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的土地補償是包含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償費和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由市、縣級政府土地征收主管部門經過一系列程序確定下來的。
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現在各個城市為了創建城市的發展,都會將城市進行開發,因此需要將周邊比較老舊的房子、土地進行改造,那么土地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呢?今天小編將要為大家解答,想要了解的朋友不妨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農村搬遷補償價格標準吧!
一、土地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二、農村搬遷補償價格標準
1、宅基地補償價格標準
土地補償費用+安置補償費用+附著物補償費用=宅基地補償總款。
2、土地征收補償價格標準
土地補償費應根據土地征收前三年的平均總產值的6-10倍來補償,但是補償超過征用前三年平均總產值的20倍。
3、耕地安置補償價格標準
耕地總數÷每人占有的耕地數量=每一個農業人口安置補助標準。每畝耕地的安置補償費計算方法是被征用前耕地三年的平均每畝年產值的2-3倍。
4、貨幣補償相關標準
一種是按照宅基地每平米金額的貨幣進行補償。還有一種是置換補償,就是按照不同的低價折換成相應平方米的安置住所,一般都是低于市場價格的。
5、附著物補償標準
附著物補償包含:房屋、構筑物、相關設施、樹木蔬果等,是根據當地政府發布的相關補償標準進行實施的方案。
小編總結: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土地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以及農村搬遷補償價格標準,相信大家看完以上的分享后也有了相應的了解,如需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繼續關注齊家網網站,小編將一一為你們解答。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