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叛逆怎么辦
孩子厭學叛逆辦法: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幫助孩子做好心理建設、調整教育方式和溝通技巧。
1、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
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家長一看到孩子成績下降了就開始沒玩沒了的嘮叨與責備,讓孩子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厭學;有的孩子因為基礎薄弱,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進度,學習新知識比較吃力,學習效率低影響學習積極性,從而厭學;還有的孩子因為在學校和同學相處得不好,導致厭學。
為了了解孩子的情況,可以和孩子的老師保持聯系,多關注孩子的行為和表現,方便和孩子交流。
2、幫助孩子做好心理建設。
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叛逆的時期。一味地用教育和命令的口吻去讓孩子要這樣做那樣做,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只會讓孩子產生反感,結果也會適得其反。
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抽出時間來,多陪陪孩子,和孩子聊聊天,談談心事。把孩子當作朋友一樣,嘗試站在他的角度上理解他,平等地相處,讓孩子感受到尊重和關愛。
3、調整教育方式和溝通技巧。
每個人都喜歡聽到別人的贊美和鼓勵,尤其是處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要多表揚,少批評,哪怕是一丁點的進步和改變,都要及時發現給予鼓勵和表揚,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家長要有耐心,不要一味地責罵孩子,不要硬碰硬,要講道理。一開始可能會不聽,但慢慢地就會產生效果。
面對孩子的問題,家長們有太多的無奈。放下姿態吧,與孩子成為朋友,走進孩子的內心,傾聽孩子的心聲。
孩子厭學叛逆怎么辦?
孩子在讀書中可能遇到種種挫折導致他們厭學。我們應該盡量讓孩子能夠改變一下態度,并且鼓勵孩子投入到讀書中去。面對厭學的孩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來改善:
1滿足孩子的情感:每個人都需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家長需要觀察和溝通,比如讀書挫敗感等,找到原因后,給予補償。
2保持愉快的心情:每天有個好心情,做事干凈利落,讀書積極投入,和同學融洽相處,效率自然高。之前在我孩子讀初中的過程,他經常厭學,孩子的理解力時常不好,寫作文記不住,導致他的各科成績也非常差。一次巧合中在百度上面搜到了能夠讓孩子開啟智力的(尼古拉特斯拉訓練),看完后,才改善了孩子這種不好的狀況。成績也變好了。我的這些話應該可以給你帶來幫助,堅持就可以看到希望!
3以身作則:父母更要以身作則,用努力的樣子給孩子做好榜樣,平時在家要讀書,多看書,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從讀書中體會到樂趣,要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幫他在讀書中找到成就感。
我是如何讓一個不想去上學的孩子成為班級第三的?
我是李彤,只專注處理孩子厭學、不上學的問題!
這是我指導過的其中一個案例,在這里感謝這位家長的支持,為了保護隱私,相關信息我會進行隱藏。
先簡單說一下這個孩子的情況:一年前,這個孩子上初一,成績在班級里排在30多名,玩手機打游戲,非常叛逆;不知道什么原因孩子就突然不去上學了,家長怎么說孩子都不聽,家長也試過很多辦法,但孩子就是不愿意去上學;這位家長找到我的時候,孩子已經在家待了一個多月了。
那我是如何讓這個孩子實現逆襲的呢?
在我和家長的溝通中了解到,孩子以前的學習積極性很差,小學的時候就不愛學習,對學習沒有興趣;對此父母就非常的嚴厲,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父母都會在旁邊監督,避免不了會發脾氣,甚至是動手打;
孩子在六年級的時候,就有點管不住了;有一次媽媽和孩子動手,結果被孩子用胳膊給頂到了墻上,這個孩子的個子長的很高,身體也很壯;媽媽也才注意到,現在已經打不動孩子了;爸爸因為工作比較忙,回到家也很少有時間管孩子,孩子和爸爸的關系也漸漸疏遠;這個時候媽媽也才意識到孩子的問題,也開始學習一些親子教育的課程,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這位媽媽的原話是:感覺自己學了很多,但是很多方法我都用不出來,要么就是對孩子沒有效果。
從和媽媽的溝通中我總結出,這其實并不是方法的問題;
一是因為媽媽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不夠了解,所以就沒有做到因材施教;
二是因為媽媽自己的情緒狀態很差,自己整天都是焦慮的,用她當時說的話,自從孩子出現嚴重的厭學情緒后,她都沒有怎么笑過;媽媽的內心都是焦慮的,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又怎么能傳遞給孩子積極的情緒呢?
