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的孩子是經過醫生的診斷確定為抑郁癥,那建議您在征得醫生以及孩子的同意后再決定上不上學;如果您僅僅是憑借孩子不想上學就自我診斷為【抑郁癥】的話,那我有點擔心您的孩子了。
按照第二種情況,個人猜測您對于孩子不愿意上學這件事可能是這么做的:
這么說不是為了貶低您。 因為我相信您這個時候一定非常無助 :孩子突然不愿意上學,且得了/可能患有抑郁癥。對于任何一個愛孩子的家長來說,這件事的打擊真的是相當大的。您能來這里提問,也是說明您現在非常迷茫,想要幫助孩子卻不知道該如何做。
我上面提到的那些猜測,不是無中生有,因為我是真正的經歷過這些情況。
當時我剛上大學。為了能夠取得好成績(因為暑假讀了很多大學壓力大的相關書籍和文章),我每天睡 3 個小時左右。其他時間除了一些必須的活動,比如吃飯睡覺等,我基本上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
一個月的時間里,我整個人變得特別衰弱,脾氣也非常暴躁,再加上會幻聽等。最后被送到了醫院,最終結果是我患有抑郁癥。因禍得福,在醫院里的幾天,是我自從上大學后睡得最好的時候了。
在我得知結果后,我和母親商量了一下,想回家接受遠程教育。大概是因為手足無措,開始的時候她同意了我的想法。和她的丈夫商量后,她又反對了,因為覺得休學不好 blahblah。最終我同意了,并繼續在學校里呆著。那個學期的期末,我的成績非常好。 看到這里,您是不是覺得不休學比較好? 我可以負責人的告訴您,那個學期只是曇花一現。之后,我的狀態持續下滑,幾次因為自殺傾向被送到醫院。后來實在是怕去醫院(因為很貴),我就被迫學習自己忍著。可我得到了什么?在我最為痛苦壓抑的階段,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我,我的母親更是「錦上添花」的來了句: 你就是矯情!
并不斷地對我之前做過的那些【蠢事】多次提及,以顯示出我的『無能』。我沒選擇自殺是因為我麻木了,不然依照我之前的做法,早就被送到醫院了。
說了這么多,我是想告訴您。我理解您,因為我母親在最開始知道我有抑郁癥的時候,也是非常痛苦和慌張的。然而,因為抑郁癥的反復發作,她最終變得習以為常,反而覺得我過于計較和矯情了。我可以理解她作為抑郁癥家屬的痛苦,因為有一段時間我是真的每天半夜哭,她那段時間要上早班,可還是會起床安慰我。 她的內心其實比我還崩潰,但是她必須學會忍著(這句的意思是指她的心理,不是我的想法),因為她愛我。
然而,我也的確怨恨她。怨恨她為何對我時而好時而壞?為何總是無限貶低我?為何總是逼著我做一些我真的不想做的事情(比如交朋友)?為何總是高標準要求我(比如成為交際達人,學習成績要高等)?她一方面說不和其他人比,可是另一方面總是拿一些其他人的例子要求我。她知道我痛苦嗎?肯定知道。但是中國教育里那種類似「嚴是愛,松是害」讓她不自覺的對我實行「打壓式教育」。于是造成了更為嚴重的后果。
如果您真心地為孩子打算(且孩子真的確診為了抑郁癥的話),您可以 考慮 讓孩子休學,并帶著孩子積極配合心理醫生的方法。雙方如果配合得好的話,孩子會恢復得快,就可能會盡快復學;如果孩子是因為學校環境等外在因素的原因 產生抑郁情緒 ,您可以考慮為孩子換一個環境(轉學等)。無論是什么樣的,最重要的一點在于:
您愛自己的孩子,并愿意和TA 一起努力。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關于抑郁癥的概念:抑郁癥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特征,是一種廣泛性的個體心境障礙。患者一般表現出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范疇變化較大,可以從較低程度的悲傷到悲痛欲絕,自卑厭世,甚至可以出現自殺企圖或行為;很多抑郁癥患者有其他的神經心理病癥,例如,焦慮、躁狂,分裂;甚至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兒童抑郁癥也是起病于兒童或青少年期的以情緒低落為主要表現的精神障礙。