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上臺以來對華政策發布時間及簡介
美國在奧巴馬總統上任第一年(2009)與中國維持的密切關系,已有極為顯著的大幅轉變。他上任剛進入第二年(1月 20日),美國原先對中國禮讓和藹的作風,一變而擺出一付嚴厲唐突甚至苛刻指責的姿態。
?。ㄒ唬W巴馬于2009年1月20日就職時,正值由于華爾街崩潰而引發的全美經濟癱瘓之低潮時期。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遭遇空前的挑戰。全球經濟也均遭池魚之殃。但唯有東亞各國受損最小而以后顯示復蘇之進度也是最快。尤以中國為然。奧巴馬深知在地緣經濟的時代,為美國經濟安全著想應該極力取得與太亞地區掛鉤。中國除了已取代美國而成為韓國、日本、以及澳洲最大貿易伙伴以外,并且和擁有十個成員國的“東協國組織”(ASEAN,一譯“東盟”)組成了一個十加一的自由貿易區。
因此,奧巴馬知道要使美國為太亞地區所接受,必須先爭取中國支持,而且要強調美國也是太平洋環圈的一員。奧巴馬去秋走訪東亞之用意即是為此。他在參加亞太經合會(APEC)年會以后,又特地參加了東協國組織的峰會。還自為第一個美國總統參加該組織的峰會,其目的乃在沫滅以前(自1967以來)美國忽視該組織的惡跡與不良印象。而他在繼兩次G-20峰會以及在亞太經合會場合已經會見了中國胡錦濤主席數次以后,還要堅持去訪華三日(1115-182009)再與胡主席密談的用意,也關于奧巴馬的宿愿是否達成了,我們可在中方的反應上得到明確答案。在《中美聯合聲明》的第二部份有言‘中方表示,歡迎美國作為一個亞太地區國家為本區和平、穩定、與繁榮做出努力’。這正是奧巴馬千里迢迢尋求的肯定。真可說是求仁而得仁。何況這個承諾與保證,表示中國不畏懼美國參預亞太地區會引起與中國無味之競爭。奧巴馬知道中國在心里上已有禮讓美國的打算。
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盡管美國國內對他的對華政策有很多批評(譬如他忽略了中國‘操縱人民幣’、以及民權問題、甚至為了討好北京而對達賴喇嘛避而不見等等),他均忍氣吞聲地暫不作回應??墒窃诼橹菅a選的結果一出,對奧巴馬來說,情勢完全不一樣了。
?。ㄈ┗谶@種體會,奧巴馬在麻州補選后立即行動。除了召回老班底(即幫助他入主白宮的競選團隊)應戰以外,立即在政策上作某些緊要調整。在內政上特別加緊注意經濟復蘇以及幫助中產階級與窮人等等。在外交上的調整比較慢,但有兩件事情受到奧巴馬政府的立即反應。第一,在麻州補選后的第三天(1 月22日),副總統拜登即現身于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表面上是與伊拉克政府討論數百名候選人被禁止參加3月27日舉行的伊拉克選舉問題。但,實質上是為了給美國的民眾感覺奧巴馬并沒有忽視伊拉克問題。特別要美國人都知道伊拉克已進入以和平選舉恢復正常的轉型期;這樣美軍的駐扎就不是絕對必需的了。第二,立刻在對華政策上擺出強硬姿態。并借用谷歌在中國短暫的風波來把互聯網自由變成美政府對北京叫囂升等的借故。
谷歌曾在1月12日宣布有意將其在中國之網站關閉,并退出中國。原因是除了中國的審查制度外,還有最近遭受到一連串的駭客攻擊。可是按照中國的部份網民與媒體(包括香港鳳凰電視首席評論員阮次山的評析),谷歌是因為在華生意迄無起色,所以要找一個有體面的下臺階,或是與中國政府討價還價的藉口。谷歌在中國只占全部搜索服務市場的32%,與百度擁有68%的市場相比,連一半都不到。(其實百度的網站也不斷被外來(疑是美國)駭客攻擊;百度也已于1月12日狀告美國域名注冊商。)谷歌在七天以后的1月19日卻又宣布決定不退出中國市場,更在它網站的“黑板報”上宣稱所有關于谷歌要退出中國的報導“全屬虛構”。
