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提工資時:
借:管理費用--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實發工資+個人社保+個人公積金+個稅)
2)支付工資時,同時提取個人所得稅和個人應付社保部分:
借:應付職工薪酬--(實發工資+個人社保+個人公積金+個稅 )
貸: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其他應付款--個人社保 其他應付款--個人公積金
銀行存款或現金(實際發放工資部分)
注:應付職工薪酬中,二級科目工資并不再具體分三級科目。
3)實際支付個人所得稅時,也就是申報納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擴展資料
1、個人繳納社保時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 公司社保部分 其他應付款--個人社保部分。
管理費用-- 公司公積金部分 其他應付款--個人公積金部分。
貸:銀行存款。
2、代繳社保(當月銀行賬上繳納的全部社保)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社保(數額在次月申報表中)。
貸:銀行存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會計分錄
個人所得稅做會計分錄如下:
1、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制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養老
應付職工薪酬-醫療
應付職工薪酬-失業
應付職工薪酬-職工工資
2、發放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工資
貸:現金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其他應收款-個人(個人承擔部分)
3、繳納保險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養老
應付職工薪酬-醫療
應付職工薪酬-失業(公司承擔部分)
其他應收款-個人(個人承擔部分)
貸:銀行存款
4、繳納個稅時:
借: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擴展資料:
一、征收管理
中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式實行源泉扣繳與自行申報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繳。
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式可分為按月計征和按年計征。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實行按年計征應納稅額,其他所得應納稅額實行按月計征。
二、計算方法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如下,明細查看個稅專項附加扣除;
1、子女教育: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繼續教育: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同一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過48個月。
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
3、大病醫療: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企業發放工資,計提個人所得稅: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銀行存款(應發工資與代扣個人所得稅差額)
企業交納個人所得稅時:
借: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會計匯總結具體的個人所得稅做會計分錄:
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制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養老
應付職工薪酬-醫療
應付職工薪酬-失業
應付職工薪酬-職工工資
發放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工資
貸:現金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其他應收款-個人(個人承擔部分)
繳納保險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養老
應付職工薪酬-醫療
應付職工薪酬-失業(公司承擔部分)
其他應收款-個人(個人承擔部分)
貸:銀行存款
繳納個稅時:
借: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考初級職稱要做分錄千千萬,學會一個算一個!
實際發放工資時:
借:制造費用-工資 (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其他應付款-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交納個所稅時:
借:其他應付款-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不管是誰交,分錄都是一樣的,只是金額不同。發放時:
借:應付工資
貸:現金或銀行
應交稅金-應交個人所得稅
交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會計分錄亦稱“記帳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帳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帳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在登記帳戶前,通過記帳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濟業務的歸類情況,有利于保證帳戶記錄的正確和便于事后檢查。
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入計算。 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務。
代扣時:借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科目。
上交代扣的個人所得稅時: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公司全額負擔稅款計提代付個人所得稅時:借記“營業外支出” 貸記“應付職工薪酬”。
個人所得稅做會計分錄如下:
1、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制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養老
應付職工薪酬-醫療
應付職工薪酬-失業
應付職工薪酬-職工工資
2、發放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工資
貸:現金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其他應收款-個人(個人承擔部分)
3、繳納保險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養老
應付職工薪酬-醫療
應付職工薪酬-失業(公司承擔部分)
其他應收款-個人(個人承擔部分)
貸:銀行存款
4、繳納個稅時:
借: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征稅對象
法定對象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
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代扣代繳,也就是說在發放工資時進行扣繳,因此不是計提,
1、計提工資
借:管理費用——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2、實際發放: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庫存現金 或銀行存款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3、根據月末賬上實際應交個人所得稅情況申報納稅,上交給稅務機關后
借: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擴展資料:
分錄格式
第一:應是先借后貸,借貸分行,借方在上,貸方在下;
第二:貸方記賬符號、賬戶、金額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貸方在右。
會計分錄的種類包括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其中簡單分錄即一借一貸的分錄;復合分錄則是一借多貸分錄、多借一貸以及多借多貸分錄。
需要指出的是,為了保持賬戶對應關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經濟業務合并在一起,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方法
初學者在編制會計分錄時,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涉及的賬戶,分析經濟業務涉及到哪些賬戶發生變化;
第二:賬戶的性質,分析涉及的這些賬戶的性質,即它們各屬于什么會計要素,位于會計等式的左邊還是右邊;
第三:增減變化情況,分析確定這些賬戶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減金額是多少;
第四:記賬方向,根據賬戶的性質及其增減變化情況,確定分別記入賬戶的借方或貸方;
第五:根據會計分錄的格式要求,編制完整的會計分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會計分錄
個人所得稅做會計分錄如下:
1、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制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養老
應付職工薪酬-醫療
應付職工薪酬-失業
應付職工薪酬-職工工資
2、發放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工資
貸:現金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其他應收款-個人(個人承擔部分)
3、繳納保險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養老
應付職工薪酬-醫療
應付職工薪酬-失業(公司承擔部分)
其他應收款-個人(個人承擔部分)
貸:銀行存款
4、繳納個稅時:
借: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擴展資料:
個人所得稅的上繳比率如下: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并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稅外,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后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