兒童抑郁發生率為1%左右,可能的病因有遺傳因素、原生家庭影響、生活應激突發事件、 社會 支持系統,例如學校老師、同伴、其他重要他人。具體病因尚不明確,常見的診斷流程為:首先,全面了解患者家庭、個人的患病 歷史 ,包括圍產期情況、生長發育過程、家庭及 社會 環境背景、家族精神病史、親子關系、適應能力、學業情況、軀體情況、性格特點及有無重大精神刺激等。詢問對象除患兒父母及患兒本身外還應包括保姆、教師及其他親屬。其次,詳細的精神心理審查,醫師通過觀察個體面部表情、姿勢、動作、詞語量、語言語調和活動情況來綜合判斷,要結合病史反復驗證,排除干擾因素,必要時可以借助,腦電、核磁等設備。 最后確定癥狀。治療方式以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為主,使用設計嚴謹、結構完善的心理治療方法,有認知行為治療(CBT) 、人際關系治療( IPT) 、家庭治療、心理劇和精神動力學治療等可以有效治療抑郁癥。其中,認知行為治療(CBT) 可以有效治療兒童。可以進行相關的咨詢。回歸題目:孩子抑郁癥是一個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而不想上學則不一定是嚴重的問題,可能的因素有很多,對于學校的排斥,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總體而言,孩子的心理處于成長、自我完善的關鍵期,在這個時間任何處置都需要小心的得當,[email protected]??檬心理 自然會有答案。
學生按時上學固然很重要,但是前提是他具備基本條件,希望可以確實為愛孩子,而不是把孩子的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
首先明確孩子得抑郁癥是自己根據網上資料進行的自我診斷還是醫生已經明確確診。
如果是自己感覺評估建議先找到當地醫院或者專業心理機構進行咨詢診斷。一方面抑郁癥需要和抑郁情緒進行區分,另一方方面自己感覺是說明情緒多少低落為主找專業老師輔導是對孩子負責。專業人會給他做全面評估并進行適當輔助
沒有經過干預的抑郁癥本來就脆弱再強迫他做一些事情容易出危險。
如果是確診過的抑郁更應該謹慎處理,因為抑郁者可能會有極端行為出現,而且到了那個時候你孩子自己是無法控制他自己的。我想這點專業人應該也和家長囑咐過。
孩子突然不想上學了,家長一定要第一時間傾聽孩子的原因,和他進行平等交流,千萬不能聽完之后好了我知道了然后對他進行評價之后再次勸說去上學。如果在和孩子進行溝通后他自己表示愿意上學,也要和老師進行聯系以便老師對他特別關注。根據經驗在家長和孩子進行溝通后就能順利上學的例子不多,更多是需要家長理解孩子,把真實情況如實和老師反映進行請假休息,并征求孩子意見是否需要專業老師進行陪伴調節。
我工作中接觸很多家庭發現不少人對抑郁情緒和抑郁癥分不清楚,會影響親子關系特別是孩子的正常成長。
抑郁情緒是一種正常負面情緒,現在 社會 節奏很快不僅大人能感受到孩子一樣有體驗。特別是孩子 情感 調控能力不是那么完善在遇到挫折或者傷害后情緒低落很正常。他們特別難過可能會學大人說我抑郁了,甚至也會說想要做一些極端事情。父母冷靜處理,先給以安撫,如果聊天中發現孩子只是因為突發事情短暫傷心,而且不斷找理由和你進行辯論。那么基本能肯定孩子就是抑郁情緒。
抑郁癥是一種精神疾病發病原因多種,遺傳,環境氛圍,性格等等都是影響因素對于孩子學業壓力是重要影響因素,另一個原因就是遺傳。表現出來就是格外喜歡關注消極面,極其容易陷入抑郁情緒因為他們會擴大事情難度。抑郁癥持續時間相對較長對于孩子超過兩個星期就要留意排查。
1父母不要只關注學習,同時要關心孩子的 情感 生活經常和他了解負面事件及時給予關愛幫助孩子學會多種調節情緒的方法,比如畫畫聽音樂運動這類抒發出來不良情緒。同時增加應對挫折能力.
