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關于資產負債表里的應付福利費問題
我是在做內賬,我們單位發生的工作餐我是這樣做分錄的借:應付職工薪酬-應付福利費500貸:現金500,還用轉入管理費用嗎,要不轉我資產負債表里的應付福利費就是負的請指教,分錄怎么做,我資產負債表怎么填寫這一項發放工資性支出的時候都是先經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啊,有的企業一般在月末進行工資費用分配(就是你所說的轉入成本費用科目)時候,就從“應付職工薪酬”科目的貸方轉出去了。月末“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應該是零,如果有貸方余額的話,就是應付職工而未付的金額了。出現借方余額是說明多付或已付未結轉的金額。僅供參考!另有一事不明,你們單位什么是做內賬?有內外之分?(不回答也無妨,謝謝)
針對你的問題補充:那我是不是可以再做一分錄借:管理費用500貸應付職工薪酬-應付福利費500
我認為可以!
發生的福利費按實際數字計提,或者你也可以不計提,直接通過費用科目,做
借 管理費用-工資
貸 現金
資產負債表中的應付福利費如何填寫?
每月沒有按工資的14%計提福利費,現在應付福利費為借方余額780.50元,那資產負債表中"的應付福利費欄中是不是填寫"-780.50元?怎么填寫資產負債表中的應付福利費?rn新手望大家多多指點,謝謝!一.應付福利費是指企業從費用中提取的、準備用于職工福利方面的資金。比如職工的醫療衛生費用、職工困難補助費,以及應付的醫務、福利人員工資等。外商投資企業按規定從稅后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用于支付職工的非經常性獎金(如特別貢獻獎、年終獎等)以及職工集體福利的,也通過"應付福利費"核算。企業在支付上述各項費用時,應付福利費即減少。
應付福利費:屬于負債類科目,貸方余額表示“應付未付的福利費用”
二.應付福利費的主要構成:
1、國家給各單位提供的基本建設投資費用。企業的基本建設投資中,一般都包括了與職工基本生活有關的必要的非生產性建設投資費用;
2、企業設有職工福利基金;
3、以企業的管理費中開支一部分福利費用;
4、從工會經費中開支一部分職工福利費用;
5、職工福利設施本身的收入,例如:職工電影院(場),溜冰場、俱樂部和職工業余文藝演出、體育競賽等活動的收費,都可以積累一部分用于有計劃地新建、擴建或修建職工集體文化福利設施;
6、企業基金、利潤留成或稅后留利中提取一部分用作職工福利基金
三.使用范圍
① 職工醫藥費(包括企業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交納的醫療保險費)、醫務人員工資、醫務經費、職工因公負傷赴外地就醫路費等;
② 職工生活困難補助;
③ 職工浴室、理發室、托兒所、幼兒園人員的工資;
④ 按照國家規定開支的其他職工福利支出。
四.新《企業財務通則》(2006)中對此作了明確規定:企業不得承擔屬于個人的娛樂、健身、旅游、招待、購物、饋贈等支出;購買商業保險、證券、股權、收藏品等支出;個人行為導致的罰款、賠償等支出;購買住房、支付物業費等支出;應由個人承擔的其他支出。此外,對于惠及全部或部分職工的一些福利性費用,如職工旅游費、節日慰問費、職工困難補助等,由于是用于職工個人,所以也是禁止企業承擔的。
#注:最大的改變:#
取消了職工福利費按工資總額14%計提的要求 根據新《企業會計準則》(2006)和修訂后的《企業財務通則》(2006)的有關規定,對職工福利費的提取取消了原制度按工資總額14%的規定,對于“應付福利費”,明確指出屬于職工薪酬的范圍,除醫療保險以外的其他福利性費用,由企業自主決定提取福利費或是據實列支。
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先提取后使用的方法,但提取比例由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年末,如果當年提取的福利費大于支用數的,應予沖回,反之應當補提,同時修訂次年度福利費的提取比例;也可以按福利費實際發生額據實列支,直接計入相關成本、費用中,與稅法規定不一致時,應作納稅調整,對于企業原有的福利費余額,無需進行調整,可繼續使用,在首次執行日后的第一會計期間,發生的福利費支出先將以前年度結余的應付福利費進行抵扣,直至賬戶余額清零。
可見,新《企業會計準則》和修訂后的《財務通則》,賦予了企業更大的自主權。這意味著將對企業財務狀況中的流動負債、存貨成本和經營成果中的期間費用等產生一定的影響。
資產負債表中"的應付福利費欄中填寫“-780.50元”。
應付福利費欄中填寫“-780.50元”。不過以后2008年3月后就沒有這個會計科目了,都統計為應計職工薪酬
新會計準則實行后應付福利費在資產負債表中如何填寫?
