為“在固山貝子上行走”,就是從郡王降為比貝勒還低的貝子,且不給實爵,僅享受貝子待遇。不久,又將其降為鎮國公。乾隆即位后被晉封為履親王。這位允祹較之其他兄弟氣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歲。

  十四弟允,雖與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黨同允禩,又傳聞康熙臨終前命傳位“胤禎”而雍正黨篡改為“胤禛”,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許撫遠大將軍允進城吊喪,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將其父子禁錮于景山壽皇殿左右。乾隆繼位后,將其開釋。
  十五弟允,康熙帝死后,雍正命其守景陵。

  境遇比較好的有三人:就是其十三弟允祥、十六弟允祿和十七弟允禮。允祥,曾被康熙幽禁,原因不詳。雍正繼位,即封允祥為怡親王,格外信用。允祿,過繼給莊親王博果鐸為后,襲封莊親王。允禮,雍正繼位封為果郡王,再晉為親王,先掌管理藩院事,繼任宗人府宗令、管戶部。允祥和允禮顯然早加入“胤禛黨”,只是康熙在世時,十分隱秘,沒有暴露。
康熙年間發生了多少件大事?
康熙年間發生的大事就太多太多了,康熙專帝玄燁在位屬61年,國家所發生的大事是說也說不完的。不過大事中的大事可以簡略出來:康熙帝8歲當皇帝、14歲親政、16歲擒拿鰲拜、平三番、收臺灣、簽訂《尼布楚條約》、三次親征噶爾丹……

他的兒子們又各自是什么下場?
有的在康熙時期奪嫡失敗一生都被囚禁(如皇長子愛新覺羅·胤禔),有的被雍正帝封王,有的被雍正帝害死……總之,康熙帝活到成年的20個兒子大部分的下場都很不好,尤其“九王奪嫡”的“參賽者”!

康熙最后的真傳位給胤禎嗎?
這是一個歷史之謎,雍正帝成為康熙帝的帝王繼承人一直是個千古之謎,有的人說康熙帝就是要把江山交給雍正帝,有的人則說雍正帝是將康熙帝害死后奪取皇位。總之,這是個千古之謎!暫時是沒有答案的!