盡管所謂的谷歌風波已經完全平息,可是無巧不成書,麻州的補選是在同一日舉行。兩天以后(1月21日),國務卿希拉里在華府演講,宣稱將提升 “網路自由”為外交重點。并很尖銳地宣告美國將助世人沖破網路鐵幕,并要求北京徹底調查谷歌被駭事件。喜萊莉還語帶威脅地說美國要幫助中國的網民“翻越審查墻”。這種跡近干涉他國內政的恐嚇,本來與喜萊莉外交部長身份不符。但,很明顯的,她是講給美國保守派與支持共和黨的民眾聽的。這并非只是她個人或者美國國務院的對華政策改變,因為再過兩天(1月23日)白宮也有同樣嗆聲響應。一位資深白宮官員對外宣稱,奧巴馬總統對谷歌在中國的網站被駭非常困惱。而且對中國一味的否認至為不滿。
由此,我們知道希拉里的發言是轉達奧巴馬在麻州補選后政策調整的一個信息。另外,為了應付與平息美國國會的友臺議員(多數是共和黨),奧巴馬特別迅速地在1月25日通知國會他對臺灣新一輪軍售的決定。據報,這批武器可能包括UH-60黑鷹直升飛機、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以及臺灣防衛通訊網路相關裝備。這項軍售雖然說是前總統布什早在2001年批準軍售臺灣110億元部份武器的分階段執行,但發生在北京最近才警告美國軍售臺灣將惡化中美關系(甚至導致雙方交流中斷)的不久,不得不令人質疑奧巴馬的動機何在。如果他不是刻意要破壞美中關系的話,那這種提高姿態正是作給國內大眾看的,用以克服一般對他在外交(與國防)上“太過軟弱”的嚴厲指-
香港1月31日電(作者 熊)美國在奧巴馬總統上任第一年(2009)與中國維持的密切關系,已有極為顯著的大幅轉變。他上任剛進入第二年(1月 20日),美國原先對中國禮讓和藹的作風,一變而擺出一付嚴厲唐突甚至苛刻指責的姿態。歸根究底,這是由于119日麻州(Massachusetts)為已故聯邦參議員愛德華、肯尼迪(民主黨)遺缺補選結果的震撼。在這次補選中,名不見經傳的共和黨人思考特、布朗(Scott Brown)高票當選,不但是打破了麻州歷來民主黨掌控的傳統,而且在本屆國會推翻了民主黨在聯邦參議院的戰略優勢。理解美國政治微妙的人,知道這代表選民對民主黨高度不滿以及共和黨在2008大選失敗以來再度抬頭的跡象。由于這個震撼,奧巴馬不能再忽視來自共和黨與一般議論對他一年來越來越嚴厲的批評與指責,因而須作某些重要政策上的調整,波及他的對華政策。茲分析如下:
?。ㄒ唬W巴馬于2009年1月20日就職時,正值由于華爾街崩潰而引發的全美經濟癱瘓之低潮時期。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遭遇空前的挑戰。全球經濟也均遭池魚之殃。但唯有東亞各國受損最小而以后顯示復蘇之進度也是最快。尤以中國為然。奧巴馬深知在地緣經濟的時代,為美國經濟安全著想應該極力取得與太亞地區掛鉤。中國除了已取代美國而成為韓國、日本、以及澳洲最大貿易伙伴以外,并且和擁有十個成員國的“東協國組織”(ASEAN,一譯“東盟”)組成了一個十加一的自由貿易區。
因此,奧巴馬知道要使美國為太亞地區所接受,必須先爭取中國支持,而且要強調美國也是太平洋環圈的一員。奧巴馬去秋走訪東亞之用意即是為此。他在參加亞太經合會(APEC)年會以后,又特地參加了東協國組織的峰會。還自為第一個美國總統參加該組織的峰會,其目的乃在沫滅以前(自1967以來)美國忽視該組織的惡跡與不良印象。而他在繼兩次G-20峰會以及在亞太經合會場合已經會見了中國胡錦濤主席數次以后,還要堅持去訪華三日(1115-182009)再與胡主席密談的用意,也是由于這個緣故。
