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房價會漲還是會降?
房地產市場早已悄然步入6月份,樓市基本延續了5月份以來調控繼續收緊的態勢,雖然天氣漸漸炎熱,但是樓市難言入夏。
其實,對于一直處于觀望之中的購房者而言,樓市退燒本來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由于樓市環境往往復雜多變,炒作和投機因素也并沒有完全消失,所以誰也無法準確預測未來幾個月的樓市還會不會發生變化,所以目前市場的情緒還是處于觀望和謹慎的態度。
因此,面對樓市的諸多變化和市場存在的疑慮,在剛剛過去的這兩個月時間里,銀保監會、住建部、自然資源部等權威部門密集喊話房地產行業,明確了房地產調控不會發生動搖。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新華社主管主辦的《經濟參考報》更是連續兩個月針對未來的房價上漲趨勢作出了明確表態,直言“房價上漲空間已經非常狹小”。
央媒連續兩個月表態:房價上漲空間已經非常狹小
近日,新華社主管主辦的《經濟參考報》刊發了評論文章《徹底打破樓市路徑依賴》,文章稱,基于人口、家庭資產配置、購買力、房價收入比和風險等多維度的觀察分析,當前我國既不存在樓市穩增長的空間,也不可能通過樓市來拉動經濟增長,我國房地產市場增長空間已經非常狹小。
其實,這并不是官媒第一次作出類似的表態。其實,早在一個月之前,《經濟參考報》就曾刊發了一篇評論文章《樓市健康發展須及時除“噪”》,文章表態基本類似,當前我國樓市運行到了關鍵的節點,大家需要理性認識房地產市場的新變化,而就目前來看,人口、金融和家庭杠桿等基本面都已經決定了我國房價上漲空間已經非常狹小。
接下來,我們不妨就結合房地產出現的新變化,從以下5個方面來具體分析未來的房價變動空間。
央媒從以下5個方面給出了明確答案
第一,從人口因素看,樓市人口紅利拐點已經出現。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為1952年以來最低;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為1961年以來最低。除此之外,人口老齡化加快到來也是值得關注的趨勢。根據國際通用標準看,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了該人口總數的10%,就意味著開始處于老齡化的階段,而2015年的時候,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就已經達到16.15%。擱以前來說,判斷樓市走向,往往應該是“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但如今樓市人口紅利拐點的出現,對房價顯然是一大利空因素。
第二,從購買力結構看,購房能力出現明顯分化。在房地產快速發展的這十多年時間里,一二線城市本身房價就比較高,而最近這兩三年,一些中小城市也吸引了投機者的目光,甚至五六線城市的樓市行情也被帶動起來,房價紛紛破萬幾乎成為了普遍性現象。不可否認,樓市行情走高推高了購房熱情,也推高了家庭財務杠桿的上升,最終使得購房能力出現分化:剛需購房能力出現下滑,但有能力的依然還可以繼續買房。對此,《經濟參考報》認為,面對這種情況,有能力購置房產的可能已經不屬于剛需的范疇。在筆者看來,如果沒有了年輕剛需的堅實支撐,房價便很難再有上升空間。
第三,從房價收入比看,房價不具備再次大漲的空間。衡量一個城市房價是高是低,房價收入比是重要的指標。房價收入比,是指房價與家庭年收入之比,按國際慣例,比值在3-6倍之間是合理區間。不過,根據易居研究院發布的我國50個熱點城市統計數據顯示,深圳房價收入比為34.2,位居全國最高,而長沙以6.8位于50城末位。此外,三亞、上海、北京、廈門、福州等5城房價收入比均超過20。筆者認為,房價收入比過高的城市,意味著房價漲幅遠超過居民收入漲幅,換言之,整個城市的購房負擔上升明顯,這顯然不利于樓市的長期穩定,所以房價顯然已經不具備再次大漲的空間了。
第四,從穩步去杠桿看,合理控制負債是大勢所趨。根據央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顯示,2017年末,我國住戶部門債務余額40.5萬億元,而房貸則占據了住戶部門債務余額的54%。此外,2017年末,我國住戶部門杠桿率一度達到49.0%,10年時間上升了31.1%。特別是在最近這幾年,除了正常的房貸以外,違規加杠桿的消費貸等行為也十分常見,無疑助長了市場的投機行為。但筆者認為,隨著住房租賃、共有產權等現代住房制度的加快推進,人們必須買房的住房觀念也隨之發生變化,疊加穩步去杠桿的大環境,合理控制負債是大勢所趨。
第五,從防范風險看,房地產高質量轉型是應有之義。眾做周知,房價過快上漲不僅給購房者帶來了買房壓力,擠壓了對其他商品的消費能力,也吸引著社會資金大量流入房地產行業,從而對實體造成擠壓。對此,經濟學家楊偉民在演講時指出,高房價對實體造成擠壓的具體表現之一,就是資金脫實向虛,可能干一輩子制造企業,不如在北上廣深買一套小房子。因此,最近這兩年,銀保監會多次強調防范房地產金融風險,并加強了對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行業的監管。筆者認為,在脫虛向實的大環境下,房地產高質量轉型是應有之義。
在筆者看來,通過人口因素、購買力結構、房價收入比、去杠桿以及防范風險等以上這5個方面來看,房價顯然不具備了再次大漲的條件和空間。
其實,以上這5個方面,歸根結底來說就是當前樓市發展的大環境發生了變化,未來既要去房地產依賴化,又要加快建設房地產長效機制,而大環境的綜合變化決定了現階段樓市依然會處于調整期,也決定了未來房價上漲的空間會越來越小。總而言之,此次央媒連續兩個月針對未來的房價上漲趨勢作出明確表態,無疑讓房地產市場的緊繃之弦落地。