2父母學會尊重孩子,和他平等交流,這樣他能愿意和你說心里話。孩子的抑郁癥很多不是突發事件刺激而成,而是日常小事積累集中爆發。友好談話對于孩子本身是一種 情感 過濾,其中負面情緒能緩解,積極情緒可以升華增加孩子人格。
孩子有抑郁癥不想上學是作為孩子的正常心理,因為 害怕去學校,害怕同學的不認同與孤立,恐懼感使他不愿去面對 。我們成人在面對恐懼時也是會嘗試逃避的, 這是人的正常心理反應 。
現在有抑郁癥的學生很多, 大多是學業上的壓力和父母的言語過激造成的 , 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可以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面發展 。 多給孩子點關愛與認同是對抑郁癥孩子的最大的幫助 。
這里講個事例: 米歇爾的兒子喬治也是不想上學,無論家人怎樣哄都沒用,但是爸爸布朗下班回到家看到這種情況卻采用了一個很巧妙的辦法。因為布朗知道,對孩子罵是絕對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所以布朗就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天生就喜歡玩。于是布朗買了一個拼圖叫上米歇爾一起在桌邊玩,兒子喬治被吸引過來說:“我也要睡了玩。”
這時,布朗就說“不行,你必須先去越小越貴拼圖才能參加。”然后喬治與孩子溝通了一個小時,先他描述了去學校有很多好玩的與各種活動。第二天沒想法孩子起的很早,催著父母送他去學校。
以上的故事就是爸爸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 ,才如此順利的讓孩子去學校。布朗通過自己的方式消除了孩子內心的恐懼, 使上學對他產生了積極的意義 ,那就是上學之后就能與父母玩拼圖。
其實,只要 父母多去理解孩子,換位思考孩子的感受 ,那么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給他一個上學的理由,這個理由一定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其次, 多帶孩子出去接觸陌生人,讓孩子走出自己的抑郁心境,多陪孩子 旅游 、看書之類的,多讓孩子接觸美好的一面,使孩子能快樂開心起來 。
孩子不想上學的 根源就是恐懼感 ,所以多引導孩子的思想, 給他建立一個 健康 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盡量 使孩子可以走出自己的消極情緒中,多去感受積極快樂的情緒 。孩子只要能積極的看待事物,那么上學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文/心理學知識星球
建議您和老師取得聯系,了解一下學校的情況,是不是發生了一些事情,讓他非常抗拒上學。再者讓老師帶幾個學生來家里活躍一下氣氛熱熱身,激起他的上學興趣。
經常邀請孩子在學校里的同學和小伙伴們到家里來玩,或者討論作業等等。
不要老是呆在家里,經常帶他去家里附近的小區游樂場所和小伙伴們一起玩,再慢慢的過渡到學校里去。
如果愛孩子,就尊重孩子的感受,抑郁癥的痛苦你體會不了,心里疏導一般是無用的,西藥治療是有害的,孩子 健康 遠比上學重要,抑郁多由家庭不和或者學校氛圍、壓力有關,孩子要 健康 成長,家長先學習先成長,給孩子心靈減負,找好中醫調理。
首先你要確定孩子是否確實得了抑郁癥,不要盲目的通過網上的一些簡單的定義就給孩子下診斷,抑郁癥的診斷是需要經過專業的醫生進行判定的,孩子如果只是單純的不想上去可能只是存在情緒上的問題,家長要做好溝通,了解孩子不想去的原因,適當的給予引導。
