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規劃專業的發展前景
據教育部公布來的本專自科專業就業狀況顯示,該專業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在6000-7000人,2011年-2012年就業率均在90%-95%之間,2013年就業率區間在85%-90%之間,屬于就業率較高專業。
當今中國正處在高速化發展階段,許多城市都面臨大規模的城市新區開發、舊城改造、配套環境和景觀建設。城市化腳步的加快、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新農村建設等都離不開規劃人才。未來高層次的規劃專業人才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從規劃工作的范疇來看,城鄉規劃的項目和方向還是有很多的。比如城鄉整體規劃、詳細規劃、居住區規劃設計、公共中心規劃設計、旅游風景區規劃設計、歷史文物古跡保護規劃設計等。
城鄉規劃學的就業前景
我國城鄉規劃學學科所培養的畢業生就業狀況普遍較好。盡管不同高等院校之間教學條件和水平存在差異,但是該專業的畢業生總體上供不應求,這也反過來刺激了新設院校的增加。城鄉規劃本身在當前我國各地受到了地方政府和領導的高度重視。規劃的“龍頭作用”的觀點得到普遍認同。地方的社會經濟發展對城市建設問題的日益重視、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設和開發的需要,使得社會對城鄉規劃人才日益關注,社會對于城鄉規劃專業人才的需要也呈日益增長態勢,對于高端頂尖專業人才的需求呈現直線上升趨勢。從城市規劃專業就業情況來看,每年畢業博士、碩士和本科全日制學生保持100%的就業率,就業去向主要分布在國家或地區大的規劃設計單位、政府部門、高等院校、房地產開發企業、單位、城建系統的企業、城市建設咨詢和研究機構、國外相關研究、設計和咨詢企業等。根據5 年數據跟蹤,平均每年招聘崗位和畢業生比達到了5∶1 左右,呈現出長期高需求比。根據目前國內建設行業的趨勢,城鄉規劃專業的社會需求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旺盛勢頭。
北大學姐為您詳解城鄉規劃專業詳情、就業前景、報考注意事項等。
城市,這個專業就被譽為市長專業,最有名的同濟大學規劃專業,做市長和分管城市建設的市長的特別多.
從當前看,我國進入城鎮化發展的高峰階段,對城市規劃專業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從政府的規劃\管理\設計部門到各大小規模的規劃院,規劃設計公司,房地產公司,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等等單位和企業都有大量的規劃專業崗位.
城市規劃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機械行業發展前景簡析 從目前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態勢和機械工業的增長潛力看,機械工業發展既面臨挑,又有許多機遇。據分析,主要行業走勢大體如下: [b]工程機械行業:[/b]預計隨著國家對鐵道、公路、機場、碼頭和城市公用基礎設施等項目投資力度的加強,國內市場對工程機械產品的市場需求會有所改善。雖然今年企業生產漲幅會比去年有所降低,但全年工程機械行業仍將保持適度增長。 [b]農業機械行業:[/b]由于國家繼續加強對農業的投入和農產品收購的順價政策實行,預計大型農機產品生產降幅將明顯降低,農業運輸機械將保持適度增長,一些小型、專用農機具市場需求將保持平穩。但受農民收入增長減慢和收入分流等因素的影響,預計農機生產低速增長的狀態不可能扭轉。 [b]石化通用機械行業:[/b]由于石油化工通用設備行業的產品多系量大面廣的輔機制造,盡管今年以來這個行業生產增幅逐月回落,但與其它機械制造行業比仍是基本適度的。從主要產品情況看,受海上石油發展的影響,石油鉆采、煉油化工設備保持一定增長;氣體壓縮機、高中壓閥門生產與化肥行業生產不景氣有關,降幅都較大。從目前相關行業發展前景看,今后石化通用行業情況會有轉機,生產增長會有所恢復,尤其是國家加大對年產30萬噸及以上合成氨、48萬噸及以上尿素、30萬噸及以上乙烯成套設備等的技術改造會促進需求的平穩增長。 [b]儀器儀表行業:[/b]從目前主要儀表產品的發展前景看,預計投資類儀表的市場需求會有所好轉,受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動,預計各種水表、電表需求將逐漸趨穩,光學儀器和消費類儀表將能夠繼續保持目前的增長態勢,全年生產增長將在5%左右。 機械行業未來五年發展前景樂觀 1.