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片以戰爭前夜為背景,描述住在小鎮的三姐妹,其中的大姐蘇菲是位制作帽子的專家,但她卻因此得罪了女巫,從18歲的美少女變成了90歲的老太婆。她驚恐地逃出家里,但又進入了一座移動的城堡,她和不能與人相戀但懂魔法的哈爾,譜出了一段戰地戀曲,并且和城堡里的其他人一起想辦法解開身上的魔咒。其中的城堡部分帶有19世紀末鋼鐵工廠的特殊風格。
《哈爾的移動城堡》,是宮崎駿繼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之后,在2004年冬推出的作品。該片于2004年11月20日在日本上映。該片改編自英國的兒童小說家黛安娜·W·瓊斯的《魔法師哈威爾與火之惡魔》。
《哈爾的移動城堡》三部曲包括《哈爾的移動城堡》、《空中城堡》和《迷宮之屋》。宮崎駿的同名影片改編自第一部。《哈爾的移動城堡》中城鎮場景則主要參考法國阿爾薩斯、法國巴黎及德國海德堡。其中阿爾薩斯省的科爾瑪鎮有著運河美景,16世紀的風貌,以及“小威尼斯”的美名。
宮崎駿的改編以“期盼生存、感動愛情”來描述《哈爾的移動城堡》,呈現出一部現代社會無法實現的“戰火中的愛情劇”,來詮釋“人該活在和平與愛之中”和“反戰”的故事主題,小說則更為側重人的自我成長、自我認同與自我改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_哈爾的移動城堡
下面就來說說我的觀點吧
其實看完這部動漫我也在思考,什么是壞?什么是善?什么是正義?什么是邪惡?這樣的問題好像會經常出現在日漫里,
而宮崎駿的這部動漫也給了我這樣的感受。荒野女巫壞嗎?說壞也壞,說不壞也不壞,為什么呢?因為她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為了自己的利益,如果說壞,那她應該是屬于自私的壞,但是為什么人們還喜歡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呢?
沙麗曼壞嗎?從國家的角度來說,她不壞,她所考慮的是國家利益,所以在國家利益面前,個人利益就顯得很微弱,而哈爾和蘇菲他們的利益就是個人利益,所以站在哈爾和蘇菲的角度來說,沙麗曼是壞人,但是在國家的層面上,她就是個站在國家這一方面的好人。所以沙麗曼的存在就是這兩個方面的矛盾點。
大家覺的那,可以在評論中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哈爾的移動城堡》表達了一個樸素的主題:勇氣和愛。
在經歷了《風之谷》《幽靈公主》等一系列反戰,保護自然的主題后,宮崎駿要表達的東西更為本質,那就是:對愛的追求。
1、一見鐘情與慢慢的愛
很明顯,蘇菲對哈爾一見鐘情:從哈爾搭她的肩為她解圍開始,到拉著她在空中漫步,到她心不在焉地和妹妹說話、乘車回家時凝望著遠方,都表明她悄悄愛上了哈爾。其實,對于生活平淡的蘇菲,又怎能拒絕華麗如王子的哈爾呢?
2、蘇菲的轉變
蘇菲一直穿著灰藍的衣服,在窗前做帽子,對她來說,責任和服從安排就是她的生活主題,這種生活掩蓋了她內在的光華,使她過像一只灰老鼠,照鏡子時連她自己都對自己失望。我更喜歡變老之后的蘇菲,因為蘇菲婆婆可愛,有性格,敢做敢為,而且富有同情心。
3、愛情就是一起成長
蘇菲和哈爾原來都是愛逃避的人。哈爾逃避面對內心的軟弱,而蘇菲逃避爭取生活的權利。荒地女巫的迫害使他們走到一起并因為愛而獲得了勇氣和希望,最后蘇菲不再自卑,哈爾也不再用浮華掩蓋內心。
我們要練就自己的勇氣,并且去愛自己所愛。這才有意義。
你們覺得呢?歡迎留言。
我覺得主要是講蘇菲在一個城堡的奇遇。
本部電影主要講繼母因無力負擔生活,將蘇菲和她的兩個姐姐都送到了制帽店去當學徒。兩個姐姐很快先后就離開了制帽店去追尋各自的夢想,只有蘇菲堅持了下來。一天,小鎮旁邊來了一座移動堡壘,傳說堡壘的主人哈爾專吸取年青姑娘的靈魂,所以小鎮的姑娘都不敢靠近。
一個惡毒的巫婆嫉妒蘇菲的制帽技術,用巫術把她變成了一個80歲的老太婆,而且蘇菲還不能對別人說出自己身中的巫術。無奈,蘇菲決定獨自一人逃離小鎮。天黑了,虛弱的蘇菲沒走多遠,來到了移動城堡。心想自己已經是老太婆了,蘇菲壯著膽子走進了城堡。不想,遇到了和她遭遇相同的火焰魔。兩人約定彼此幫助對方打破各自的咒語……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哈爾的移動城堡》這部影片,我不僅看到了兩個人之間美好的愛情故事,還看到了女孩蘇菲為了愛情而做出的改變。
向左轉|向右轉
