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對中國外交的政策和態度
奧巴馬成為美國總統,他對中國的外交持什么態度?有利么?以及對中國的看法怎樣?·經貿問題。
共和黨主要代表大型工商集團的利益,主張貿易自由主義;而民主黨出于維護中小資產階級和勞工組織的利益,傾向貿易保護主義。兩黨在經貿問題上的分歧,還有近來有所升溫的經濟民族主義情緒,可能導致民主黨拿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開刀”。
·全球和地區問題。
隨著中國實力的上升,美國要求中國承擔更多責任的輿論和壓力在增多。雖然兩黨都主張要求中國承擔更多責任,但重點有所不同——共和黨更注重全球安全和戰略,而民主黨更重視環保、溫室氣體排放等問題。
·民主、人權問題。
共和黨對華政策中的民主、人權政策服從于其反恐戰略,而民主黨更關注民主、人權本身。隨著美國內外政策中的意識形態因素有所上升,民主黨可能會不斷指責共和黨政府對中國的“姑息政策”。
應該是向善發展!
奧巴馬的政策
奧巴馬就任以來實行哪些政策奧巴馬不久前提出了一個同他的長期經濟日程相結合的600億美元的刺激政策,要對中間階級、 低收入者以及小商業實行減稅。他還打算通過對新能源工業的投資來
經濟政策:加快醫療改革,擴大內需,減稅補貼計劃,加大對新興能源產業支持
政治:實行多邊主義外交政策(布什是單邊主義),擴大同盟規模和加強同盟國關系,減少種族歧視
軍事:阿富汗撤軍計劃,軍事重心亞太化計劃,裁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
殺了拉登
奧巴馬的經濟政策有哪些
從臺灣問題來看
雖然共和黨和民主黨都強調應維持臺海現狀,但在共和黨黨綱中,不僅把對臺政策和對華政策分開表述,而且沒有提到"一個中國",內容明顯向臺灣傾斜。民主黨政綱有"我們秉持'一個中國'政策和'臺灣關系法'"的描述,雖然比2004年黨綱多了"與臺灣關系法"的字樣,但比共和黨黨綱好的一方面是,民主黨黨綱明確表示"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在人權方面來看
奧巴馬則"敦促"中國政府改善人權。他說:"更好地保護全體民眾的人權,向著民主與法治前進,將使中國在國內和國際上能夠更充分地發揮其作為一個國家的潛力。"在西藏問題上,兩人觀點行為接近。麥凱恩在7月25日會見了在美國活動的達賴,而奧巴馬則寫信給達賴,期望有機會與達賴見面。因此,在人權西藏等問題上,無論誰上臺,都會以人權為借口干涉中國內政。
從副總統方面來看
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是美國參議院對外關系委員會現任主席,他曾分別在1979年和2001年兩度訪問中國。中國發生四川大地震,拜登在公開場合表示哀悼。拜登曾在美國會聽證會上說,美中會互相競爭,而不是互相對抗。他認為,美國除了跟中國交往,還必須讓中國融入國際體系。但現在貿易問題上,拜登在選舉期間也有一些激烈的言論,如"如果我是總統,我會一段時間內在停止從中國進口所有商品。起碼在中國制造的玩具是如此。"