機械行業未來五年發展前景樂觀 機械行業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關系密切,我們預計“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速將略低于“十五”期間的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將較“十五”期間有所減緩,但預計幅度不會大,2007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將保持在20%以上,在振興裝備政策推動和外銷強勁增長拉動下,機械行業將繼續朝著持續向上的方向健康發展。 預計2006年機械行業收入增速保持在29%左右,未來五年行業復合增速仍將保持在18%以上。 2.1中國機械裝備發展進入最佳發展時期 世界制造業轉移,中國正在逐步成為世界加工廠。美國、德國、**、韓國等國家已經進入工業化發展的高技術密集時代與微電子時代,鋼鐵、機械、化工等重工業正逐漸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我國目前經濟發展已經過了發展初期,正處于重化工業發展中期。 未來10年將是中國機械行業發展最佳時期。美國、德國的重化工業發展期延續了18年以上,美國、德國、**、韓國四國重化工業發展期平均延續了12年,我們估計中國的重化工業發展期將至少延續10年,直到2015年。因此,在未來10年中,隨著中國重化工業進程的推進,中國企業規模、產品技術、質量等都將得到大幅提升,國產機械產品國際競爭力增強,逐步替代進口,并加速出口。目前,機械行業中部分子行業如船舶、鐵路、集裝箱及集裝箱起重機制造等已經受益于國際間的產業轉移,并將持續受益;電站設備、工程機械、機床等將受益于產業轉移,加快出口進程。 2.2未來發展將持續受益于振興裝備之國策 振興裝備政策推動內需。2006年6月28日《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意見》提出未來將重點發展16大領域,即: 發電、輸變電、石化、煤化工、薄板連軋、煤綜采、造船、鐵路與軌道交通、環保、工程機械、自控和精密儀器、數控機床、紡機、農機、IT設備、飛機。《意見》不僅為裝備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明確了方向和目標,還提出了有關政策支持方面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稅收優惠政策、資金支持等,有利于機械行業的長期健康、快速發展。預計在《意見》及其相關配套政策以及其他振興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機械行業的內需將保持旺盛增長。 陸續出臺的振興裝備配套政策有利于行業快速發展。目前相關配套的細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制定重點發展領域的技術政策,著力培養國內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2.所得稅優惠,如研發投入可抵免企業所得稅;3.調整進出口關稅,如提高整機進口稅率,降低零部件進口關稅,調高資源性商品出口關稅,有利于國產設備替代進口,有利于國內裝備制造企業降低成本;4.調整出口退稅率,如提高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出口退稅率,降低低附加值產品出口退稅率,有利于國內企業盈利能力提升、產品技術升級;5.限制重大裝備進口,有利于內需增加,替代進口;6.專項資金扶持,有利于企業做強做大。 2.3旺盛內需帶動行業健康發展 在未來GDP穩定增長的前提下,國內機械設備需求增速將超過GDP增速。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隨著國家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變化,更加注重生活質量,勞動力成本將持續攀升,設備替代人工成必然趨勢,因此機械設備需求也必將多品種、多樣化。我們預計未來幾年部分產品仍將保持旺盛需求,譬如為了解決運輸瓶頸,鐵路投資持續增加,相關設備需求旺盛;為了解決電力短缺,近幾年國家加大電站及輸變電建設力度,未來幾年電站建設仍將保持在高位,輸變電建設將保持快速增長;新農村建設、鐵路投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等都將拉動工程機械旺盛需求。 國內產品正在逐步替代進口,且空間巨大 隨著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品技術升級,國內產品正在逐步替代進口,且空間巨大。