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房子拆除賠償政策
農村老房子拆除賠償政策是:
1、草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
2、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
3、搗制或預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
4、樓房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
房屋拆遷補償的標準有:
1、被拆房屋的補償費或重置費,主要用來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一般是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房屋的折舊程度進行劃檔,按照平方米的單價進行計算;
2、搬遷周轉補償費,以應對應拆遷導致的居住問題;
3、獎勵性的補償費,一般用于鼓勵被拆遷房屋的住戶。
綜上所述,拆遷補償根據土地性質可以分為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兩種。房屋賠償標準是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和實際情況而定的。城市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以房屋所有權證書載明的建筑面積、被拆遷地區房屋市場評估價值為基礎計算具體補償數額;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拆遷,以宅基地使用權證書或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國土部門房屋測繪數據為基礎計算具體的拆遷補償數額。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出讓土地拆遷怎么賠償
出讓土地征收補償標準有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出讓土地房屋有房產證,拆遷賠償也參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進行補償,這樣自己的利益維護才有保障。
出讓土地征收補償標準有哪些
1、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出讓土地房屋有房產證,拆遷賠償也參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進行補償;
2、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雖然無償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沒有年限限制,但因土地使用者遷移、解散、撤銷、破產或者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國家應當無償收回出讓土地使用權,并可依法出讓。
3、因城市建設發展需要和城市規劃的要求,也可以對出讓土地使用權無償收回,并可依法出讓。無償收回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著物歸國家所有,但應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補償。
4、目前房地產開發用地取得方式主要有兩種:國有劃撥和國有出讓,出讓土地是指開發商以有償的方式取得土地,并且根據評估地價的相關比例支付了土地出讓金,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沒有使用期限,國有出讓土地使用權有土地使用年限的限定。如普通住宅的使用年限為70年,商業用房40年,綜合用房50年等等。
5、拆遷對出讓土地是不賠償的,只對土地上的附著物進行賠償,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6、土地使用權行政劃撥是由政府部門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
7、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筑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8、《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在城市規劃區外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并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參照本條例執行。
征地補償肯定是存在的,所以有關的當事人不需要過多的糾結其中的具體規定,但是只要自己合法的進行操作就可以有效的保障自己的利益,但是具體的賠償需要有關的當事人結合當地政策,做出有效的回復,否則自己的問題解決就會存在一定的難度。
出讓土地的房子拆了賠償如下:
1、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房屋征收補償費;
2、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房屋征收周轉補償費;
3、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房屋征收獎勵性補償費。
土地出讓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按一定的使用年限出讓給土地使用者,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土地出讓屬于民事行為。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中華人民共和國征收拆遷補償條例
法律主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征地補償標準以宅基地使用權證書或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國土部門房屋測繪數據為基礎計算的拆遷補償數額,具體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和當地的征收補償政策而定。
法律客觀: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九條 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征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征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對評估確定的被征收房屋價值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房屋征收評估辦法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制定過程中,應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2023年農村拆遷政策是什么規定
2023年農村拆遷政策規定具體如下:
1、農民家中從祖上流傳下來的房屋,尤其是從20世紀50年代到60年帶這段時間流傳下來的房屋,由于有特殊的歷史背景,即便是沒有任何證件也算是合法的,可以獲得全額補償。新房新規矩,老房老規矩。簡單來說,只要房子建造時是符合當時的政策規定的,都可以獲得賠付。代代相傳的祖屋,只要認定成功即可獲得賠付。因城市發展需要規劃拆遷的房子,這種情況多見于城市周邊;
2、新增拆遷過渡費:農民在拆遷時可以獲得最低2萬元的拆遷過渡期安置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包括宅基地、配套設施、租賃費、每戶2萬元)等;
3、拆件補償的兩種方式:補償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金錢補償,即根據農民被損失利益的總價值折合成人民幣進行補償,第二種是等價置換,即農民可以在政府規劃區域內本著多退少補的原則選購商品房來彌補自己的損失。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組建制撤銷的,以及建制雖然不撤銷,但不具備易地建房條件的,被拆遷的農民在政府規劃區域內本著多退少補的原則選購商品房來彌補自己的損失;
4、拆遷補償金算法:拆遷補償金額=農民房屋估價+安置費+附著物+其他建筑物被拆遷的補償范圍:包括農民的房屋、房屋的裝修、以及院內附著物,如農民自家種的果樹、蔬菜等;還有廁所、水井等建筑。其次就是對農民的安置費用,今年的賠償標準是:1900元/平方米;磚房2400元/平方米;錘擊或預制磚混凝土結構,住房2800元/平方米;建筑3300元/平方米;使用等效的賠償原則的附件;安置補助費;
5、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該費用針對非住宅類房屋運營性房屋進行補償,因為屬個案,補償標準不能統一,一般是有征收當事人進行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委托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評估確定。家電設備移機也是參照上述方式實施。一般按市場價位進行補償,目前家用電器移機費:空調200元一臺;有線電視150元一戶;電話移機88元一部;熱水器100元一臺等等.如拆遷時市場價格提高也相應提高補償。
嚴禁的三種拆遷行為具體如下:
1、強拆暴拆等行為被禁止;
2、農村拆遷政府必須發布相應的拆遷文件,文件中涵蓋拆遷的費用補償,拆遷事件,以及農民的遷移事件等等;
3、禁止先拆遷后補償的行為。做好取證工作。房子被暴力強拆時,盡量拍照取證,主要拍領導以及強拆的過程等,對后續啟動法律程序,確認強拆主體、確認強拆行為以致申請國家賠償都很有幫助,一旦強拆已經發生,就不能挽回,此時只有通過法律手段維權才能盡可能地彌補損失,獲得補償;
4、當發生拆遷糾紛的時候當事人應該立即聯系征地拆遷方面的專業律師,通過律師專業的法律知識和熟練的訴訟、談判技巧,利用前期收集的證據和資料,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從上面的分析來看,農村拆遷補償跟人口和面積都有關系,以面積為重。拆遷補償跟人口有關的費用主要是“安置費補償”這一項,有的地方叫“周轉補償費”,即對被拆遷人按照家庭人口數量,每月發放補貼,每個地方根據條件有所差別。除此之外,人口對拆遷補償影響不大,各地可能附件了一些條件,具體以當地規定為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
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準。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按照國務院規定由原批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或者其授權的機關批準。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外,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
相關推薦:
房屋漏筋賠償(露筋可要求賠償嗎)
離婚析產私房(離婚后房子可以分戶嗎)
供熱漏水賠償(小區供熱管網漏水誰負責)
離婚終止房貸(離婚后如何解除共同房貸)
房屋進水賠償(房子進水了物業該怎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