康熙年間發生了哪些事

  破除分裂勢力,抗擊外來入侵
  康熙執政期間,撤除吳三桂等三藩勢力(1673年),統一臺灣(1684年),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叛亂(1688年-1697年),并抵抗了當時沙俄對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簽定了中俄《尼布楚條約》,維持了東北邊境一百五十多年的邊界和平。在雅克薩戰役,康熙派遣黑龍江將軍薩布素成功驅逐沙俄對 康熙
  黑龍江流域的侵略(此戰清兵三千多人,在中國東北與遠離后方的俄羅斯數百哥薩克作戰,然而久戰不下,最后以圍困戰術迫使沙皇同意和談,顯示出了清朝在軍事科技上已經與西方的較大差距),收復了雅克薩城(現俄羅斯聯邦斯科沃羅丁諾)和尼布楚城。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莊,將其作為蒙古、西藏、哈薩克等部王公貴族覲見的場所,但是也為清朝大規模的修建皇家園林開了先河,增加了人民的痛苦。
  修著圖書,重視道教
  他曾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創建了南書房制度,并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康熙帝還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歷象考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歷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歷法和地圖。康熙帝還褒封道教白云觀方丈王常月,并依于門下。
  學習文化,武力非凡
  康熙向來華傳教士學習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方面的知識 ,并頗有著述。對基督教也很有好感,后來康熙逐漸發現羅馬教廷試圖過多的干預清朝的政治,并且皇子皈依基督后以此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遂開始有所抵制康熙王朝中康熙劇照(15張)基督教,但是,康熙在推廣西方學術上無所作為,從而使中國科技遠落后于西方。 康熙自幼習武,精于騎射。多倫會盟他開硬弓命中很遠的靶子令到場的蒙古王公驚駭不已 ;每每圍場狩獵康熙總是所獲野獸甚多。頭天晚上還在作幾何證明題,第二天一早盡興馳騁以至累垮兩三匹馬,足見康熙精力旺盛,康熙曾經自稱一天打死了三百只兔子,可見其對自身武力的自信(今天人民也非常懷疑,以弓箭在一天內獵殺如此之多的兔子,是否可能)。
  親征朔漠,和善蒙古
  蒙古曾經分為三個大部分就是(漠南蒙古,漠西蒙古,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經過兩代人的努力完全臣服了漠南蒙古也就是內蒙古。漠西蒙古就是準噶爾蒙古。準噶爾的噶爾丹率領軍隊南進威脅了中央王朝。康熙決定親征,打敗了噶爾丹。漠北蒙古,康熙通過一系 康熙
  列的籠絡的措施全完解決了喀爾喀蒙古也就是外蒙古。所以康熙說:“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筑長成,我朝施恩于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中國從秦漢時的匈奴到明朝,蒙古這個歷史難題兩千年來沒有解決,康熙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這是一個歷史貢獻。
  重農治河,興修水利
  明未清初經過長期的戰亂,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他下命停止圈地,他六次下江南巡察黃河和水利,修黃河、淮河、永定河。康熙的重農治河,興修水利,取得了一些成就。
  移天縮地,興修園林
  康熙修建了暢春園、承德避暑山莊、熱河木蘭圍場,他的孫子乾隆又繼續興修三山五園(三山:香山、玉泉山、萬壽山 五園:暢春園、圓明園、靜明園、靜宜園、清漪園也就是頤和園)這樣就把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推到了一個最高峰,清朝園林的興修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的遺產。承德避暑山莊這座比北京的頤和園大一倍的皇家園林,決不只是一般意義上的休息場所,它與木蘭圍場一樣是康熙政治大棋盤上的一顆至關重要的棋子。這些按照蒙古西藏等民族風格修建的宮殿廟宇,它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讓蒙藏等各種上層人物進入山莊能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受,透過這一片片幽靜淡雅的山水人們似乎又回到了二百多年以前。 中年康熙
  六世班禪為乾隆祝壽就住在這里,派遣駐藏大臣,明確靈童轉世和金瓶掣簽制度也在這里。蒙古王爺們朝見皇帝住在這里,皇帝接見外國史臣也在這里。卷秩浩繁的《四庫全書》存放在這里,嘉慶和咸豐兩位皇帝先后死在這里,它見證了清王朝所經歷的風風雨雨。
  興文重教,編纂典籍
  康熙重視文化教育。親自主持編纂了許多重要的典籍譬如說《康熙字典》《佩文韻府》《清文鑒》《康熙全覽圖》《古今圖書集成》康熙主持編纂的典籍有六十多種,大約有二萬卷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精神財富。康熙朝使清帝國屹立于世界東方。當時俄國有彼得大帝,法國有路易十四,康熙與他們比有偉大過人之處,康熙時候人口最眾多,經濟最富裕,文化最繁榮,疆域最開闊,國力最為強盛。康熙時候清朝的疆域,東起大海,西到蔥嶺,南至曾母暗沙,北跨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總的面積大約有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
  對自己講學習,對朝政講勤慎
  他可以說在帝王當中,他是最勤奮學習的一個,可是他在幼年時的不幸,激勵著他努力學習。康熙八歲時父親死了,10歲母親也死了,兩年之間父母雙亡。一個孤兒形影相吊,實在是可憐。他祖母負責撫養他,康熙身上有三種血統,有三種文化,有三種品格,康熙的三種血統,他父親 康熙書法
  是滿州人,他祖母是蒙古人,他母親是漢人,他又受了三種文化的影響,他的滿族師傅給他講滿語,教他寫滿文,教給他騎射,他的漢族師傅給他講四書五經他又受到儒家文化的教育。康熙對朝政講勤慎,康熙的親政就是從他14歲的時候開始的,當時親政叫“御門聽政”什么叫御門聽政呢?就是皇帝親自主持朝廷會議,議商和決定軍國大事。御門聽政在乾清門前,參加御門聽政的主要是:九卿(禮、吏、戶、兵、刑、工)六部的尚書,和左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還有大學士,參加御門聽政的還有起居注官。什么時候開始呢?就是早上晨時開始(七點-九點)晨時是八點,每天早鹿鼎記中康熙劇照(11張)上晨時開始與在分管兵部的東閣大學士(宰相)潘湖叟黃錫袞的支持下,施瑯(乃分管兵部的內閣大臣潘湖叟黃錫袞的妹夫)的真知灼見打動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大臣們討論奏報,議商一些軍國的大事,無論寒暑無一例外。北京的冬天是很冷很冷的,就在乾清門前,舉行最高朝廷會議,這個實在是不容易。而且清朝的皇帝御門聽政從康熙一直到光緒堅持下來,以上這時康熙勤政的“勤”,底下就說以下,康熙看了各個方面的意見后就支持于成龍的意見,免去了靳輔河道總督的職位。開放海禁,廢止圈地 康熙八年,康熙誅殺鰲拜,遂廢止了鰲拜的所有弊政,如禁海,圈地。康熙八年(1669)三月八日,康熙帝頒旨,命永遠停止圈地,開放海禁。清初為了遏 老年康熙
  制明朝末年的海上戰斗力,實行海禁。清朝統治者入關后,為滿足清朝貴族對土地的主導權和籠絡八旗將士,派遣官員到漢族民田跑馬圈地。此為清朝嚴重弊政,于康熙八年廢除。我們所熟知的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源于乾隆于1757年頒布的禁海令,下令除廣州一地外,停止廈門、寧波等港口的對外貿易,這就是所謂的“一口通商”政策。康熙是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文武雙全,既精通傳統文化,又涉獵西方科學;既能上馬左右開弓,御駕親征擊退噶爾丹,又能治國安邦善于管理。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在分管兵部的東閣大學士(宰相)潘湖叟黃錫袞的支持下,施瑯(乃分管兵部的內閣大臣潘湖叟黃錫袞的妹夫)的真知灼見打動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清廷終于決定在臺灣收復臺灣,顯示了康熙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有著過人的政治眼光和手腕。康熙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以條約確保了國家在黑龍江的領土不被侵犯;康熙還特別重視教育,包括自己子女,奠定了持續100多年的“康乾盛世”。
  編輯本段傳位的爭議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帝立皇后所生的一歲的皇次子胤礽為太子,但數十年后由于太子本身的素質問題及其在朝中結黨而廢太子。廢太子后眾皇子覬覦皇位,矛盾更加尖銳,故太子廢而 愛新覺羅·玄燁圣旨
  復立,但康熙仍無法容忍其結黨,三年后再廢太子。最終在康熙六十一年臨終時傳位于皇四子胤禛。傳位給胤禛的理由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康熙是希望精明干練的胤禛能大力改革康熙末年的寬縱積弊,也有人認為康熙是因為鐘愛胤禛之子弘歷(未來的乾隆帝)而傳位于他,還有傳說是顧命大臣隆科多和胤禛矯篡遺詔,故有“傳位十四皇子”竄改為“傳位于四皇子”之傳說,但按清宮秘檔分析,遺詔是由滿、漢、蒙三種語言并列寫成,“傳位十四皇子”改為“傳位于四皇子”之傳說符合漢字書寫邏輯,卻無法符合滿文及蒙文書寫邏輯。繁體漢字十和于大相徑庭。此為誤解
清朝入關后的第二代皇帝即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的年號
康熙元年(1662年 壬寅)
二月 鄭成功接受荷蘭侵略者揆一投降。
三月 以滇南平,告廟祭陵,大赦天下。尊世祖山陵為孝陵。
四月 加上太祖、太宗尊謚。吳三桂殺南明永歷帝父子于昆明。鄭成功逝。
五月 夏至,康熙帝親祭地于方澤。
八月 宗人府、禮部遵諭議王、貝勒、貝子等有愿撫養女者,奏準撫養,隨養父母升降。
十月 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尊皇后為仁憲皇太后,母后為慈和皇太后。
十一月 吳之榮告發莊廷鑨私修《明史》。
康熙二年(1663年 癸卯)
二月 慈和皇太后佟佳氏逝。
三月 莊廷鑨《明史》案發生。
五月 詔天下錢糧統歸戶部,部寺應用,俱向戶部領取,著為令。為慈和皇太后上尊謚孝康熙慈和莊懿恭惠崇天育圣皇后。奉移世祖梓宮往孝陵,奉安地宮。
六月 葬世祖章皇帝于孝陵,孝康皇后、端敬皇后與之合葬。
十一月 改造福陵、昭陵地宮成,奉安太祖、太宗寶宮。
康熙三年(1664年 甲辰)
四月 鰲拜奏內大臣費揚古之子侍衛倭赫擅騎御馬,費揚古怨,被籍家棄市。詔令工部織染局歸內務府。
康熙四年(1665年 己巳)
二月 御史董文驥疏言大臣更易先皇帝制度,非是,宜一切復舊。
三月 修繕歷代帝王廟。輔政大臣議欽天監官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罪。
七月 以太皇太后懿旨,聘輔臣索尼孫女、內大臣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為皇后,行納采禮。
九月 冊立輔臣索尼之孫女赫舍里氏為皇后。
十月 康熙帝首至南苑校射行圍。
康熙五年(1666年 丙午)
正月 輔臣鰲拜與蘇克薩哈因換地相爭,自此鰲拜專權。
三月 輔臣索尼請皇帝親政,留中未發。
十一月 輔臣鰲拜以改撥圈地,誣告大學士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連等罪,逮捕下獄。而輔臣中的索尼年老,遏必隆軟弱,蘇克薩哈望淺,俱不能抗拒鰲拜。
十二月 鰲拜矯旨殺蘇納海、朱昌祚、王登連。
康熙六年(1667年 丁未)
正月 封世祖第二子皇兄福全為裕親王。
四月 加索尼一等公。
六月 內弘文院侍讀熊賜履上疏,陳述當朝滿漢矛盾尖銳、制度廢弛。
七月 康熙帝親政,御太和殿受賀,加恩中外,大赦。始御乾清宮聽政。命武職官一體引見。鰲拜殺蘇克薩哈及其子。賜遏必隆、鰲拜加一等公。
九月 命修《世祖實錄》。康親王杰書議蘇克薩哈罪。
十一月 冬至,祀天于圜丘,奉世祖章皇帝配享。
康熙七年(1668年 戊申)
正月 建孝陵神功圣德碑。加鰲拜、遏必隆太師。
九月 康熙帝將巡邊,侍讀學士熊賜履、給事中趙之符疏諫。康熙帝止行,仍令遇事直陳。
十二月 治歷法的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劾奏欽天監監副吳明烜。
康熙八年(1669年 己酉)
正月 修乾清宮,康熙帝移御武英殿。此系太皇太后懿旨:“皇帝現居清寧宮,即保和殿也。以殿為宮,于心不安。可將乾清宮、交泰殿修理,皇帝移居彼處。”
二月 行南懷仁推算歷法。巡視近畿。
三月 結束清初的歷法之爭,授南懷仁為欽天監監副。
四月 幸太學,釋奠孔子,講《周易》、《尚書》。給事中劉如漢請舉行經筵,嘉納之。
五月 詔逮捕鰲拜交廷鞫。是日,在鰲拜入見時,侍衛以撲擊之戲抓捕之。自此,設善撲營,以近臣領之。王大臣議鰲拜三十大罪,當誅族。康熙帝詔令以其屢立戰功,免死拘禁,其黨班布爾善等伏誅。奪遏必隆太師、一等公。詔永停圈地,今年已圈者給還。
六月 詔宗人有罪,不忍開除宗籍,自順治十八年以來被削宗籍者,由宗人府詳察以聞。
七月 詔復被鰲拜誣罪的蘇納海、朱昌祚、王登連原官,并予謚。
十月 盧溝橋成,上為文勒石。
十一月 太和殿、乾清宮成,上御太和殿受賀,入居乾清宮。
康熙九年(1670年 庚戌)
正月 祈谷于上帝,奉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配享。起遏必隆公爵,宿衛內廷。
五月 加上孝康章皇后尊謚,升祔太廟。
七月 奉祀孝康章皇后于奉先殿。
八月 詔都察院糾察陪祀王大臣班行不肅者。康熙帝奉太皇太后、皇太后首謁孝陵。
十月 頒《圣諭》十六條。改內三院為內閣,復設中和殿、保和殿、文華殿大學士。諭禮部舉行經筵。
康熙十年(1671年 辛亥)
正月 封世祖第五子常寧為恭親王。
二月 命編纂《孝經衍義》。
三月 告誡年幼諸王讀書習騎射,勿恃貴縱恣。設置日講官。
四月 命續修《太祖圣訓》、《太宗圣訓》。詔宗人閑散及幼孤者,量予養贍,著為令。始行日講。
九月 以寰宇統一,告成于太祖太宗陵。奉太皇太后、皇太后啟鑾。謁福陵、昭陵。幸盛京,御清寧宮,賜百官宴。遣官祭諸王諸大臣墓。
康熙十一年(1672年 壬子)
二月 康熙帝至先農壇首次行耕藉禮。朝日于東郊。
五月 《世祖實錄》編纂完成。
十一月 康熙帝幸南苑,建行宮。
十二月 裕親王福全、莊親王博果鐸、惠郡王博翁果諾、溫郡王孟峨疏辭議政,允之。康親王杰書、安親王岳樂疏辭議政,不許。