蘇菲是一個好女孩,溫柔又文靜,每天的生活就是編制草帽賣出去。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沒有讓蘇菲覺得厭煩,她反而是堅持了下來。這就已經有了對現實的映射,現在是不是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即將步入社會的青年人也存在這種情況呢?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只知道重復著前人留下來的東西,沒有生活的激情。直到后來,荒野女巫把蘇菲變成了八十歲的老太太,與其說是女巫變得,不如說,蘇菲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安逸的生活,沒有激情的生活,和八十歲的老太太有何區別?也是這時,蘇菲開始外出旅游,來到了哈爾的移動城堡,做了一位管家婆婆。在這里,蘇菲受到了哈爾,還有哈爾的助手等一些人的影響,逐漸改變了自己,并且用這份力量救了哈爾,戰勝了自己身上的詛咒。
這是一個平凡女孩蛻變的過程,很多人都是這個平凡的女孩,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愿意邁出蛻變的步子,讓自己生活的更有價值。我想,這是這部影片想要表達的。
向左轉|向右轉
《哈爾的移動城堡》,是宮崎駿繼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之后,在2004年冬推出的作品。該片于2004年11月20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改編自英國的兒童小說家黛安娜·W·瓊斯的《魔法師哈威爾與火之惡魔》。該片以戰爭前夜為背景,描述住在小鎮的三姐妹,其中的大姐蘇菲是位制作帽子的專家,但她卻因此得罪了女巫,從18歲的美少女變成了90歲的老太婆。她驚恐地逃出家里,但又進入了一座移動的城堡,她和不能與人相戀但懂魔法的哈爾,譜出了一段戰地戀曲,并且和城堡里的其他人一起想辦法解開身上的魔咒。其中的城堡部分帶有19世紀末鋼鐵工廠的特殊風格。
8歲的蘇菲和繼母以及妹妹居住在歐洲的一個小鎮中,自從父親死后,繼母凡妮就把女兒們安排到原本由父親經營的制帽小店營生,但是蘇菲的妹妹卻對這并不感興趣,于是她很快離開了制帽店;而蘇菲則堅持留了下來,因為這是父親的最愛。
一次,蘇菲在看望妹妹的路上,被兩個士兵截住。這個時候一個神秘男子——哈爾出現了,他用魔法幫助蘇菲解決了問題,并送她去妹妹處。途中哈爾和蘇菲受到了荒野女巫的追捕。當晚,荒野女巫出現在了蘇菲經營的制帽小店中,并對蘇菲下了詛咒,把她變成了一個90歲的老太太,而蘇菲還不能對任何人透露咒語內容。于是蘇菲只能離家出走。途中她偶然遇見了神秘的稻草人蕪菁,為了躲避大風,被引進了神秘的哈爾移動城堡。在那里,蘇菲結識了驅使城堡移動的魔力來源——火焰惡魔卡西法,小男孩馬魯克,稻草人卡普以及男主人公哈爾。蘇菲以清潔婦的名義住了下來,度過了一段平靜美妙的日子。蘇菲逐漸活出了自己,并不知不覺地被哈爾吸引。
城堡的主人魔法師哈爾擁有神奇的力量,但他并沒有像這個國家所有的魔法師一樣接受國王的號令參加戰爭,而是用自己的力量捍衛和平。哈爾常常在黃昏后才精疲力盡地回到自己的城堡,并也因此越來越深陷,將變成惡魔狀態。直到有一天,哈爾對蘇菲說出了自己厭惡戰爭的心聲,蘇菲決定幫助哈爾。在去王宮的路上,蘇菲遇到了荒野女巫。原來這是個陷阱,宮廷女巫莎莉曼雖然是哈爾與荒野女巫的老師,但為了防止他們的心性被惡魔控制,收回了荒野女巫的的魔法,讓她變成了一個普通的老婆婆,而哈爾也因為放心不下蘇菲來到了王宮,當莎莉曼使出魔法要殺死卡西法收回哈爾的魔法時,蘇菲沖了上來救了哈爾。
戰爭終于全面爆發,哈爾為了保護蘇菲和大家,一人獨自面對敵人。內心愛著哈爾的蘇菲不忍讓哈爾一人受難,決心與哈爾一同面對。于是,她驅使著移動城堡追尋哈爾的足跡。而此時的哈爾,已經漸漸失去了意識,變成了一只只會戰斗保護蘇菲的怪鳥。經過了這一連串事故后,偶然間蘇菲通過戒指的指引發現了隨意門并回到了哈爾的過去,并且了解到哈爾在童年時在流星結束生命的地方遇到了流星卡西法,而后者不愿就這樣死去便與哈爾簽定了契約,讓火之惡魔卡西法的魔力為他所用,但是哈爾自己的心臟也將成為這個契約的交換品,將卡西法與哈爾的生命聯系在一起。
故事的最后,蘇菲拯救了奄奄一息的哈爾,破除了哈爾與卡西法之間的約定并且幫助哈爾找回了自己心臟,同時自己身上的詛咒也被解除,而稻草人卡普在蘇菲的親吻下也擺脫了復雜的詛咒——原來他就是鄰國王子,并且答應回國后就停止戰爭。雖然擺脫了契約的束縛,卡西法仍然留戀和他們在一起的生活,于是在它的驅使下,會飛的移動城堡搭載著蘇菲與哈爾一行,過上了和平而幸福的生活
我特別喜歡這部動漫,太治愈了。大家沒事可以多看看的哦
祝您生活愉快呀
這是我在豆瓣上看到的,我很喜歡哈爾的移動城堡,覺得這位寫的非常深刻,可以參考一下。
一、故事內涵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故事的基本內涵。這部片子使用了大量的隱喻符號,其中一個重要的隱喻符號就是移動城堡。移動城堡是什么意思呢?
