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和上市的財務核算有什么不同
新三板上市財務要求:
1、財務要嚴格遵守新三板上市的財務制度規范。
2、為企業量身定做工作方案和掛牌計劃,協助企業完成改制并設立股份企業,協助企業申請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協助企業配股融資工作,并且在企業掛牌成功后等后續工作。
企業掛牌前需規范解決的財務問題
1.企業會計政策以及基礎
在企業的會計政策使用當中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使用不當或錯誤,一種是隨意變更會計政策。會計政策使用不當或者錯誤,例如:收入的確認方法不精準、資產減值損失計提折舊不規范、長期投資收益確認不規范、合并報表特殊事項處理不當等;隨意變更會計政策,例如:隨意變更折舊年限,隨意變更壞賬計提的比例,隨意變更收入方法等,當會計政策使用不當或者是錯誤的時候我們應該對其進行調整,當隨意變更會計政策時候要注意會計準則的堅持使用。會計的財務規范基礎我們應該要重視起來,像會計記錄、原始憑證、會計報表應該要規范的處理,企業多套帳的存在一旦暴露將會給企業帶去致命的打擊,會讓企業的形象大幅度下降,影響企業以后的發展,所以說企業掛牌前應當解決和規范會計政策和基礎。
2.企業盈利規劃
雖然新三板掛牌條件中并沒對企業財務指標有什么硬性的規定,對企業的盈利能力也沒有做出硬性的規定,但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企業盈利的穩定性、持續性和成長性都很重要,所以說企業盈利應當要提前做一個規劃,根據市場、費用以及成本核算等等方面,盈利規劃包括了三個方面,分別是規模、能力、增長速度,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盈利規劃應當要貼近實際不要浮夸,為以后的合理性以及后階段潛力的保持。
3.資產負債結構的改變
會計當中有幾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非別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結構當中主要的問題有四個,他們分別是權益和債務的構成、股權的集中和分散、負債的控制和期限、負債的風險和收益等等,其中以資產負債比率為例子,資產負債比率太高就會被認為企業的償債能力不高,抗風險能力低,不滿足企業掛牌的條件,所以說合理的負債有利于減少代理成本和約束代理人的道德,資產負債機構的改變在掛牌備案前進行合適的重組將有力于企業的掛牌審核以及企業后續的發展。
4.稅收統籌
一直以來企業掛牌前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稅收的問題,無論中型企業還是小型企業基本都采用兩套賬,一套是內賬一套是外賬,這樣利潤可以不完全顯現,但是在掛牌前就必須要進行稅務的調整和補足,一般涉及的稅種有土地增值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以及個人所得稅,一般如果企業在掛牌前能夠自己調整好稅務問題就不會影響掛牌,但是如果企業無法自身處理稅務問題那么這個企業就有可能無法掛牌上市。
5.關聯交易
關聯交易能夠影響企業的競爭力、內幕交易、利潤的轉移、稅負的回避以及市場的壟斷,關聯交易的審核對新三板掛牌非常的嚴格,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避免發生或者是減少發生關聯交易,但是關聯交易的不發生有可能會使得企業的正常經營受到阻礙。
6.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包括融資、投資、費用、盈利、資金以及分配等等,從途徑來看有兩個控制類型,一個是集權另一個是分權,一般情況下來說中小型企業采取的是集權控制類型,規模型的企業采取的是分權控制類型,并且都要有一個完整健全的制度,分別有部門監督和執行且分別記錄下來,不然的話有可能會影響企業的掛牌。
新三板上市公司財務問題有哪些
新三板上市需要解決的七大財務問題