康熙十二年(1673年 癸丑)
正月 幸南苑,大閱八旗將士。此后或行大閱于盧溝橋,或玉泉山,或多倫諾爾;地無一定,時間亦不以三年為限。
二月 上御經筵,命講官日值。賜八旗官學翻譯《大學衍義》。
三月 平南王尚可喜請老,許之,以其子之信嗣封鎮粵,不許,令其撤藩還駐遼東。
六月 禁止八旗以奴仆殉葬。
七月 命重修《太宗實錄》。吳三桂、耿精忠佯請撤藩,以揆朝旨。
八月 試漢科道官于保和殿,不稱職者罷。遣官分至云南、廣東、福建,進行撤藩。諭禮部:祭祀大典,必儀文詳備,乃可昭格。命其考察古禮斟酌議定。
九月 諭總管太監考察各宮太監勤惰情況。
十一月 吳三桂殺巡撫朱國治,舉兵反叛。
十二月 吳三桂反對撤藩叛亂,訊傳京師。執其子額駙吳應熊下獄。詔削吳三桂爵,宣示中外。京師民楊起隆偽稱朱三太子以圖起事,事發,楊起隆逃逸,其黨被誅。此為“朱三太子案”。罷漢官參與祭堂子之禮。
康熙十三年(1674年 甲寅)
正月 封世祖第七子隆禧為純親王。
二月 廣西將軍孫延齡叛。太皇太后頒內庫銀犒賞平三藩前線將士。欽天監新造儀象成。
三月 耿精忠叛,執總督范承謨,并邀臺灣鄭經助攻。
五月 皇后赫舍氏因難產逝于坤寧宮。康熙帝為此輟朝五日,親送大行皇后梓宮于北沙河鞏華城殯宮。
六月 定以內務府大臣領三旗包衣護軍營負責宮門守衛及扈從、執燈、引導等事。
十二月 康熙帝擬前往親征三藩叛亂,王大臣以京師為根本重地,且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力諫乃止。提督王輔臣在陜西策應三藩叛亂,殺經略莫洛。
康熙十四年(1675年 乙卯)
四月 以上諭確立經筵的形式為侍臣進講,然后皇帝復講,互相討論以達到對經義有所闡發。
閏五月 幸玉泉山觀禾。
九月 康熙帝首謁明陵,致奠長陵,遣官分祭諸陵。
十一月 復設詹事府官。
十二月 立皇子胤礽為太子,遣官告祭天地太廟社稷,頒詔中外,加恩肆赦。
康熙十五年(1676年 丙辰)
正月 以建儲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徽號。因軍需浩繁,民力唯艱,暫停仁孝皇后陵寢建造之工。
十月 康熙帝命講官進講《通鑒》。耿精忠勢窮而降,三藩叛域浙、閩、陜漸次平定。
康熙十六年(1677年 丁巳)
二月 幸南苑行圍。大閱于南苑,命內大臣、大學士、學士諸文臣亦俱披甲。
三月 改順治年間十三衙門的相關機構分別為內務府的廣儲司、都虞司、掌儀司、會計司、營造司、慎刑司、慶豐司、上駟院,并于其下設立敬事房。詔令內務府三旗每旗編為五佐領,設驍旗、護軍參領,由驍旗參領兼管旗務。命翰林長于辭賦書法者,以所業進呈。任命靳輔為河督,整治河務。
七月 康熙帝御便殿,召大學士等賜坐,論經史,間及前代朋黨之弊端,諭嚴加警戒。封世祖乳母樸氏為奉圣夫人,頂帽服色照公夫人品級。
八月 冊立內大臣遏必隆之女貴妃鈕祜祿氏為皇后,佟佳氏為貴妃,赫舍里氏為僖嬪,李氏為安嬪,章佳氏為敬嬪,董氏為端嬪。內務府總管大臣向二十家內管佐領傳諭:宮內一應服役行走女人,凡有事進宮,公事畢即應出外,不許久停閑坐,將外間事向內傳說,并竊聽宮內事往外傳說。
九月 上發京師,謁孝陵,巡近邊。
十月 始設南書房,命侍講學士張英、中書高士奇入值。
十一月 封長白山神,遣官望祭。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甲子) 正月 命整肅朝會禮儀。首次纂修《大清會典》,自崇德元年至康熙二十五年。
二月 以薩克素兵臨雅克薩。
四月 諭講官,講章以精切明晰為尚,毋取繁衍。
九月 康熙帝初次南巡啟鑾。
十月 開放海禁。南巡途徑黃河,視察北岸諸險。
十一月 南巡至江寧,謁明孝陵。回鑾時次曲阜,詣孔廟,瞻先圣像,講《日經》,詣孔林酹酒,書“萬世師表”,留曲柄黃蓋。是年,用施瑯議,于臺灣設府、縣等,隸福建行省。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丙子)
正月 下詔親征噶爾丹。于西苑蕉園設內監官學,以敕授太監讀書。
二月 康熙帝親統六師啟行,征噶爾丹。命皇太子留守,凡部院章奏聽皇太子處理。妃赫舍里氏逝,追贈平妃。
五月 偵知噶爾丹所在,康熙帝率前鋒先發,諸軍張兩翼而進。前哨中書阿必達探報噶爾丹聞知皇上親率大軍而來,驚懼逃遁。康熙帝率輕騎追擊。上書皇太后,備陳軍況,并約期回京。康熙帝追至拖納阿林而還,命內大臣馬思喀追之。康熙帝班師。撫遠大將軍費揚古大敗噶爾丹于昭莫多(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東南),斬首三千,陣斬其妻阿奴。噶爾丹以數騎逃遁。
七月 以平定朔漠勒石于太學。
十月 大將軍費揚古獻俘至。
十一月 噶爾丹遣使乞降,其使格壘沽英至,蓋微探康熙帝的旨意。康熙帝告之說:“俟爾七十日,過此即進兵。”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丁丑)
正月 上諭:“朕觀《明史》,一代并無女后預政,以臣凌君之事。我朝事例,因之者多。朕不似前人輒譏亡國也。現修《明史》,其以此諭增入敕書。”
二月 康熙帝再次親征噶爾丹于寧夏,命皇太子留守京師。遣官祭黃河之神。
三月 康熙帝駐蹕寧夏,察恤昭莫多、翁金陣亡兵士。祭賀蘭山。上閱兵。命侍衛以御用食物均賜戰士。
四月 康熙帝回鑾。費揚古疏報閏三月十三日噶爾丹仰藥死。康熙帝率百官行拜天禮。敕諸路班師。
七月 以朔漠平定,遣官告祭郊廟、陵寢、先師。
十月 始令宗室及滿洲諸生應鄉試、會試。
十一月 和碩恪靖公主下嫁喀爾喀郡王敦布多爾濟。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戊寅)
正月 康熙帝巡幸五臺山。命皇長子允禔、大學士伊桑阿祭金太祖、世宗陵。
三月 封皇長子允禔為直郡王、皇三子胤祉為誠郡王,皇四子允禛、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佑、皇八子允禩俱為貝勒。
五月 裁上林苑。
七月 命吏部月選同、通、州、縣官引見。霸州新河成,賜名永定河,建河神廟。奉皇太后東巡,取道塞外。
八月 巡幸塞外,奉皇太后臨幸喀拉沁端敬公主府邸,賜金幣及其額駙噶爾臧。皇太后望祭父母于發庫山。賜端敏公主及其額駙達爾漢親王班第金幣。
九月 康熙帝次克爾蘇,臨科爾沁親王孝莊文皇后之父滿珠習禮墓前酹酒行禮。
十月 康熙帝行圍于輝發。駐蹕興京,謁永陵,遣官賜奠武功郡王禮敦墓。謁福陵、昭陵,臨奠武勛王揚古利、直義公費英東、弘毅公額宜都墓。
十二月 諭宗人府:“閑散宗室,才力干濟,精于騎射,及貧無生計者,各察實以聞。”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己卯) 正月 發布南巡詔旨:一切供給,由京備辦,勿擾民間。
二月 第三次南巡啟鑾。
三月 康熙帝閱黃河堤。駐杭州,閱兵較射。
四月 車駕駐江寧,閱兵。
五月 車駕次仲家閘,書“圣門之哲”額,懸先賢子路祠。
閏七月 妃張佳氏逝,謚為敏妃。誠郡王胤祉為其所生,不及百日剃發,降為貝勒。
十月 視永定河工程,命直郡王胤禔率領八旗兵丁協助修永定河堤。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庚辰)
正月 閱視永定河工程。
二月 親自指示修永定河方略。命費揚古、伊桑阿考試宗室子弟騎射。
六月 建海神廟。停宗室科舉。
十月 皇太后六旬萬壽節,康熙帝制《萬壽無疆賦》,親書圍屏進獻。巡閱永定河。
十一月 命卓異官如行取例引見。
康熙四十年(1701年 辛巳)
正月 以河伯效靈,封為金龍四大王。
五月 御史張瑗請毀前明內監魏忠賢墓,從之。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壬午)
正月 詔修國子監。
六月 康熙帝制《訓飭士子文》,頒發直省,勒石學宮。
九月 第四次南巡。
十月 行至德州,皇太子病,中途回鑾。
十一月 命修禹陵。
是年 限制外官隨帶家口人數。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癸未)
正月 大學士諸臣祝賀康熙帝五旬萬壽,進“萬壽無疆”屏風,卻之,僅收其寫冊。南巡,閱視黃河。
三月 萬壽節,朝皇太后宮,免廷臣朝賀,頒恩詔、蠲額賦、察孝義、恤貧窮、舉遺逸,頒賜親王、郡王以下文武百官有差。賜內廷修書舉人汪灝、何焯、蔣廷錫進士,一體殿試。
五月 裕親王福全有疾,康熙帝連日視之。內大臣索額圖挑唆皇太子,被宣布為“天下第一罪人”,拘禁于宗人府。
六月 巡幸塞外。
十月 西巡山陜諸省,命皇三子胤祉勘察三門砥柱。
十一月 次洪桐,遣官祭女媧陵。遣官祭西岳。駐西安,閱駐防官兵較射。
十二月 次磁州,御書“賢哲遺休”額懸先賢子貢墓。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甲申)
二月 封淮神為長源佑順大淮之神,御書“靈瀆安瀾”額懸之。
四月 命侍衛拉錫察視黃河河源。
六月 賜四品典儀凌柱女鈕祜祿氏于皇四子胤禛于藩邸。于武英殿開局修《佩文韻府》
十月 頒內制銅斗銅升于戶部,命以鐵制頒行。
十一月 告誡修《明史》史臣核公論,明是非,以成信史。
十二月 以御制詩集賜廷臣。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 乙酉)
正月 《古文淵鑒》成,頒賜廷臣,及于學宮。
二月 康熙帝第五次南巡閱河。嚴禁太監與各宮女子認親戚、叔伯、姐妹,違者置于重典。
三月 駐蹕蘇州,命選江南、浙江舉、貢、生、監善書者入京修書。江寧織造曹寅校刊《全唐詩》成。賜大學士馬齊等《皇輿表》。
十月 重修華陰西岳廟成,上制碑文。
十一月 國子監落成,御書“彝倫堂”額。
是年 康熙帝與羅馬教廷發生沖突,傾向禁教。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丙戌)
五月 巡幸塞外。建避暑山莊于熱河,為每年秋狝駐蹕行宮。
六月 詔修《功臣傳》。
七月 上駐蹕熱河。
十月 行武殿試。
十一月 達賴喇嘛圓寂,其下第巴隱匿,又立假達賴,拉藏汗殺第巴而獻偽達賴。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丁亥)
正月 康熙帝第六次南巡。
六月 巡幸塞外。皇三子胤祉迎康熙帝于自己邸園,侍宴,嗣是歲以為常。南書房翰林陳邦彥輯唐宋元明題畫諸詩成,康熙帝親為閱定成《歷代題畫詩類》一部。
七月 駐蹕熱河。巡幸諸蒙古部落。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戊子)
正月 重修南岳廟成,御制碑文。
四月 捕獲明崇禎帝后裔,年已七旬的朱三及其子,斬于市。重修北鎮廟成,御制碑文。
六月 駐蹕熱河。《清文鑒》成,上制序文。
七月 《平定朔漠方略》成,上制序文。
九月 召集廷臣于行宮,宣示皇太子胤礽罪狀,命拘執之,送京幽禁。還京。廢皇太子胤礽,頒示天下。
十月 議政大臣會議,議皇八子胤禩謀求儲位罪,削其貝勒爵。
十一月 皇三子胤祉告皇長子胤禔咒魘皇太子,削其直郡王爵,幽之。副都御史勞之辨奏保廢太子,奪職杖之。召廷臣議建儲之事,阿靈阿、鄂倫岱、王鴻緒及諸大臣以皇八子胤禩請,康熙帝不允。釋廢太子胤礽。王大臣請復立胤礽為太子。復胤禩貝勒。
十二月 設局校刊《平定朔漠方略》,自是每次大戰后均修方略。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己丑)
正月 召集廷臣,審問誰為首倡立胤禩者,群臣惶恐。乃問張廷玉,對曰“聞之馬齊”,次日,列馬齊罪狀,宥死拘禁。后察其有誣,釋放馬齊。
三月 復立胤礽為太子,昭告宗廟,頒詔天下。
四月 移禁胤禔于公所,遣官率兵監守。
十月 冊封皇三子胤祉誠親王,皇四子胤禛雍親王,皇五子胤祺恒親王,皇七子胤佑淳郡王,皇十子胤(示我)敦郡王,皇九子胤禟、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胤禵俱為貝勒。于京西暢春園之北建圓明園,賜予皇四子胤禛居住。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 庚寅)
正月 皇太后七旬萬壽,諭禮部:“瑪克式舞,乃滿洲筵宴大禮,典至隆重。今歲皇太后七旬大慶,朕亦五十有七,欲親舞稱觴。”命刊刻《淵鑒類函》四十四部。命修《滿漢合壁清文鑒》。
二月 巡幸五臺山。
三月 命編纂《字典》,即后來所稱的《康熙字典》。
十月 下詔,自康熙五十年開始,普免天下錢糧,三年而遍。直隸、奉天、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云南、貴州九省地丁錢糧,察明全免。
康熙五十年(1711年 辛卯)
正月 視察通州河堤。
二月 閱筐兒港,命建挑水壩,次河西務,康熙帝登岸行兩里許,親置儀器,定方向,鼎椿木,以紀丈量之處。
三月 尚書耿額等數名大臣以“為太子結黨會飲”罪受罰。
七月 秋狝木蘭。
八月 皇四子胤禛第四子弘歷(即后來的乾隆皇帝)出生,母為四品典儀凌柱女鈕祜祿氏;第五子弘晝生,母為管領耿德之女格格耿氏。
十月 命張鵬翮置獄揚州,處置江南科場案。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壬辰)
正月 命內外大臣具折陳事。奏折自此始。
二月 命卓異武官照文官引見。詔曰:“承平日久,生齒日繁。嗣后滋生戶口,毋庸更出丁錢,即以本年丁數為定額,著為令。”此為“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
四月 詔明年六旬萬壽,二月特行鄉試,八月會試。
九月 皇太子胤礽復以罪廢,禁錮于咸安宮。
十一月 以復廢太子告廟,宣示天下。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癸巳)
二月 大臣趙申喬疏言太子國本,應行冊立。上以建儲大事,未可輕定,宣諭廷臣,以原疏還之予以否決。
三月 六旬萬壽節,舉行千叟宴,此為千叟宴之創始。皇二十二子胤祜生,母為庶妃赫圖氏。
七月 詔宗人削屬籍者,子孫分別系紅帶、紫帶,載名《玉牒》。
是年 詔修《律呂》諸書,于暢春園蒙養齋立館,求海內暢曉樂律者。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甲午)
正月 命修壇廟殿廷樂器。
二月 前尚書王鴻緒進《明史列傳》二百八十卷,命付史館。
十月 命大學士、南書房翰林考定樂章。
十一月 誠親王胤祉等以御制《律呂正義》進呈,得旨:“律呂、歷法、算法三書共為一部,名《律歷淵源》。”冬至,祀天于圜丘,奏新樂。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乙未)
正月 詔貝勒胤禩、延壽溺職,停食俸。
十月 諭大學士:“朕右手病不能寫字,用左手執筆批答奏折,期于不泄漏也。”
十一月 廢太子胤礽以礬水作書,囑大臣普奇舉己為大將軍,事發,普奇獲罪。
是年 停給皇八子胤禩爵俸。于京畿小湯山建湯山行宮。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丙申)
十一月 準噶爾部策旺阿拉布坦禍亂西藏。
是年 校刊《康熙字典》,康熙帝自為序。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丁酉)
正月 修《周易折中》成,頒行學宮。
五月 九卿議王貝勒差人出外,查無勘合,即行參究。
七月 策旺阿拉布坦遣將侵擾西藏,殺拉藏汗,囚其所立達賴。
十一月 皇太后不豫,上省疾慈寧宮。發布詔書,回顧一生,闡述為君之難;并言自今春開始有頭暈之癥,形漸消瘦;特召諸子諸卿詳議立儲大事。
十二月 皇太后逝。康熙帝亦病七十余日,腳面浮腫。
是年 禁赴南洋貿易,赴東洋者照舊。參考資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682.htm
百度百科 (康熙)
僖嬪什么時候死的

