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_六月婷婷网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小米對于P2P米粉專享是營銷手段是否需要承擔連帶責任?(對于小米爆雷p2p事件大家怎么看)

首頁 > 公司事務2023-06-10 18:17:29

小米的饑餓營銷是什么意思

其實只是一種營銷方式而已的,一個名字罷了,就像馬太效應,跟中國的跟風沒有什么區別的\x0d\x0a\x0d\x0a饑餓營銷-簡介\x0d\x0a\x0d\x0a在市場營銷學中,所謂“饑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制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x0d\x0a\x0d\x0a饑餓營銷就是通過調節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的售價,達到加價的目的。表明上,饑餓營銷的操作很簡單,定個叫好叫座的驚喜價,把潛在消費者吸引過來,然后限制供貨量,造成供不應求的熱銷假想,從而提高售價,賺取更高的利潤。但“饑餓營銷”的終極作用還不是調節了價格,而是對品牌產生的附加值,這個附加值分正負。\x0d\x0a\x0d\x0a饑餓營銷運行的始末始終貫穿著“品牌”這個因素。首先其運作必須依靠產品強勢的品牌號召力,也正由于有“品牌”這個因素,饑餓營銷會是一把雙刃劍。劍用好了,可以使得原來就強勢的品牌產生更大的附加值;用不好將會對其品牌造成傷害,從而降低其附加值。\x0d\x0a\x0d\x0a強勢的品牌、討好的產品加出色的營銷手段是饑餓營銷的基礎,雅閣、佳美在中國已經有多年的沉淀,特別在華南地區,相信大家也領略過去年凱美瑞和今年卡羅拉上市的宣傳手段,在此就不多說了,這都是為加強其品牌號召力打基礎的。有了這些,加價限量只會賣得更好。產品一旦處于供不應求、加價銷售的市場狀態,其品牌無形中會得到了很大的宣傳,其價值和號召力都會成陪地放大,為今后的持續熱銷打下基礎,并建立忠誠度更高的客戶群體。所以饑餓營銷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定低價-限供量-加價賣”,正如上述所說的,強勢的品牌、討好的產品、出色的營銷才是關鍵,才是基礎。不了解對手,不認清自己,簡單地去操作,會非常危險。\x0d\x0a\x0d\x0a饑餓營銷就是指產品生產者或擁有者有意調低產品的生產數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制造供不應求的“假象”、并維持產品較高的售價以及較高的利潤為目標的一種營銷策略。\x0d\x0a\x0d\x0a饑餓營銷就是通過調節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的售價,并達到加價的目的。表面上,饑餓營銷的操作很簡單,定個叫好叫座的驚喜價,把潛在消費者吸引過來,然后限制供貨量,造成供不應求的“熱銷假想”,從而提高售價,賺取更高的利潤。但是,在這里我們還必須明白,饑餓營銷的最終作用不僅僅是為了調高價格,更是為了對品牌產生高額的附加價值,從而為品牌樹立起高價值的形象。\x0d\x0a\x0d\x0a饑餓營銷-起源\x0d\x0a\x0d\x0a傳說,古代有一位君王,不但吃盡了人間一切山珍海味,而且從來都不知道什么叫做餓。因此,他變得越來越沒有胃口,每天都很郁悶。有一天,御廚提議說,有一種天下至為美味的食物,它的名字叫做“餓”,但無法輕易得到,非出艱辛的努力不可。君王當即決定與他的御廚微服出宮,尋此美味,君臣二人跋山涉水找了一整天,于月黑風高之夜,饑寒交迫地來到一處荒郊野嶺。此刻,御廚不失時機地把事先藏在樹洞之中的一個饅頭呈上:“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找到了,這就是叫做‘餓’的那種食物。”已餓得死去活來的君王大喜過望,二話沒說,當即把這個又硬又冷的粗面饅頭狼吞虎咽下去,并且將其封之為世上第一美味。