在備戰新三板的過程中,企業不僅要考慮主營業務重組、歷史沿革梳理、治理結構規范、持續盈利保障等關鍵問題,還得重視財務問題。根據新三板掛牌的要求,參照擬上市企業IPO被否的原因分析,結合新三板IPO企業的普遍性特點,主要有以下七個財務問題需要企業提前關注并解決。
一、會計政策適用問題
新三板IPO企業在適用會計政策方面常見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方面是錯誤和不當適用,譬如收入確認方法模糊;資產減值準備計提不合規;長短期投資收益確認方法不合規;在建工程結轉固定資產時點滯后;借款費用資本化;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年限;合并會計報表中特殊事項處理不當等。另一方面是適用會計政策沒有保持一貫性,譬如隨意變更會計估計;隨意變更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隨意變更壞賬準備計提比例;隨意變更收入確認方法;隨意變更存貨成本結轉方法等等。對于第一類問題務必糾正和調整,第二類問題則要注重選擇和堅持。
二、會計基礎重視問題
運行規范,是企業掛牌新三板的一項基本要求,當然也包括財務規范。新三板IPO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在會計基礎方面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有“規”不依,記錄、憑證、報表的處理不夠規范,甚至錯誤,內容上無法銜接或不夠全面;另一方面是“內外”不一,由于存在融資、稅務等多方面需求,普遍存在幾套帳情況。這不僅讓企業的運行質量和外在形象大打折扣,還勢必影響好企業掛牌,當然更會影響企業今后的IPO。建議嚴格執行相關會計準則,充分認識到規范不是成本,而是收益,養成將所有經濟業務事項納入統一的一套報賬體系內的意識和習慣。
三、內部控制提升問題
企業內部控制是主辦券商盡職調查和內核時關注的重點,也是證券業協會等主管備案審查的機構評價的核心。從內部控制的范圍來看,包括融資控制、投資控制、費用控制、盈利控制、資金控制、分配控制、風險控制等;從內部控制的途徑來看,包括公司治理機制、職責授權控制、預算控制制度、業務程序控制、道德風險控制、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等。一般來說,內部控制的類型分為約束型控制(或集權型控制)和激勵型控制(或分權型控制)。通常情況下,中小型企業以前者為主,規模型企業可采取后者。另外,內部控制不僅要有制度,而且要有執行和監督,并且有記錄和反饋,否則仍然會流于形式,影響掛牌。
四、企業盈利規劃問題
雖然新三板掛牌條件中并無明確的財務指標要求,對企業是否盈利也無硬性規定,但對于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客觀需要來說,企業盈利的持續性、合理性和成長性都顯得至關重要。因此,要對企業盈利提前規劃,并從政策適用、市場配套、費用分配、成本核算各方面提供系統保障。盈利規劃主要包含盈利規模、盈利能力、盈利增長速度三個方面,必須考慮與資產負債、資金周轉等各項財務比率和指標形成聯動和統一。從真正有利于企業發展和掛牌備案的角度來看,盈利規劃切忌人為“包裝”,而是要注重其內在合理性和后續發展潛力的保持。
五、資本負債結構問題
資本負債的結構主要涉及的問題有:權益資本與債務資本構成;股權結構的集中與分散;負債比例控制與期限的選擇;負債風險與負債收益的控制等。以最為典型的資產負債率為例,過高將被視為企業償債能力低、抗風險能力弱,很難滿足掛牌條件,但過低也不一定能順利通過掛牌審核,因為審批部門可能會認為企業融資需求不大,掛牌的必要性不足。因此,適度負債有利于約束代理人道德風險和減少代理成本,債權人可對當前企業所有者保持適度控制權,也更有利于企業掛牌或IPO融資。因此,基于這樣的考慮,對企業的資產、負債在掛牌前進行合理重組就顯得格外重要。
六、稅收方案籌劃問題