2005年我國機電產品累計進口3503.78億美元,其中機械及設備進口963.75億美元,同比增長5.18%,增速較2004年下降約23個百分點,表明進口替代在加快。2006年1-10月,機械及設備累計進口889.98億美元,同比增長13.84%,在國內需求拉動下,進口增速出現反彈。 2.4強勁出口拉動行業快速增長 中國機械工業經過近20年的努力發展,從先前的引進設備、消化吸收,基本滿足國內基礎需求,發展到現在的改造創新、替代進口、加快出口階段。2006年1-10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同比增長了29.64%,機械及設備的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3.90%,增速較2005年全年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1)基數逐漸加大;2)集裝箱產品的出口增速明顯下降,06年1-10月集裝箱出口同比下降了9.81%,拖累了整個機械行業的出口表現。但我們認為在部分子行業如工程機械等出口快速增長的拉動下,未來機械行業的整體出口增速將有所提升。 我國機械裝備出口通常通過三種方式 目前,我國機械裝備出口通常通過三種方式:第一是隨項目帶出去,這種方式的出口產品利潤率會略低一些;第二種是自主出口;第三種是到海外投資設廠,特別是在本幣升值的情況下,到海外投資設廠顯得相對劃算。機械企業經過近幾年發展,規模擴大、產品技術提升、性能穩定、產品正在得到國際市場逐步認可。 2.5并購將造就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機械行業是重組并購最為活躍的板塊之一。《中國并購報告》顯示,2003年大機械行業并購數量120次,位居第二,并購金額達101.3億元;2004年并購數量大幅下降為50次,金額75億元。2003年是2000年以來機械行業增速最高的年份,行業內企業并購熱情高漲,諸多大型國企也在當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制重組,如特變電工收購沈變、上海電氣集團改制重組啟動、上海新梅收購上海港機、南方香江收購山東臨工、浙江精工鋼構收購長江股份等等;2004年受宏觀調控影響機械需求增速快速下降,且隨著鋼材等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揚,企業業績增速明顯放緩,企業并購動力也隨之下降。 外資并購國內企業的積極性高漲 2005年以后并購再次加速,外資并購國內企業的積極性高漲,2005年以來機械行業最引人注目的并購案例就是:美國凱雷公司計劃用3.75億美元收購徐工機械85%股權,間接控股徐工科技,目前新方案中已將收購比例調整至50%。新方案已獲得江蘇省和徐州市政府有關部門的基本認可,將正式呈報國家相關部門審批,但由于該事件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國家相關部門尚未批復收購事宜。 機械行業重組并購主要方式有:1)資產置換,實現行業內部、或控股股東集團內部的重組。典型案例:上海機電與控股股東之間歷年的資產重組;中聯重科收購建機院下屬環衛設備、汽車起重機資產。2)借殼上市,實現跨行業重組。典型案例:浙江精工鋼構借殼長江股份上市;南方香江集團借殼山東臨工上市。3)戰略重組并購。典型案例:振華港機大股東中港灣集團和中國路橋集團合并重組為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沈陽機床集團戰略收購德國希斯公司、云南機床、交大科技。 全流通將為重組并購提供便利,并有望降低并購成本。根據“十一五規劃建議”精神,我們認為在未來幾年,機械行業中企業之間的收購兼并行為將進一步增加。通過收購兼并,國內將造就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機械行業發展前景簡析 從目前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態勢和機械工業的增長潛力看,機械工業發展既面臨挑,又有許多機遇。據分析,主要行業走勢大體如下: [b]工程機械行業:[/b]預計隨著國家對鐵道、公路、機場、碼頭和城市公用基礎設施等項目投資力度的加強,國內市場對工程機械產品的市場需求會有所改善。雖然今年企業生產漲幅會比去年有所降低,但全年工程機械行業仍將保持適度增長。 [b]農業機械行業:[/b]由于國家繼續加強對農業的投入和農產品收購的順價政策實行,預計大型農機產品生產降幅將明顯降低,農業運輸機械將保持適度增長,一些小型、專用農機具市場需求將保持平穩。但受農民收入增長減慢和收入分流等因素的影響,預計農機生產低速增長的狀態不可能扭轉。 [b]石化通用機械行業:[/b]由于石油化工通用設備行業的產品多系量大面廣的輔機制造,盡管今年以來這個行業生產增幅逐月回落,但與其它機械制造行業比仍是基本適度的。