我們知道,在西方文藝作品中,城堡通常喻指自閉的心靈。比如剪刀手愛德華或吸血鬼德古拉公爵,他們常年孤零零呆在城堡里,期待著得到解救。在那些影片中,城堡是主人公自閉心靈的象征。那么,移動城堡指什么?我的理解是,移動城堡就是指霍爾流浪的心。移動城堡是火魔卡西法移動的,卡西法的法力來自霍爾的心臟,所以說,移動城堡實際是霍爾的心靈幻相。影片開頭,一座城堡在平原上緩緩而行,四只腳爪撐起的金屬城堡外型頗似一顆色彩斑斕的巨大心臟,煙囪和屋頂如同心血管一樣密布。城堡在蘇菲面前停下,發出高分貝的摩擦聲響,城堡劇烈地顫動著,那是霍爾的心臟在顫抖——他終于等來了心上人。
移動城堡是火魔卡西法制造出來的一個魔幻分身,內部的房間其實是霍爾在波特海文港口的家。蘇菲剛進城堡,看見門楣上一塊四方形的門鈕,門鈕四側有四種顏色,藍色朝上,門外是波特海文港口;紅色朝上,門外是王宮所在地;綠色朝上,門外是移動城堡的路途,黑色朝上,門外是硝煙彌漫的戰場。后來霍爾把家搬到齊平鎮,把一個出口改為齊平鎮的新家,另一個出口改為他的秘密花園。就是說,在霍爾的屋子里,只要轉動門鈕,門外可以是任何四個空間。這就好比一個枯坐在家里的人,幻想自己隨時進入各種虛虛實實的空間,經歷各種事件:出身于老家,混跡于名利場,在黑暗中反抗惡勢力,與愛人共筑新巢,在純凈美好的心靈花園駐足,幻想擁有一個強大的堡壘與世俗抗衡……這種后現代的拼貼方式類似于《大話西游》。
本片的兩個主角,其人性因素相當飽滿,遠超過以往動畫片任何角色。蘇菲是個文靜善良的小姑娘,她對霍爾一見傾心,但是她自認為不漂亮,不敢奢望魅力十足的霍爾愛自己。她被荒野女巫施咒變成了老太婆,之后她來到霍爾的移動城堡,為霍爾打掃房間。她認為只要自己是個老太婆,為霍爾做任何事都不會難為情,所以她寧可做個老太婆。這就是她的心結,她的老態其實是內心消沉自卑的反映。男主角霍爾是個法力強大的魔法師,他品性善良,外表俊美,熱愛打扮,又有點膽小,但是當愛人在場,他會勇猛無比。霍爾不愿為好戰的王宮服務,四處躲避國王的征召,經常暗中破壞戰爭,所以說,他是一個孤獨的反戰人士。這個光環是宮崎駿特意加上去的,原著中并沒有。
原著中哈爾只是一個拿了國王的酬勞去對付荒野女巫的魔法師,原著中根本沒有戰爭場面。宮崎駿特意發展出一個反戰主題,把霍爾的老師沙里曼夫人改寫成好戰專制的大反派,使得影片幾乎成為一部反戰電影。考慮到宮崎駿本人一貫反戰,看起來哈爾就是宮崎駿的代言人。
宮崎駿聲稱:“這是我嘗試為老年人創作的一部動畫片。”這話不如說成是,“這是我為我自己——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創作的一部動畫片。” 我相信,這是宮崎駿醞釀許久的的心靈詩篇,它在宮崎駿的心底里流淌很久了。
二、霍爾
霍爾是什么人呢?他是宮崎駿作品中最唯美的角色,他是一個為世所不容的理想主義者。
霍爾第一次出場,是在一條僻靜的街道上,蘇菲在街道上碰到兩個調戲她的士兵,霍爾忽然出現,手指一點,就替她解了圍。荒野女巫的手下追趕他們,霍爾拉著蘇菲騰空而起,兩個人踩著舞曲的節拍凌空緩步前行,把世間繁華景象踩在腳底。蘇菲像做夢一樣隨霍爾降落陽臺,霍爾手一揮,飛墜而下,消失不見了。這是一個夢幻般的出場式。霍爾金發碧眼,眉目柔美,眼神迷離,文質彬彬,他英雄救美,溫柔善意,來去如風,神秘浪漫,滿足了少女對于白馬王子的一切幻想。
霍爾第二次出場,是在蘇菲變成老太婆以后。當時蘇菲正在爐火上做飯,霍爾進門,看見家里來了生人,問:“請問,你是誰?”蘇菲笑說:“我是蘇菲婆婆,就是城堡新請來的清潔婦。”霍爾也沒有多問,搶下蘇菲手里的菜鏟,“請你拿兩片培根和六個雞蛋過來。”蘇菲把雞蛋和培根遞給霍爾,霍爾沉靜地做飯,把雞蛋一一打到平底鍋里,再把蛋殼扔進火爐。油鍋滋滋作響,火焰歡快地騰起,霍爾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餐。隨后,他們倆和小徒弟馬魯克一起坐下吃飯,就像一家人。令我驚奇的是,霍爾的第二次出場竟然是在做家務,他就像大多數單身男人一樣會做飯!身為大魔法師,霍爾出得廳堂進得廚房,無疑是個好男人。
霍爾還有一個優點,他說話很有禮貌。他說話經常用“請”“麻煩你”等禮貌用語,舉止溫文有禮。在王宮,面對強敵沙里曼夫人,霍爾明知接下來將有一場惡仗,他仍然彎腰向沙里曼夫人行禮,說:“老師的精神不錯,令人高興。我依約前來了。”風度從容不迫。
只有一次例外。一天,蘇菲不小心動了浴室架子,攪亂了魔法,霍爾的頭發再也變不回漂亮的金色。他圍著一條浴巾,跌跌撞撞沖下樓,向蘇菲發脾氣:“蘇菲!你是不是動了浴室的架子了!看,頭發變成這種古怪的顏色了!”他絕望地大哭,頹然倒在椅子上,“沒救了,真是奇恥大辱……假如不美,活著還有什么意思……”他死一般倒在灶臺上,身上汩汩冒出綠黏液,屋子里陰氣森森,黑暗精靈紛紛舞動,房梁扭曲顫動,綠黏液流了一地。蘇菲不得不把霍爾抱上樓。這場戲略帶喜劇性,揭示了霍爾孩子氣的一面。
霍爾日常懶惰消沉,不講衛生。蘇菲剛進入城堡的時候,看見城堡里臟亂不堪,房梁上積滿灰塵,到處蜘蛛爬蟲。我們知道,城堡是霍爾的心靈幻相,城堡里臟亂不堪,說明霍爾的意志非常消沉。但是,霍爾雖然意志消沉,仍然堅持每天去戰場拼殺,他是一個堅定的反戰人士,一心要阻止戰火破壞城鎮。
影片開頭,在蘇菲的帽子店里,姑娘們紛紛議論霍爾:“聽說南町的那個叫瑪莎的女孩,心臟被哈爾拿走了,好可怕!”傳說中霍爾是個惡魔,人人談虎色變,這就好像金庸筆下的一些俠客,比如蕭峰,金蛇郎君,黃藥師,雖然都是頂天立地的人物,卻被“名門正派”視為大魔頭。在世人看來,特立獨行的人都是古怪的,而特立獨行又極有本事的人,幾乎便是災星無疑了。連王宮御用魔法師沙里曼夫人也認為哈爾非常危險。但作為和霍爾朝夕相處的人,蘇菲深信霍爾不是壞人,可是為什么所有人都把哈爾說得那么可怕呢?
