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中引用的數據是不是只能在參考文獻中體現出來? 可不可以在段落后面標注引用的數據來源?
可以可以在段落后面標注引用的數據來源。因為參考文獻類型及文獻類型,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
專著M ; 報紙N ;期刊J ;專利文獻P;匯編G ;古籍O;技術標準S ;
打印文檔時,尾注頁同樣會打印出來,而這幾頁是我們不需要的。當然,可以通過設置打印頁碼范圍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幾頁。
學位論文D ;科技報告R;參考工具K ;檢索工具W;檔案B ;錄音帶A 。
擴展資料:
1.1 本標準規定了各類型出版物中的文后 參考 文獻 的著錄項目、著錄順序、著錄用的符號、各個著錄項目的著錄 方法 以及參考文獻標注法。
1.2 本標準專供著者與編者編纂文后參考文獻使用,而不是圖書館員、文獻目錄編纂者以及索引編輯者使用的文獻著錄規則。
2.1 文后參考文獻:為撰寫或編輯論著而引用的有關圖書資料。
2.2 識別題名:國際連續出版物數據系統 (ISDS) 認可的某種連續出版物唯一的名稱。
本標準分別規定了專著、連續出版物、專利文獻、專著中析出的文獻以及連續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獻的著錄格式。
在五種著錄格式中,凡是標注“供選擇”字樣的著錄項目系參考文獻的選擇項目,其余的著錄項目系參考文獻的主要項目。可以按本標準第 6 章的規定或根據文獻自身的特征取舍選擇項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參考文獻
每個學校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但是統一的是,對于在論文正文中出現的文獻,在論文最后的參考文獻中是必須有的。
在正文中,可以選擇加注的模式。比如一句話是由哪個學者說的原話,需要在這句話后面加上加注,如:(Zhang Peiji, 2007:48),括號內要寫明作者,書的出版年代,以及應用話語的具體頁碼。 還有的學校規定,只寫作者名字和具體頁碼。如果是轉述別的學者的話,加注里就不需要寫具體頁碼了。另外還可以在論文中引用別的學者觀點的句子后面加上上標,1,2,3.。。在論文后面的參考文獻前,結論之后,對應寫一個Notes,分別列出1,2,3..的參考文獻,具體到頁碼
論文中引用書中原話應該算為注解還是參考文獻,很緊急,在線等!
最近在寫文學類的論文,因為是第一次接觸,很多都不懂。老師要求論文中必須要有引用文章的地方,最少要5處,并且要標記頁碼。rn我引用了原文,那么在論文最下面應該把這幾處歸為“注釋”還是歸為“參考文獻’。 我查看了網上很多資料,覺得該歸為參考文獻, 但是又要求要標出頁碼,參考的論文中我只看到過 ”注釋“需要標記頁碼,沒有看到過 參考文獻要標記頁碼的。 有沒有寫過標準論文的大神可以提供一些意見,或者是有成熟的論文讓我參考一下,謝謝啦~絕對給力嘚,原創!
專著的格式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例如:[1] 謝新觀.遠程教育概論[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49-53.
期刊文章的格式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期):起止頁碼。
示例:[2] 吳中福.基于Web的遠程教育管理及其實現[J].計算機應用,1998,(8):6-8.
如果文獻來自網絡,請參考下面格式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如:[3] 黃熹.調查稱三成網民沉迷網絡 有嚴重的互聯網依賴.[2007-04-09] http://www.jxgdw.com/jxgd/news/gnxw/userobject1ai711541.html.
報紙文章的格式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4] 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畢業論文中的參考文獻是指你引用了別人那篇文章中的話,還是說你只是看過那篇文章而沒有引用里面的話
畢業論文中的參考文獻是指你引用了別人那篇文章中的話,還是說你只是看過那篇文章而沒有引用里面的話不太明白 參考文獻的意思 是指你引用了那篇文章中的話 然后標注出來還是怎么樣參考文獻是你看過那篇文章,而且那篇文章的觀點結論也包含在你自己的文章里面,甚至是對你有所啟發,那么都是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為撰寫或編輯論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關文獻信息資源。學位論文撰寫過程應遵守“逢引必標,標必有異”的文獻引用原則。“逢引必標”是指對所有引用的文獻,無論是直接引用的還是歸納引用的,無論字數多少均須標出。“標必有異”是指標引內容其字體須與正文中個人自著部分的字體有差異,即正文字體為宋體,引文字體為楷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或者你可以看一下上學吧論文查重上面的論文寫作文章,總結的比較全面。
相關推薦:
女職工的權益如何保護(對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有哪些)
錢寶是否立案(錢寶網4月15日前能退款嗎)
拒不執行賠償(拒絕賠償會有什么后果)
離婚人的個稅(離異家庭個稅子女扣除)
產品雙倍賠償(消費者在何種情況下可獲得雙倍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