從主要產品情況看,受海上石油發展的影響,石油鉆采、煉油化工設備保持一定增長;氣體壓縮機、高中壓閥門生產與化肥行業生產不景氣有關,降幅都較大。從目前相關行業發展前景看,今后石化通用行業情況會有轉機,生產增長會有所恢復,尤其是國家加大對年產30萬噸及以上合成氨、48萬噸及以上尿素、30萬噸及以上乙烯成套設備等的技術改造會促進需求的平穩增長。 [b]儀器儀表行業:[/b]從目前主要儀表產品的發展前景看,預計投資類儀表的市場需求會有所好轉,受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動,預計各種水表、電表需求將逐漸趨穩,光學儀器和消費類儀表將能夠繼續保持目前的增長態勢,全年生產增長將在5%左右。 機械行業未來五年發展前景樂觀 1.機械行業未來五年發展前景樂觀 機械行業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關系密切,我們預計“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速將略低于“十五”期間的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將較“十五”期間有所減緩,但預計幅度不會大,2007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將保持在20%以上,在振興裝備政策推動和外銷強勁增長拉動下,機械行業將繼續朝著持續向上的方向健康發展。 預計2006年機械行業收入增速保持在29%左右,未來五年行業復合增速仍將保持在18%以上。 2.1中國機械裝備發展進入最佳發展時期 世界制造業轉移,中國正在逐步成為世界加工廠。美國、德國、**、韓國等國家已經進入工業化發展的高技術密集時代與微電子時代,鋼鐵、機械、化工等重工業正逐漸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我國目前經濟發展已經過了發展初期,正處于重化工業發展中期。 未來10年將是中國機械行業發展最佳時期。美國、德國的重化工業發展期延續了18年以上,美國、德國、**、韓國四國重化工業發展期平均延續了12年,我們估計中國的重化工業發展期將至少延續10年,直到2015年。因此,在未來10年中,隨著中國重化工業進程的推進,中國企業規模、產品技術、質量等都將得到大幅提升,國產機械產品國際競爭力增強,逐步替代進口,并加速出口。目前,機械行業中部分子行業如船舶、鐵路、集裝箱及集裝箱起重機制造等已經受益于國際間的產業轉移,并將持續受益;電站設備、工程機械、機床等將受益于產業轉移,加快出口進程。 2.2未來發展將持續受益于振興裝備之國策 振興裝備政策推動內需。2006年6月28日《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意見》提出未來將重點發展16大領域,即: 發電、輸變電、石化、煤化工、薄板連軋、煤綜采、造船、鐵路與軌道交通、環保、工程機械、自控和精密儀器、數控機床、紡機、農機、IT設備、飛機。《意見》不僅為裝備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明確了方向和目標,還提出了有關政策支持方面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稅收優惠政策、資金支持等,有利于機械行業的長期健康、快速發展。預計在《意見》及其相關配套政策以及其他振興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機械行業的內需將保持旺盛增長。 陸續出臺的振興裝備配套政策有利于行業快速發展。目前相關配套的細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制定重點發展領域的技術政策,著力培養國內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2.所得稅優惠,如研發投入可抵免企業所得稅;3.調整進出口關稅,如提高整機進口稅率,降低零部件進口關稅,調高資源性商品出口關稅,有利于國產設備替代進口,有利于國內裝備制造企業降低成本;4.調整出口退稅率,如提高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出口退稅率,降低低附加值產品出口退稅率,有利于國內企業盈利能力提升、產品技術升級;5.限制重大裝備進口,有利于內需增加,替代進口;6.專項資金扶持,有利于企業做強做大。 2.3旺盛內需帶動行業健康發展 在未來GDP穩定增長的前提下,國內機械設備需求增速將超過GDP增速。