\x0d\x0a\x0d\x0a這一簡單的常識,在西方經濟學中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西方經濟學的“效用理論”(即消費者從對商品和服務的消費中所獲得的滿足感)認為,效用不同于物品的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物品所固有的屬性,由其物理或化學性質決定;而效用則是消費者的滿足感,是一個心理概念,具有主觀性。這正如傳說中的那個饅頭,盡管,從使用價值上來看,它與山珍海味不可同日而語,但當時當地,對于那個饑腸轆轆的君王,它卻是天下至美之味。\x0d\x0a\x0d\x0a這一常識已被聰明的商家廣泛地運用于商品或服務的商業推廣,這種做法在營銷學界更是被冠以“饑餓營銷”之名。\x0d\x0a\x0d\x0a饑餓營銷-特點\x0d\x0a\x0d\x0a饑餓營銷成功的基礎\x0d\x0a\x0d\x0a一、心理共鳴\x0d\x0a產品再好,也需要有消費者的認可與接受,擁有足夠市場潛力,饑餓營銷才會擁有施展的空間,否則一切徒勞無功,甚至還會患上一身病。不斷探究人的欲望,以求產品的功能性利益,品牌個性,組織品牌形象,自我表現,情感關系的打造要符合區域市場的心理,與消費者達成心理上的共鳴,這是“饑餓營銷”運作根本中的根本。\x0d\x0a\x0d\x0a二、量力而行\x0d\x0a俗話說的好,“沒有金剛鉆兒,別攬那瓷器活兒”。汽車廠商需根據自身的產品特性,人才資源,銷售渠道,行銷能力等量力而行,任何盲目的、自我膨脹的經濟行為注定要以失敗而告終。一味地高掛消費者的胃口,注定要消耗一些人的耐性,一旦突破其心理底線,獵物勢必落入競爭對手的口中,這是大家所不想見到的。把握好尺度,是汽車廠商始終考慮并關注,同時由于市場存在一定程度地“測不準”現象,這一環節還應視為重中之重。\x0d\x0a三、宣傳造勢\x0d\x0a消費者的欲望不一,程度不同,僅憑以上兩個規則,還有些勢單力薄。欲望激發與引導是饑餓營銷的一條主線,因此,宣傳造勢雖然已成為各行各業的家常便飯,但卻是必不可少。新品上市,前期的軟硬兼施,電視廣告的普遍撒網;電臺、報紙、雜志、電梯等媒體的重點培育;明星代言的眼球吸引;車展的春光外泄;專業測評的權威指導;銷售渠道的口徑統一等等眾多策略與手段,各有千秋。各廠商需要根據自身特點,盡量做到選擇有度,行銷有法,推介有序。\x0d\x0a\x0d\x0a四、審時度勢\x0d\x0a在非單一性實驗條件下,消費者的部分欲望受到競爭對手市場活動的影響,欲望組合比例發生新的變化,購買行為關鍵性因素發生不規則的變動,感情轉移,沖動購買也是常有之事。因此,密切監控各汽車廠商的市場策略的動向,提高快速反應的機動性,也絕不可小視。可惜某些汽車廠家的一些方案的制定未免顯得有些過于簡單化,值得商榷。\x0d\x0a\x0d\x0a饑餓營銷-意義\x0d\x0a\x0d\x0a饑餓營銷不僅僅是一種營銷策略,在西方經濟學當中饑餓營銷已經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西方經濟學的效用理論認為,“效用”不同于物品的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物品所固有的屬性,由其物理或化學性質決定;而“效用”則是指消費者的滿足感,是一個心理概念,具有很強的主觀性。\x0d\x0a\x0d\x0a正如人們在非常饑餓的時候,哪怕是一個“饅頭”,它也可以頂得上一桌“山珍海味”。盡管,我們從使用價值上來看,一個“饅頭”與一桌“山珍海味”不可同日而語,但當人們在非常饑餓的時候,一個“饅頭”卻也可以頂得上一桌“山珍海味”,這就是典型的饑餓營銷在起作用。\x0d\x0a\x0d\x0a而如今,饑餓營銷更是被越來越多地運用于國內高檔煙的營銷推廣之中,這種做法在營銷學界更是被冠以“饑餓營銷”之名。\x0d\x0a\x0d\x0a饑餓營銷-競爭\x0d\x0a\x0d\x0a需要指出的是,“饑餓營銷”成功與否,與市場競爭度、消費者成熟度和產品的替代性三大因素有關。也就是說,在市場競爭不充分、消費者心態不夠成熟、產品綜合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較強的情況下,“饑餓營銷”才能較好地發揮作用,否則,廠家就只能是一廂情愿。