奧巴馬政府上臺一年后,對中國擺出一付嚴厲唐突甚至苛刻指責的姿態。
關于奧巴馬的宿愿是否達成了,我們可在中方的反應上得到明確答案。在《中美聯合聲明》的第二部份有言‘中方表示,歡迎美國作為一個亞太地區國家為本區和平、穩定、與繁榮做出努力’。這正是奧巴馬千里迢迢尋求的肯定。真可說是求仁而得仁。何況這個承諾與保證,表示中國不畏懼美國參預亞太地區會引起與中國無味之競爭。奧巴馬知道中國在心里上已有禮讓美國的打算。
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盡管美國國內對他的對華政策有很多批評(譬如他忽略了中國‘操縱人民幣’、以及民權問題、甚至為了討好北京而對達賴喇嘛避而不見等等),他均忍氣吞聲地暫不作回應??墒窃诼橹菅a選的結果一出,對奧巴馬來說,情勢完全不一樣了。
?。ǘ┞橹莨埠忘h人布朗被選上繼任民主黨耆宿愛德華、肯尼迪參議員的結果,首先在于它打破了美國參議院內民主黨60對共和黨40的投票結構,將奧巴馬的醫改立法是否通過一案懸在半空中。民主黨在參議院的多數,已經不能阻擋共和黨以行使每個參議員均具有的冗長演說(filibuster)的權力,來阻撓表決程序的了。除此以外,更嚴重的是,麻州是美國新英格蘭區的核心州,也是美國自由主義者的老地盤?,F在連這個自由主義的堡壘都被保守的共和黨攻破了??烧f對民主黨與奧巴馬皆是一個警世響鐘。
何況,在該次競選中,為了支持民主黨競選人蔻可立(Martha Coakley),民主黨還動用了兩個重量級人士為其站臺助選。一個是肯尼迪參議員的遺孀(Victoria Reggie Kennedy)以及奧巴馬總統本人。沒想到連奧巴馬親自去麻州為蔻可立站臺也未能挽回大局。正好像臺灣去年底的‘三合一’選舉,馬英九九次到宜蘭縣為國民黨候選人呂國華站臺仍不能挽回呂以‘總統牌不靈’而飲恨敗選,如同一轍。
在麻州補選競選期中,著名的共和黨鷹派、前紐約市長朱立安力(Rudy Giuliani)來為布朗站臺。在吹捧布朗過去軍旅背景的同時,他強力攻擊奧巴馬總統在國防與外交上的軟弱。偏偏民主黨競選人蔻可立支持奧巴馬的軟弱政策(包括他要由伊拉克撤軍)。因而媒體乃將布朗與蔻可立之差別,最簡單的歸納成他們各自在國防與外交上的立場。布朗最終高票當選,與此不無關系。根據民調,在麻州1/19補選參加投票的選民,有63%的人說,美國政府嚴重脫離軌道。有3/4的人說他們要送布朗進聯邦參議院,為了要增強共和黨實力以對抗奧巴馬。這些民調結果,對于民主黨來說,無異是今年11月國會期中選舉的一個惡兆。所以奧巴馬不得不對此嚴加正視。
?。ㄈ┗谶@種體會,奧巴馬在麻州補選后立即行動。除了召回老班底(即幫助他入主白宮的競選團隊)應戰以外,立即在政策上作某些緊要調整。在內政上特別加緊注意經濟復蘇以及幫助中產階級與窮人等等。在外交上的調整比較慢,但有兩件事情受到奧巴馬政府的立即反應。第一,在麻州補選后的第三天(1 月22日),副總統拜登即現身于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表面上是與伊拉克政府討論數百名候選人被禁止參加3月27日舉行的伊拉克選舉問題。但,實質上是為了給美國的民眾感覺奧巴馬并沒有忽視伊拉克問題。特別要美國人都知道伊拉克已進入以和平選舉恢復正常的轉型期;這樣美軍的駐扎就不是絕對必需的了。第二,立刻在對華政策上擺出強硬姿態。并借用谷歌在中國短暫的風波來把互聯網自由變成美政府對北京叫囂升等的借故。
