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青少年叛逆期怎么教育?做為他們的父母,必須重新調整自已的立足點, 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面對所謂的叛逆,讓彼此處在一個對等的位置,相互尊重。幫助孩子安全度過“叛逆期”。
青少年叛逆期怎么教育1、首先我們應充分理解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特點。我們要認識到這種穩定及不穩定的時期,具有普遍性。”叛逆期”在心理狀態的表現,會特別的敏感,其中自然不乏許多會影響情緒發展的因素,這也使得許多師長,會錯認他們的行為表現屬于年少叛逆的狀態。了解孩子表現的潛在原因,避免指責。給予更多的關懷,減少孩子的壓力與傷害的來源;
2、在“叛逆期”年齡段的青少年是自我觀念的成形,思想的啟發階段,最容易受影響,也最需要他人對自己的認同與支持。避免壓制手段,面對青少年的叛逆,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因為孩子的叛逆行為,就直接貼上“叛逆期”的標簽。在此時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千萬不要用責罵的方式來處理;
3、善于分析孩子的要求。即使是非常荒謬的要求,也應該慎重考慮之后,給予響應與討論,找出充分的理由,讓他明白了你的看法;
4、只要與孩子有關的決定,都必須事先詢問他的意見,認真傾聽并與他討論。千萬不要強迫他們接受大人的意見,也應該給他留下可以自主的空間,讓他有學習、思考空間;
5、要真誠的態度對待孩子,讓他知道自己是被尊重的。在犯了嚴重錯誤之后,應該給予改正的機會,并給予支持與肯定。
青少年叛逆期怎么教育一、學會信任
很多時候孩子自己也知道自己做錯了,已經有了悔改之意。但是,已經對孩子的叛逆養成定向思維的家長不管不顧,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責罵,有的直接拿孩子練手,這樣的行為只會抹殺掉孩子的悔改心,激起孩子更多的叛逆情緒。“我就是要這么做!反正他們都不在乎我了!他們永遠認為我就是這樣的!”
于是,家長和孩子的直接矛盾也越來越深。當孩子犯了錯時,家長不妨冷靜下來,先詢問他這樣做的原因,學會尊重,學會信任,才是溝通改變的前提。
二、說話做事要有依據
無中生有的責難恐怕是最讓人無法接受的事情之一了,我們總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其實,這何嘗不是他人對自己污蔑時的無奈之言?成年人尚且無法接受無中生有的指責,何況孩子?
將心比心,所以,當出現問題時,希望家長們能冷靜下來,教育孩子不能憑著想象去決定他的好壞。說話做事要有依據。
三、無傷大雅的小事別管
沒有人喜歡被別人要來喝去,孩子也一樣。大事因為他們尚且年幼無法自己決定,家長可以適當干預。但是,無傷大雅的小事,就不要整天對孩子指手畫腳了。
比如說孩子感覺今天比較熱,想穿薄點的衣服,但是家長認為,今天還是有些冷,所以強制性的要求孩子穿上了加厚的衣服。事實上,這是完全沒必要的。
四、維持家長威信
父母無論在家庭生活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但有一點始終是不能忘記的,那就是作為家長的威嚴。你是孩子的引路人,不能在孩子迷茫的時候也跟著迷茫,反而去問孩子,這件事該怎么做才好?拿不定主意。
孩子為什么叛逆?叛逆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中家庭教育中存在問題所導致叛逆情緒產生的'比例最高,所以,當您的孩子很叛逆時,您不妨思考下自己的教育是否出現了問題。
青少年叛逆期怎么教育1、不要不經思索地拒絕青少年的要求。即使是非常荒謬的要求,也應該慎重考慮之后,給予響應與討論,找出充分的理由,讓他明了您的看法。
2、只要與青少年有關的決定,都必須事先詢問他的意見。認真傾聽并與他討論,尊重青少年的自我感。千萬不要強迫他們接受大要的要求,也應該給他留下可以自主的空間,讓他有學習、省思的思考空間。
3、要以對待成人的態度對待他,讓他知道自己是被尊重的。在犯了嚴重錯誤之后,應該給予改正的機會,并給予支持與肯定。
4、不能把所有偏差的行為歸為叛逆期,應適當的了解她們。
5、父母要理解與正確對待,這就要求父母要轉變觀念,證實親子關系的變化.
6、以友相待并尊重他們的自主權,在與他們的相處中,要和他們建立起朋友式的友誼關系,能夠交流思想,吐露心聲,能夠進行良好的溝通,以朋友關系對他們進行幫助和引導.尊重他們應有的自主權與隱私權,遇事多與他們商量,傾聽他們的意見,并通過積極的引導,轉化他們的不成熟和片面的認識.
7、引導他們正確接納自己和自己的變化:讓他們正確認識這一時期是個體發展中所必經的過程,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樹立榜樣和楷模,組織多種自主性活動,發揮他們的獨立自主性,建立責任感,包括家庭/集體及社會責任感.