原本接下來我是要跟孩子進行溝通的,但是因為他們的親子關系不好,孩子非常的反抗,不愿意接受咨詢;
在這里,我要提醒一點,對孩子進行心理治療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孩子要愿意改變、愿意配合才行。這和治病是一樣的道理,患者如果不配合的話,治療就會很難進行下去。
一是因為孩子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詢,二是因為在和媽媽的溝通中,發現她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誤區,她的情緒狀態也很不好。
所以當時的計劃就是,先幫媽媽進行調整,做了一些心理上的疏導和指導,同時她自己也在學習我講的一些課程:
接下來就是改善親子關系,因為父母以前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苦不堪言,青春期也就出現了強烈的反抗。
首先就是要允許孩子的問題存在,孩子已經在家待了一個多月了,你不允許又能怎么辦?如果是厭學初期,我們還能從心理上對孩子進行疏導,但這個時候,也只能先允許孩子的情況存在;
其次是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用認可和欣賞來評價孩子;剛開始媽媽還不習慣,夸獎和鼓勵孩子的時候還不是那么自然,孩子也都是愛答不理的,經過我的指導,孩子漸漸的有了轉變;這個時候孩子才開始愿意和媽媽進行互動了,媽媽的夸獎功夫也是越來越熟練自然了。
就這樣持續了一個禮拜,媽媽每天都會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任何一丁點的進步,媽媽都會及時的贊賞;同時媽媽也在放手,孩子很多的事情都開始讓孩子自己做,比如收拾房間,洗衣服等等的;青春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點就是想要獨立自主的,這個時候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推動孩子的獨立自主性,而不是什么事都包辦。在孩子做到一點點的時候,就去欣賞,就去認可,孩子也才能獲得成就感,獲得信心,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這個過程差不多持續了有半個月,中間也出現過一些小困難;從剛開始的不配合,慢慢的孩子愿意自己動手去做,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孩子也沒有再像以前那樣不睡覺的玩游戲了。
這個時候,媽媽才專門找了一個時間,和孩子深入的聊了一下;切入點就是,先對自己以前不當的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了道歉;然后和孩子分享了自己為什么這段時間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分享的重點大概就是:媽媽以前以為學習只是學習學校的課本知識,一心想要你考出好成績,考個好的大學;現在才發現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什么時候學習都不晚,最近媽媽通過學習,發現自己以前犯了很多的錯誤,走了很多的彎路,媽媽是第一次做母親,以前沒有學習過如何做一個好母親,現在媽媽會努力學習做一個好母親,你愿意給媽媽這樣的機會嗎?恰當的時候,媽媽可以給孩子一個深情的擁抱。
再過了三天,我讓媽媽詢問下,孩子對未來是怎么計劃的,想聽一聽他的想法;
這個時候,他們的親子關系已經有很大的改善了,媽媽也知道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溝通了,最重要的是因為媽媽的情緒已經不再焦慮了,所以孩子在和媽媽交流中,不會感覺到壓抑,反而會被媽媽積極樂觀的情緒給影響;在這樣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孩子和媽媽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其實孩子也知道學習很重要,但自己就是無法靜下心去學習,拿起書也看不進去,會莫名的煩躁;之所以玩游戲,一是因為同學們都在玩,自己不玩就會不合群,就會沒有共同語言,二是因為游戲確實也挺好玩的;
這個時候,媽媽再次向孩子介紹了我的幫助,孩子也愿意和我進行溝通;之前孩子之所以不愿意,主要覺得我是媽媽找來的幫手,是來控制和管理他的,那孩子肯定是不愿意的;