谷歌曾在1月12日宣布有意將其在中國之網站關閉,并退出中國。原因是除了中國的審查制度外,還有最近遭受到一連串的駭客攻擊??墒前凑罩袊牟糠菥W民與媒體(包括香港鳳凰電視首席評論員阮次山的評析),谷歌是因為在華生意迄無起色,所以要找一個有體面的下臺階,或是與中國政府討價還價的藉口。谷歌在中國只占全部搜索服務市場的32%,與百度擁有68%的市場相比,連一半都不到。(其實百度的網站也不斷被外來(疑是美國)駭客攻擊;百度也已于1月12日狀告美國域名注冊商。)谷歌在七天以后的1月19日卻又宣布決定不退出中國市場,更在它網站的“黑板報”上宣稱所有關于谷歌要退出中國的報導“全屬虛構”。
盡管所謂的谷歌風波已經完全平息,可是無巧不成書,麻州的補選是在同一日舉行。兩天以后(1月21日),國務卿希拉里在華府演講,宣稱將提升 “網路自由”為外交重點。并很尖銳地宣告美國將助世人沖破網路鐵幕,并要求北京徹底調查谷歌被駭事件。喜萊莉還語帶威脅地說美國要幫助中國的網民“翻越審查墻”。這種跡近干涉他國內政的恐嚇,本來與喜萊莉外交部長身份不符。但,很明顯的,她是講給美國保守派與支持共和黨的民眾聽的。這并非只是她個人或者美國國務院的對華政策改變,因為再過兩天(1月23日)白宮也有同樣嗆聲響應。一位資深白宮官員對外宣稱,奧巴馬總統對谷歌在中國的網站被駭非常困惱。而且對中國一味的否認至為不滿。
由此,我們知道希拉里的發言是轉達奧巴馬在麻州補選后政策調整的一個信息。另外,為了應付與平息美國國會的友臺議員(多數是共和黨),奧巴馬特別迅速地在1月25日通知國會他對臺灣新一輪軍售的決定。據報,這批武器可能包括UH-60黑鷹直升飛機、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以及臺灣防衛通訊網路相關裝備。這項軍售雖然說是前總統布什早在2001年批準軍售臺灣110億元部份武器的分階段執行,但發生在北京最近才警告美國軍售臺灣將惡化中美關系(甚至導致雙方交流中斷)的不久,不得不令人質疑奧巴馬的動機何在。如果他不是刻意要破壞美中關系的話,那這種提高姿態正是作給國內大眾看的,用以克服一般對他在外交(與國防)上“太過軟弱”的嚴厲指責,殆無可否認。
結束語
要質問奧巴馬政府對華政策姿態突然轉變的動機,我們只須反思一下那短暫谷歌風波的開始與結束的日期,再與麻州補選的日期相比,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谷歌早在1月12日發難,向中國提出不滿并倡退出中國之說??墒菫槭裁疵绹敃r除了例行公事地敦促中國政府調查駭客事件以外,并沒有雷行朱書的反應?偏偏在1月19谷歌風波由谷歌自己宣布已告結束之后兩天,才有喜萊莉的嚴辭譴責中方(再兩天之后才有白宮的響應)?所以,無論白宮與奧巴馬的領導班子承不承認,在1月21日以后的美國對華姿態,完全和美國國內政黨政治因麻州補選結果為民主黨帶來一個迫切危機感有密切關系。
依同樣的邏輯推理,假如今年年底國會期中選舉,共和黨乘其麻州勝選余威而贏得了更多席次的話,奧巴馬領導下的民主黨政府,將因要應付國會壓力,一定在對華政策上還會有某些逼不得已的波動。第一炮大概是人民幣升值的問題。以往已有保護主義議員在參議院提案,要美國政府向中國政府施壓,逼使人民幣升值。他們的理由是中國操縱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強將人民幣價值壓低,用以幫助中國對美的輸出。所以才造成了喏大的美國貿易逆差。但以往的提案,終因保護主義勢力的票數不夠,未能通過。但如年底期中選舉共和黨席次增加,可以保證類似的提案還會死灰復燃。雖然中國政府已于11月初宣布人民幣將與美元脫鉤,保守政客一定還會挑起其他的問題干擾奧巴馬的對華政策。這也是可以預料的??傊?,美國的對華政策,除了決定于美國行政部門以外,還會因其國內兩黨政治的音樂旋律改變而旋轉。以上所言,只不過是一個最近的實例而已。
(作者為紐約大學終身教授)
要普通點的
是作業還是什么?