正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是比較叛逆的,這也是一個正常的現象,那么家長們應該如何教育好叛逆期青少年呢,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教育叛逆期青少年的一些方法!
(一)避免兩極教育誤區
家長應辯證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該階段是孩子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個性和創造性都恣意升騰,侍機張揚;同時,由于孩子身心發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們形成的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確引導孩子。但在現實的教育中,一些家長卻很容易陷入教育兩極分化的誤區。
誤區一:全面打擊。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頂嘴、不聽話等,大為惱火,覺得不把孩子的這股“邪勁”壓下去,孩子就有可能變壞。于是家長采取了強硬的措施,非打即罵。漸漸地,孩子表面上恢復到以前那個言聽計從的“乖孩子”,實際上,已關上心靈深處那扇與父母交流的大門。
誤區二:放任自流。在現實中,一些家長面對難教的孩子,在幾度管教而無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開始對孩子放任自流。此時,無論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樣,家長都不再過問、指導。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響,行為發生偏差,待家長懊悔時,才發現已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尊重。所以,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自主權“你應該”、“你必須”、“你懂什么”諸如此類的話是不少家長的口頭禪。建議家長們面對叛逆期的孩子盡量少說這樣的話,內心深處認為自己已是大人的孩子是不會接受這種命令的口吻的。
發言權“考不上大學就去掃馬路”等話語,不少家長都對孩子說過,雖然是為了孩子好,但他們的耳朵已經長繭,叛逆期的他們對這些話可以說是“百毒不侵”了。這時家長應少說多聽,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時間支配權這個時期的孩子渴望擁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長不要自作主張,將孩子的時間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滿滿的,要將時間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對安排的不合理處,家長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千萬不要全盤否定孩子。
表決權家中的一些大事,如搬家、買房之類的,不妨同孩子商量一下,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征求孩子的意見,有著民主氛圍的家庭,孩子一般能主動向父母靠近。
隱私權孩子在進入初中后,一些家長發現,以前經常跟自己說心里話的孩子變得不太愛搭理自己了,孩子開始有了自己上鎖的日記本、私人信件。徐教授稱,如果孩子實在不愿同家長交流,也不必過于強迫,尤其是不要偷窺孩子隱私,尊重孩子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
(二)親子溝通有技巧
對于叛逆較明顯的孩子,家長會感覺到與之不好溝通。這里介紹幾條比較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
尊重孩子: 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盡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并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換位思考: 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現在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有了共鳴后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忌從學習入題: 同孩子交流,家長不要老以學習成績入題,這樣只會讓孩子心有壓力,懷疑家長交流的動機。交流時,家長可以從家事入手,將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后,再談正事。
穩定情緒: 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不冷靜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靜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允許孩子犯錯: 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叛逆的時候,表現為厭學,逃學,叛逆,溝通障礙,其實孩子都是好孩子,主要是看家長和老師應該怎么正確的去引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如何教育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的知識,歡迎閱讀。
多溝通
到了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都逐漸成熟了,再用對待小孩子的方式來對待他們,會使他們感到自尊心的受挫,因此我們需要改變這種方式。應該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情緒特征,發現他們有問題時,要以朋友的身份幫忙,理解他們的感受。
適當的給孩子自己歷練的機會
叛逆的孩子往往是因為他們不被重視,不被欣賞,而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他們故意要弄出點動靜。所以我們要善于觀察,關注具有叛逆性的孩子,適當的交給他們任務,讓他們有展示的機會,適當滿足他們的虛榮心。
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
如果孩子在學習和其他活動中,有了進步,我們應該多夸贊,多鼓勵孩子,這樣孩子心中會有成就感,一定要避免埋怨,斥責。因為叛逆的孩子肯定受到過很多斥責,他們對斥責早已學會了反擊,哪怕你再有道理,他要是不想接受你也是枉然。所以,我們應該多夸獎和鼓勵他們,這樣滿足他們一些想被關注的愿望,才能更好的引導。
避免自尊心受傷害
叛逆期的孩子問題很多,而不被人信任的時候也多,遭受的批評、責備也多。其實,他們往往因為自尊心太強,不被信任而使他們更叛逆。所以我們要試著相信叛逆孩子的話,寬容的.對待叛逆孩子犯下的錯,給他們改錯的機會。
多關愛
叛逆期的孩子其實就是想得到關注,給予更多的關愛,在生活和學習中,家長和老師應該多注意孩子的變化,多去關心和了解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被關愛的溫暖,這樣他們才能在生活和學習中慢慢改善叛逆。
避免發生正面沖突
叛逆期的孩子喜歡自我顯示,虛榮心很強,在他們犯錯的時候,我們應該去正確的引導和教育,避免和他們發生正面沖突,因為叛逆期的孩子心理上的特點是越不讓怎么做,越反著來。所以一定要了解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特點,尋找恰當的教育方法進行引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