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性質來看,俄羅斯是資本主義性質的國家。 但是他的路線是社會主義的道路 它們是按5年一個規劃那么走的 和中國一樣 但是他是總統制的 那么就是資本主義 他的生產性質也都是資本主義 俄羅斯博采眾家之長。
從所屬于大洲來看,俄羅斯屬于歐洲國家。盡管俄羅斯2/3的領土在亞洲,但是其首都在歐洲,主要城市,經濟中心、政治中心均在歐洲。
從經濟發展來看,俄羅斯屬于發展中國家。俄羅斯當然不是發達國家。原因: ①經濟總量不高:人均GDP約為中國的兩倍,但問題相差較遠;②工業:除了石油、天然氣、電力等能源領域外總體發展緩慢,以輕工業更為明顯;③農業:勞動力缺乏,大部分地區氣候條件不佳,產量有限。;④科學技術:除了軍工,航天等外,其他領域水平明顯居于歐美以下。
俄羅斯大部分國土都在亞洲,卻要自稱歐洲國家,歐盟稱之亞洲國家
俄羅斯是資本本義發展中國家。俄羅斯的全稱叫-俄羅斯聯邦。
俄羅斯聯邦實行的是聯邦民主制。以俄羅斯聯邦憲法和法律為基礎,根據資產階級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又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原則行使職能。俄羅斯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2907.31億美元,居世界第12位;完成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929美元,實際增速-0,2%,居世界第71位,屬于發展中國家。
擴展資料:
俄羅斯聯邦又稱俄羅斯,簡稱俄聯邦、俄國。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
俄羅斯位于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77.7%。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
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被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并建立俄羅斯帝國。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并歐亞多個國家,于18世紀中后期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達到鼎盛時期。
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蘇維埃俄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同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組建蘇聯。冷戰期間成為超級大國,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霸。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后,最大加盟國俄羅斯繼承蘇聯大部分軍事力量。
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此外,俄羅斯還是金磚國家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俄羅斯
俄羅斯現在是資本主義國家。
俄羅斯私有化的政治背景與思想動因:
1、1991年底開始的俄羅斯私有化運動被認為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所有制革命。私有化運動自一開始就帶有很強的政治和意識形態色彩,是繼俄羅斯“政權大革命”之后的一場空前的“社會財產大分割”運動。
2、俄羅斯私有化運動開始之初,改革派對私有化寄予了極大的希望。他們認為,私有化是改革的關鍵,是擺脫舊體制的根本。根據他們對西方教科書的理解,認為“私有制”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和先決條件。俄羅斯政府中一些年輕的改革派領導人認為,“私有制”的優越性被人類幾百年的歷史所證明,俄羅斯必須踏上私有化的征程,才能最終融入“世界文明之林”。
3、俄羅斯年輕的改革派將建立私有制視為轉軌的主要目的和內容,為此可以犧牲一切,包括管理效益、收入等。被稱為“私有化之父”的丘拜斯在《俄羅斯私有化史》一書中寫道:“我過去和現在都認為,私人所有制在俄羅斯的建立是絕對的價值。而為實現這個目標,有時候只能放棄某些經濟上的有效方案。這是不同度量的范疇。經濟效益是以一年、兩年和10年的時間范圍衡量的,而私有制則會在百年、千年和更長的時間中發揮作用”。(
4、俄羅斯改革派將建立“私有制”視為通往西方“天堂式”生活的法寶,將私有化看作是拯救俄羅斯的“救世良方”和“靈丹妙藥”,建立了私有制,就能融入西方。丘拜斯提出,私有化是一項政治任務,必須加速進行,甚至可以打破常規,不考慮后果。因為私有化的目的就是在俄羅斯建成資本主義,并且要在幾年中用突擊式的方法完成世界上其他地方用數百年才完成的那些工作。蓋達爾和丘拜斯認定,必須把所有權從國家和官僚手中奪過來。
5、俄羅斯年輕的改革派極力在西方自由主義經濟學家那里尋找理論依據。他們的幻想與西方自由派人士的主張不謀而合。盛行一時的所謂“華盛頓共識”推出經濟轉軌的模式,制定一個個可供模仿的樣板。按照美國哈佛大學謀士給東歐諸國開出的藥方,經濟改革無非是“價格自由化”和“私有化”,而“私有化”又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6、俄羅斯改革派認為,冷戰結束后西方會給俄羅斯大量的經濟援助。他們在設計經濟改革方案時,對西方的援助和貸款寄予了極大的期望。一些西方國家和國際金融機構,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內,紛紛將私有化和經濟自由化程度作為提供貸款的先決條件,要求俄羅斯政府必須進行私有化改革。
擴展資料
俄羅斯聯邦介紹: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語:Russian Federation),簡稱俄羅斯(俄:Россия,英:Russia) 。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俄羅斯位于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77.7%。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被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并建立俄羅斯帝國。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并歐亞多個國家,于18世紀中后期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達到鼎盛時期。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蘇維埃俄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同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組建蘇聯 。冷戰期間成為超級大國,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霸。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后,最大加盟國俄羅斯繼承蘇聯大部分軍事力量。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除此以外,俄羅斯還是金磚國家之一。
參考資料:俄羅斯經濟私有化的后果及教訓--理論--人民網 俄羅斯聯邦—百度百科
1、俄國現在有十五個國家構成:
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摩爾多瓦。
2、其中除了波羅的海沿海三個國家(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以外,其余前蘇聯成員國都加入了獨立國家聯合體(簡稱獨聯體)。
擴展資料
俄國的風俗
俄羅斯人交際時通常在三種情況下使用“你”:1、對16歲以下的兒童;2、近親之間與同事之間(年輕人之間);3、年輕人對年輕人。對老年人、陌生人(兒童除外)和領導人則稱“您”。
對兒童可直呼其名,而對老年人、陌生人和領導人則應呼其名字加父稱。在俄羅斯“先生”、“同志”、“公民”三種稱呼并存。一般在商業機構、新聞媒體和官方機構中人們習慣相互稱“先生。
在公開發言時,一般在發言人的姓后面加上“先生”、“同志”或其相應職稱“教授”、“工程師”等,比如:“現在請扎羅夫教授講話”。在寫公函時,一般寫收件人名字加父稱;在非常正式的信函中收件人的姓前面應加上“先生”或其相應職稱。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俄國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后,最大加盟國俄羅斯正式獨立。之后,在葉利欽的領導下,仿效西方,形成了俄羅斯自己的資本主義制度。
俄羅斯: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語:The Russian Federation),簡稱俄聯邦或俄羅斯,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俄羅斯位于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以俄羅斯人為主體民族,由193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俄羅斯人占總人口的81%。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后,最大加盟國俄羅斯正式獨立,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力量,綜合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二,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除此以外,俄羅斯還是金磚國家之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