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危房拆除有補償。農村危房改造是我國實施農村脫貧攻堅工程的一項內容,危房改造不同于征收拆遷,對于危房改造是申請、認定之后由政府發放補助款,協助申請人改造危房以改善原居住環境。
危房拆除的相關補償可以到當地的政府部門詢問,因為是由當地的政府部門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的標準。各地根據當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力狀況的實際出發。
房屋拆遷補償的分類:
1、按土地性質分類 拆遷補償根據土地性質可以分為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兩種。 以前,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分別是由《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和《土地管理法》調整。城鄉間兩種不同的地權,適用兩種不同的征收補償制度。2011年新頒布的《征補條例》適用于城市范圍內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對于集體土地上的拆遷仍然依據《土地管理法》,這導致了同樣是房屋征收與補償,城鎮與農村適用不同的法律法規,造成了立法和執法上的不公平。為了解決城鄉實行不同的征收補償制度的問題,新的《土地管理法》將參照《征補條例》中確立的基本原則,國有集體土地有望實現同價同權。
2、按使用用途分類 拆遷補償根據房屋用途可以分為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和非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兩種。 房屋用途取決于兩個方面:
(1)土地的用途,它決定了房屋用途的走向;
(2)規劃設計的用途,它決定了房屋用途的內容。 “住宅”是供 居住的房屋,“商業服務用房”是從事商業和為居民生活服務所用的房屋,二者是兩種完全不同用途的房屋。正是房屋的用途區別,其在設計規劃上和建筑結構上還有價值產生都有所不同,因此拆遷補償也有所不同,遂分開處理。
房屋危險性鑒定等級劃分:
A級:結構承載力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未腐朽危險點,房屋結構安全。
B級:結構承載力基本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子的個別構件處于危險狀態,但不影響主體結構,基本滿足正常使用要求。
C級:部分承重結構承載力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現險情,構成局部危房。
D級:承重結構承載力已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體出現險情,構成整幢危房。
《中央財政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第三條 補助資金分配使用遵循以下原則:
(一)科學合理,公正客觀。科學合理分配補助資金,確保公平、公正、公開,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突出重點,精準幫扶。按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求,用于解決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的基本住房安全問題。
(三)注重績效,規范管理。對補助資金實施全過程績效管理,適時開展績效評價,健全資金監督管理機制,強化補助對象審核認定等基礎管理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