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算機硬件
計算機硬件是指進行會計數據輸入、處理、存儲及輸出的各種電子設備,如輸入設備有鍵盤、掃描儀等;數據處理設備有計算機主機等;存儲設備有磁盤、光盤等;輸出設備有打印機、顯示器等。
2、計算機軟件
計算機軟件包括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類。系統軟件是保證會計信息系統能夠正常運行大的基礎軟件,如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等;在會計信息系統中應用軟件主要指會計軟件,
它是專門用于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的軟件,是會計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會計軟件的信息系統就不能稱之為會計信息系統,擁有會計軟件是會計信息系統區別于其他信息系統的主要因素。
3、會計人員
會計人員是指會計信息系統的使用人員和管理人員,包括會計主管、系統開發人員、系統維護人員、憑證錄入人員、憑證審核人員、會計檔案保管人員等。
會計人員也是會計信息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會計人員和系統管理人員隊伍,那么有再好的硬件、系統軟件、會計軟件,會計信息系統也不能穩定、正常地運行。
4、會計信息系統的運行規程
會計信息系統的運行規程是指保證會計信息系統正常運行的各種制度和控制程序,如硬件管理制度、數據管理制度、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會計制度等
擴展資料
基本特點
一、數據來源廣泛,數據量大;
二、數據的結構和數據處理的流程較復雜;
三、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要求高;
四、數據處理的環節多,很多處理步驟具有周期性;
五、數據的加工處理有嚴格的制度規定并要求留有明確的審計線索;
六、信息輸出種類多,數量大,格式上有嚴格的要求;
七、數據處理過程的安全,保密性有嚴格的要求。
會計信息系統模式劃分為四種:手工會計信息系統、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準現代會計信息系統、現代會計信息系統
1、手工會計信息系統
(15世紀)其核心是會計恒等式、會計循環、會計科目表、分錄和賬簿。該模式可追溯到l3、l4世紀威尼斯商人的借貸記賬法,后由意大利數學家、近代會計之父盧卡·帕喬利經過6年調查研究和整理,于1494年11月10日出版了《數學大全》一書。該模式一直延用至今。
2、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
(20世紀50年代)電子計算機應用于手工會計信息系統之中,即為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模式,該模式正逐步取代手工會計信息系統。1954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第一次使用計算機計算職工工資,從而引起了會計處理的變革,標志著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模式的開始。
3、準現代會計信息系統
(20世紀60年代末)計算機數據管理技術經歷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統、數據庫系統三個階段。數據庫會計的理論模型可以追溯到1939年,由戈茨(Goetz)提出,該系統是保存最原始狀態的數據,以便數據可以按照最切合每一個用戶需求的形式進行組織。
4、現代會計信息系統
(1982年)1982年7月,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會計系教授麥卡錫(Me.Carthy)在《會計評論》上發表了題為《REA會計模型:共享數據環境中的會計系統的一般框架》的論文,提出了REA模型,標志著現代會計信息系統模式的開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會計信息系統
會計信息系統的組成包括特定人員、數據處理工具、數據處理規程。
數據內(Data)是對事實、概念或指容令的一種表達形式,可由人工或自動化裝置進行處理。數據經過解釋并賦予一定的意義之后,便成為信息。數據處理(data processing)是對數據的采集、存儲、檢索、加工、變換和傳輸。
數據處理的基本目的是從大量的、可能是雜亂無章的、難以理解的數據中抽取并推導出對于某些特定的人們來說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數據。
擴展資料:
基本特點
一、數據來源廣泛,數據量大;
二、數據的結構和數據處理的流程較復雜;
三、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要求高;
四、數據處理的環節多,很多處理步驟具有周期性;
五、數據的加工處理有嚴格的制度規定并要求留有明確的審計線索;
六、信息輸出種類多,數量大,格式上有嚴格的要求;
七、數據處理過程的安全,保密性有嚴格的要求。
基本功能
1、會計數據的采集;
2、會計數據的存貯;
3、會計數據的加工;
4、會計信息的傳輸;
5、會計信息的輸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會計信息系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