從外交顧問方面來看,奧巴馬外交奧政策團隊的主要成員是克林頓政府的官員。克林頓政府的這些官員都經歷了最惠國待遇之爭與1996年臺海危機,對中國的戰略重要性十分清楚,對與中國的戰略合作持積極態度。
關于經濟發展理念,奧巴馬的主張基本延續民主黨傳統政策,即政府應對經濟進行干預,緩和貧富矛盾,創造共同繁榮。他曾承諾為年收入在25萬美元以下的家庭保持布什政府提供的減稅政策,但對年收入超過25萬美元的富裕家庭則增加稅收。
關于金融危機,除支持布什政府救市計劃外,奧還推出了自己的金融救援計劃,包括承諾未來兩年內向創造就業機會的美國公司提供臨時稅收優惠,企業每提供一個新的就業崗位就能獲得3000美元的稅收減免;對陷入困境但仍在努力還貸的購房者,將其喪失住房抵押贖回權的期限寬限90天;要求美聯儲和財政部向各州及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經濟援助。
經貿政策方面,奧曾承諾重新審議多項自由貿易協定,提出重新修訂北美自貿協定,加強勞工和環境條款;重新談判美韓自貿協定,確保韓在農業和制造業方面向美更多開放市場。奧重視美國巨額貿易赤字,與許多其他國會議員一樣,把美貿易不平衡歸咎于貿易伙伴操縱匯率。奧還多次敦促向海外擴張的美國企業回歸本土,稱將對把業務轉移至海外的美國企業取消稅務優惠,并給予雇用美國人多的公司稅務獎勵。
對華政策方面,奧認為美國需要與中國建立長期、積極且具有建設性的關系,主張深化美中在經濟和全球政策問題方面的高層對話,加強兩國環保和軍事交流,但也曾公開指責中國政府“操縱匯率”。
稅收方面
奧巴馬承諾為年收入在25萬美元以下的家庭保持布什政府提供的減稅政策,但將增加年收入超過25萬美元的富裕家庭的稅收。
貿易方面
奧巴馬主張重新修訂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加強有關勞工和環境方面的條款,取消把業務轉移到海外的公司的稅務優惠,同時給予雇用美國人多的公司稅務獎勵。
能源
同意有限度開采近海石油,但把重點放在新科技上;建議在未來十年投入1500億美元資助替代能源研究,同時給從事這類研究的公司提供稅務優惠。
一個幾年前還名不見經傳、并無多少政治履歷的非洲裔美國人,何以能夠在短短時間內躍升為美國人氣最旺的政治明星
“奧巴馬”這個名字,如今在美國已成為首屈一指的政治品牌。其蘊藏的巨大能量,一次又一次突破人們的預期,不斷為美國政治史創造新紀錄。
近來,貝拉克·奧巴馬不僅在2月5日“超級星期二”選戰中與政壇老將希拉里·克林頓平分秋色。最近,他又連勝8場,在2月19日威斯康星和夏威夷的預選中也有很大勝算。奧巴馬與希拉里的攻守形勢已完全逆轉。這一切都證明,奧巴馬不僅擁有非凡的政治魅力,而且具有相當的政治實力。用美國的政治術語來說,就是“可選性很強”。
淡化膚色是高招
奧巴馬并非首個競選總統的非洲裔美國人,但卻是離總統寶座最接近的一個。與其他非洲裔候選人不同,奧巴馬不打種族牌。這的確是個高招。
突出膚色的確能夠爭取黑人選民的認同感,然而黑人在美國畢竟是少數,膚色政治的負面效果同樣很大。在此次選舉中,奧巴馬并未將自己定位成“黑人競選人”,而是“碰巧是生為黑人的競選人”,其政治主張突出的是不同種族的團結與融合,并非爭取黑人權利。
這樣一來,他左右逢源。預選首站艾奧瓦基本上是個白人州,奧巴馬卻一舉獲勝。在2月12日的“波托馬克”預選中,他在白人選民中的支持率與希拉里不分上下,而且在白人男性選民中還占優。這都說明了不打種族牌的先見之明。
