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協議的法律效力
法律主觀:
仲裁協議的法律效力:(一)依法成立的仲裁協議對當事人且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效力;(二)仲裁依法獨立進行,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三)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十六條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后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二)仲裁事項;(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仲裁協議的效力
1、對當事人的效力:仲裁協議一經合法成立,首先對各方當事人產生直接的法律效力,當事人因此喪失了就特定爭議向法院起訴的權利,而相應地承擔著將爭議提交依協議確立的范圍、地點的仲裁機構仲裁并服從仲裁裁決的義務,除非當事人又另外達成協議而變更原仲裁協議。 2、對仲裁機構的效力:仲裁機構的仲裁權來源于當事人的授權,當事人簽訂了有效的仲裁協議,即將對特定爭議事項的仲裁權授予了特定的仲裁機構。 3、對法院的效力:仲裁協議對法院的效力是其法律效力的重要體現,一份有效的仲裁協議對法院的效力即排除法院的管轄權,也就是說任何一方當事人不得隨意撤消已成立的中協議,不得就有關仲裁協議中約定的事項向法院起訴,法院應尊重當事人的約定,不得受理有仲裁協議的爭議。 4、賦予仲裁裁決強制執行的效力:仲裁機構對爭議作出裁決后,當事人雙方應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人民法院應依法確認其強制執行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七條
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向仲裁機構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
裁定書應當送達雙方當事人和仲裁機構。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重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合同糾紛仲裁有法律效力嗎
仲裁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仲裁裁決同法院判決具有同樣功效。仲裁為選任糾紛解決途徑,雙方當事人同意提請特定仲裁機構進行裁決。一旦裁決出具,責任方必須履行。若一方未遵循仲裁裁決,另一方可申諸法院強制執行。但需明確,仲裁采取一次性裁決原則,裁定下達后,當事人就同一事項再次申請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訴訟,仲裁委員會或法院均不予受理。除非仲裁裁決被法院依法判定撤銷或不予執行,否則其法律效力是無可置疑的。
仲裁協議的效力是什么
仲裁協議的效力是指的是雙方當事人依照合法的程序,本著自愿的原則所簽署的仲裁協議是有法律效力的,受法律保護的。
根據《仲裁法》第四條,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相關推薦:
立案多久無效(立案多久失效)
洛陽住房公積金(洛陽市住房公積金怎么提取)
桂林公積金查詢(如何查詢桂林公積金)
鄭州二手房貸款政策(鄭州二手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
律師審查起訴階段的作用(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律師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