如果是害怕孩子出現了抑郁癥的問題那就帶孩子到專科醫院進行就診,到了抑郁癥的程度的話僅僅通過簡單的溝通是沒有辦法進行治療的,需要通過專業的藥物輔以專業的心理治療來進行恢復的。
一根弦,拉到合適的角度,可助箭穿楊;一旦拉得過緊,繃斷,只是時間問題。孩子也是一樣,在過高期望的催逼下,情緒不斷積累,崩潰,也就一瞬間的事。
沒有人對抑郁癥有絕對的免疫力。”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曼將抑郁癥稱為精神病學中的“感冒”。
任何人都有可能得抑郁癥,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與心理疾病。
如果你的孩子說他抑郁了,首先要做的,不是指責、懷疑,而是了解生病的原因,尋求積極正確的治療。
安靜陪伴。父母的不以為然會加劇孩子的恐懼心理,當孩子因學業壓力大、人際關系不佳時,不給予期待,不逼他們做事,保持平常心,讓孩子感受到陪伴就好。
表達關愛,而不是責備。抑郁癥患者的大腦缺少活力因子,情緒很難自己控制,這種時候不要加重他們的精神負擔積極治療。當孩子主動要求看醫生時,應該感到慶幸和欣慰,因為這是康復的前兆。
心理學家認為,抑郁癥是基因、思維方式、外部環境和潛在誘因的綜合作用。而很多因素的形成,大部分都指向一個來源——家長。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看到的許多得抑郁癥的孩子,不是問題少年,而是方方面面滿足父母期待和要求的優秀生。
抑郁癥,應該在我們這代人手中終結。多一分了解,就多一分療愈。對于患抑郁癥的孩子,除了常規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外,家庭治療有著不可或缺的力量。
首先需要確診抑郁癥,未成年人需去當地三甲醫院的兒保科或精神專科醫院確診,根據醫囑進行治療的基礎上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注意目前莆田系心理師,別被坑了。其他任何機構或個人建議肯定有療效的措施都是忽悠,注意識別。
抑郁癥是一種病,是一種可以痊愈的病。
但很多家長都覺得上學重要,其實不然,抑郁癥是很多心理咨詢師都不愿意去接的個案,因為自S風險很高。
確診抑郁癥的孩子不上學是很正常的,上學對于孩子而已非常痛苦,常人根本無法理解孩子內心的活動。
但對于家長來說,卻覺得學業非常重要,別人都能上,就你為什么不能上?
是選擇孩子的成績還是選擇孩子的生命,全憑家長的一念之間。
那么孩子的厭學是如何開始的呢?
01 從父母的焦慮開始
進入小學,孩子成長的比拼正式拉開大幕,起跑線的高低之爭讓父母們不得不盡責盡力:每晚盯著孩子的功課,對開小差、寫錯字、算錯題這些行為立即糾錯指正,布置額外的課外練習,嚴格控制孩子玩的時間,對各種課外輔導班格外熱衷,和學習相關的道理經常灌輸,孩子的成績和表現儼然成為了父母情緒的晴雨表……被教育控制的父母們逐漸失去了對孩子原始的愛。
父母們如此焦慮,那么孩子們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我討厭做功課,媽媽每天坐在旁邊監督我,還總批評我,一會兒說我慢一會兒說我不認真,煩死了!”
“每次測驗考試,一看到我就問:考了怎么樣啊?她們根本不關心我這個人,只知道關心我學習!”
“學習不就是不停地做功課和考試!考得好,他們就高興,考得不好,他們就不高興!”
“我總是不能讓他們滿意,考了99分,媽媽會說你怎么不考個滿分啊!”
“我覺得學習好像是爸爸媽媽的事,不是我的事,反正什么都由他們安排、決定,我只要做就好了!”
“考試成績出來了,媽媽就會問,誰誰誰幾分啊,有幾個100分啊,就知道比來比去,真討厭!”
“我跟媽媽說我好累,媽媽說累什么啊,你這個年紀不就好好學習嗎,現在輕松以后你后悔也來不及!”