要是作業就詳細、
要是普通就簡單點
奧巴馬上臺后美國對外戰略的演變是什么?
奧巴馬上臺后美國對外戰略的演變是什么? 一、國家安全戰略中“去布什化”傾向顯著
第一,在“變革外交”主導下,奧巴馬政府在傳統的對外安全戰略重點上“求新求變”,以擺脫布什政府因單邊主義和軍事反恐導致的美在海外戰略困境,謀求合理的海外戰略目標。這是奧巴馬政府進行戰略判斷和抉擇的突出特點。奧巴馬政府不再將“全球反恐”作為美國對外安全戰略的關鍵詞,而是將重點放在打擊“基地”組織在阿富汗和中東的存在、阻止塔利班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對政治秩序的破壞上。奧巴馬重新規劃了美海外軍事部署,不再將伊斯蘭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作為戰略打擊的重點目標,而是爭取與全球穆斯林和解,改善美在阿拉伯國家和穆斯林民眾中的地位和形象。奧巴馬政府調整了在兩個“遺留戰場”上的軍事和戰略目標,在伊拉克從重點打擊各種反叛力量轉向協助伊拉克維護政權穩定和經濟建設,在阿富汗從徹底打敗塔利班轉向防止塔利班重奪政權。這集中反映了奧巴馬政府尋求在伊、阿脫身的既定戰略選擇,實質性地降低在伊、阿問題上的基本目標。
第二,在“巧實力”理念的帶動下,奧巴馬軟化了美在“失敗國家”、“流氓國家”和“潛在對手國家”問題上的對抗立場,從布什時期以壓促變為主的策略,轉向了在全面對話、加強接觸、謀求妥協、軟硬兼施基礎上實現美戰略目標的新策略。奧巴馬政府宣布與古巴進行外交對話,與蘇丹政府代表進行接觸,派遣高級官員訪問緬甸;對朝鮮實行“人質外交”,不拒絕“雙邊接觸”;派遣中東特使調解以巴問題,宣布將向巴勒斯坦提供9億美元的財政援助;要求巴基斯坦加大打擊境內塔利班勢力的力度,同時給予巴大量經濟援助;奧巴馬上臺初期就竭力尋求與伊朗直接對話,雖然迄今沒有實現與“流氓國家”關系的實質性轉變,但對“流氓國家”實行“接觸”的戰略調整方向還會保持下去。2009年7月15日美國務卿希拉里所作的“多伙伴時代”的外交基調演講,反映了美在堅持自身主導地位的同時,愿意通過對話和接觸逐步解決美安全關切的新特點。
第三,美全球戰略重心加速向亞太地區轉移。美判斷最大的中長期國際戰略壓力來自亞太地區的“崛起中大國”,認為東亞地區秩序的不穩定性可能對美造成長期的戰略壓力。美“戰略重心東移”已成既定事實。奧巴馬政府在戰略和外交上對亞洲的重視程度有了實質性發展,全力強化美在亞洲的經濟、政治與戰略存在。奧巴馬上臺伊始就強調“亞洲外交”,其核心用意是強調美不會因為中國的崛起而對中國示弱或者坐視所謂“中國在東亞擴張勢力并侵蝕美國的利益”。為此,美國進一步擴大與東盟在安全與經濟領域的合作、支持東盟在南中國海領土爭議上的立場;進一步拉攏印度,簽署美印新的安全合作協議,承諾向印出售先進武器裝備,鼓勵印在印度洋和南亞發揮更大作用。在朝核問題上,奧巴馬政府一改布什政府時期以美為主的方針,轉而加強與日韓等國的政策協調。有針對性地強化美軍事部署,進一步鞏固和增強在亞洲的同盟和伙伴體系,共同謀劃和應對大國崛起,已成為奧巴馬政府東亞安全戰略的主線。
第四、通過“無核世界”構想和重啟美俄核裁軍談判,緩和俄格戰爭以來美俄之間的緊張關系,為解決伊朗核問題以及穩定東歐地區局勢創造條件。奧巴馬政府將穩定美俄關系列為重要外交議程,通過“重啟”美俄削減核武器談判,尋求兩國關系發展的突破點。為推動俄羅斯積極響應,奧巴馬政府做出推遲在波蘭和捷克部署導彈防御系統、暫緩格魯吉亞加入北約等一系列對俄“示好”姿態。奧巴馬在就職演說中特別提到俄是美反恐“盟友”,在兩國首腦會晤時公開稱贊普京總理“為了俄羅斯人所做的卓越努力”,而不像布什政府那樣嚴詞批評普京的政策導致俄“民主倒退”。2009年美俄關系出現了明顯改善的勢頭。
