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年征地補償標準
當提及到征地的問題的時候,征地補償每一畝地能夠得到多少錢的補償,是最受大家關注的問題之一,雖然對于征地補償的標準,各個省市都在不斷的提高著相關的征地標準,所以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2017國家征地補償每畝多少錢,標準是什么樣的?一、多少錢一畝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萬元。二、補償標準(一)土地補償費1、征用耕地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至十倍計算; 2、征用精養魚池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至十二倍計算,征用其他養殖水面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八倍計算; 3、征用果園或者其他經濟林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至十二倍計算; 4、征用其他農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計算; 5、征用未利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至五倍計算; 6、征用農民集體所有的非農業建設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計算。(二)安置補助費1、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征用耕地的面積計算。征地前被征地單位農業人口人均耕地十五分之一公頃以上的,安置補助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倍;人均耕地不足十五分之一公頃的,從六倍起算,人均耕地每減少一百五十分之一公頃,安置補助費相應增加一倍,但最高不得超過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2、征用其他農用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該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標準的百分之七十計算; 3、征用未利用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非農業建設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其實2017國家征地補償每畝多少錢,并沒有一個完全肯定的答案,因為一般來說每畝土地能夠得到的補償,并不是完全一樣的,而且各地的補償標準也是有所不同的,對于發達地區來說每一畝可以得到的補償金額就會高一點,而一些欠發達地區則就會少一點。 2020農村征地補償新政策征地補償費計算方式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集體土地征地補償標準?
農村土地征收長久以來都是社會矛盾的高發地,尤其是在城中村等涉及重大利益的情形之下更是如此。過去農村土地征收程序主要由2004年《土地管理法》和2014年修訂的《土地管理實施條例》進行規范,其對于農村土地征收流程規定的較為簡略、粗陋。盡管實踐中也有部分地方出臺地方性法規或地方政府規章進行進一步規定,但這樣的嘗試在中國仍不多見。
2020年1月1日,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正式實施。相較于之前的征地程序,新版《土地管理法》對于征收農村土地和房屋的工作流程有了很大的變化,更具規范性、可操作性、對于被征收方的權利保護更有力。
結合2020年3月自然資源部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下邊筆者對征收農村集體土地的流程作一個簡明的分析,預計主要有以下十一個步驟:
1、發布土地預征(啟動)公告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法律對于“預征”并沒有明確規定,舊版《土地管理法》直接從征地方案被國務院或省政府批準后開始規定。實踐中,有的地方探索建立了預公告、預征收、預簽補償安置協議制度,即在正式報請省級政府征地批復之前,充分尊重被征地農戶意見,確保絕大多數被征收人支持征收,及時調整和修改完善征收補償安置方案,預防并減少可能分歧,保障征地批復后快速組織實施。應當說“預征”程序既能充分保障征地農戶利益,也是征地邏輯上必不可少的一環,這類有益舉措最終被新法所吸收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草案)》規定,需要征收土地,縣(市)人民政府應當發布土地征收啟動公告,征收土地啟動公告應當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發布,公告時間不少于五個工作日。土地征收啟動公告內容包括征收范圍、征收目的、開展土地現狀調查的安排等。
土地征收啟動公告自發布之日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擬征地范圍內搶栽搶建;違反規定搶栽搶建的,不予補償。
2、土地現狀調查
土地現狀調查就是由市、縣土地部門應當對土地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實地調查,并將預征土地的四至邊界、土地用途、土地面積等與被征地村民共同確認。同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擬征地范圍內搶栽搶建;違反規定搶栽搶建的,不予補償。
3、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是指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決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設項目、與社會公共秩序相關的重大活動等重大事項在制定出臺、組織實施或審批審核前,對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開展系統的調查,科學的預測、分析和評估,制定風險應對策略和預案。為有效規避、預防、控制重大事項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社會穩定風險,為更好地確保重大事項順利實施。
對于實施征地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實際上是參考2011年《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相應規定和要求,2014年被《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所吸收,現在也是正式寫入了《土地管理法》。
4、編制安置補償方案并公告
接下來,縣(市)人民政府應當依據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結果,結合土地現狀調查情況,組織自然資源、財政、農業農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有關部門編制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包括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內容。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擬定后,縣(市)人民政府應在擬征收土地所在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發布征地補償安置公告,時間不少于三十日。
要注意的是,根據最高法的意見,對安置補償方案公告不服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的,原則上不予受理,因為補償安置方案本身并不直接設定被征收人的具體權利義務,亦不對其權利義務產生直接影響,具有階段性特點。相對人應在安置補償決定做出后就補償決定提起復議或訴訟。
5、聽證及征收補償方案的修改
新版《土地管理法》規定: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 組織召開聽證會,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
這一聽證權利由自然資源部的部門文件升級為法律的規定,更加有力的保障被征地相關人員表達意見訴求權利。多數被征收方人員對征收方案提出質疑的,征收方有義務組織召開聽證,聽取意見,修改方案。
6、安置補償登記
新版《土地管理法》規定:擬征收土地公告發布后,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而舊版的《土地管理法》則是在征收方獲得征地批文,發布了正式的征地公告之后,才進行補償安置登記。登記時間節點也發生了重要變化。
7、測算落實有關費用并足額到位
新版《土地管理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并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申請土地征收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以及社會保障費用等足額預存,未足額預存的,不得申請土地征收。
8、簽訂補償協議、做出征收決定
新法則將簽訂安置補償協議的時間提前到征地報批前,也就是說,征地補償安置協議以后再也不是你不簽就強拆了,因為不是征收方拿到征地批文來征地,而是征收方要拿到被征收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才有可能獲得征地批文,主動權到了被征地農民的手里,這是新法在征地程序上的重大突破。