當孩子放學到家,父母問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考幾分啊?第幾名啊?最高分幾分啊?”這會讓孩子也越來越關注結果,小小年紀就充滿著競爭感和焦慮感,一旦沒有別人好就壓力山大;
當孩子狀態不好父母還逼著寫作業,孩子對學習僅存不多的興趣也被磨沒了;
當孩子碰到難題不知所措,父母卻批評孩子不認真不努力時,孩子的委屈和憤怒轉換成的是對學習過程的痛恨;
當孩子考得不好心情低落,父母卻一臉嘲諷“誰叫你平時不好好學!”,父母阻隔了情感的流動,孩子已經無法體會到真切的愛。愛是人成長最重要的內在動力,當愛缺失,成長會變得沒有方向和力量。
父母們的高焦慮和高期待轉化成對孩子們的高壓、高控,深怕自己晚行動,孩子就要落后,而這種彌漫性地焦慮也在很大程度上傳遞給了我們的孩子,讓孩子們把學習和痛苦聯系在一起,日積月累后,也許孩子就會以厭學、拒學作為對學習無奈而沉重的回應。
02 從孩子否定自己開始
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對學業成就和未來成功過度關注的社會大背景下紛紛倒下。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過程痛苦而無趣,父母們的傾力安排讓孩子們失去了對自己的掌控感(一個人長期無法獲得掌控感容易變得悲觀抑郁);
孩子們感受到哪怕自己已經很努力了、成績考得已經很好了,父母們卻依然不滿意,學習結果帶來的總是挫敗感和自責感,似乎只有100分、前3名才能讓父母們喜笑顏開,孩子們越來越體會不到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
沒有掌控感和成就感,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學習上無法感受到自我價值,更多地感受到的是被評判、被要求,感受到的是父母們有條件的愛。
這份包裹了各種條件的愛猶如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會讓孩子去做讓父母滿意的事,另一方面當孩子總是做不到的時候,就會產生持續的內疚感和挫敗感,從而讓孩子失去積極的內在學習動力,進而開始不斷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值得別人愛、自己笨、自己沒有能力,甚至自己不是學習的料。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內在不斷否定自我的聲音會轉化成孩子長期低落的情緒、越來越糟糕的成績、越來越疏離的同學關系,越來越多的掩飾和情感隔離。
一個小學期間年年都得第一的孩子,進入重點中學后,面對幾次考試的失利變得非常沮喪,覺得自己不行了,其它同學都比自己牛。父親對他說:“下降是暫時的,沒關系,下次會考好的!”孩子聽了父親的話,內心壓力更大了,安慰的背后,孩子清清楚楚地看到的是父親對成績、對結果的重視,孩子覺得下次可能還會讓父親失望。
在巨大壓力面前,這位從小‘只能上不能下’的孩子被擊垮了,他不愿再去學校,他用‘不愿學習’來挽回自己的尊嚴。
03 從家庭缺失愛開始
有這樣一個家庭:爸爸和媽媽長期感情不和,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更是存在很大分歧,經常當著孩子的面不加控制地爭吵,孩子有時因為害怕而大聲哭泣,可正在氣頭上的父母卻因為心煩而對孩子大發脾氣,呵斥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恐懼。
有時候為了讓自己想法在家里得到實施,父母中的一方或雙方又都來討好孩子,或是在孩子面前詆毀另一方。在這樣忽冷忽熱近似分裂的環境里,這個孩子到了小學以后,根本無心學習,成績倒數,個性膽小懦弱,害怕人際交往。
后來,父母覺得孩子問題越來越嚴重才來咨詢,可就算在咨詢中,他們還再互相指責謾罵,都沒有意識到就是他們共同營造的可怕的家庭氛圍害了這個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相親相愛,希望父母無條件地愛自己。在愛溫暖流動的家庭中孩子可以安心地做自己、發展自己,而在愛無法流動的家庭中孩子充滿著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和深深的恐懼感,試問一個長期心神不寧的孩子如何去好好學習?
原本應該是父母給予孩子積極穩定的情感和精神支持,而在家庭氛圍壓抑冷漠、父母劍拔弩張的家庭里孩子根本不敢真實地表達情緒和感受,孩子帶著超出年齡可承受的巨大負面情緒,如何有力量去面對學習中的困難和挑戰?
一個孩子長期感受不到來自家庭最基本的快樂、滿足和幸福,你要她/他如何去構想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又如何有動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孩子會被強大的無力感拉進心靈的深淵,最后也許一根稻草壓下來,厭學拒學可能就成為了孩子的一種吶喊。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開始,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們放下焦慮,讓孩子感受到無論是好的表現還是不好的表現父母都是愛我的;
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們都覺得自己是好的、是有能力、有潛力的、是值得被人愛的;
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充滿舒服溫暖的愛、充滿歡聲笑語。
那么,也許厭學就不再存在。
愿每一個人都能煥發出七彩的光芒。
在溫暖的陽光下,每個生命都會煥發出內心七彩的光芒!我們內心擁有什么顏色,
我們眼中的世界就會煥發出什么色彩,我們的內心擁有七彩世界,我們的生活就有七彩陽光芒!