第五、提倡多邊主義,改變布什政府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和簽署《京都議定書》等問題上的保守立場,力圖提升美國際形象,重建美在氣候、環保、核裁軍以及改革國際金融體制等全球議題上的主導地位。以G20取代原來的G8機制,乃至讓G20機制長期化和制度化,成為奧巴馬政府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和推動“后危機”時代國際金融秩序重建的重要構想,其推動的多邊進程涉及防擴散、反恐、解決區域安全熱點問題、氣候變化、新能源等許多領域,但目的仍是強調“美國要再一次領導世界”。
二、奧巴馬對外戰略調整評估
奧巴馬政府的對外戰略不再傾向單靠超強的軍事經濟力量來追求美國的目標和價值,而是在策略上更多地注重與國際社會合作,更多地關注國際反應。面對當前嚴峻的金融危機形勢,奧巴馬政府將重振經濟置于施政的核心位置,將“發展”和“人權”列為美國外交與安全事務中的兩個最重要手段。其戰略調整很大程度上也是美迫于國內外政治與經濟壓力,不得不“收縮”戰線、挽救美國“形象”與“責任”而采取的無奈之舉。
奧巴馬政府對外戰略調整的收獲在于,糾正了布什政府時期美與歐亞盟國關系松動的傾向,重振了西方社會對美國的好感和信心,加深了整個西方世界對美國的戰略依賴。這不僅體現在大西洋兩岸關系改善、奧巴馬在歐洲贏得“明星聲望”,也體現在美韓同盟關系升級以及美在南亞、東南亞的戰略存在得到加強。奧巴馬對巴基斯坦的援助以及與印度關系的增強,使美對南亞事務有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
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駐軍的“一撤一增”,顯示出奧巴馬政府“反恐東移”新的戰略盤算。對阿增兵不僅僅是為了穩定卡爾扎伊政權和打擊塔利班勢力的反撲勢頭,更重要的也是為了監控目前局勢動蕩的巴基斯坦,防止阿、巴一道成為恐怖主義的巢穴,同時鼓勵西方盟國更多地承擔責任。
但另一方面,奧巴馬執政以來,中東和平難有作為,朝核問題陷入僵局,伊朗核問題驟然緊張,其“巧實力”外交在許多國際和地區重大熱點問題上并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
三、奧巴馬政府對外戰略調整展望
2010年美國對外戰略將繼續處于調整之中。美國內經濟形勢依然嚴峻,這將繼續成為制約奧巴馬政府對外戰略的最主要因素。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不關心美對外政策和海外軍事行動。美民眾關注點 “內向化”,將在相當程度上決定奧巴馬政府對外戰略調整的走向。
2010年,伊朗和巴基斯坦有可能取代阿富汗,成為奧巴馬政府外交事務的首要關注。伊朗國內政局特別是核問題發展將影響美對伊政策走向。由于受美國內經濟和中東地緣戰略環境的制約,奧巴馬政府對伊朗采取軍事打擊的可能性較小,但也不可能坐視伊朗逐步擁核。伊朗內部局勢越不穩定,美國利用國際制裁施壓的可能性就越大。未來美對巴基斯坦的政策是盡力防止其“作為一個核國家可能落入恐怖分子手中”。
短期看,奧巴馬政府在中東和平、朝鮮和伊朗核問題等國際熱點問題上仍然面臨較大挑戰。如果美貿易保護主義勢頭持續升級,G20機制在2010年的全球金融經濟協調能力勢必大為削弱。在美國會批準新的《清潔能源法案》之前,奧巴馬很難在推動全球多邊減排進程中有所作為。
