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異地搬遷補償政策
異地搬遷補償政策如下:
1、對于異地搬遷的國家補助標準,集中安置統一建房的,貧困戶人均補助2.5萬元;分散安置的,貧困戶人均補助2萬元;
2、集中安置統一建房的,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建房補助2.5萬元,配套基礎設施人均補助0.75萬元,配套公共服務設施人均補助0.63萬元。每戶按2.8人計算,戶均補助10.87萬元。
房屋拆遷補償流程如下:
1、拆遷人申領房屋拆遷許可證;
2、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按房屋拆遷許可證內容向社會發布公告;
3、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人向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4、確定拆遷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
5、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6、裁決拆遷;
7、強制拆遷。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有就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處申請辦理證據保全的義務。
綜上所述,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九條
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征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征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對評估確定的被征收房屋價值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房屋征收評估辦法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制定過程中,應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國家拆遷政策新規定是什么
國家拆遷政策由《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
第十條房屋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日。
第十一條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征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的情況及時公布。
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數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征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并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第十二條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房屋征收決定涉及被征收人數量較多的,應當經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征收補償費用應當足額到位、專戶存儲、專款專用。
房屋拆遷補償是怎么計算的?
一、房屋拆遷補償
1、拆遷人民幣補償=房子合法的評估價格+房子裝飾補償金額
2、拆遷補償差價=房子合法的評估價格+房子裝飾補償金額-被拆遷人互換房屋價錢
二、補償依據
對于金錢方面的補償,補償標準是根據被拆遷人房子所處的地理位置、面積、用途等很多因素,最終會以當地房產市場的價格進行確定,具體是由各地區政府制定,對于進行產權轉移的,被拆遷人和拆遷方按照依據計算出補償和需換房子的價錢等。
三、拆遷補償都包含什么
拆遷方應該按照當地規范向被拆遷人領取所有補償金額的以下幾種方法:
1、拆遷補償費用:對被拆遷人房屋損失的補償,一般按照房屋的結構按照平方米進行計算。
2、搬家周轉費:對被拆遷人房屋拆遷之后,房屋沒有下來,臨時的居住地,一般是按照被拆遷人家中的人口數進行補償。
3、鼓勵補償費:對于被拆遷人除其他應得補償外其它額外補償,主要用于讓被拆遷人可以積極配合拆遷等工作,例如:優先簽字的會得到額外補償也會有優先挑選戶型等條件,具體鼓勵政策須參照當地政策。
房屋拆遷補償價=宅基地域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四、安置費計算
被拆遷人安置費=補助費+臨時安置費(不提供周轉房)+超過規定期限后的安置費+損失費
友情提示:如果被拆遷人的房屋屬于住宅,計算公式中的最后一項(損失費)是沒有的。如果拆遷人提供了周轉房,公式中的(臨時安置費)也是沒有的,在領取應有補償后,被拆遷人房屋歸拆遷人所用。
五、農村拆遷補償
1、征地的村或村民的小隊建制撤銷和不撤銷的,不具備宅基地補償條件的,被拆遷人是可以選擇貨幣補償方式,或者和補償貨幣同等價值產權互換,計算方法:拆除房屋重置單價+新住房每平米修建面的運用權基價+貨幣補貼*被拆遷人房子的面積。
2、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隊建制不撤銷的,具備宅基地補償條件的,被拆遷可以請求宅基地新建筑方,并且獲得相應補償,計算公式:拆除房屋重置單價+貨幣補貼*被拆遷人房子的面積。
相關推薦:
違章加建賠償(違章加建應該怎么投訴)
先購房后離婚(婚前全款購房離婚后如何分配)
工程賠償責任(工地出事故怎么賠償)
再婚離婚房貸(再婚買房貸款需要離婚證嗎)
危房處理賠償(危房改造補償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