古有孟母三遷,意思就是換換環境試試,可以給孩子換一所學校試試,實在不行就放棄文化課,讓他學點藝術類的課吧。
首先,不管有沒有確診抑郁癥,都有一個明確的狀況,就是孩子不愿意去學校了。這時候先不要以馬上返校作為目標。
家長耐心的詢問孩子,學校老師,學校的好朋友,究竟發生了什么,是否有霸凌,能讓孩子從一個熟悉的環境里逃離,孩子肯定是遇到了自己承受不了的壓力。需要被我們看到和理解。切忌直接給孩子定性,就是想逃避學習。這對孩子就變成疊加的壓力。
家長需要思考孩子還能回家,那是他對家里有依賴和期待,他覺得在家里能得到更好的支持和照顧。如果真的需要就診,那就去專科醫院就診。
抑郁癥是一種現象學的診斷,基本都是通過問詢和做量表來確診,建議兩家專業醫院的診療結果參考確診。
如果真的是抑郁癥診斷確診的話要遵醫囑服藥,進行相應的心理治療,抑郁癥是很難自愈的,這不是想的太多了的事情,這就是心理生病了。需要科學應對。
如果不積極干預治療只會越來越嚴重。癥狀痊愈后也要改變一些家庭的相處模式,減輕孩子壓力。一般患抑郁癥的孩子基本都是內向敏感,善良又膽小。環境不改變是很容易復發的,復發會一次比一次嚴重。
重度抑郁癥可能會逐步失去部分 社會 功能,更加的不愿意溝通,不愿意行動,懶得思考。極端的可能會厭世或者出現自傷自殺行為。
要接受自己目前的心理狀態,這個就是目前最真實的自己!發動自己的資源積極應對!
科學應對,該服藥的遵醫囑,輔助心理治療。人的心理狀態是不斷變化的,積極求助,科學干預,一定可以痊愈。
比起孩子一生的身心 健康 ,階段性的休學算不了什么。養好身心,才能積極應對幸福的人生!
確診了嗎?跟學校溝通過嗎?這需要區分以下情況:
1,孩子認為脾氣暴躁,就可以拿定家長,就可以達到不上學,不寫作業等學生分內的責任。
2,學生在學校受到老師或者校霸不公平的對待,甚至欺凌。產生厭學,害怕上學的情緒
上述兩種,不是抑郁癥。但或許影響孩子心情的原因。這要區別對待!
而孩子倘若真的確診抑郁癥,那還是以治病為第一。同意他不上學并非遷就,而是先要考慮孩子目前狀態,上學對疾病是利是弊。如果上學加重孩子心里壓力,使得病情加重,這學不上也罷。反正現在學習的方法很多樣。可以找到他當前的興趣點,慢慢疏導!
這個問答里有兩個問題。一是脾氣暴躁怎么辦,二是不愿意上學怎么辦。
乍一看,家長是要針尖對麥芒地把孩子教育一番才是人間正道。
但是,這里有個前提不能忽視: 孩子得了抑郁癥。
實際上,這個前提才是問題的關鍵。因為孩子得了抑郁癥,所以孩子脾氣暴躁,不愿意上學。那么,當務之急當然是治療抑郁癥。抑郁癥治好了,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
最直接的辦法是: 去醫院,咨詢醫生,該住院住院,該吃藥吃藥。
對癥下藥,既不小題大做,也不輕視忽視,遠離了抑郁癥,暴躁和厭學兩大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需要改環境里的氛圍
去專科醫院做一下檢查,如果是抑郁癥就聽醫生的安排吃藥。家長要對孩子付出更多的感情,不要再刺激孩子,帶孩子多出去走走
抑郁癥的療愈途徑無非就是吃藥,減壓,休息,心理 健康 這些。他如果反復表示不想上學,說明他在學校壓力大,這樣堅持下去不利于他病情的康復,甚至加重。聽聽大夫的建議,也可以先請假休息一陣子吧,看看后續情況再說。
在就醫和心理咨詢的雙重作用下,應該能很快看到效果的。還有,家長一定要擺正心態,千萬不能再給孩子加壓力了,要創設輕松的家庭氛圍,幫助孩子調理情緒,盡快康復。
就這。
看醫生,吃藥控制癥狀,尋找病因,對因治療!
孩子暴躁、不想上學、整天玩 游戲 ,這種情況究竟是抑郁癥還是慣的?值得商榷。
多帶他出去走走
你跟孩子他爸再造個小號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