缺乏經驗反成優勢
與希拉里相比,奧巴馬是個政壇新人,缺乏經驗是事實。但在當前的美國政治氛圍中,這并非是件壞事。在政壇涉足不深,就少了許多歷史恩怨與是非。更何況,美國人當前人心思變,對政府和國會都十分失望。他們最需要的是新面孔和新主張,對于大道理倒不一定有耐心去聽。
奧巴馬把他與希拉里的競爭,描繪為政壇“新舊世代之戰”,這固然是一種選舉策略,卻也迎合了美國新生代選民政治熱情高漲的趨勢。年輕選民已成為奧巴馬的忠實支持者,他們代表了美國政治今后主要的變革力量。這一情形有點像越戰時的1968年大選。當年民主黨預選也出現了新老政客的對抗。在年輕選民的推動下,美國政治格局得以改變。
演講魅力堪比林肯
支持者又何止求新求變的年輕選民。奧巴馬的競選集會,參加者少則數千多則數萬,男女老少各種膚色的民眾爭相入場。只要奧巴馬在臺上振臂一呼,臺下應者云集。這是在希拉里的競選集會中難以看到的。環視當今美國政壇,能集演藝巨星和政治明星的魅力于一身者,也許唯有奧巴馬。
而這一切,皆歸功于他的演講魅力。美國歷史上優秀的政治家,如林肯、肯尼迪和馬丁·路德·金,都是演講高手。在傳媒日益發達的當代,這一點直接關系到能否感動選民、取得共鳴。
奧巴馬的演講,既激情四射、振奮人心,又能保證言簡意賅、主題突出。這種集傳道士和推銷員于一身的演講技巧,再經過媒體的放大,便能產生明星效應。而相比之下,希拉里雖擅長辯論,卻不善演講,難以產生轟動效果。
奧巴馬的異軍突起,讓美國許多資深政治評論員一時摸不著頭腦。的確,用傳統政治學和歷史學觀點,很難解釋清楚這一現象。在今年這場充滿戲劇性的大選中,奧巴馬究竟能走多遠,我們并不知道。但他所代表的美國政治的新風潮,的確發人深思。
全球經濟顯然到了一個需要“改變”的時分,在昨日奧巴馬當選之日,全球股市迎來大幅上漲,歡迎這位以“改變”作為參選口號的新總統。由于這次總統競選,美國對華政策相比往年,并不是雙方爭論的焦點,因此奧巴馬的對華經濟政策“仍是霧里看花。”
“目前,除美國的極端保守主義者之外,美國朝野都一致認為,美國政府現行的對華政策是明智的,這一政策應繼續下去。這也是奧巴馬的看法。”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周琪表示。不過也有人表示,由于奧巴馬和工會的密切關系,貿易保護政策可能在他任內會有一定的抬頭。
貿易保護有可能抬頭
在奧巴馬的參選過程中,他曾零星地批評過中國的貿易措施,指責中國“傾銷商品到我們的市場”,侵犯知識產權,操縱貨幣。在選戰中,他也明確表示:“中國崛起勢不可擋,他們既不是我們的敵人,也不是我們的朋友。在不少人眼中,奧巴馬似乎是位保守主義者,他果真會給過去幾年發展密切的中美經濟往來帶來“改變”嗎?
在2008年美國總統選戰打響之初,所有的民主黨候選人,都明確地表示了貿易保護主義立場。而國內在眾多行業,很多人甚至把2008視為中美貿易摩擦年。
奧巴馬也曾經提出,對中國進口商品進行監控,并建立更快的傾銷反應機制,兩位候選人在大選期間雖然都沒有將中美對外貿易作為重點,但白宮的議事日程中,將無法回避這個問題,特別是在中國一系列紡織品配額,明年1月1日到期之后,業內游說組織將對政府施壓,要求制定更嚴格的紡織品配額或者更嚴格的監管,這是否會給中美貿易帶來陰影?