小米極客發燒友是什么意思?

如圖啥意思?


編輯導讀:KOC,即關鍵意見消費者,一般指能影響自己的朋友、粉絲和產生消費行為的消費者。在運營私域流量時,社群運營的一大關鍵就是KOC,他們社群商業化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從小米、拼多多和樊登讀書會的例子出發,對此展開了分析說明,供大家一同參考學習。

無KOC,無社群,其實說的是無KOC,無社群商業化。

社群是天然存在的,人只要進行社會活動,就會形成社群。社群商業化就是利用社會關系進行商業活動的行為,KOC在社群商業化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小米是品牌商,拼多多是平臺,樊登讀書會是自媒體,三家企業在商業上的成功都可以看到社群所發揮的巨大效用,但真正讓三家企業撬動社群這個杠桿的支點是什么呢?

本文將從小米、拼多多、樊登讀書會三個案例出發,分析品牌商、平臺、自媒體如何通過社群打通三度空間,如何利用KOC作為穿透社群的利器,實現立體連接。

一、小米:100個夢想的贊助商

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一直致力于品牌社群的打造。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2019年全球銷量位居第三,僅次于華為和蘋果,到2020上半年營收高達1032.4億元。

小米的快速崛起,絕對離不開社群營銷。雷軍被稱為社群營銷的鼻祖,社群讓小米“不花一分錢廣告費,第一年賣100萬部”。

品牌商做社群的有很多,但像小米般成功的極少。小米社群的第一推動力究竟是什么?為什么小米的社群能夠在短時間形成極強的凝聚力?哪些操作讓小米的社群能夠快速傳播裂變?

在我看來,所有問題的答案在KOC。

2010年小米初建社群時,并沒有急于販賣它的手機,而是找了100個手機發燒友體驗還在開發中的MIUI系統。這100個發燒友是從各個安卓論壇中挖來的,其中一些甚至是雷軍親自打電話邀請的。在小米初期的發展中,他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表示感謝,小米把這100個KOC的論壇ID寫在了開機頁面上,后還被拍成了微電影,被小米稱作“100個夢想的贊助商”。

這100個KOC有多重要?

他們幫助小米完成新品測試,反饋意見并協助修改bug;他們幫助小米社群實現了第一輪的傳播裂變,小米第一批的真正意義上的“米粉”是從他們的渠道中轉化而來;是他們保證了社群的活躍度與凝聚力;是他們幫助小米完成社群從0到1的蛻變。

“100個夢想的贊助商”并不是小米在販賣情懷,可以說沒有這100個KOC,就沒有小米社群。

1. “極客”即KOC

小米非常善用“極客”,創建社群初期邀請到的100個手機發燒友就是“極客”型KOC。

“極客”一詞,來自于美國俚語“geek”的音譯。原意指智力超群、善于鉆研但不愛社交的學者或知識分子,后來常被用于形容對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有狂熱興趣并投入大量時間鉆研、將某種事情做到極致的人。

隨著時代的演進,“極客”不再特指某種技術天才或技術鬼才,他們不再自我封閉、游離于主流人群之外,而是用技術手段、創新能力和源源不斷的想象力不斷地將更新更好的生活方式、娛樂方式推向高潮、推向頂點。

品牌為什么要善用“極客”?特別是出新品的時候?因為“極客”就是那群最勇于嘗鮮的人群,他們天然愛探索,善獵奇,只不過是你找到他和他找到你的區別。

2. “極客”即“首席體驗官”

“極客”是最優質的品牌“首席體驗官”,“極客”體驗就是深度體驗。

“極客”是“你可以不玩,玩就要玩到最好”,所以他們最能深入挖掘企業的核心精神,他們最能體驗產品的核心價值,他們最能理解企業傳播的核心思想。

小米創建社群初期邀請到的100個手機發燒友就是小米的“首席體驗官”。正是因為這些愿意深入挖掘企業、產品、理念核心價值的人,才愿意在體驗并認可小米后,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和渠道傳播出去。

“極客”體驗有利于傳播品牌的全方位認知。普通用戶在使用產品的時候往往只能關注到產品功能性、實用性、美觀性,“極客”的深度體驗更傾向于全方位認知,對品牌文化、產品原材料、技術、設計等方面的整體感知。

盡管“極客”型KOC的影響力有限,但是KOC的優勢在于強關系,愛分享,自我消費,專業。強關系是最重要決定因素。

3. “極客”即“首席傳播官”

“極客”也是最優質的品牌“首席傳播官”,他們傳播的內容往往具有致命的誘惑力。

“極客”們往往被打上瘋狂和極致的標簽,他們智力超群、善于鉆研。他們善于用自己的對產品的審美、技術、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獨特理解,傳播產品的價值。正因為對“極致”的追求,我們崇拜“極客”,覺得他們是“很酷的人群”,他們傳播的內容更具誘惑力和吸引力。

小米初期召集的100個手機發燒友,在傳播上協助小米做了3件事:

向客服反映問題,修改bug;向鐵桿粉絲推薦MIUI和預售工程機;通過微信、微博、論壇曬單,預先宣傳。

“極客”幫助小米實現了社群從0到1的蛻變。

品牌善用“極客”,其實就是認同“極客精神”。認可一群以創新、技術和時尚為生命意義的人可以成為世界的改變者和引領者。

讓這個世界上最追求極致的人成為品牌的“首席體驗官”和“首席傳播官”,就是想方設法讓這個世界上最極端較真兒的人成為品牌的忠實粉絲。對品牌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會帶來豐厚的回報。

二、拼多多:“3人團”到“6億用戶”

創立于2015年的拼多多,從初創到上市僅用了2年11個月的時間,刷新了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最快上市紀錄。從最初的“3人團”到2020年6億活躍用戶規模,拼多多只用了5年,阿里巴巴用了19年,京東至今未能企及。

拼多多能夠以史無前例的裂變速度發展,得益于微信崛起帶來的巨大社交流量。2015年,微信月活用戶已經達到7億,這是一個重要的商業信號,媒介的變化將帶來新機遇。占中國總人口數一半的巨大流量涌現,創始人黃崢抓住了這一契機。

基于社交網絡的拼多多能夠快速裂變的核心是“分享”,分享的關鍵是KOC。

要挖掘拼多多拼團營銷模式的內核,要從拼多多的前身拼好貨說起。2015年4月,黃崢創辦了拼好貨,一個基于微信流量做起來的電商公司。拼好貨首先切入的品類是生鮮,因為生鮮是一門非常依賴口碑傳播的生意,黃崢非常清楚這一點。

拼好貨將原本“立即購買”的按鈕改成“發起拼單”,開創了一種全新社交電商模式。

拼好貨從做微信服務號起家,最初的模式很簡單,將一箱水果分成3份,定下了“3人團”的下單規則,用戶要么一箱買走,要么不買。拼團模式在避免倉庫浪費的同時也鼓勵用戶通過微信轉發、推薦、傳播。

分享模式和搜索模式有著本質區別:

淘寶著重于“搜索場景下的流量”:用戶帶著明確的目標到平臺檢索商品,比價并進行選擇。拼好貨、拼多多則著重于“社交場景下的流量”:用戶在分享和推薦的過程中被激發的行為。

“分享機制”是平臺快速發展的有效武器。而分享機制中最關鍵的不在操作方法,而在頂層思路。拼團的核心邏輯是,把拉新成本(通常投放在SEO/SEM、廣告、地推等方面)轉為折扣補貼,讓用戶在其社交關系鏈中幫助平臺完成拉新。這種創造性的模式實現了電商與消費者的雙贏。

搶占用戶的關注時間,利用用戶的關系,開發用戶的渠道,挖掘用戶的傳播力,讓用戶愿意付出自己的時間、關系、渠道、傳播為占便宜買單,這是拼多多社群傳播的關鍵。

1. 用戶即KOC

每一位分享拼團成功的用戶都是KOC。拼好貨用戶通過分享鏈接到微信場景,朋友、同學、親戚等在24小時內實現拼團,拼團成功。對拼好貨來說,用戶拼單的過程,相當于為平臺做了免費的推廣。

未被激活的用戶不是KOC,被激活分享的用戶才是。在傳統營銷中,讓用戶主動分享商品鏈接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經過平臺符合人性的“設計”,分享變成了一件可控的事。黃崢一直在挖掘其中的規律。

在黃崢的“設計”里,消費者要想買到便宜商品,就要做出一些事情。

黃崢說:“如果消費者什么都不做,就買便宜的商品,不可能具備成本優勢。拼好貨30%的成本優勢來自于消費者做了一些事情,幫助拼好貨節省了成本。”

每一個KOC背后的人鏈都隱藏著無限可能。人鏈就是渠道鏈,人鏈降低認知成本,人鏈節省關系支出,人鏈放大傳播效應。分享機制以人的連接為出發點,將平臺的每一位用戶當作KOC來運營,激發用戶成為KOC(渠道)的潛質。

2. 用戶關系即平臺關系

關系在社交互聯網商業體系中舉足輕重,將平臺關系通過用戶關系進行拓展,是拼團模式能夠病毒式裂變傳播的根本原因。

用戶關系是用戶的沉沒成本,卻是平臺的凈增量收益。對于用戶來說,關系是過去已經付出且無法計算的“沉沒成本”,為了得到拼團給出的獎勵(優惠、提現、減免、紅包等),用戶會適當使用自己的用戶關系作為交換,通過平臺變現。這一行為對于用戶來說不會負擔額外的成本,但對于平臺來說,用戶為了獎勵所提供的用戶關系,是平臺的凈增量收益,平臺付出極低的成本就可以獲得極高的用戶轉化率。