中國未來的房價會怎樣
房地產是我國主要經濟支柱之一,關系到民生和社會穩定問題,因此政府和民眾都特別關注。那么中國未來的房價會怎樣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1.影響房價最重要的因素——人口
房價與人口結構,人口流動有關,我國從2012年開始,勞動人口年齡(15-59歲)當年就減少了345萬。新增外出農民工數量也首次出現了減少,導致房價普漲時代的結束。
據有關數據統計,2015年新增外出打工的人數只增加了60多萬,其中80%以上人口流向了地級以上城市,因此,中國正在經歷大城市化進程,而非城鎮化。
大城市的最大優勢:教育、醫療和文化娛樂比中小城市更豐盛優質,就業機會和薪資待遇也比中小城市高。
從人口老齡化上分析:未來房價并不樂觀,老齡化嚴重意味著將來房產需求回落。而我國人口眾多,不能像美國一樣通過移民來緩解老齡化問題。因此,人口流向和老齡化決定了中國未來樓市低迷。
2.貨幣膨脹是導致高房價的主要因素
有一篇文章寫到,2011年前房價上漲是人口導致的,而2011后,房價上漲則是貨幣導致的。比如:2012年開始,一線城市房價大幅度上漲,但上海人口增長幅度卻出現了負增長,因此,房價上漲和人口流動關系不大,而是M2和存款的增長,帶動了住房貸款的大幅增加。
3.居民收入結構對房價的影響不容忽視
我國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可知,2014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額為21.61萬億,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為6.49萬億,加總之后為28.1萬億。此后,國家統計局又發布了“2014年住戶部門實物交易資金來源”,其中可支配總收入為39.11萬億,住戶部門可支配總收入超過居民部門可支配總收入11萬億。
由此可見兩種的差異非常大,意味著中國實際房價收入并沒有那么高。此外,中國居民貧富差異大,財富居中在少數人手中,少數人擁有大量住房,讓一二線城市的房源緊張,導致住房供不應求,房價居高不下。
4.政策對當前房價的影響最明顯
房價除了和人口年齡、人口流向、 貨幣規模和流向有關之外,還和房產政策有關,據有關數據表明,政策變化對房價短期的影響是最明顯的。
而在2016年中央就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然后運用金融、財稅、立法等手段,加快建立符合國情、市場規律的基礎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
在抑制房價時中央提出,要落實到當地政府,房價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盤活城市閑置和低效用地。此外,大城市要加快疏散人口,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發展。
文章總結:好了,關于中國未來的房價會怎樣的相關知識就介紹到這里了,有需要了解更多資訊的朋友,請繼續關注齊家網,后續我們將有更精彩的內容奉上。
未來房價會如何?
我想給出一些關于當下買房的衷心建議,給有志于在房產這條路上走下去的小伙伴們,打打氣。也可以說是房價重新上漲之后應該注意什么。
01買房要有節奏感
客觀地說,房價是在跌的。
一線城市已經跌了,二手房掛牌價從2017年3月的高位,已經下跌將近10-15%左右,暫時也看不到立馬上漲的契機。
二線城市的靜淡市才剛剛開始,未來一、二年,網紅城市也將步入下跌通道,跌幅大概是一到兩成。
三四線城市概莫能外,隨著去庫存和棚改周期的結束,三四線這一波回調,可能時間更長,幅度更大。也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漲不回現在的高點。
但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樓市的白銀時代就此結束。
完全不可能。
我們依然看不到任何樓市反轉的跡象,房產依然是一個總體向上的大趨勢。因為幾大根基沒有改變:
貨幣寬松——出降準大招,近期又開始放松
城鎮化——依然在繼續,特別是二線城市戶口準入放松,搶人在加速
土地財政——依靠土拍收入拉動地方基建的模式沒有改變,二線城市發展基本靠賣地
現在所有的調控手段都只是面向短期,限購、限貸、限價依然只是從打擊需求的角度來壓制價格,任何面向需求的調控手段都是有耐藥性的。
時間長了,這些政策就會失效,慢慢形成溫和上漲的動力。而一旦放開這些調控政策,那價格就會迎來爆發。短期的政策,解決不了長期的問題。
可是長期利好,不代表短期不會跌。
事實上,現在的短期回調本質上是對前期一倍漲幅的獲利回吐,而不是崩盤。
02多認識一些買房達人
買房這件事,決策成本非常大,一個人從有預期,到最終買入房產,可能會有一、二年的時間。
除了通過自媒體獲得買房信息外,其實你更應該做的是,結交一些有買房經驗的朋友。
多聽聽過來人的意見,多聽聽不同角度的建議,交叉驗證,會更好滴幫助你理解這個市場。
這里說的買房經驗不是指中介,我們說的是自己買過多套房子的人。
相關推薦:
隱蔽工程監理檢查哪些(隱蔽工程驗收內容有哪些)
工程承包糾紛怎么解決(工程承包合同糾紛要怎么處理)
承包工程協議書怎么寫(包工程的協議怎么寫)
建筑工程糾紛需注意什么(工程款糾紛4大常見糾紛需注意)
建設工程招標的程序(建設工程招標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