康熙的兒子們之間是什么關系?他們最后的結局是什么?

康熙皇帝的24個兒子生平簡歷
皇長子允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納拉氏。據傳教士白晉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他是個美男子,才華橫溢,并具有其他種種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齡居長,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討葛爾丹時,康熙任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19歲的允禔從征,任副將軍,參與指揮戰事。還銜命祭華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歲,被封為直郡王。十年后因爭儲位,謀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監禁,雍正12年卒。

皇二子允礽
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誠仁皇后所生,為嫡長子。康熙十四年,在他還是個一歲多的嬰兒時,就被立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廢;四十八年,復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廢,受禁錮;雍正二年卒,追封理親王,謚號密。

皇三子允祉
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榮妃馬佳氏。允祉博學多才,成為乃父學術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祉領鑲紅旗大營。21歲,被封為誠郡王;次年,降為貝勒;32歲,晉誠親王。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護父親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奪爵、囚禁。十年,去世。

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親征葛爾丹時,胤禛奉命掌管正紅旗大營。20歲,被封為貝勒,31歲,晉雍親王。康熙駕崩,胤禛即位,為雍正帝。

皇五子允祺
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認為此子心性甚善,為人敦厚。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祺奉命領正黃旗大營。19歲,被封為貝勒,30歲, 晉恒親王。雍正十年死,謚號溫。

皇六子允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允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舉止和藹可親。”康熙親征葛爾丹時,命允佑領鑲黃旗大營。18歲,被封為貝勒;29歲,晉淳郡王。八年,卒。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允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務矜夸”。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后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并受拘禁。允礽獲釋,允禩復為貝勒。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同年,死。

皇九子允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絡羅氏。26歲,被封為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駐西寧。后以其違法肆行,與允禩等結黨營私為由,于雍正三年奪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皇十二子允祹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定妃萬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曾署內務府總管事務,辦理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康熙御極60年,派允祹祭圣京三陵。次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雍正即位,進封履郡王。乾隆即位,進封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

皇十三子允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為怡親王,命總理戶部三庫。雍正元年,總理戶部。為人“敬謹廉潔”,雍正照例賜錢糧、官物,均辭而不受;對雍正“克盡臣弟之道”,總理事務“謹慎忠誠”,為雍正所賞識。三年,從優議敘,復加封郡王,任王于諸子中指封。后總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樹。又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協助最多的兄弟。

皇十四子允禵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與雍正、允祚同母。但黨附允禩,與雍正對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五十七年,任撫遠大將軍,征討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師駐甘州,進次吐魯番。雍正元年,晉為郡王。三年,被降為貝子。四年,革爵禁錮。乾隆即位時,命釋放,封輔國公。乾隆十二年,晉貝勒。十三年,晉恂郡王。二十年,卒,謚號勤。

皇十五子允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謚號恪。

皇十六子允祿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因莊親王死后無嗣,雍正命他襲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謚號恪。

皇十七子允禮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純裕勤妃陳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晉親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總理戶部三庫。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戶部。十二年赴泰寧,送達賴喇嘛還西藏,沿途巡閱各省駐防及綠營兵。十三年,返京,辦理苗族事務。乾隆即位,命總理事務,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允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皇十九子允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皇二十子允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嬪高氏。雍正四年,封貝子,八年,晉貝勒。十二年命祭陵,稱病不行,降輔國公。乾隆即位后,復封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皇二十一子允禧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嬪陳氏生。立志向上,頗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貝子,晉貝勒。乾隆即位,晉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允估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謹嬪色赫圖氏。雍正八年,封貝子;十二年,晉貝勒。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允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靜嬪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鎮國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晉貝勒,后降鎮國公。乾隆45年,復封貝子,兩年后,晉貝勒。49年加郡王銜。50年死。
皇二十四子允秘

皇二十四子允秘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嬪陳氏。稟性忠厚平和。有學識。雍正十一年,允秘十七歲,封緘親王。乾隆38年死。

皇子:(序齒)
皇長子:胤褆,生母惠妃納喇氏,康熙十一年生,63歲;
皇次子:胤礽,生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十三年生,51歲;
皇三子:胤祉,生母榮妃馬佳氏,康熙十六年生,56歲;
皇四子:胤禛,生母德妃烏雅氏,康熙十七年生,58歲;
皇五子:胤祺,生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十八年生,54歲;
皇六子:胤祚,生母德妃烏雅氏,康熙十九年生,6歲;
皇七子:胤佑,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十九年生,51歲;
皇八子:胤禩,生母良妃衛氏,康熙二十年生,46歲;
皇九子:胤禟,生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二十二年生,44歲;
皇十子:胤(礻我)(這個字打不出來),生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康熙二十二年生,59歲;
皇十一子:胤禌,生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二十四年生,12歲;
皇十二子:胤祹,生母定嬪萬琉哈氏,康熙二十四年生,79歲;
皇十三子:胤祥,生母敏妃章佳氏,康熙二十五年生,45歲;
皇十四子:胤禵,生母德妃烏雅氏,康熙二十七年生,68歲;
皇十五子:胤(礻禺)(這個字也打不出來),生母密嬪王氏,康熙三十二年生,39歲;
皇十六子:胤祿,生母密嬪王氏,康熙三十四年生,73歲;
皇十七子:胤禮,生母勤嬪陳氏,康熙三十六年生,42歲;
皇十八子:胤衸,生母密嬪王氏,康熙四十年生,8歲;
皇十九子:胤禝,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一年生,3歲;
皇二十子:胤祎,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五年生,50歲;
皇二十一子:胤禧,生母熙嬪陳氏,康熙五十年生,48歲;
皇二十二子:胤祜,生母謹嬪色赫圖氏,康熙五十年生,33歲;
皇二十三子:胤祁,生母靜嬪石氏,康熙五十二年生,73歲;
皇二十四子:胤秘,生母穆嬪陳氏,康熙五十五年生,58歲;
康熙皇帝的24個兒子生平簡歷
皇長子允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納拉氏。據傳教士白晉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他是個美男子,才華橫溢,并具有其他種種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齡居長,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討葛爾丹時,康熙任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19歲的允禔從征,任副將軍,參與指揮戰事。還銜命祭華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歲,被封為直郡王。十年后因爭儲位,謀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監禁,雍正12年卒。

皇二子允礽
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誠仁皇后所生,為嫡長子。康熙十四年,在他還是個一歲多的嬰兒時,就被立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廢;四十八年,復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廢,受禁錮;雍正二年卒,追封理親王,謚號密。
嫡福晉瓜爾佳氏,都統、伯石文炳之女;側福晉李佳氏,輕車都尉舒爾德庫之女;側福晉程佳氏,程世福之女;側福晉唐佳氏;側福晉李佳氏;側福晉王佳氏;庶福晉范佳氏;庶福晉劉佳氏;庶福晉林佳氏;妾劉氏,妾錢氏,妾邱氏。

皇三子允祉
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榮妃馬佳氏。允祉博學多才,成為乃父學術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祉領鑲紅旗大營。21歲,被封為誠郡王;次年,降為貝勒;32歲,晉誠親王。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護父親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奪爵、囚禁。十年,去世。
嫡福晉董鄂氏,都統、勇勤公鵬春之女;側福晉田氏,筆貼式敦達理之女;妾王氏,桑格之女;妾富察氏,外富阿之女;妾伊爾根覺羅氏,噶爾漢之女;妾完顏氏,牧長二格之女;妾李氏,李先隆之女;妾奇德里氏,員外郎、參領薩哈廉之女;妾朱我,朱鼐程之女;妾吳氏,吳美之女;妾陳氏,陳富榮之女。

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親征葛爾丹時,胤禛奉命掌管正紅旗大營。20歲,被封為貝勒,31歲,晉雍親王。康熙駕崩,胤禛即位,為雍正帝。
世宗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內大臣費揚古女。世宗為皇子,圣祖冊后為
嫡福晉。雍正元年,冊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崩。
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四品典儀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
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進熹貴妃。高宗即位,以世宗
遺命,尊為皇太后,居慈寧宮。
敦肅皇貴妃,年氏,巡撫遐齡女。事世宗潛邸,為側福晉。雍正元年,封貴
妃。三年十一月,妃病篤,進皇貴妃。并諭妃病如不起,禮儀視皇貴妃例行。妃
純愨皇貴妃,耿氏。事世宗潛邸,為格格。雍正間,封裕嬪,進裕妃。高宗
時,屢加尊為裕皇貴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謚曰純愨皇貴妃。葬
妃園寢,位諸妃上。

世宗諸妃,又有:齊妃,李氏。事世宗潛邸,為側室福晉。雍正間,封齊妃。
謙妃,劉氏。事世宗潛邸,
號貴人。雍正間,封謙嬪。高宗尊為皇考謙妃。懋嬪,宋氏。事世
宗,號格格。雍正初,封懋嬪。

皇五子允祺
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認為此子心性甚善,為人敦厚。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祺奉命領正黃旗大營。19歲,被封為貝勒,30歲, 晉恒親王。雍正十年死,謚號溫。
嫡福晉他塔喇氏,員外郎張保之女;側福晉劉佳氏,劉文煥之女;側福晉瓜爾佳氏,碩色之女;庶福晉馬佳氏,馬三合之女;庶福晉白佳氏,白玉之女;庶福晉錢佳氏,管領土完整錢加官之女;庶福晉張佳氏,張喚文之女。

皇六子允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允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舉止和藹可親。”康熙親征葛爾丹時,命允佑領鑲黃旗大營。18歲,被封為貝勒;29歲,晉淳郡王。八年,卒。