影片末尾,懸念終于揭開。城堡潰散了,蘇菲跌落谷底。她絕望間,發現手上哈爾送給她的戒指在動,戒指的光芒指向城堡的門,她打開城堡的門,走過一條長長的隧道,走進一間屋子。屋子里有一張桌子,上面鋪了寫滿字的紙,那是霍爾的字跡。她走出屋子,發現外面就是哈爾的秘密花園,天上流星道道劃過,流星砸到草地上,落入水中,發出丁丁的聲音。一個瘦弱的小男孩遠遠走來,那就是童年時代的霍爾。蘇菲驚呆了。小男孩站到草地中央,天上一顆流星落下,落入他手中,撞出耀眼的火花。小男孩微笑地捧住流星念念有詞,似乎是在許愿,接著,他仰頭把流星吞了下去。蘇菲遠遠望見這一切,幾乎不能置信——那就是所謂的契約,所謂的交易。那其實不過是孩子的一個許愿而已!男孩皺眉彎腰,捧住胸口,然后,他把一顆燃燒的心生生捧出來。火焰熊熊燃燒著,男孩手捧著燃燒的心,靜靜站在草坪中央。這是全片最經典的一幕。一瞬間,蘇菲明白了一切。
我們應該記得,高爾基筆下有一位英雄丹柯,為了帶領族人走出黑暗的森林,丹柯取出自己燃燒的心,為族人照亮出路。丹柯是一位具備強烈救世情懷的英雄,他是高爾基筆下最有名的角色。只要提起把燃燒的心捧在手里,我相信所有知道丹柯的人馬上會想到丹柯。和丹柯一樣,小男孩霍爾也把心捧在手中,但他不只是為了救世,也是為了救自己。他不愿為王國效忠,不愿意戰火迫害人民,他想要爭取一個自由和平的環境。因此他將自己的心托付給流星,讓流星成為火魔,依靠火魔的力量制造出一座強大的移動城堡。此后他整日躲在城堡里,一面逃避國王的征召,一面隨時出去阻止戰火蔓延。其實,霍爾的心愿只是一個普通孩子的愿望,但就是這簡單的愿望,在習慣于奴性和專制性的成人世界看來竟然是十分危險的。當霍爾將自己幼小的心挖出來,遠觀的蘇菲明白了一切。地下忽然裂開,強大的時空要吸蘇菲回去,蘇菲忍不住喊:“霍爾,卡西法,我是蘇菲,等著我!我一定會去找你的!在未來等我——”她知道他將面臨長期孤獨的處境,她要給他一個愛的約定。霍爾驚異地回過頭,看見一個少女沉入地下不見了。就在他把心交給火魔的那一天,他感受到愛的召喚,于是他一直等待著蘇菲,等待著他的心上人。直到有一天,他發現城堡里來了一個自稱清潔婦的蘇菲婆婆,他知道那就是他的愛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搶下她的菜鏟,為她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餐。
在流星滿天的花園里,小男孩霍爾手捧熊熊燃燒的心火,走向遠方。這一幕如此感人,又如此令人悲傷。蘇菲在時間隧道里往回走,邊走邊哭。那只是一個孩子單純的愿望,卻成了做人的全部代價。霍爾自此被世人看作眼中釘,他放逐自己,驅使城堡穿越無數大山大海,尋找他的愛人。現在,他的愛人終于來了。蘇菲走出隧道,看見霍爾化身為大鳥,靜靜守在山谷里等她,她上前,撥開他蓬亂的羽毛,親吻他血跡斑斑的臉龐,說:
“霍爾,對不起,你在這里等我,而我卻一直到現在才來。”
這是最感人肺腑的表白。她才知道他一直在等她。他受了那么多苦,孤獨地戰斗了那么久,她卻一直沒能為他分擔。她感到歉疚。
然后,蘇菲解除了霍爾和卡西法的契約,把心臟塞回霍爾的心房。霍爾收回心臟,卡西法也活了下來。他們重新制造了一個美麗的花園城堡。支配這所花園城堡的,不再是霍爾那團孤憤叛逆的心火,而是霍爾與蘇菲的愛情。這個大團圓的結局雖嫌老套,倒也說得通。仔細想來,也許只有愛情才能拯救為世所不容的理想主義者,也許只有愛情才會讓沉浸于英雄夢想的男人回家。
這就是霍爾的故事。我喜歡這故事。每個理想主義者心中,都有一個霍爾。一些人已經找到愛,一些人尚沒有,也許終生得不到。那些得不到愛的人,很有可能變成荒野女巫那樣的惡魔;或者一部分人會像英雄丹柯一樣,倒地死去,悄悄地死在世人的漠視中,不為人知。
三、對白
蘇菲回到霍爾的童年時期,親眼目睹霍爾捕捉流星、取出心臟,這一幕是宮崎駿添加的,原著中根本沒有。影片絕大多數精彩橋段都是宮崎駿所寫。這是一個精彩的劇本,一些深刻感人的對白耐人尋味。
舉個例子,在王宮,沙里曼夫人對蘇菲說:
“他(霍爾)是我最后一個入門的弟子,那孩子天資聰明又有才華,我還暗自高興總算找到一個能繼承我地位的人。沒想到那孩子的心讓惡魔給奪走,并且離開我身邊,變成了一個只為自己利益才施展魔法的人。那孩子非常危險,他沒有了心,卻擁有過于強大的力量,再這樣下去,霍爾將會變得跟荒野女巫一樣。這個荒野女巫曾經是個才華橫溢的魔法師,但是她跟魔鬼做交易,長久下來,不管是肉體還是心靈都被吞噬。現在我們王國再也不能縱容這些異端魔法師在外胡來。霍爾如果愿意來這里為王國效忠,就要跟惡魔斷絕往來,我會教你方法。如果不來,我將廢除他的魔力,就像那個女人。”
這番話開頭部分有點玄奧。沙里曼夫人一口咬定霍爾的心是被惡魔奪走了,霍爾沒有了心,卻擁有強大的力量,是個十分危險的人物。沙里曼夫人表明自己的立場,她的意思是,魔法師就該為王國效忠,所謂“學得文武藝,貨賣帝王家”,要是魔法師不愿受統治者支配,那就是危險分子。她威脅,如果霍爾再不來王宮報到,她將廢除霍爾的魔力,就像廢除荒野女巫的魔力一樣。這話就有點殺氣騰騰了。
雖然蘇菲尚不了解霍爾和火魔卡西法之間是怎么回事,但出于對霍爾的了解和愛護,她憤怒地站起反駁:
“我終于知道霍爾為什么不想到這里來的原因了。這是個奇怪的地方,請人過來卻讓老人家先爬上一段階梯,又帶到奇怪的房間,這不是欺負人嗎?你說霍爾的心被人吞噬了,他的確是個任性而膽小的人,腦袋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但是至少他直率坦誠,他想過自己的生活。霍爾不會來這里,也不會當魔王,他一定會自己想辦法解決跟惡魔之間的問題,我相信他會的!”