但是媽媽在經過我的幫助后發生的變化是很大的,孩子也能夠看得見的,從以前的每天只提學習,到現在對孩子心理上的照顧;而且這個變化對孩子來講是非常有利的,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孩子當然就愿意了。
在我對孩子進行了心理疏導和教育的同時,也幫他們制定了詳細的調整計劃,具體的內容比較多,沒辦法詳細的分享;
過了半個月,孩子也愿意去學校了,重要的是媽媽沒有要求過,是孩子自己提出來的;
在這里提醒一點:家長的作用是影響和引導,而不是命令和控制,這一點對于不想去上學的孩子至關重要;
因為孩子的情緒和認知得到了調整,所以他自己就會重新去思考自己的選擇,經過思考后發現,對于他現在來講,最好的選擇就是去上學。
最終,家長的學習和改變也得到了回報;前段時間,這位媽媽聯系到我,非常開心的跟我說,孩子期末考試的成績排到了班級第三。
孩子能考出這么好的成績,最離不開的就是家長的學習和改變,根據這位媽媽所說的,近一年來她也開始學習了;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她也在看書學習,她還計劃自考一個本科文憑,和孩子一起學習提升,這位媽媽也算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當然不是說,要所有的家長都成為孩子的陪跑,在我的咨詢案例中,每位父母都有自己的長處,他們都會在某一個點做的非常好。
如果說家庭教育的滿分是一百分的話,家長只需要做到六十分就可以了。
如果家長對自己的要求過高的話,很容易就會出現畏難情緒;一旦您覺得太難了,那就很難再去學習和發生改變。
在最后提醒一點,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適合自己的孩子,我分享的方法都是針對某些孩子特定的,僅供家長借鑒。
家長您自己覺的孩子厭學叛逆該怎么辦呢?我個人認為孩子厭學叛逆確實沒有好的辦法,沒有什么所謂的靈丹妙藥,要解決孩子厭學叛逆問題,就要從自己開始,先解決自己的問題。先看看是自己什么 那些問題導致了孩子的厭學叛逆。要徹底的給自己以分析定位。或者就看看孩子是否生理方面有問題。孩子的厭學叛逆是否是潛在的生理問題。或者就到導學館看看,精準的診斷好是孩子生理方面的問題還家長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一般情況下多是家長這個方面有問題。家長的個人行為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改變了孩子。孩子現在有了厭學叛逆,這也只是孩子性格情緒方面的一種。這是一個比較深的話題,如果想真正的解決孩子的厭學叛逆,就先從自己開始改變,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孩子的厭學叛逆問題。建議家長加入一些好家長俱樂部,或者家長也可以到導學館加入到好家長俱樂部,會有更多的關心孩子教育的好家長幫你,影響您。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癥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發展心理研究表明,學習活動是學齡兒童的主導活動,是兒童社會化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兒童獲取知識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關調查發現:我國有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度的僅有21%。
厭學主要表現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地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厭學問題已成為阻礙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厭學可表現為很多種形式,如:孩子變得不愛上學,不愿見老師,甚至每到上學前,孩子就喊“肚子疼”、“頭痛”等;有的孩子不愿做作業,一看書就犯困;即使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雖然也在看書,卻“看不進去”;不愿大人過問學習上的事情,對父母的詢問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現煩躁,或者轉移話題;上課時常打不起精神,課后卻十分活躍,表現為“玩不夠”。而逃學作為厭學的極端行為則主要表現為不去上學。