皇八子原封廉親王允禩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允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務矜夸”。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后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并受拘禁。允礽獲釋,允禩復為貝勒。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同年,死。
嫡妻郭絡羅氏,和碩額駙明尚之女;妾張氏,張之碧之女;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皇九子允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絡羅氏。26歲,被封為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駐西寧。后以其違法肆行,與允禩等結黨營私為由,于雍正三年奪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嫡妻棟鄂氏,七十之女;妾劉氏,劉大之女;妾兆氏,瑪納哈之女;妾郎氏,郎圖之女;妾周氏,周大之女;妾完顏氏,王達之女;妾朱氏,朱大之女;妾佟氏,佟大之;妾陳氏,陳大之女。

輔國公允礻我,圣祖第十子。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敦郡王。五十七年,命
辦理正黃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允礻我與允禟、允 昷皆黨附允禩,
為世宗所惡。雍正元年,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詣京師,謁圣祖梓宮,俄病卒,上
遣送靈龕還喀爾喀,命允礻我赍印冊賜奠。允礻我讬疾不行,旋稱有旨召還,居
張家口。復私行禳禱,疏文內連書“雍正新君”,為上所知,斥為不敬。兵部劾
奏,命允禩議其罪。四月,奪爵,逮京師拘禁。乾隆二年,高宗命釋之,封輔
國公。六年,卒,詔用貝子品級祭葬。

皇十一子,早夭。

皇十二子允祹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定妃萬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曾署內務府總管事務,辦理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康熙御極60年,派允祹祭圣京三陵。次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雍正即位,進封履郡王。乾隆即位,進封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

皇十三子允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為怡親王,命總理戶部三庫。雍正元年,總理戶部。為人“敬謹廉潔”,雍正照例賜錢糧、官物,均辭而不受;對雍正“克盡臣弟之道”,總理事務“謹慎忠誠”,為雍正所賞識。三年,從優議敘,復加封郡王,任王于諸子中指封。后總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樹。又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協助最多的兄弟。
嫡福晉兆佳氏,尚書馬爾漢之女;側福晉富察氏,佐領僧格之女;側福晉烏蘇氏,頭等護衛金保之女;側福晉瓜爾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庶福晉石佳氏,領催莊格之女;庶福晉納喇氏,輕車都尉吳爾敦之女。

皇十四子允禵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與雍正、允祚同母。但黨附允禩,與雍正對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五十七年,任撫遠大將軍,征討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師駐甘州,進次吐魯番。雍正元年,晉為郡王。三年,被降為貝子。四年,革爵禁錮。乾隆即位時,命釋放,封輔國公。乾隆十二年,晉貝勒。十三年,晉恂郡王。二十年,卒,謚號勤。
嫡福晉完顏氏,侍郎羅察之女;側福晉舒舒覺羅氏,員外郎明德之女;庶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典衛西泰之女;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二等護衛石保之女;妾吳氏,常有之女。

皇十五子允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謚號恪。

皇十六子允祿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因莊親王死后無嗣,雍正命他襲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謚號恪。
嫡福晉郭絡羅氏,三品官品級能特之女;側福晉李氏,楊達色之女;側福晉朱氏,朱兆書之女;側福晉納喇氏,三等護衛六十八之女;側福晉張氏,張存仁之女;側福晉胡氏,胡宗顯之女;側福晉薛氏,佛保之女;庶福晉富察氏,郭禮之女;庶福晉王氏,在爾漢之女;庶福晉廖氏,廖洪柱之女。

皇十七子允禮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純裕勤妃陳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晉親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總理戶部三庫。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戶部。十二年赴泰寧,送達賴喇嘛還西藏,沿途巡閱各省駐防及綠營兵。十三年,返京,辦理苗族事務。乾隆即位,命總理事務,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允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皇十九子允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皇二十子允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嬪高氏。雍正四年,封貝子,八年,晉貝勒。十二年命祭陵,稱病不行,降輔國公。乾隆即位后,復封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皇二十一子允禧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嬪陳氏生。立志向上,頗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貝子,晉貝勒。乾隆即位,晉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允估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謹嬪色赫圖氏。雍正八年,封貝子;十二年,晉貝勒。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允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靜嬪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鎮國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晉貝勒,后降鎮國公。乾隆45年,復封貝子,兩年后,晉貝勒。49年加郡王銜。50年死。
皇二十四子允秘

皇二十四子允秘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嬪陳氏。稟性忠厚平和。有學識。雍正十一年,允秘十七歲,封緘親王。乾隆38年死。

早夭的很多,有的沒找到資料。

清制,親王、世子、郡王的側室,凡生有子女者,可封側福晉。福晉,滿語,妻子或貴婦之意。額定,親王封側福晉四人,世子、郡王封側福晉三人,奉特旨賞給者不拘額數。其冠服比福晉降一等。每年一次由宗人府匯奏請封,咨送禮部都入冊
希望采納 畢竟找答案不容易
康熙的兒子們之間是兄弟關系。
他們最后的結局是:死了
亦父亦君 君父君父 先是君才是父

最后結局嘛樓上的復制很全了......
父子關系、君臣關系、繼承關系。
圈禁:如老大、老二、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
重用:如老十三

康熙的兒子們有哪些??

  康熙的所有兒子生平:

  皇長子原封直郡王允禔一家人初行次為第五,康熙11年2月14日午時生,惠妃那拉氏出。
  允礽出生于 清 康熙十三年五月三日,即皇次子、
  三子贈誠隱郡王允祉,其初行次為第十,康熙十六年丁巳二月二十日午時生,庶妃馬佳氏即榮妃出。
  皇五子恒溫親王允祺,其初行次為第十三,康熙十八年己未十二月初四日申時生,宜嬪郭啰羅氏即宜妃出。
  皇七子淳度親王允佑,其初行次為第十五,康熙十九年庚申七月二十五日子時生,庶妃戴佳氏即成妃出,有殘疾。
  皇八子原封廉親王允禩,其初行次為第十六,康熙二十年辛酉二月初十日未時生,庶妃衛氏即良妃出。
  皇九子已革原封固山貝子允禟,其初行次為第十七,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八月二十七日子時生,宜妃郭啰羅氏出,
  皇十子原封敦郡王允礻我 ,其初行次為第十八,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十月十一日亥時生,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出。
  皇十二子履懿親王允祹,其初行次為第二十一,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十二月二十四日寅時生,庶妃萬琉哈氏即定妃出。
  十四子恂勤郡王允禵,其初行次為第二十三,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正月初九日酉時生,德妃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后出,為世宗同母弟。
  皇十五子愉恪郡王允禑,其初行次為第二十五,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一月二十八日子時生,庶妃王氏即順懿密妃出。
  十六子莊恪親王允祿,其初行次為第二十六,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六月十八日卯時生,庶妃王氏即順懿密妃出,
  皇十七子果毅親王允禮,其初行次為第二十七,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時生,庶妃陳氏即純裕勤妃出。
  皇二十子簡靖貝勒允祎,其初行次為第三十,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七月二十五日午時生,庶妃高氏即襄嬪出。
  皇二十一子慎靖郡王允禧,其初行次為第三十一,號紫瓊道人,又號春浮居士,康熙五十年辛卯正月十一日戌時生,庶妃陳氏即熙嬪出。
  皇二十二子恭勤貝勒允祜,其初行次為第三十二,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二月初三日酉時生,庶妃色赫圖氏即謹嬪出。
  皇二十四子諴恪親王允秘,其初行次為第三十四,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十六日已時生,庶妃陳氏即穆嬪出。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即位后為避諱,諸皇子名中“胤”字改為“允”字。
  康熙皇帝的24個兒子生平簡歷(zt)
  2007年02月12日 星期一 10:28
  康熙皇帝的24個兒子生平簡歷
  皇長子允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納拉氏。據傳教士白晉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他是個美男子,才華橫溢,并具有其他種種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齡居長,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討葛爾丹時,康熙任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19歲的允禔從征,任副將軍,參與指揮戰事。還銜命祭華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歲,被封為直郡王。十年后因爭儲位,謀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監禁,雍正12年卒。

  皇二子允礽
  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誠仁皇后所生,為嫡長子。康熙十四年,在他還是個一歲多的嬰兒時,就被立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廢;四十八年,復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廢,受禁錮;雍正二年卒,追封理親王,謚號密。
  嫡福晉瓜爾佳氏,都統、伯石文炳之女;側福晉李佳氏,輕車都尉舒爾德庫之女;側福晉程佳氏,程世福之女;側福晉唐佳氏;側福晉李佳氏;側福晉王佳氏;庶福晉范佳氏;庶福晉劉佳氏;庶福晉林佳氏;妾劉氏,妾錢氏,妾邱氏。

  皇三子允祉
  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榮妃馬佳氏。允祉博學多才,成為乃父學術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祉領鑲紅旗大營。21歲,被封為誠郡王;次年,降為貝勒;32歲,晉誠親王。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護父親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奪爵、囚禁。十年,去世。
  嫡福晉董鄂氏,都統、勇勤公鵬春之女;側福晉田氏,筆貼式敦達理之女;妾王氏,桑格之女;妾富察氏,外富阿之女;妾伊爾根覺羅氏,噶爾漢之女;妾完顏氏,牧長二格之女;妾李氏,李先隆之女;妾奇德里氏,員外郎、參領薩哈廉之女;妾朱我,朱鼐程之女;妾吳氏,吳美之女;妾陳氏,陳富榮之女。

  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親征葛爾丹時,胤禛奉命掌管正紅旗大營。20歲,被封為貝勒,31歲,晉雍親王。康熙駕崩,胤禛即位,為雍正帝。
  世宗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內大臣費揚古女。世宗為皇子,圣祖冊后為
  嫡福晉。雍正元年,冊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崩。
  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四品典儀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
  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進熹貴妃。高宗即位,以世宗
  遺命,尊為皇太后,居慈寧宮。
  敦肅皇貴妃,年氏,巡撫遐齡女。事世宗潛邸,為側福晉。雍正元年,封貴
  妃。三年十一月,妃病篤,進皇貴妃。并諭妃病如不起,禮儀視皇貴妃例行。妃
  純愨皇貴妃,耿氏。事世宗潛邸,為格格。雍正間,封裕嬪,進裕妃。高宗
  時,屢加尊為裕皇貴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謚曰純愨皇貴妃。葬
  妃園寢,位諸妃上。

  世宗諸妃,又有:齊妃,李氏。事世宗潛邸,為側室福晉。雍正間,封齊妃。
  謙妃,劉氏。事世宗潛邸,
  號貴人。雍正間,封謙嬪。高宗尊為皇考謙妃。懋嬪,宋氏。事世
  宗,號格格。雍正初,封懋嬪。
  皇五子允祺
  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認為此子心性甚善,為人敦厚。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祺奉命領正黃旗大營。19歲,被封為貝勒,30歲, 晉恒親王。雍正十年死,謚號溫。
  嫡福晉他塔喇氏,員外郎張保之女;側福晉劉佳氏,劉文煥之女;側福晉瓜爾佳氏,碩色之女;庶福晉馬佳氏,馬三合之女;庶福晉白佳氏,白玉之女;庶福晉錢佳氏,管領土完整錢加官之女;庶福晉張佳氏,張喚文之女。