不能說這種擔心毫無道理。由于民主黨同工會的密切關系,以及工會在大選中對奧巴馬給予的巨大支持,奧巴馬一定會傾聽工會的意見,也會比共和黨政府更加強調勞工權利。而過去在中美貿易中,對中方最大的阻礙就是工會。
人大國際關系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時殷弘就表示,“我個人比較擔心的是奧巴馬的民主黨在貿易問題上相對比較多的保護主義態度,無論是和共和黨相比,還是和布什總統之后已經失敗的競選人麥凱恩的保護主義態度相比。”
雖然在貿易領域,奧巴馬對中美貿易政策的表態讓人不放心;但在參選過程中,奧巴馬也曾說過,“希望保持中美之間的協商、合作的關系,發展相互之間的關系。”此外,由于中國相對低廉的勞動力優勢,出口到美國的商品使得美國普羅大眾享受了極大的實惠,扭轉這種局面的可能性不大。
經貿摩擦要看具體政策
具體來說,在某些領域,可能會有調整。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賈慶國認為,奧巴馬作為美國的領導人,執政以后,也還會在這個問題的大方向上主張自由貿易,只不過在具體的政策上,只是針對某一些商品或者某一個國家采取一些特殊的做法,就像克林頓時期更強調“公平貿易”。
上世紀90年代至今已經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共有5次。這一時期,隨著中美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每逢大選,兩黨總統候選人就中美貿易摩擦中的各種問題表態已成常態。由于中國對美國存在巨大貿易順差,因此,發表頗具貿易保護色彩的言論成為一種規律性的現象。
盡管清華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孫哲對奧巴馬當選后可能引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表示擔心,但他也同時認為,奧巴馬當選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不是來自政策方面的調整,而是來自美國市場的恢復,如果在奧巴馬的努力下美國市場消費和消費者信心得到恢復,中國的外貿出口增幅也將恢復。
“目前有關奧巴馬不支持美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消息,表明其有保護主義傾向,但不僅只針對中國,對其他國家同樣嚴厲;一方面,我們可看作是他的競選語言,另一方面市場有相容理論,如果美國公司的規模擴大,市場擴張,對于海外的投資同樣也會增加,政策的調整職能延緩而阻擋不了這一市場潮流。”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李慶四也表示,中國在做判斷時需要注意的是,奧巴馬當前的很多話語可能只是為爭取中下層選民而說,當他真正走上總統寶座之后,政策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施。
李慶四說:“過于嚴厲的貿易保護政策不利于美國整體經濟發展,從以往的經驗看,美國總統上臺后其政策都有由‘端點’走向中間的趨勢,爭取中間選民和大多數人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肯定離不開中國的幫助。”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方面是奧巴馬本人并沒太多管理經濟的背景,對于貿易也不很在行,林宏宇教授表示,要判斷奧巴馬的政策趨勢,需要觀察其執政團隊的情況,未來兩個多月的時間內,奧巴馬將挑選閣員,對中國經濟影響密切的閣員職位包括,財政部長、聯邦貿易代表、商務部長等,“這些人的理念決定了美國對華經貿政策的走向。”林宏宇提醒說,歷屆美國政府對上屆的政策會有一個更改、修訂,但自由貿易、全球化是經貿往來的潮流,相信奧巴馬的團隊也不會偏離太遠。
中美經濟戰略對話仍將繼續
“盡管中國民眾最關心的是,新一任美國總統當選之后會對中國造成什么影響,但是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解決次貸危機的后遺癥,把華爾街從泥潭中拯救出來,仍是奧巴馬必須要啃下的第一塊硬骨頭。”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一位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清華大學教授袁鋼明表示,現在奧巴馬的政策班子和將來的經濟路線是不清楚的,但對當前危機可能不會明確。政策上的傾向性是很明確的。美國民主黨代替中低收入或者中產階級以下民眾的,可能是這段時期里,共和黨執政時期被忽視和輕視的。
自1980年代以來,里根政府所倡導的自由市場經濟便是美國社會的主要潮流,其間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對其修整力度均較為有限,而美國經濟一度持續發展也給了市場正面的印象,不過,自去年夏天開始的次貸危機和目前仍難以預料的全球經濟衰退卻給美國提了個醒:這種潮流需要終結了。
國際關系學院國際經濟系主任林宏宇林宏宇預計,未來美國經濟將脫離過去20多年占社會主流的“小政府、少干預”模式,走向類似上世紀30-40年代大行其道的凱恩斯主義模式。
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位新上任的總統都會將既往的政策做出調整,奧巴馬政府一定會全面審查各個領域里的對華政策,包括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關于中美經濟戰略對話,2007年奧巴馬在總的原則方面做過一些正面評論,表示繼續進行戰略經濟對話是“一個好主意”。據分析,中美之間的戰略經濟對話會繼續進行,因為考慮到中國市場如此龐大和重要,繼續進行高層次對話是非常必要的,況且,未來國際體系和國際局勢的穩定將依賴于大國在重大問題上的合作。
相關推薦:
最高額保證法律依據(民法典后保證最高額擔保的規定)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資本(中外合資企業注冊資本金要求)
車輛抵押貸款(汽車抵押貸款需要什么條件)
國有企業設立的資料(國有企業注冊條件)
怎么注冊公司流程(公司注冊流程及需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