開學的第一天,是明媚的晴天。
燦爛的陽光,打在孩子的書包上;清爽的春風,拂過書桌上的課本。新學期步入學堂的孩子,成了春天晴日別致的風景。
不過,有些孩子卻寧愿拒絕陽光,躲在家中的房間里。
有位家長就抱怨,10歲的女兒很乖巧,就是死活不肯去上學。在家里面,叫她什么都聽話,心情也開心活潑的。可是說起上學,就像變得一個人。一會兒說頭疼,一會兒會哭泣,一會兒發脾氣。他們也不知道她哪里不舒服,只能看著她在家里玩手機。
看著不上學的時間越來越長,家長心里也是越來越急。他們也不敢多說孩子什么,生怕孩子情緒會一落千丈,徹底跟學校說拜拜了。在等待的煎熬中與孩子小心相處,是很多厭學孩子的家長的共同心態。厭學,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一開始,可能是不情愿參加學?;顒?,有時候會發出不參加的請求。接著,他們早晨上學會經常拖拉。慢慢地,他們因為一些原因階段性不去上學。常見原因有感冒、頭疼、發脾氣。到了某一個時間段,他們會完全拒絕去學校。拒絕上學的時間,從階段性到無限制,最終成為家長的噩夢。
一位家長曾這樣談自己的孩子:原以為他不要上學是氣話,沒想到竟這樣頑固成真了。對于頑固的孩子,他們生氣的同時也有些愧疚,愧疚自己或許做錯了什么。但他們不知道該做什么,對未來更是充滿擔心。
他們最擔心的是,孩子一直呆在家里,成為困在巢中的小鳥。孩子就這樣永遠躲在暗處,和陽光與清風徹底絕緣。
從心理學的角度,每一個長期行為的背后,都帶有它的一定心理功能。
對于厭學的孩子來說,拒絕上學也有某些心理功能。
根據臨床心理學家Kearney的觀點,拒絕上學具有四個心理功能。
功能1:回避引發負面情緒的校園刺激。這些刺激會引發孩子廣泛性焦慮和抑郁。年幼的孩子身上容易發生。特別是他們無法表達和識別這些壓力,只能通過拒絕上學來表達在這些環境下的不適。孩子相應會出現廣泛性焦慮障礙、軀體化抗議、拖延等癥狀。
功能2:逃避校園里負面的評價環境。這一般發生在年級較大的孩子和青少年上。他們與同齡同學交際困難。有些也無法通過考試、競賽等評價環境。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被同伴團體排斥。這會引發并加劇他們的廣泛性焦慮和社會焦慮。他們也容易表現出羞恥和退縮行為。
功能3:追求重要家人注意。相比前兩功能的回避特性,學校環境本身并非負面刺激,但孩子更喜歡舒適家庭環境。這在年幼的孩子中間比較常見。他們常見的行為有發脾氣,從學校溜走等等。這樣的孩子可能具有分離焦慮或者對抗違立性障礙。
功能4:追求學校外的有吸引力的刺激。比如看電視、玩游戲、逛街泡吧等等。常見于年級較大的孩子和青少年。這些問題背后可能也有家庭因素,比如父母的沖突與忽視。嚴重的孩子可能出現對立違抗障礙或品行障礙。
這四個功能,構成孩子拒絕上學的心理基礎。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孩子的成長,是一點點離開家庭,和外界建立聯系,成為獨立有適應力的自我。
這需要他們在家庭歸屬感的基礎上,去發展對其他團體的心理歸屬感。比如,他們要在學校里適應學習,成為校園生活中的一員;他們要在同學中找到伙伴,在同齡人中獲得認同感;他們要在社會見聞中思考,為成為公民做好準備。這些不同團體的心理歸屬聚在一起,最終構成一個豐富多元有彈性的自我。
而孩子厭學的重要原因,就是自我歸屬整合上出現問題。他們無法形成對校園等團體的歸屬,也無法在交往中塑造社會角色,只能蜷縮在初始的家庭中,在拒絕和焦慮中顯得無力。
如何讓孩子擺脫厭學的魔咒?
1、父母首先要接納和細致了解孩子厭學的情緒(挫敗、焦慮、厭煩等)。他們特別要關注情緒背后的心理動因(以上四個心理功能)。并試著和孩子對話(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尋求咨詢師的幫助)。
2、父母可在咨詢師的指導下,引導孩子進行放松訓練,減少壓力挫敗帶來的焦慮。同時,他們積極關注孩子的正面行為,通過獎賞鼓勵強化孩子對求知、學習的興趣,協助他們一點點進入壓力環境并脫敏化。
3、但有時候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修正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
有些父母對孩子有過度的期待,反而忽視了孩子自身的愿望。他們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孩子,而非讓他們自己體驗和收獲成長。
一個家長曾經說過,孩子數學只考了90分,和他水平相似的考了95分。
我問家長:難道就不允許孩子有5分的浮動?讓孩子去試著自己處理學習中的波折?