  皇六子允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允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舉止和藹可親。”康熙親征葛爾丹時,命允佑領鑲黃旗大營。18歲,被封為貝勒;29歲,晉淳郡王。八年,卒。

  皇八子原封廉親王允禩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允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務矜夸”。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后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并受拘禁。允礽獲釋,允禩復為貝勒。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同年,死。
  嫡妻郭絡羅氏,和碩額駙明尚之女;妾張氏,張之碧之女;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皇九子允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絡羅氏。26歲,被封為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駐西寧。后以其違法肆行,與允禩等結黨營私為由,于雍正三年奪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嫡妻棟鄂氏,七十之女;妾劉氏,劉大之女;妾兆氏,瑪納哈之女;妾郎氏,郎圖之女;妾周氏,周大之女;妾完顏氏,王達之女;妾朱氏,朱大之女;妾佟氏,佟大之;妾陳氏,陳大之女。

  輔國公允礻我,圣祖第十子。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敦郡王。五十七年,命
  辦理正黃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允礻我與允禟、允 昷皆黨附允禩,
  為世宗所惡。雍正元年,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詣京師,謁圣祖梓宮,俄病卒,上
  遣送靈龕還喀爾喀,命允礻我赍印冊賜奠。允礻我讬疾不行,旋稱有旨召還,居
  張家口。復私行禳禱,疏文內連書“雍正新君”,為上所知,斥為不敬。兵部劾
  奏,命允禩議其罪。四月,奪爵,逮京師拘禁。乾隆二年,高宗命釋之,封輔
  國公。六年,卒,詔用貝子品級祭葬。

  皇十一子,早夭。

  皇十二子允祹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定妃萬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曾署內務府總管事務,辦理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康熙御極60年,派允祹祭圣京三陵。次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雍正即位,進封履郡王。乾隆即位,進封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

  皇十三子允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為怡親王,命總理戶部三庫。雍正元年,總理戶部。為人“敬謹廉潔”,雍正照例賜錢糧、官物,均辭而不受;對雍正“克盡臣弟之道”,總理事務“謹慎忠誠”,為雍正所賞識。三年,從優議敘,復加封郡王,任王于諸子中指封。后總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樹。又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協助最多的兄弟。
  嫡福晉兆佳氏,尚書馬爾漢之女;側福晉富察氏,佐領僧格之女;側福晉烏蘇氏,頭等護衛金保之女;側福晉瓜爾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庶福晉石佳氏,領催莊格之女;庶福晉納喇氏,輕車都尉吳爾敦之女。

  皇十四子允禵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與雍正、允祚同母。但黨附允禩,與雍正對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五十七年,任撫遠大將軍,征討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師駐甘州,進次吐魯番。雍正元年,晉為郡王。三年,被降為貝子。四年,革爵禁錮。乾隆即位時,命釋放,封輔國公。乾隆十二年,晉貝勒。十三年,晉恂郡王。二十年,卒,謚號勤。
  嫡福晉完顏氏,侍郎羅察之女;側福晉舒舒覺羅氏,員外郎明德之女;庶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典衛西泰之女;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二等護衛石保之女;妾吳氏,常有之女。

  皇十五子允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謚號恪。

  皇十六子允祿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因莊親王死后無嗣,雍正命他襲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謚號恪。
  嫡福晉郭絡羅氏,三品官品級能特之女;側福晉李氏,楊達色之女;側福晉朱氏,朱兆書之女;側福晉納喇氏,三等護衛六十八之女;側福晉張氏,張存仁之女;側福晉胡氏,胡宗顯之女;側福晉薛氏,佛保之女;庶福晉富察氏,郭禮之女;庶福晉王氏,在爾漢之女;庶福晉廖氏,廖洪柱之女。

  皇十七子允禮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純裕勤妃陳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晉親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總理戶部三庫。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戶部。十二年赴泰寧,送達賴喇嘛還西藏,沿途巡閱各省駐防及綠營兵。十三年,返京,辦理苗族事務。乾隆即位,命總理事務,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允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皇十九子允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皇二十子允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嬪高氏。雍正四年,封貝子,八年,晉貝勒。十二年命祭陵,稱病不行,降輔國公。乾隆即位后,復封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皇二十一子允禧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嬪陳氏生。立志向上,頗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貝子,晉貝勒。乾隆即位,晉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允估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謹嬪色赫圖氏。雍正八年,封貝子;十二年,晉貝勒。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允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靜嬪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鎮國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晉貝勒,后降鎮國公。乾隆45年,復封貝子,兩年后,晉貝勒。49年加郡王銜。50年死。
  皇二十四子允秘

  皇二十四子允秘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嬪陳氏。稟性忠厚平和。有學識。雍正十一年,允秘十七歲,封緘親王。乾隆38年死。
  早夭的很多,有的沒找到資料。
康熙皇帝的24個兒子生平簡歷(zt)
2007年02月12日 星期一 10:28
康熙皇帝的24個兒子生平簡歷
皇長子允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納拉氏。據傳教士白晉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他是個美男子,才華橫溢,并具有其他種種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齡居長,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討葛爾丹時,康熙任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19歲的允禔從征,任副將軍,參與指揮戰事。還銜命祭華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歲,被封為直郡王。十年后因爭儲位,謀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監禁,雍正12年卒。

皇二子允礽
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誠仁皇后所生,為嫡長子。康熙十四年,在他還是個一歲多的嬰兒時,就被立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廢;四十八年,復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廢,受禁錮;雍正二年卒,追封理親王,謚號密。
嫡福晉瓜爾佳氏,都統、伯石文炳之女;側福晉李佳氏,輕車都尉舒爾德庫之女;側福晉程佳氏,程世福之女;側福晉唐佳氏;側福晉李佳氏;側福晉王佳氏;庶福晉范佳氏;庶福晉劉佳氏;庶福晉林佳氏;妾劉氏,妾錢氏,妾邱氏。

皇三子允祉
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榮妃馬佳氏。允祉博學多才,成為乃父學術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祉領鑲紅旗大營。21歲,被封為誠郡王;次年,降為貝勒;32歲,晉誠親王。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護父親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奪爵、囚禁。十年,去世。
嫡福晉董鄂氏,都統、勇勤公鵬春之女;側福晉田氏,筆貼式敦達理之女;妾王氏,桑格之女;妾富察氏,外富阿之女;妾伊爾根覺羅氏,噶爾漢之女;妾完顏氏,牧長二格之女;妾李氏,李先隆之女;妾奇德里氏,員外郎、參領薩哈廉之女;妾朱我,朱鼐程之女;妾吳氏,吳美之女;妾陳氏,陳富榮之女。

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親征葛爾丹時,胤禛奉命掌管正紅旗大營。20歲,被封為貝勒,31歲,晉雍親王。康熙駕崩,胤禛即位,為雍正帝。
世宗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內大臣費揚古女。世宗為皇子,圣祖冊后為
嫡福晉。雍正元年,冊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崩。
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四品典儀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
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進熹貴妃。高宗即位,以世宗
遺命,尊為皇太后,居慈寧宮。
敦肅皇貴妃,年氏,巡撫遐齡女。事世宗潛邸,為側福晉。雍正元年,封貴
妃。三年十一月,妃病篤,進皇貴妃。并諭妃病如不起,禮儀視皇貴妃例行。妃
純愨皇貴妃,耿氏。事世宗潛邸,為格格。雍正間,封裕嬪,進裕妃。高宗
時,屢加尊為裕皇貴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謚曰純愨皇貴妃。葬
妃園寢,位諸妃上。

世宗諸妃,又有:齊妃,李氏。事世宗潛邸,為側室福晉。雍正間,封齊妃。
謙妃,劉氏。事世宗潛邸,
號貴人。雍正間,封謙嬪。高宗尊為皇考謙妃。懋嬪,宋氏。事世
宗,號格格。雍正初,封懋嬪。

皇五子允祺
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認為此子心性甚善,為人敦厚。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祺奉命領正黃旗大營。19歲,被封為貝勒,30歲, 晉恒親王。雍正十年死,謚號溫。
嫡福晉他塔喇氏,員外郎張保之女;側福晉劉佳氏,劉文煥之女;側福晉瓜爾佳氏,碩色之女;庶福晉馬佳氏,馬三合之女;庶福晉白佳氏,白玉之女;庶福晉錢佳氏,管領土完整錢加官之女;庶福晉張佳氏,張喚文之女。

皇六子允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允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舉止和藹可親。”康熙親征葛爾丹時,命允佑領鑲黃旗大營。18歲,被封為貝勒;29歲,晉淳郡王。八年,卒。

皇八子原封廉親王允禩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允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務矜夸”。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后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并受拘禁。允礽獲釋,允禩復為貝勒。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同年,死。
嫡妻郭絡羅氏,和碩額駙明尚之女;妾張氏,張之碧之女;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皇九子允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絡羅氏。26歲,被封為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駐西寧。后以其違法肆行,與允禩等結黨營私為由,于雍正三年奪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嫡妻棟鄂氏,七十之女;妾劉氏,劉大之女;妾兆氏,瑪納哈之女;妾郎氏,郎圖之女;妾周氏,周大之女;妾完顏氏,王達之女;妾朱氏,朱大之女;妾佟氏,佟大之;妾陳氏,陳大之女。

輔國公允礻我,圣祖第十子。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敦郡王。五十七年,命
辦理正黃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允礻我與允禟、允 昷皆黨附允禩,
為世宗所惡。雍正元年,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詣京師,謁圣祖梓宮,俄病卒,上
遣送靈龕還喀爾喀,命允礻我赍印冊賜奠。允礻我讬疾不行,旋稱有旨召還,居
張家口。復私行禳禱,疏文內連書“雍正新君”,為上所知,斥為不敬。兵部劾
奏,命允禩議其罪。四月,奪爵,逮京師拘禁。乾隆二年,高宗命釋之,封輔
國公。六年,卒,詔用貝子品級祭葬。

皇十一子,早夭。

皇十二子允祹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定妃萬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曾署內務府總管事務,辦理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康熙御極60年,派允祹祭圣京三陵。次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雍正即位,進封履郡王。乾隆即位,進封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

皇十三子允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為怡親王,命總理戶部三庫。雍正元年,總理戶部。為人“敬謹廉潔”,雍正照例賜錢糧、官物,均辭而不受;對雍正“克盡臣弟之道”,總理事務“謹慎忠誠”,為雍正所賞識。三年,從優議敘,復加封郡王,任王于諸子中指封。后總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樹。又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協助最多的兄弟。
嫡福晉兆佳氏,尚書馬爾漢之女;側福晉富察氏,佐領僧格之女;側福晉烏蘇氏,頭等護衛金保之女;側福晉瓜爾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庶福晉石佳氏,領催莊格之女;庶福晉納喇氏,輕車都尉吳爾敦之女。