請人過來卻讓人先爬上一段階梯,這在歷史上很普遍。比如舊中國,臣子覲見皇帝,必須先爬上一段階梯,還要三跪九叩,行跪拜之禮。這其實是等級社會人壓迫人的常見現象。但是這一切在蘇菲看來極不合理。她明白了霍爾的心意,他不想溶入等級社會,不想受壓制,也不想壓制別人。他不愿意來王宮,是因為他要維護自由和尊嚴,但是專制的統治者卻認為他“非常危險”。蘇菲不禁為霍爾大聲辯解:“至少他直率坦誠,他想過自己的生活。”這話擲地有聲。
這段精彩的辯論,揭示了影片正反雙方沖突的根源,那就是專制主義和自由主義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在專制主義者看來,一個有本事的人不愿溶入社會,整天在外游蕩,常常做一些違反政策的事,那就如同把心交給了惡魔,是非常可怕的。而在自由主義者看來,他們擁有支配自己生活的權利,他們是在為道義理想而戰。為了實現道義理想,他們寧可付出代價,即使流血犧牲,也決不能充當等級社會卑微的一份子。
說到這,我們要詳細分析一下火魔卡西法。火魔卡西法隱喻什么?我們知道,他的前身是一顆將死的流星,而流星,在一般人看來是許愿的對象,霍爾把心交給流星,等同于把心靈托付給了愿望。也就是說,火魔卡西法其實是霍爾心頭的夢想之火。
那么,霍爾的夢想是什么呢?據片中沙里曼夫人交待,“那孩子的心被惡魔奪走,從此變成一個只為自己利益才施展魔法的人。”就是說,霍爾取出心臟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爭取自由。他不愿聽命于王宮,不愿受人擺布。他離開了沙里曼夫人,他要用心頭的夢想之火,去建立自己的城堡,以實現自由和平的愿望。霍爾的夢想,就是自由及和平。
在影片中,卡西法被稱為“惡魔”,不僅沙里曼夫人如此稱呼,蘇菲如此稱呼,連卡西法也自稱:“我是一個惡魔!”這很有意思。卡西法是霍爾和蘇菲的朋友,他是霍爾心頭的夢想之火,但在世人看來,他是個惡魔,因為他“會吞噬人的身體和心靈”。仔細想來,倒也不無道理。理想主義本就是一把雙刃的劍,一個孩子用任性的心靈固執地追逐夢想,如果他一直拒絕向現實作任何妥協,長此以往,遲早變成瘋子。所謂成長,就是對現實不斷妥協的過程;所謂成熟,就是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的轉變。世上本沒有絕對的自由,如同世上沒有永久的專制。一個人在自由自在的狀態中沉浸太久,終將消沉頹廢,或者恣意妄為,無論肉體還是心靈都被吞噬。這方面宮崎駿見解獨到,看起來他不只是一位整日呆在工作室里做白日夢的動畫師,他還是一位思想家。
雖然宮崎駿堅定反戰,可是他似乎并不熱衷于當英雄。影片后半段有一場戲,霍爾和蘇菲的新家遭受炮火攻擊,霍爾決意死守家園,他對蘇菲說:“蘇菲,你留在這里,卡西法會保護你,外面我來守護。”蘇菲急急上前攔阻,“等等!霍爾,你不能去,留在這里!”霍爾悲涼地說:“下次空襲就要來了,卡西法也阻止不了攻擊。”蘇菲提議,“逃走吧,不要和他們戰斗!”霍爾安詳而堅定地回答:“為什么?這些年我已經逃夠了,好不容易身邊有個非守護不可的人,那就是你。”說完,他飛身出門,義無反顧投入硝煙彌漫的戰場。
一個有責任心的男人,在遇到愛人之后勇氣倍增,在戰火紛飛的時刻勇敢地擔負起守護全家的重擔,這著實令人感動。但是,孤身抗戰是守護愛人的正確方法嗎?一個人的力量怎么可能阻擋一個龐大的軍團?歸根結底霍爾是個固執的理想主義者,自以為好男兒當戰死沙場,不應臨陣脫逃。但是蘇菲不這樣想。當蘇菲看見霍爾在空中遭受攻擊,痛苦地大聲悲嚎,她大驚失色,當即要求卡西法搬家招回霍爾。她說:
“只要我們還呆在這里,霍爾恐怕就回不來了。還是當個膽小鬼比較好。”
蘇菲的意思是,她不想要霍爾當英雄,她只想要大家平平安安,他們不如逃走,逃到安全的地方。她不要霍爾和敵人死纏爛打,她寧可霍爾是個膽小鬼。蘇菲的話語深得我心。如霍爾這般脾氣的人,生活中多半是文人藝術家,一個書生,豈能扭轉戰局?殺戮機器一旦啟動,不是殺人就是被殺,小人物的自我犧牲值得幾何?明智的辦法就是如蘇菲般選擇逃跑。我非常認同蘇菲的觀點,雖然我更喜歡霍爾。
以上兩場對白,是影片思想的精髓。這兩場戲表明,對于理想主義,宮崎駿的認識非常深刻。
四、情境
作為宮崎駿作品中內涵最豐富的角色,霍爾有很多造型。剛出場時,霍爾穿著色彩斑斕的長外套,戴綠寶石長耳墜,金發披肩,碧眼迷離,像童話中的夢幻王子。后來外套變為淺色,發型變成直發,仍然很漂亮。霍爾的頭發變回黑色之后,形象樸素起來,連漂亮的長外套不穿了,只穿白襯衫,有點家常化。不要小看這個變化,這意味著霍爾在蘇菲的感化下逐步擺脫了自戀虛弱,走向成熟。
片中很多場景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個場景是,霍爾靜靜睡在床上,身穿白色襯衫,他雙目緊閉,床四周掛滿各色奇異的玩具,色彩金燦夢幻。此情此景,仿佛一個純潔的白衣王子睡在孩童的璀璨夢幻中,令人想起克里慕特的油畫。