應付福利費科目取消了,在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下設二級科目核算福利費,所以表上應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
一.應付福利費是指企業從費用中提取的、準備用于職工福利方面的資金。比如職工的醫療衛生費用、職工困難補助費,以及應付的醫務、福利人員工資等。外商投資企業按規定從稅后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用于支付職工的非經常性獎金(如特別貢獻獎、年終獎等)以及職工集體福利的,也通過"應付福利費"核算。企業在支付上述各項費用時,應付福利費即減少。
應付福利費:屬于負債類科目,貸方余額表示“應付未付的福利費用”
二.應付福利費的主要構成:
1、國家給各單位提供的基本建設投資費用。企業的基本建設投資中,一般都包括了與職工基本生活有關的必要的非生產性建設投資費用;
2、企業設有職工福利基金;
3、以企業的管理費中開支一部分福利費用;
4、從工會經費中開支一部分職工福利費用;
5、職工福利設施本身的收入,例如:職工電影院(場),溜冰場、俱樂部和職工業余文藝演出、體育競賽等活動的收費,都可以積累一部分用于有計劃地新建、擴建或修建職工集體文化福利設施;
6、企業基金、利潤留成或稅后留利中提取一部分用作職工福利基金
三.使用范圍
① 職工醫藥費(包括企業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交納的醫療保險費)、醫務人員工資、醫務經費、職工因公負傷赴外地就醫路費等;
② 職工生活困難補助;
③ 職工浴室、理發室、托兒所、幼兒園人員的工資;
④ 按照國家規定開支的其他職工福利支出。
四.新《企業財務通則》(2006)中對此作了明確規定:企業不得承擔屬于個人的娛樂、健身、旅游、招待、購物、饋贈等支出;購買商業保險、證券、股權、收藏品等支出;個人行為導致的罰款、賠償等支出;購買住房、支付物業費等支出;應由個人承擔的其他支出。此外,對于惠及全部或部分職工的一些福利性費用,如職工旅游費、節日慰問費、職工困難補助等,由于是用于職工個人,所以也是禁止企業承擔的。
#注:最大的改變:#
取消了職工福利費按工資總額14%計提的要求 根據新《企業會計準則》(2006)和修訂后的《企業財務通則》(2006)的有關規定,對職工福利費的提取取消了原制度按工資總額14%的規定,對于“應付福利費”,明確指出屬于職工薪酬的范圍,除醫療保險以外的其他福利性費用,由企業自主決定提取福利費或是據實列支。
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先提取后使用的方法,但提取比例由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年末,如果當年提取的福利費大于支用數的,應予沖回,反之應當補提,同時修訂次年度福利費的提取比例;也可以按福利費實際發生額據實列支,直接計入相關成本、費用中,與稅法規定不一致時,應作納稅調整,對于企業原有的福利費余額,無需進行調整,可繼續使用,在首次執行日后的第一會計期間,發生的福利費支出先將以前年度結余的應付福利費進行抵扣,直至賬戶余額清零。
可見,新《企業會計準則》和修訂后的《財務通則》,賦予了企業更大的自主權。這意味著將對企業財務狀況中的流動負債、存貨成本和經營成果中的期間費用等產生一定的影響。
如果期末仍然有應付福利費的余額,那應該是填在資產負債表中負債的應付職工薪酬余額中
應付福利費科目取消了,在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下設二級科目核算福利費,所以表上應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應計入應付職工薪酬二級科目應付福利費
該科目取消了
相關推薦:
工程保證金合同(工程合同質量保證金)
錄音有法律效力嗎(錄音有法律效力嗎)
海上勞務死亡賠償標準(船員意外死亡賠償標準)
婚前財產公證范文(婚前協議附模板)
拐賣兒童如何定罪處罰(拐賣兒童罪的量刑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