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可以異地立案嗎
法律分析:刑事案件只能由刑事案件發生地管轄,不可以異地立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異地報警立案流程
異地報警立案流程如下:
1、對于群眾報案公安機關要當場進行登記,接受報案材料,出具接報案回執;
2、公安機關接受報案、控告、舉報、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一般情況下,在七日以內決定是否立案;
3、重大、復雜線索,經縣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三十日;
4、公安機關接受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在三日內開始進行審查,一般審查期限是十日,最長期限是三十日。
立案需要滿足如下基本條件:
1、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
2、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3、屬于該機關管轄范圍。
報案后沒有立案的辦法有:
1、當事人報警沒有立案的,則公安機關應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2、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馗嫒藢妥h決定仍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后七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核。
綜上所述,報警后,公安機關首先會詢問報案人的情況,制作筆錄,并且由報案人簽名確認。然后會向報案人出具報警的回執,如果公安機關根據證據認為已經構成犯罪的,就會立案偵查。無論是直接前往公安機關,還是留在現場撥打電話報案,公安機關都會先派出民警問清報案人具體的情況,同時會根據報案人的口供,制作筆錄。在民警制作筆錄后,報案人需要核對口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
【立案的機關】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十六條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為發生地和犯罪結果發生地。犯罪行為發生地,包括犯罪行為的實施地以及預備地、開始地、途經地、結束地等與犯罪行為有關的地點;犯罪行為有連續、持續或者繼續狀態的,犯罪行為連續、持續或者繼續實施的地方都屬于犯罪行為發生地。犯罪結果發生地,包括犯罪對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實際取得地、藏匿地、轉移地、使用地、銷售地。
居住地包括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戶籍所在地最后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醫的除外。單位登記的住所地為其居住地。主要營業地或者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與登記的住所地不一致的,主要營業地或者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其居住地。
異地報警警察受理嗎
異地報警警察會受理。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公安機關應當接受報案、控告、舉報的信息,無論是否在其管轄范圍內。如果報案發生在異地,警察仍然會受理并處理該報案。根據規定,如果案件不屬于該公安機關的管轄范圍,他們會將案件移送給主管機關進行處理,并通知報案人、控告人或舉報人。在某些緊急情況下,即使案件不屬于該公安機關的管轄范圍,他們也會采取緊急措施來保護相關利益或維護社會秩序,然后將案件移送給主管機關處理。
異地報案警察能受理么
能。
根據查詢百度律臨顯示:異地報案警察會受理。只要是被害人報警的,不管是向哪里的公安機關報警,公安機關都應該受理,并進行登記備案。如果發現不屬于自己管轄的,可以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處理,也可以要求被害人向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進行報警。如果是涉嫌刑事犯罪的,根據規定,犯罪行為發生地和犯罪結果發生地的公安機關都有管轄權。所以,雖然犯罪行為沒有在本地實施,但被害人在本地的,被害人可以直接向被害人的本地(即現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報警,本地的公安機關必須受理并依法進行立案偵查。
相關推薦:
拆遷賠償記錄(怎么查農村拆遷賠償款記錄)
槐樹占地賠償(占地樹木賠償標準價格表)
世博拆遷賠償(政府征收廠房如何補償呢)
村路占地賠償(修鄉村路占地賠償國家有標準)
懷遠拆遷賠償(懷遠縣拆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