另一個情境是霍爾發脾氣召喚黑暗精靈,他身體慘白倒在灶臺上,像得了重病的孩子,憂郁的綠色黏液流了一地。周圍暗影綽綽,光線變暗,屋內房梁家具扭曲不安。畫面張力很大,色彩濃重陰郁,風格有些類似蒙克的版畫《不安》。
這里要說一下本片的制作。本片在制作上有了一個飛躍,雖然人物造型還是手工繪制,一部分布景、道具及光線首次使用了電腦三維技術。由于人物依舊是手工繪制,片子整體輕靈單純的風格得以延續,但是畫面卻常有油畫或版畫的韻味。這真是驚人的突破。影片中木材,木門,木柱,石磚,墻面,玩具等材質,細膩逼真有光澤;光線也像真實光一樣自然滲透,甚至光線里的灰塵都清晰可見。如此畫面,不能不令人想起威尼斯畫派或者荷蘭畫派的作品。這樣的效果令人驚嘆。
在這部野心極大的動畫片里,宮崎駿放棄了最擅長的大型戰爭場面。熟悉宮崎駿的觀眾應該記得,宮崎駿非常擅長大型空戰的場面操作,可是本片根本沒有值得稱道的空戰戲。倒是霍爾化身為灰色大鳥,在硝煙彌漫的夜空中孤憤地飛翔的身姿,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夜空中炮聲隆隆,一架架飛行艇被炸得粉碎,天空變成一片火海。霍爾展翅飛來,他金發怒撐,雙目圓睜,巨翅平張,像巨鷹一樣有力;他掠過硝煙彌漫的夜空,如同海燕劃過烏云密布的大海上空,尖利且迅捷。
霍爾的飛翔造型,近景像巨鷹,遠景像海燕,應該不是偶然的。鷹和海燕都是高爾基筆下有名的飛禽。“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我們都記得這句名言。《海燕之歌》和《鷹之歌》是高爾基最有名的散文,一度被傳頌成“無產階級革命浪漫主義”的名篇。考慮到霍爾手捧心火的一幕非常像高爾基筆下的英雄丹柯,我有理由推測,宮崎駿在構思時受到了高爾基的啟發。顯然,霍爾這個角色集合了丹柯、巨鷹、海燕的特點。但是宮崎駿無意進行“浪漫主義”的煽情,他在塑造反戰英雄霍爾的同時,也對理想主義進行了反省,他不僅突出霍爾的戰斗精神,也強調他的獨立自由精神、愛情理想和田園理想,而這些在五十年前的無產階級革命者看來,屬于“頹廢的小資產階級情調”,是應該受批判的。宮崎駿的風格與高爾基迥然不同,他要的是情境的唯美,他要把強烈的救世情懷上升為憂傷唯美的抒情詩意,這才是他的藝術理念。
有幾場戲氣氛奇特,有種神秘的美感。一場是霍爾從戰場返回,頹然落翅,倒在椅子上,和火魔卡西法說話。房間里光線昏暗,霍爾疲憊不堪,他黯黯說:“這次的戰爭很慘烈,從南邊的大海到北邊的國境,全是一片火海。”卡西法叫:“我最討厭火藥的火了!那些家伙的字典里根本沒有禮貌兩個字!”實際上,卡西法就是霍爾的心火,霍爾對著火爐說話,實質是在跟自己的心靈說話。黑暗的屋子里,孤獨疲憊的霍爾對著火焰訴說心事,這一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更奇特的一場戲是一個夢境。霍爾第二次從戰場回來,蘇菲聽到聲音,從夢中驚醒。這時她變回了少女的樣子。其實她是在做夢,人在睡夢中最放松,所以睡夢中的蘇菲忘記了自卑,重新變回少女。她看見地下的羽毛沾著血跡,又驚又痛,手持燭火上樓,來到霍爾的房間。她打開門,看見房間里兩條堆滿各色奇彩玩具的通道,通向不知名的遠方。走過一條玩具通道,她看見盡頭處一頭大鳥伏地發抖,驚呼:“霍爾,是霍爾吧?很難過嗎?你是不是受傷了?”大鳥伏地發抖,低沉地說:“別過來——”蘇菲說:“沒關系,讓我來幫你,讓我幫你解開身上的魔咒,好不好?”大鳥遽然抬頭,露出一張骷髏臉,說:“你連自己身上的魔咒都解不開,你能幫我嗎?”蘇菲喊道:“那不一樣,因為我愛你啊!”骷髏嘆息:“太遲了。”說罷,振翅離去,灰羽紛紛飛落,情狀凄涼,蘇菲驟然變老,呆然站立。貌似強大的大魔法師霍爾實際只是個躲在玩具叢中固執地做英雄夢的孩子,他長年孤獨,傷痛纏身,且自閉膽怯。蘇菲雖然早感應到霍爾的孤獨與創痛,但她無法擺脫自卑,不敢靠近心上人。她感到焦慮,不知該怎么辦。這個夢境充滿哥特式的迷離氣氛,意境深切悲涼,令人過目不忘。
五、結束語
影片的結尾有點問題。沙里曼夫人看見霍爾等人轉危為安,馬上決定停戰,這真是莫名其妙。為什么她決定停戰?影片沒有交待原因。估計是為了保證票房,制片方強加了個光明的尾巴。這是影片的瑕疵。
但是,影片整體依然熠熠生輝。這部影片把心靈隱喻嵌入童話般單純的故事框架;把愛、自由、和平的現代理念融入唯美抒情的詩意風格,令人耳目一新。本片具有現代性的美感,是新世紀的藝術,和以往任何電影都不同。我認為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幾代先鋒的電影人刻意追求形式唯美,其中包括塔爾可夫斯基、伯格曼、費里尼、安東尼奧尼、安哲羅普斯基等電影大師,他們的許多作品影像優美,節奏緩慢,情節晦澀,受眾面極有限。其實,未必深刻的電影必須晦澀,如《霍爾的移動城堡》就非常有趣,其思想性和唯美程度也不亞于任何一部詩意電影。所以說,形式美學并不是通向藝術殿堂的唯一途徑,通俗的題材和簡單的情節加上合理的美工,照樣可以攀達藝術的高境界。學院派迷戀形式美學,一味鼓吹純影像論,純粹是孤高自大、自絕于觀眾的表現。