奧巴馬政府上臺后盡管對華態度較為積極務實,但其對華政策的基本架構沒有變,在戰略上防范和牽制中國的基本目標沒有變,視中國為未來世界秩序最大“不確定因素”的戰略定位沒有變。值得注意的是,為應對中國崛起,奧巴馬政府不斷強化與同盟伙伴國間的戰略協商與政策協調,同時有針對性地加強了軍力建設和部署。對臺軍售、達賴問題以及美對華貿易保護主義,是可能導致2010年中美關系陷入低谷的三大因素。因此,中國既需要謀求互利共贏的中美關系,又需要防范美國針對中國的戰略牽制與“軟遏制”政策的新發展。
不來明的專門搞暗的,中文叫巧實力
奧巴馬對外政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簡答題,不需要長篇大論…謝謝總的來說,奧巴馬的對華政策值得肯定
奧巴馬本人雖然在競選中,不時對中國發出一點批評,但9月22號他在《中國商業周刊》發表的《關于對華政策》的文章中,總體的政策姿態是非常積極的。這篇文章有三點值得肯定的觀點:1、承認中國的重要性。2、認識到中國的復雜性。3、確定其政策目標是尋求與中國的合作。
不能簡單用保護主義形容奧巴馬的經濟政策
有經濟學家稱,奧巴馬的經濟政策趨向保護主義,可能會對全球經濟帶來不利影響。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陶文釗教授認為,一個政府的經濟政策是不能簡單用經濟學上的名詞去概括的。奧巴馬在競選中透露了一些他的經濟政策,比如給窮人減稅,提出能源自給等。但是這遠非全部。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是由一整套方案構成的。奧巴馬當選后,肯定會召集美國一流的經濟學家,一同研究出一整套的經濟政策。
奧巴馬對華態度理性務實
并不否認各個總統候選人的中國觀會有所不同,但是美國朝野上下的共識卻非常清晰:中國在經濟和政治上的崛起和繁榮強大是不可忽視的事實,所有候選人也都曾提及美中關系是21世紀美國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雙邊關系?!爸袊x者可能會認為,有些美國總統對華強硬,有些比較友好。這其實是個誤區。美國總統中國觀的建立是一個長時期的‘學習過程’,這個過程伴隨著他對中國的個人感情的轉變,但更為重要的則是美國國家利益的需要。”
中美雙方都應當從新的全球化環境下把握兩國的戰略關系
中國和美國分別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在維護全球金融穩定方面具有越來越多的共同戰略利益,當前全球經濟所出現的調整,可以說是全球經濟從劇烈的失衡重新尋找新的平衡點的過程,在這種動蕩的尋找平衡點的過程中,中國和美國都深深涉及其中,只有保持良好的戰略合作,才真正從長期內有利于雙方的戰略利益
奧巴馬本人則認為其外交政策有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傾聽不同的聲音,尊重不同的觀點。二是美國人應通過榜樣來推行自己的理想與價值觀,而不是用武器的力量。
相關推薦:
最高額保證法律依據(民法典后保證最高額擔保的規定)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資本(中外合資企業注冊資本金要求)
車輛抵押貸款(汽車抵押貸款需要什么條件)
國有企業設立的資料(國有企業注冊條件)
怎么注冊公司流程(公司注冊流程及需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