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隨著國家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變化,更加注重生活質量,勞動力成本將持續攀升,設備替代人工成必然趨勢,因此機械設備需求也必將多品種、多樣化。我們預計未來幾年部分產品仍將保持旺盛需求,譬如為了解決運輸瓶頸,鐵路投資持續增加,相關設備需求旺盛;為了解決電力短缺,近幾年國家加大電站及輸變電建設力度,未來幾年電站建設仍將保持在高位,輸變電建設將保持快速增長;新農村建設、鐵路投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等都將拉動工程機械旺盛需求。 國內產品正在逐步替代進口,且空間巨大 隨著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品技術升級,國內產品正在逐步替代進口,且空間巨大。2005年我國機電產品累計進口3503.78億美元,其中機械及設備進口963.75億美元,同比增長5.18%,增速較2004年下降約23個百分點,表明進口替代在加快。2006年1-10月,機械及設備累計進口889.98億美元,同比增長13.84%,在國內需求拉動下,進口增速出現反彈。 2.4強勁出口拉動行業快速增長 中國機械工業經過近20年的努力發展,從先前的引進設備、消化吸收,基本滿足國內基礎需求,發展到現在的改造創新、替代進口、加快出口階段。2006年1-10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同比增長了29.64%,機械及設備的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3.90%,增速較2005年全年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1)基數逐漸加大;2)集裝箱產品的出口增速明顯下降,06年1-10月集裝箱出口同比下降了9.81%,拖累了整個機械行業的出口表現。但我們認為在部分子行業如工程機械等出口快速增長的拉動下,未來機械行業的整體出口增速將有所提升。 我國機械裝備出口通常通過三種方式 目前,我國機械裝備出口通常通過三種方式:第一是隨項目帶出去,這種方式的出口產品利潤率會略低一些;第二種是自主出口;第三種是到海外投資設廠,特別是在本幣升值的情況下,到海外投資設廠顯得相對劃算。機械企業經過近幾年發展,規模擴大、產品技術提升、性能穩定、產品正在得到國際市場逐步認可。 2.5并購將造就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機械行業是重組并購最為活躍的板塊之一。《中國并購報告》顯示,2003年大機械行業并購數量120次,位居第二,并購金額達101.3億元;2004年并購數量大幅下降為50次,金額75億元。2003年是2000年以來機械行業增速最高的年份,行業內企業并購熱情高漲,諸多大型國企也在當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制重組,如特變電工收購沈變、上海電氣集團改制重組啟動、上海新梅收購上海港機、南方香江收購山東臨工、浙江精工鋼構收購長江股份等等;2004年受宏觀調控影響機械需求增速快速下降,且隨著鋼材等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揚,企業業績增速明顯放緩,企業并購動力也隨之下降。 外資并購國內企業的積極性高漲 2005年以后并購再次加速,外資并購國內企業的積極性高漲,2005年以來機械行業最引人注目的并購案例就是:美國凱雷公司計劃用3.75億美元收購徐工機械85%股權,間接控股徐工科技,目前新方案中已將收購比例調整至50%。新方案已獲得江蘇省和徐州市政府有關部門的基本認可,將正式呈報國家相關部門審批,但由于該事件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國家相關部門尚未批復收購事宜。 機械行業重組并購主要方式有:1)資產置換,實現行業內部、或控股股東集團內部的重組。典型案例:上海機電與控股股東之間歷年的資產重組;中聯重科收購建機院下屬環衛設備、汽車起重機資產。2)借殼上市,實現跨行業重組。典型案例:浙江精工鋼構借殼長江股份上市;南方香江集團借殼山東臨工上市。3)戰略重組并購。典型案例:振華港機大股東中港灣集團和中國路橋集團合并重組為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沈陽機床集團戰略收購德國希斯公司、云南機床、交大科技。 全流通將為重組并購提供便利,并有望降低并購成本。根據“十一五規劃建議”精神,我們認為在未來幾年,機械行業中企業之間的收購兼并行為將進一步增加。通過收購兼并,國內將造就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相當好
相當好
城鄉規劃類專業的前景,以及考證?