那么,成功的訣竅是什么?
第一就是塑造人物。霍爾和蘇菲具備豐富的性格特征,而以往的詩意電影,比如《魂斷威尼斯》、《鏡子》等等,人物只是唯美的長鏡頭里的一個道具、一個符號。這樣的電影通常只能抒情,難以承載深刻的思想。拿宮崎駿過去的作品來說,例如《天空之城》,兩個主角一味單純可愛,性格過于單薄,根本不足以包容深刻的人文內涵。所以,《天空之城》只是一部批判主義作品,遠不如《霍爾的移動城堡》豐富深刻。
其次,要把現代理念注入影片,而不是鼓吹舊時代的斗爭理念或犧牲精神。上個世紀,四十年的戰火和五十年的冷戰讓全世界創痛巨深,藝術家們奮起創作,試圖用宗教般虔誠的心靈為世人尋求救贖。如今,人民生活日益安定,潮流發生了變化,自由、獨立、平等、和平逐漸成為現代人的主流觀念。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藝術,誰要是倒退回去宣揚舊思想,那就是炒冷飯,那就是拾人牙慧,那就是迂腐保守。
最要緊的是,我們必須明白,雖然時代在變化,一些東西不會改變。比如唐詩宋詞,永遠不會過時。唯美抒情是不朽的潮流。愛和美的向往永遠扎根在每個人心底。宮崎駿苦心積慮塑造唯美的霍爾,精心布置情境,就是為了實踐他的美學理念。他認為,動畫片也可以實踐藝術理想,事實也是如此。動畫是繪畫藝術和電影藝術的結合,動畫比真人電影更能方便地達成視覺唯美。在優美的情境中,音樂憂傷低回,劇情靜靜地表現一個為世所不容的理想主義者的內心。當稚嫩的心靈終于顯露其單純美好的信念,那是最感人的時刻。那種動人的美麗,完全不同于反映成人內心強烈憂患的悲劇美。看了宮崎駿的動畫,我們才知道,世上除了悲劇美,還有一種純潔美。
我們不妨把宮崎駿和他的同行作比較。好萊塢絕大多數動畫片只求娛樂性,畫面夸張虛化,沒多大意思。即使是宮崎駿的同事高畑勛,其代表作《再見,螢火蟲》風格悲慘沉痛,苦大仇深,和純潔詩意也毫不沾邊。但是,在宮崎駿的電影里,詩意的、孩子般單純的美好愿望幾乎貫穿在每一部作品中,包括以中年人為主角的《紅豬》。可以說,宮崎駿確立了一套自己的美學體系,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師。曾有人說宮崎駿是“日本的金庸”,“動漫界的莎士比亞”,如今看來這些稱呼都不合適。宮崎駿就是宮崎駿,他是一個在藝術領域開辟一方新天地的劃時代人物。我由衷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繼續帶給我們驚喜和感動。
《哈爾的移動城堡》是宮崎駿眾多電影中比較特別的一部,他沒有像《風之谷》、《千與千尋》、《天空之城》等等有著明確的主題和寓意,比如關注環境污染、生態平衡、人性善惡,而是用一個魔幻、純愛的故事隱喻導演內心的理想主義。
在這部電影中,宮崎駿塑造了完美的人設——哈爾,他有著藍色的眼睛和金色的頭發,帶著絢麗的耳飾,擁有著強大的魔法以及迷人的微笑。這種人設在以前的宮崎駿動畫電影中是看不到的,因為他早期的作品,更偏愛單純勇敢可愛真實的小女孩。而充滿著神秘的哈爾卻是這部電影真正的核心。宮崎駿用哈爾充滿魔力的移動城堡,打造出了心中的百寶屋,而移動城堡,也存儲著宮崎駿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在這樣的故事中,女主蘇菲甚至一反宮崎駿往期電影的傳統,淪為了配角,她的存在,更多的是串聯劇情,引出哈爾的特別之處,以及再現那些震撼人心的魔法。
在蘇菲奇遇的故事里,哈爾的性格展現無遺,他禮貌的表現著自己的成熟,卻又俏皮的像個孩子,執著的維護著正義,卻又無法保護自己,對待身邊人毫無心機,卻謹慎的面對著每一次危機。宮崎駿給哈爾傾注了太多的魅力,以至于在電影中就是個萬人迷。
而這正是宮崎駿內心的自我映射,他希望有這樣一個角色,可以讓中年的自己回想起年少輕狂的曾經,也希望有這樣一個人活著了理想中的模樣,即使被厄運詛咒,即使生命垂危,也要樂觀面對。于是哈爾始終面帶微笑,溫柔的面對生活,用自己的力量去拯救別人,在充滿著荒誕魔法的世界里,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哈爾的移動城堡》有著傳統意義上美好的結局,蘇菲用自己的努力解除了哈爾和卡西法的契約,收回了哈爾的心臟,卡西法和哈爾都活了下來,同時哈爾和蘇菲也在漫長的共處中愛上了彼此,這份愛成為了新的能量,守護著他們。宮崎駿的戀愛觀也在這部電影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現,對于一見鐘情,也許他自始自終都更希望塑造歷盡劫難后的相濡以沫、經歷挫折痛苦后的相知相守。而這也是宮崎駿理想主義中的一部分,愛情、信仰、抗爭、守護,共同構建了《哈爾的移動城堡》故事的核心。
繼母無力負擔生活,把蘇菲跟她的兩個妹妹送到了帽子店去當學徒,這樣可以減輕家庭負擔,畢竟都知道在哪里當學徒雖說沒什么工資,但有吃有喝還有住的。