稅收問題是困擾新三板IPO企業的一個大問題。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多采取采用內外賬方式,利潤并未完全顯現,掛牌前則需要面對稅務處罰和調賬的影響。主要涉及的有土地增值稅、固定資產購置稅、營業收入增值稅、企業所得稅、股東個人所得稅等項目。如果能夠通過稅務處罰和調帳的處理解決,還算未構成實質性障礙,更多的情況是,一方面因為修補歷史的處理導致稅收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卻因為調整幅度過大被認定為企業內控不力、持續盈利無保障、公司經營缺誠信等,可謂“得不償失”。因此,稅收規劃一定要提前考慮,并且要與盈利規劃避免結合起來。另外,在籌劃中還要考慮地方性稅收政策和政府補貼對企業贏利能力的影響問題。
七、關聯交易處理問題
關聯交易的正面影響反映在可提高企業競爭力和降低交易成本,負面影響在于內幕交易、利潤轉移、稅負回避、市場壟斷等。因此,無論是IPO還是新三板掛牌,對于關聯交易的審查都非常嚴格。從理想狀況講,有條件的企業最好能夠完全避免關聯交易的發生或盡量減少發生,但是,絕對的避免關聯交易背后可能是經營受阻、成本增加、競爭力下降。因此,要辯證的看待關聯交易,特別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清楚認識關聯交易的性質和范圍;二是盡可能減少不重要的關聯交易,拒絕不必要和不正常的關聯交易;三是對關聯交易的決策程序和財務處理務必要做到合法、規范、嚴格。
企業新三板上市有沒有財務指標條件進行限制?如果有,是什么條件?請出示法律法規條文相關證明。
新三板企業掛牌基本條件:
門檻低,無盈利要求,僅需滿足下列條件:
試點區域: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企業合法存續2年
主營業務突出,有持續經營能力
股份發行和轉讓合法合規
公司治理結構合理,運作規范
沒有財務指標限制。新三板的特點就是沒有實質條件要求。
新三板掛牌企業對于財務指標是沒有限制的,也不用公開財務報表。
對財務沒有硬性要求
如果新三板上市企業可以用到財務哪些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掛牌新三板(或是上市)中重點回被審查的地方。由答券商出具的掛牌推薦報告中,超過80%的數據都是財務數據,所以企業一定要特別關注財務狀況。這其中有幾個方面的工作:
重大會計政策需要提前考慮:這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收入確認制度,一些企業的收入確認制度是有爭議的,有時是交付確認,有時是按進度完成情況確認,則需要作出同意。另外一些中小企業的收入確認非常混亂,有的是現金結付沒有發票,有的收入是賬外運營的,有的企業可能收入和成本都是賬外運營的,這都需要進行處理和調整。
信息披露:對于一家掛牌企業而言,信息披露是核心,而財務信息披露是核心中的核心,這其中可能涉及,企業毛利率是否合理、和歷史數據以及同行業數據相比是否匹配、業務和財務狀況是否匹配、銷售量和財務數據是否匹配等。
核算規范的步驟和方法需要合規處理。
想達到新三板上市財務指標難嗎
新三板的財務標準是多少?對于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選擇新三板合適嗎?新三板掛牌財務指標相比于主板寬松很多,甚至某些高新技術型企業只要不虧損即內可,財務指標沒有容硬性標準。
新三板與主板、創業板上市財務指標的對比
以目前多數券商內核標準來看:
傳統行業企業凈利潤需達到2000-3000萬;
新興行業企業凈利潤需維持在1000萬以上;
高新技術型企業,或國家重點支持行業,凈利潤不虧損即可。
新三板對財務的要求比起上市來是比較寬松的,甚至沒有盈利要求。中小企業內是否選擇新三板要看自容己的情況和需求,如果是比較急迫的融資需求,建議考慮中小企業債;如果是想做規范管理并為更上層樓比如上市做準備,或者在提高商譽、股份估值甚至銀行信用等方面考慮,并且目前的財務和管理能夠承受系統化規范的沖擊,可以考慮新三板。
祝你好運!
股票期指,股票期指,
自主平倉,免費試玩,
5分鐘到賬
p8168.com
并不是很難 查查相關標準吧
相關推薦:
錢寶是否立案(錢寶網4月15日前能退款嗎)
拒不執行賠償(拒絕賠償會有什么后果)
離婚人的個稅(離異家庭個稅子女扣除)
產品雙倍賠償(消費者在何種情況下可獲得雙倍賠償)
不予登記立案(民事不予立案六種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