其實,孩子就像生長的一棵小草。他們在不同的土壤中生產,也具有獨特的生命脾性。有些可能適應陽光和清風,有些可能有自己的敏感。
明媚的陽光,可能讓他們感到刺眼;清爽的微風,可能讓他們感到虛弱。
這時,家長要做的,是認同孩子,認同認同孩子的愿望,認同孩子的困擾,進而認同孩子的自主能力。在這種認同與呵護中,孩子可以發展自我認同,修復自己的受挫,增強自己的韌性,也煥發對世界的渴望。
如果把孩子比作正在成長的小草。可能需要相信他們自己的生命力。如果缺少營養,他們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汲取;如果弱不禁風,他們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扎根。這樣,他們會一點點壯大,更充沛的享受陽光與雨露。
家長要選擇好溝通的方式和方法
家長要選擇好溝通的方式和方法,要和孩子平等對話,了解孩子在學習上的苦惱,分析孩子產生厭學的原因,再尋找解決方案。
一定不能打擊孩子,要以鼓勵為主,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平時多些時間陪孩子學習,輔導孩子學習時要有耐心。
尤其是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他們不分析錯誤,不與他們討論補救辦法,而是責罵甚至毆打他們,使他們在犯錯的時候感到孤立,導致叛逆和學習疲勞。
青春期叛逆厭學怎么辦
導語:青春期叛逆厭學怎么辦?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長首先是接納,要理解。其次是限制個別極端決定,保護孩子的人身安全。下面由我為您整理出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一) 成績下降
當遇到孩子成績下降的問題時,家長可以先問一下孩子在學習上是否有什么困難,這些困難我們是不是可以幫忙解決?
如果家長在成績上幫助不了孩子,那可以做的就是鼓勵孩子,給孩子動力。在孩子面前少講消極的話,也可以找一些適合孩子的教育機構來幫助孩子。
(二) 早戀
當遇到孩子早戀的問題,家長要正視“早戀”。
其實,除了中國,其他國家并沒有早戀這個詞。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異性產生好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這時候家長需要做的是教育孩子正常的生理衛生常識,給予他/她足夠的信任。在很多案例中,孩子早戀的根本原因是家庭給不到足夠的愛與溫暖,所以孩子就將自己的這些希望寄托到異性身上。
(三) 厭學
在遇到孩子厭學的`問題時,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是否在學校里遇到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如果是成績下降問題,則按前述方法解決。
(四)網癮
當遇到孩子網癮的問題,則需要家長們反思自己行為。
如果家長平時在孩子面前經常玩電腦,孩子可能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家長平時可以慢慢減少孩子的上網時間,比如第一天減少10分鐘,第二天減少20分鐘,循序漸進,避免孩子更大的逆反心理。
結語
要解決青春期的各類常見問題,歸根到底需要家長調整心態,并以身作則。青春期的孩子長大了,會有自己的想法,家長不要還是像對待兒童一樣,將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另外,家長要注意溝通的技巧,即“傾聽+積極地回應+就事論事的反饋”,中間貫穿的是信任、平和的態度。相信做到這點,你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會越來越好的。
【附】青春期叛逆心理變化
當生理發育逐漸成熟,女同學希望自己長的既窈窕又豐滿,如果覺得自己矮小、瘦弱就會感到不安、自卑。對生殖器的發育狀況十分敏感。
有的女同學感到自己缺少淑女氣質,產生“過度補償”念頭,為了使自己像淑女,開始在服裝、發型、首飾和言談舉止上改變自己。
在情感上表現為:我喜歡上了一個男生,而我只敢偷偷地看著他,但我不想認識他,因為我怕認識他后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完美。
異性疏遠期(性意識萌芽期)
當代青少年心理發育普遍缺少男性成份。因為,許多孩子的父親因工作繁忙,淡出了對子女的教育。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多數是在女老師的教育下成長起來的。當今社會時尚流行性別中性化。這些影響直接導致了青少年普遍缺乏自立、自強自信的性格。男孩子的性別意識淡化,許多男孩子追求外形、氣質、性格上的女性化,這就會造成女孩子性取向發生偏離,出現了對成年或老年男性產生依戀,或者是對同性中有男性氣質和性格的女孩依戀。
異性渴望期
人在青春期,會第一次覺得異性對自己是那么重要,愿意同異性很親密,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少男少女竇情初開,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就像花兒在開放時的美麗一樣,說明孩子進入一個生命中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感情是不穩定的,就像走進一座花園,看到各種花兒,并被不同的花兒所吸引。
異性愛慕期(接近異性狂熱期)
青春期之間的戀情,是對異性的一種嘗試性接觸,渴望與異性做深層次的情感交流,希望從異性那里得到共鳴和賞識。因此,這種戀情通常是不穩定的,它因環境、心理、情緒等多方面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相關推薦:
什么是受行政處罰行為(什么是受行政處罰行為)
立案后未交費(立案一個月了還沒通知交訴訟費)
立案登記流程(法院立案流程及手續)
涉外離婚多久(涉外離婚訴訟需要多長時間)
立案能撤訴嗎(立案后的案件能否撤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