但有一天善良可愛的蘇菲被惡毒嫉妒她的女巫施下魔咒,從18歲的女孩變成80歲的婆婆,孤單無助的她無意中走入鎮外的移動城堡,據說它的主人哈爾以吸取女孩的靈魂為樂,(其實也都是霍爾叫人傳播的謠言,不想讓人靠近)但蘇菲覺得自己現在都是80歲的老婆婆沒什么事,但是事情其實并沒有那么可怕,霍爾只是性情古怪了點,他還收留了蘇菲,兩個人就在這個四腳的移動城堡中開始了奇妙的共同生活,蘇菲就天天打掃城堡里的衛生,準備食物等,兩個人的感覺就像老夫老妻一般,男主外女主內。
這是因為這樣蘇菲愛上了這個沒有心的霍爾,霍爾也因為沒有心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歡蘇菲,就這樣一段愛與被愛的情感糾葛開始了。
《哈爾的移動城堡》延續了宮崎駿以往的風格,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神奇想象變成美麗的畫面,片中超人的想象力給觀眾帶來又一次幻想的盛宴。《哈爾的移動城堡》,期望呈現出一部現代社會無法實現的“戰火中的愛情劇”影片以童趣的形式,寄托著人類的夢想和懷舊的情懷。在《哈爾的移動城堡》世界中,不同的時空、勇敢的女孩、廣闊的天空、以及畫龍點睛的配角,來詮釋“人該活在和平與愛之中”及“反戰”的故事主題,此影片向我們傳達了一個信息——這個世界是非常的美好,值得生存并探索下去的。
《哈爾的移動城堡》是一部讓人感受頗深的電影,這部電影中蘊含著很多的道理,能夠引起人們關于人性,關于和平的思考。每次看《哈爾的移動城堡》都能有不同的見解,這部電影的兩個主角都有著飽滿的人性因素,這是其他電影都不能與之相媲美的。
首先是在告訴觀眾要能夠自我認知,接受自我。為了接受自我,要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女主人公蘇菲,因為荒野女巫的魔法而變成老人,失去寶貴的青春和容顏,但她能從容面對,有得必有失。"人變老的時候能欣賞美景和享用美食,那是多么幸福啊。我從沒這么舒暢過。"這種豁達的胸懷讓人感動。
其次是在說不要丟掉自己的勇氣和力量,反對專制,勇敢追求自由。要相信每個人都是勇敢的,只要付出努力,每個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被荒野女巫詛咒的蘇菲變得衰老,被剝奪美麗的面貌,而哈爾也深深陷入國家的戰火之中,難以自拔,這也表明了作者對戰爭的憎恨,但作者似乎又并不熱衷于成為一個英雄。最終在這種種磨難之下,兩人找到了力量和勇氣,打敗魔咒,收獲甜蜜的愛情,也獲得了自由。猶記得哈爾那句“蘇菲的頭發染上星光的顏色了,真漂亮。”讓人為之動容。
《哈爾的移動城堡》這部電影中沒有所謂真正的壞人,每個人都會有善惡的兩面,無論是荒野女巫,亦或是沙里曼夫人,這也正是現實社會中對于人性最真實的寫照。這部影片把人的心靈放入童話般單純美好的故事之中;把愛、自由、和平的現代理念和唯美抒情的詩意風格融為一體,讓人在浪漫的情節與優美的音樂之中,靜靜地感受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內心與情懷。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哈爾的移動城堡》這部影片,我不僅看到了兩個人之間美好的愛情故事,還看到了女孩蘇菲為了愛情而做出的改變。
蘇菲是一個好女孩,溫柔又文靜,每天的生活就是編制草帽賣出去。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沒有讓蘇菲覺得厭煩,她反而是堅持了下來。這就已經有了對現實的映射,現在是不是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即將步入社會的青年人也存在這種情況呢?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只知道重復著前人留下來的東西,沒有生活的激情。直到后來,荒野女巫把蘇菲變成了八十歲的老太太,與其說是女巫變得,不如說,蘇菲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安逸的生活,沒有激情的生活,和八十歲的老太太有何區別?也是這時,蘇菲開始外出旅游,來到了哈爾的移動城堡,做了一位管家婆婆。在這里,蘇菲受到了哈爾,還有哈爾的助手等一些人的影響,逐漸改變了自己,并且用這份力量救了哈爾,戰勝了自己身上的詛咒。
這是一個平凡女孩蛻變的過程,很多人都是這個平凡的女孩,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愿意邁出蛻變的步子,讓自己生活的更有價值。我想,這是這部影片想要表達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