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報審批單位批準。如果征地申請獲得報批,則達成的補償安置方案就成為附生效條件的行政協議。
同時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草案)》的規定,對個別未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的,縣(市)人民政府應當依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和補償登記結果作出征地補償安置決定。這也是新法的一大變化,對個別無法達成補償協議的做出征收補償決定,最早規定在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在舊版《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中并未規定,此次修改也是為了保持與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一致。
9、申請征收土地
縣(市)人民政府完成了征地前期工作后,方可提出土地征收申請,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報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對征地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的公共利益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應當在規定的時限內批準。
10、發布征地公告
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對土地征收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實踐中雖然公告僅為公告送達行為,在理論上并不對相對人權利義務產生新的影響,真正有影響的是國務院或省級政府的審批行為。但目前,基于司法政策,在國務院、省級人民政府征地批復不可訴的情況下,通常認為將市、縣人民政府的征地公告具有可訴性,故復議與訴訟的對象是市縣人民政府。雖然最高法的觀點一直是引導并建議在修法時明確:地方政府在收到征地批復后另行作出征地決定并公告而非簡單公告,但目前版本的草案并未采納。
11、實施征地、交付土地
按照新版《土地管理法》,前期步驟完成之后,到了這一步基本上就是發放補償款,平地,拆房了。當然,被征收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規定的期限內又不騰退的,由縣(市)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征收公告集合】關于集體土地征收和國有土地房屋征收||||公告大匯總
就上述表格中所列的公告、公示,被征收人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的程序尚處于重新構建、細化規定階段,目前所列的都是確定會出現的公告,但不排除還有其他公示、通知環節。
2020年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正式施行,但許多征地項目仍是2019年新法施行前報批的,故2020年的許多項目中還沒有適用新的程序。2021年,無疑是農民朋友關注新程序的時間了。
二是公告出現的順序可能并不完全與上表所列一致。譬如一般認為,征收調查登記結果的公示應當在房屋征收決定公告前進行,但根據最高法的相關裁判,征收調查登記并非依法作出征收決定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說這一公告也有可能在征收決定作出后才出現。當然,被征收人有權在針對征收決定的救濟中對此進行審查。
同理,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的選定程序按說也開始得很早,但也不一定要在征收決定公告前啟動。
能夠確定的是,左側所列的公告基本上都是會出現的,這也體現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規范性。
三是盡管公告不可訴,但公告的內容本身及相關征收決定、補償決定卻是可訴的。被征收人要及時查閱征收片區內張貼的各種公告、公示,將內容拍攝下來留存并第一時間發給律師,避免對公告視而不見從而白白浪費了權利救濟的時機。
四是對于“村莊撤并”“新農村建設”“騰退”等協議搬遷項目,因并不存在任何明文的法定程序,也就無所謂一定會有的公告、公示環節,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也就很容易被架空。
被拆遷村民要及時關注村委會、開發商等公示的任何文件、材料,調動村民自治的能動性,通過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小組會議等《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的程序確保相關信息的公開透明,進而為爭取更加公平、合理的補償安置方案爭取時間和空間。
每個案子情況都不一樣都需要具體分析,所以如果遇到類似的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呢?建議及時找專業的律師團隊進行分析,也可以向我們咨詢,行政訴訟糾紛當然要找北京楹庭律師。律師團隊會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搜集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出具簡單辦案方案之后,行政相對人再決定下一步如何解決,通過法律的工具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本文法律知識并不代表其法律建議,如遇同類問題應當具體分析。
來源:工程建設項目領域
原標題:收藏||備用【農村集體土地征地拆遷補償流程】2021最新農村集體土地征地拆遷補償流程及征收公告知識表格匯總
國家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國家土地征收賠償標準有: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法律依據】: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一、關于征地補償標準
(一)統一年產值標準的制訂。省級國土資源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制訂省域內各縣(市)耕地的最低統一年產值標準,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執行。制訂統一年產值標準可考慮被征收耕地的類型、姿銷質量、農民對土地的投入、農產品價格、農用地等級等因素。
(二)統一年產值倍數的確定。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統一年產值倍數,應按照保證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則,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確定;按法定的統一年產值倍數計算的征地補償安置費用,不能使被征地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不足知培罩以支付因征地而導致無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應當提高倍數;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合計按30倍計算,尚不足以使被征地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統籌安排,從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益中劃出一定比例給予補貼。經依法批準占用基本農田的,征地補償按當地人民政府公布的最高補償標準執行。
(三)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制訂。有條件的地區,省級國土資源部門可會同有關部門制訂省域內各縣(市)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執行,實行征地補償。制訂區片綜合地價應考慮地類、產值、土地區位、農用地等級、人均耕地數量、土地供求關系、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
(四)土地補償費的分配。按照土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戶的原則,土地補償費應在農村信純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合理分配。具體分跡坦游配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土地被全部征收,同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撤銷建制的,土地補償費應全部中衡用搭鬧于被征地農民生產生活安置。
相關推薦:
業主委員會可以作為訴訟主體嗎(業委會可以作為原告起訴嗎)
二手房評估有哪些方法(二手房評估是怎么評估的)
欠款起訴的期限(起訴欠款不還有時效期嗎)
走私武器彈藥罪怎樣處罰(購買走私物品要怎么判刑)
懷孕6個月引產的危害(引產的危害有多大 - 百度寶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