皇十四子允禵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與雍正、允祚同母。但黨附允禩,與雍正對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五十七年,任撫遠大將軍,征討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師駐甘州,進次吐魯番。雍正元年,晉為郡王。三年,被降為貝子。四年,革爵禁錮。乾隆即位時,命釋放,封輔國公。乾隆十二年,晉貝勒。十三年,晉恂郡王。二十年,卒,謚號勤。
嫡福晉完顏氏,侍郎羅察之女;側福晉舒舒覺羅氏,員外郎明德之女;庶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典衛西泰之女;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二等護衛石保之女;妾吳氏,常有之女。

皇十五子允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謚號恪。

皇十六子允祿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因莊親王死后無嗣,雍正命他襲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謚號恪。
嫡福晉郭絡羅氏,三品官品級能特之女;側福晉李氏,楊達色之女;側福晉朱氏,朱兆書之女;側福晉納喇氏,三等護衛六十八之女;側福晉張氏,張存仁之女;側福晉胡氏,胡宗顯之女;側福晉薛氏,佛保之女;庶福晉富察氏,郭禮之女;庶福晉王氏,在爾漢之女;庶福晉廖氏,廖洪柱之女。

皇十七子允禮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純裕勤妃陳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晉親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總理戶部三庫。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戶部。十二年赴泰寧,送達賴喇嘛還西藏,沿途巡閱各省駐防及綠營兵。十三年,返京,辦理苗族事務。乾隆即位,命總理事務,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允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皇十九子允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皇二十子允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嬪高氏。雍正四年,封貝子,八年,晉貝勒。十二年命祭陵,稱病不行,降輔國公。乾隆即位后,復封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皇二十一子允禧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嬪陳氏生。立志向上,頗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貝子,晉貝勒。乾隆即位,晉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允估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謹嬪色赫圖氏。雍正八年,封貝子;十二年,晉貝勒。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允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靜嬪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鎮國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晉貝勒,后降鎮國公。乾隆45年,復封貝子,兩年后,晉貝勒。49年加郡王銜。50年死。
皇二十四子允秘

皇二十四子允秘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嬪陳氏。稟性忠厚平和。有學識。雍正十一年,允秘十七歲,封緘親王。乾隆38年死。

早夭的很多,有的沒找到資料。

清制,親王、世子、郡王的側室,凡生有子女者,可封側福晉。福晉,滿語,妻子或貴婦之意。額定,親王封側福晉四人,世子、郡王封側福晉三人,奉特旨賞給者不拘額數。其冠服比福晉降一等。每年一次由宗人府匯奏請封,咨送禮部都入冊
康熙皇帝的24個兒子生平簡歷
皇長子允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納拉氏。據傳教士白晉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他是個美男子,才華橫溢,并具有其他種種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齡居長,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討葛爾丹時,康熙任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19歲的允禔從征,任副將軍,參與指揮戰事。還銜命祭華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歲,被封為直郡王。十年后因爭儲位,謀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監禁,雍正12年卒。
==========================================================================
皇二子允礽
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誠仁皇后所生,為嫡長子。康熙十四年,在他還是個一歲多的嬰兒時,就被立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廢;四十八年,復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廢,受禁錮;雍正二年卒,追封理親王,謚號密。
嫡福晉瓜爾佳氏,都統、伯石文炳之女;側福晉李佳氏,輕車都尉舒爾德庫之女;側福晉程佳氏,程世福之女;側福晉唐佳氏;側福晉李佳氏;側福晉王佳氏;庶福晉范佳氏;庶福晉劉佳氏;庶福晉林佳氏;妾劉氏,妾錢氏,妾邱氏。
==========================================================================
皇三子允祉
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榮妃馬佳氏。允祉博學多才,成為乃父學術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祉領鑲紅旗大營。21歲,被封為誠郡王;次年,降為貝勒;32歲,晉誠親王。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護父親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奪爵、囚禁。十年,去世。
嫡福晉董鄂氏,都統、勇勤公鵬春之女;側福晉田氏,筆貼式敦達理之女;妾王氏,桑格之女;妾富察氏,外富阿之女;妾伊爾根覺羅氏,噶爾漢之女;妾完顏氏,牧長二格之女;妾李氏,李先隆之女;妾奇德里氏,員外郎、參領薩哈廉之女;妾朱我,朱鼐程之女;妾吳氏,吳美之女;妾陳氏,陳富榮之女。
==========================================================================
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親征葛爾丹時,胤禛奉命掌管正紅旗大營。20歲,被封為貝勒,31歲,晉雍親王。康熙駕崩,胤禛即位,為雍正帝。
世宗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內大臣費揚古女。世宗為皇子,圣祖冊后為
嫡福晉。雍正元年,冊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崩。
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四品典儀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
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進熹貴妃。高宗即位,以世宗
遺命,尊為皇太后,居慈寧宮。
敦肅皇貴妃,年氏,巡撫遐齡女。事世宗潛邸,為側福晉。雍正元年,封貴
妃。三年十一月,妃病篤,進皇貴妃。并諭妃病如不起,禮儀視皇貴妃例行。妃
純愨皇貴妃,耿氏。事世宗潛邸,為格格。雍正間,封裕嬪,進裕妃。高宗
時,屢加尊為裕皇貴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謚曰純愨皇貴妃。葬
妃園寢,位諸妃上。
世宗諸妃,又有:齊妃,李氏。事世宗潛邸,為側室福晉。雍正間,封齊妃。
謙妃,劉氏。事世宗潛邸,
號貴人。雍正間,封謙嬪。高宗尊為皇考謙妃。懋嬪,宋氏。事世
宗,號格格。雍正初,封懋嬪。
==========================================================================
皇五子允祺
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認為此子心性甚善,為人敦厚。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祺奉命領正黃旗大營。19歲,被封為貝勒,30歲, 晉恒親王。雍正十年死,謚號溫。
嫡福晉他塔喇氏,員外郎張保之女;側福晉劉佳氏,劉文煥之女;側福晉瓜爾佳氏,碩色之女;庶福晉馬佳氏,馬三合之女;庶福晉白佳氏,白玉之女;庶福晉錢佳氏,管領土完整錢加官之女;庶福晉張佳氏,張喚文之女。
==========================================================================
皇六子允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
皇七子允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舉止和藹可親。”康熙親征葛爾丹時,命允佑領鑲黃旗大營。18歲,被封為貝勒;29歲,晉淳郡王。八年,卒。
==========================================================================
皇八子原封廉親王允禩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允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務矜夸”。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后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并受拘禁。允礽獲釋,允禩復為貝勒。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同年,死。
嫡妻郭絡羅氏,和碩額駙明尚之女;妾張氏,張之碧之女;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
皇九子允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絡羅氏。26歲,被封為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駐西寧。后以其違法肆行,與允禩等結黨營私為由,于雍正三年奪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嫡妻棟鄂氏,七十之女;妾劉氏,劉大之女;妾兆氏,瑪納哈之女;妾郎氏,郎圖之女;妾周氏,周大之女;妾完顏氏,王達之女;妾朱氏,朱大之女;妾佟氏,佟大之;妾陳氏,陳大之女。
========================================================================== 輔國公允礻我,圣祖第十子。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敦郡王。五十七年,命
辦理正黃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允礻我與允禟、允 昷皆黨附允禩,
為世宗所惡。雍正元年,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詣京師,謁圣祖梓宮,俄病卒,上
遣送靈龕還喀爾喀,命允礻我赍印冊賜奠。允礻我讬疾不行,旋稱有旨召還,居
張家口。復私行禳禱,疏文內連書“雍正新君”為上所知,斥為不敬。兵部劾
奏,命允禩議其罪。四月,奪爵,逮京師拘禁。乾隆二年,高宗命釋之,封輔
國公。六年,卒,詔用貝子品級祭葬。
==========================================================================
皇十一子,早夭。
==========================================================================
皇十二子允祹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定妃萬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曾署內務府總管事務,辦理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康熙御極60年,派允祹祭圣京三陵。次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雍正即位,進封履郡王。乾隆即位,進封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
==========================================================================
皇十三子允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為怡親王,命總理戶部三庫。雍正元年,總理戶部。為人“敬謹廉潔”,雍正照例賜錢糧、官物,均辭而不受;對雍正“克盡臣弟之道”,總理事務“謹慎忠誠”,為雍正所賞識。三年,從優議敘,復加封郡王,任王于諸子中指封。后總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樹。又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協助最多的兄弟。
嫡福晉兆佳氏,尚書馬爾漢之女;側福晉富察氏,佐領僧格之女;側福晉烏蘇氏,頭等護衛金保之女;側福晉瓜爾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庶福晉石佳氏,領催莊格之女;庶福晉納喇氏,輕車都尉吳爾敦之女。
==========================================================================
皇十四子允禵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與雍正、允祚同母。但黨附允禩,與雍正對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五十七年,任撫遠大將軍,征討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師駐甘州,進次吐魯番。雍正元年,晉為郡王。三年,被降為貝子。四年,革爵禁錮。乾隆即位時,命釋放,封輔國公。乾隆十二年,晉貝勒。十三年,晉恂郡王。二十年,卒,謚號勤。
嫡福晉完顏氏,侍郎羅察之女;側福晉舒舒覺羅氏,員外郎明德之女;庶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典衛西泰之女;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二等護衛石保之女;妾吳氏,常有之女。
==========================================================================
皇十五子允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謚號恪。
=========================================================================
皇十六子允祿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因莊親王死后無嗣,雍正命他襲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謚號恪。
嫡福晉郭絡羅氏,三品官品級能特之女;側福晉李氏,楊達色之女;側福晉朱氏,朱兆書之女;側福晉納喇氏,三等護衛六十八之女;側福晉張氏,張存仁之女;側福晉胡氏,胡宗顯之女;側福晉薛氏,佛保之女;庶福晉富察氏,郭禮之女;庶福晉王氏,在爾漢之女;庶福晉廖氏,廖洪柱之女。
==========================================================================
皇十七子允禮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純裕勤妃陳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晉親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總理戶部三庫。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戶部。十二年赴泰寧,送達賴喇嘛還西藏,沿途巡閱各省駐防及綠營兵。十三年,返京,辦理苗族事務。乾隆即位,命總理事務,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
皇十八子允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
皇十九子允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
皇二十子允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嬪高氏。雍正四年,封貝子,八年,晉貝勒。十二年命祭陵,稱病不行,降輔國公。乾隆即位后,復封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
皇二十一子允禧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嬪陳氏生。立志向上,頗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貝子,晉貝勒。乾隆即位,晉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
皇二十二子允估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謹嬪色赫圖氏。雍正八年,封貝子;十二年,晉貝勒。乾隆八年死。
==========================================================================
皇二十三子允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靜嬪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鎮國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晉貝勒,后降鎮國公。乾隆45年,復封貝子,兩年后,晉貝勒。49年加郡王銜。50年死。
皇二十四子允秘
==========================================================================
皇二十四子允秘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嬪陳氏。稟性忠厚平和。有學識。雍正十一年,允秘十七歲,封緘親王。乾隆38年死。