城鄉規劃類專業的前景,以及考證?城鄉規劃類專業的前景,以及考證?:在未來幾十年的中國,城鄉規劃專業的前景還是很可觀的。第一,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在全面加速,而且還需要幾十年時間來完成,全國:-城鄉規劃,前景,專業,考證 在未來幾十年的中國,城鄉規劃專業的前景還是很可觀的。
第一,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在全面加速,而且還需要幾十年時間來完成,全國各地都在誕生一批批新的城鎮,而且由于以前規劃的相對落后,許多大城市在建設新城的同時,還要對老舊城區進行改造。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大量的城鄉規劃設計等建設方面人才。城鎮住宅、城鄉商業、市政基礎在內的建設,也將帶來規劃設計相關人才的大量需求。
第二,城鄉規劃這個專業的就業面十分廣。可以去設計院,規劃院做設計,如果你能力很強,可以試著申請國內外著名的事務所,前景十分可觀;你也可以走公務員這條路,比較穩定,比如各種城市的規劃局等;你也可以從事教育,在高校和教育機構任教;當然我個人最希望是能夠進入資訊類的公司,給政府部門或者房地產商提供規劃咨詢,商業咨詢,相對而言職業比較靈活,還可以接觸到一個項目的方方面面,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比如商業咨詢可以進入地產的商業部門領域,從項目定位到商場設計,再到招商,再到后期運營等,都可以全程參與。
但一個專業前景是否可觀,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自身的能力和業務素質市場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主要的證書就是注冊城鄉規劃師,是指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注冊城市規劃師執業資格證書,并經注冊登記后從事城市規劃業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城市規劃將來的職業前景
城市規劃專業就業方向
城市規劃師或建筑師--在規劃院、建筑設計院或內設計事務所從事城市規劃設容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及相關課題研究.起薪在大城市一般為1000~5000元/月.
政府機關公務員--在規劃管理局、土地管理局、住宅發展局、建設委員會等城建管理部門和計劃委員會等政府宏觀調控部門從事城建管理與課題研究.起薪在大城市一般為1500~3000元/月.
房地產公司職員--從事房地產開發前期可行性研究、房產項目設計策劃、聯系與指導設計部門等工作.起薪在大城市一般為1000~5000元/月.
房地產咨詢與中介公司職員--替委托方進行房地產開發前期可行性研究、房產項目設計策劃、代辦委托設計與上報管理部門申請審批.起薪在大城市一般為1000~5000元/月.
城市規劃專業就業前景
隨著城鄉統籌發展思路的鋪開,我國城市化進程將加快步伐.一個城市能否規劃得當,關系著城市的發展與穩定布局.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公眾參與熱情的提升,城市規劃者開始從幕后走到前臺,城市規劃人才的價值越來越得到領導和群眾的認可,其影響力也越來越受人注目.
相關推薦:
最高額保證法律依據(民法典后保證最高額擔保的規定)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資本(中外合資企業注冊資本金要求)
車輛抵押貸款(汽車抵押貸款需要什么條件)
國有企業設立的資料(國有企業注冊條件)
怎么注冊公司流程(公司注冊流程及需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