早夭的很多,有的沒找到資料
rs、、、、、。。。
雍正

關于康熙的兒子們

我很想知道康熙的兒子的故事,哪位大俠能告訴我,康熙共有多少個兒子,分別是哪年生,福晉有多少位,多少個子女,哪年死,終年多少歲,最郁悶的事是什么,最得意興奮的事是什么,在爭位戰中,他們都干了些什么,寫清楚點喲!(注:是康熙的兒子!兒子!)
康熙皇帝的24個兒子生平簡歷
皇長子允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納拉氏。據傳教士白晉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他是個美男子,才華橫溢,并具有其他種種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齡居長,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討葛爾丹時,康熙任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19歲的允禔從征,任副將軍,參與指揮戰事。還銜命祭華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歲,被封為直郡王。十年后因爭儲位,謀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監禁,雍正12年卒。

皇二子允礽
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誠仁皇后所生,為嫡長子。康熙十四年,在他還是個一歲多的嬰兒時,就被立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廢;四十八年,復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廢,受禁錮;雍正二年卒,追封理親王,謚號密。

皇三子允祉
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榮妃馬佳氏。允祉博學多才,成為乃父學術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祉領鑲紅旗大營。21歲,被封為誠郡王;次年,降為貝勒;32歲,晉誠親王。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護父親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奪爵、囚禁。十年,去世。

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親征葛爾丹時,胤禛奉命掌管正紅旗大營。20歲,被封為貝勒,31歲,晉雍親王。康熙駕崩,胤禛即位,為雍正帝。

皇五子允祺
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認為此子心性甚善,為人敦厚。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祺奉命領正黃旗大營。19歲,被封為貝勒,30歲, 晉恒親王。雍正十年死,謚號溫。

皇六子允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允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舉止和藹可親。”康熙親征葛爾丹時,命允佑領鑲黃旗大營。18歲,被封為貝勒;29歲,晉淳郡王。八年,卒。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允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務矜夸”。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后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并受拘禁。允礽獲釋,允禩復為貝勒。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同年,死。

皇九子允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絡羅氏。26歲,被封為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駐西寧。后以其違法肆行,與允禩等結黨營私為由,于雍正三年奪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皇十二子允祹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定妃萬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曾署內務府總管事務,辦理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康熙御極60年,派允祹祭圣京三陵。次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雍正即位,進封履郡王。乾隆即位,進封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

皇十三子允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為怡親王,命總理戶部三庫。雍正元年,總理戶部。為人“敬謹廉潔”,雍正照例賜錢糧、官物,均辭而不受;對雍正“克盡臣弟之道”,總理事務“謹慎忠誠”,為雍正所賞識。三年,從優議敘,復加封郡王,任王于諸子中指封。后總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樹。又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協助最多的兄弟。

皇十四子允禵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與雍正、允祚同母。但黨附允禩,與雍正對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五十七年,任撫遠大將軍,征討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師駐甘州,進次吐魯番。雍正元年,晉為郡王。三年,被降為貝子。四年,革爵禁錮。乾隆即位時,命釋放,封輔國公。乾隆十二年,晉貝勒。十三年,晉恂郡王。二十年,卒,謚號勤。

皇十五子允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謚號恪。

皇十六子允祿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因莊親王死后無嗣,雍正命他襲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謚號恪。

皇十七子允禮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純裕勤妃陳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晉親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總理戶部三庫。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戶部。十二年赴泰寧,送達賴喇嘛還西藏,沿途巡閱各省駐防及綠營兵。十三年,返京,辦理苗族事務。乾隆即位,命總理事務,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允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皇十九子允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皇二十子允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嬪高氏。雍正四年,封貝子,八年,晉貝勒。十二年命祭陵,稱病不行,降輔國公。乾隆即位后,復封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皇二十一子允禧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嬪陳氏生。立志向上,頗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貝子,晉貝勒。乾隆即位,晉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允估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謹嬪色赫圖氏。雍正八年,封貝子;十二年,晉貝勒。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允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靜嬪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鎮國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晉貝勒,后降鎮國公。乾隆45年,復封貝子,兩年后,晉貝勒。49年加郡王銜。50年死。
皇二十四子允秘

皇二十四子允秘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嬪陳氏。稟性忠厚平和。有學識。雍正十一年,允秘十七歲,封緘親王。乾隆38年死。

皇子:(序齒)
皇長子:胤褆,生母惠妃納喇氏,康熙十一年生,63歲;
皇次子:胤礽,生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十三年生,51歲;
皇三子:胤祉,生母榮妃馬佳氏,康熙十六年生,56歲;
皇四子:胤禛,生母德妃烏雅氏,康熙十七年生,58歲;
皇五子:胤祺,生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十八年生,54歲;
皇六子:胤祚,生母德妃烏雅氏,康熙十九年生,6歲;
皇七子:胤佑,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十九年生,51歲;
皇八子:胤禩,生母良妃衛氏,康熙二十年生,46歲;
皇九子:胤禟,生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二十二年生,44歲;
皇十子:胤(礻我)(這個字打不出來),生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康熙二十二年生,59歲;
皇十一子:胤禌,生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二十四年生,12歲;
皇十二子:胤祹,生母定嬪萬琉哈氏,康熙二十四年生,79歲;
皇十三子:胤祥,生母敏妃章佳氏,康熙二十五年生,45歲;
皇十四子:胤禵,生母德妃烏雅氏,康熙二十七年生,68歲;
皇十五子:胤(礻禺)(這個字也打不出來),生母密嬪王氏,康熙三十二年生,39歲;
皇十六子:胤祿,生母密嬪王氏,康熙三十四年生,73歲;
皇十七子:胤禮,生母勤嬪陳氏,康熙三十六年生,42歲;
皇十八子:胤衸,生母密嬪王氏,康熙四十年生,8歲;
皇十九子:胤禝,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一年生,3歲;
皇二十子:胤祎,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五年生,50歲;
皇二十一子:胤禧,生母熙嬪陳氏,康熙五十年生,48歲;
皇二十二子:胤祜,生母謹嬪色赫圖氏,康熙五十年生,33歲;
皇二十三子:胤祁,生母靜嬪石氏,康熙五十二年生,73歲;
皇二十四子:胤秘,生母穆嬪陳氏,康熙五十五年生,58歲;
康熙皇帝的24個兒子生平簡歷
皇長子允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納拉氏。據傳教士白晉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他是個美男子,才華橫溢,并具有其他種種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齡居長,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討葛爾丹時,康熙任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19歲的允禔從征,任副將軍,參與指揮戰事。還銜命祭華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歲,被封為直郡王。十年后因爭儲位,謀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監禁,雍正12年卒。

皇二子允礽
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誠仁皇后所生,為嫡長子。康熙十四年,在他還是個一歲多的嬰兒時,就被立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廢;四十八年,復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廢,受禁錮;雍正二年卒,追封理親王,謚號密。
嫡福晉瓜爾佳氏,都統、伯石文炳之女;側福晉李佳氏,輕車都尉舒爾德庫之女;側福晉程佳氏,程世福之女;側福晉唐佳氏;側福晉李佳氏;側福晉王佳氏;庶福晉范佳氏;庶福晉劉佳氏;庶福晉林佳氏;妾劉氏,妾錢氏,妾邱氏。

皇三子允祉
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榮妃馬佳氏。允祉博學多才,成為乃父學術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祉領鑲紅旗大營。21歲,被封為誠郡王;次年,降為貝勒;32歲,晉誠親王。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護父親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奪爵、囚禁。十年,去世。
嫡福晉董鄂氏,都統、勇勤公鵬春之女;側福晉田氏,筆貼式敦達理之女;妾王氏,桑格之女;妾富察氏,外富阿之女;妾伊爾根覺羅氏,噶爾漢之女;妾完顏氏,牧長二格之女;妾李氏,李先隆之女;妾奇德里氏,員外郎、參領薩哈廉之女;妾朱我,朱鼐程之女;妾吳氏,吳美之女;妾陳氏,陳富榮之女。

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親征葛爾丹時,胤禛奉命掌管正紅旗大營。20歲,被封為貝勒,31歲,晉雍親王。康熙駕崩,胤禛即位,為雍正帝。
世宗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內大臣費揚古女。世宗為皇子,圣祖冊后為
嫡福晉。雍正元年,冊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崩。
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四品典儀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
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進熹貴妃。高宗即位,以世宗
遺命,尊為皇太后,居慈寧宮。
敦肅皇貴妃,年氏,巡撫遐齡女。事世宗潛邸,為側福晉。雍正元年,封貴
妃。三年十一月,妃病篤,進皇貴妃。并諭妃病如不起,禮儀視皇貴妃例行。妃
純愨皇貴妃,耿氏。事世宗潛邸,為格格。雍正間,封裕嬪,進裕妃。高宗
時,屢加尊為裕皇貴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謚曰純愨皇貴妃。葬
妃園寢,位諸妃上。

世宗諸妃,又有:齊妃,李氏。事世宗潛邸,為側室福晉。雍正間,封齊妃。
謙妃,劉氏。事世宗潛邸,
號貴人。雍正間,封謙嬪。高宗尊為皇考謙妃。懋嬪,宋氏。事世
宗,號格格。雍正初,封懋嬪。

皇五子允祺
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母宜妃郭絡羅氏。康熙認為此子心性甚善,為人敦厚。康熙征葛爾丹時,允祺奉命領正黃旗大營。19歲,被封為貝勒,30歲, 晉恒親王。雍正十年死,謚號溫。
嫡福晉他塔喇氏,員外郎張保之女;側福晉劉佳氏,劉文煥之女;側福晉瓜爾佳氏,碩色之女;庶福晉馬佳氏,馬三合之女;庶福晉白佳氏,白玉之女;庶福晉錢佳氏,管領土完整錢加官之女;庶福晉張佳氏,張喚文之女。

皇六子允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允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舉止和藹可親。”康熙親征葛爾丹時,命允佑領鑲黃旗大營。18歲,被封為貝勒;29歲,晉淳郡王。八年,卒。

皇八子原封廉親王允禩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允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務矜夸”。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后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并受拘禁。允礽獲釋,允禩復為貝勒。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同年,死。
嫡妻郭絡羅氏,和碩額駙明尚之女;妾張氏,張之碧之女;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皇九子允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絡羅氏。26歲,被封為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駐西寧。后以其違法肆行,與允禩等結黨營私為由,于雍正三年奪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嫡妻棟鄂氏,七十之女;妾劉氏,劉大之女;妾兆氏,瑪納哈之女;妾郎氏,郎圖之女;妾周氏,周大之女;妾完顏氏,王達之女;妾朱氏,朱大之女;妾佟氏,佟大之;妾陳氏,陳大之女。

輔國公允礻我,圣祖第十子。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敦郡王。五十七年,命
辦理正黃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允礻我與允禟、允

相關推薦:

什么是金保工程(請問一下金保是啥意思)

房子過戶費(房子過戶費怎么算)

有限產權房屋的形式(有限產權房是什么)

房地產項目轉讓的條件(新房轉讓要符合什么條件)

補辦房產證需要哪些手續(補辦房產證需要哪些材料 流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