關系就是溝通場景。拼多多的管理層認為:“社會上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能很有錢,潛意識里依賴別人給他推薦或者暗示,他知道親戚喜歡買什么就什么最好。以前的關系缺乏溝通場景,而基于微信構建的‘及時性’溝通場景發揮了關系的優勢,不僅能吸引新用戶,還能激發老用戶的消費。”

透析人性,是挖掘用戶關系鏈的關鍵。例如拼多多設計的“砍一刀”“分享提現”和“砍價”等諸多玩法,將人性揣摩的極其到位。

以“砍一刀”為例:

首先,用戶一旦啟動了砍價,24小時內不找人把價格砍到0,則失去免費獲取商品的機會。

其次,同一好友只能幫你在一個商品上砍一次價。

最后,同一用戶,每天只能幫三個好友砍價,防止一小圈人來回幫忙砍價。

這一系列的操作,通過“利益”為誘餌,操縱用戶完成各種任務和動作,進而把平臺影響傳播到用戶的整個關系鏈。

3. 用戶社群即平臺社群

用戶社群是平臺社群利益最大化的延伸。平臺自建社群永遠做不大,必須有效地利用用戶社群進行傳播裂變,打破商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壁壘,才能實現破圈層病毒式裂變傳播的效果。

用戶社群的優勢在于有“KOC關系”的信任背書,社交屬性極強。社群是否有強大的傳播和交易價值,核心在于是否有社交價值。拼多多能夠發展到如今的規模,正是因為找到了用戶中的拼團發起人(KOC),他們用自身的關系做信用背書,在社群中推薦他認為優質的商品,這樣的社群才真正具備商業化價值。

社群是病毒式裂變的集散地。用戶(KOC)傳播,完成一級裂變;家人朋友傳播,完成二級以上裂變;社群傳播,完成N級裂變。只有社群才能將傳播最大化。

用戶社群就是平臺社群,用戶關系就是平臺關系,用戶連接就是平臺連接。當平臺真正把用戶的連接、關系、社群運用到極致,就是真正掌握了分享的核心。

在打通線上和KOC社群之后,2020年下半年,拼多多將重心放在線下,再拾拼好貨的生鮮生意布局社區店。盡管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三大電商巨頭都將線下布局的目光瞄準社區店,但是阿里巴巴、京東走的是“線上—線下”的路徑,沒有社群的連接,電商巨頭這幾年的線下新零售之路走的即慢又難;拼多多走的是立體連接的“線上—社群—線下”路徑,并抓住了KOC在社群中的關鍵作用。

三、樊登讀書會:500人群到3600萬用戶

樊登讀書會成立于2013年,是目前中國知識付費商業化的頭部企業。讀書會在線上以樊登個人IP為主導,通過KOC的深分迅速壯大社群,線下代理提供用戶服務。看似是線上到線下,其實是線下到線上打通三度空間的典型案例。到2020年6月,樊登讀書會已經發展到3600萬用戶的規模。

樊登讀書會始于線下,發展于社群,線上逐漸擴大影響力。樊登讀書會的發展是從線下起家的,樊登從央視離開后一直在大學里的MBA、EMBA授課,在授課過程中發現學生有“讀書意愿強,但沒時間看”的問題,所以樊登讀書會創建的第一個社群,就是樊登的線下學生組成的,線下的學生就是強關系。

2013年,樊登嘗試建了一個付費聽書社群,沒想到第一天就來了500人,第二天就裂變成兩個群。于是,樊登和兩個合伙人做了一個公眾號來做推送,以“會員制”的方式運營起來。線下強關系、社群放大影響力、線上公眾號造勢,這就是樊登讀書會的雛形。

值得注意的是,樊登讀書社群的第一批用戶即“付費用戶”,“付費用戶”最具有KOC的潛質。根據《中國零售業付費會員消費洞察》數據顯示,絕大多數付費會員為忠誠型用戶。此外,在推薦意愿調研數據中,37.3%的用戶明確表示愿意推薦他人加入付費會員計劃,另有35.8%的用戶表示可能會推薦。從整體來看,付費會員推薦他人加入付費計劃的意愿更強。

樊登讀書會公眾號和社群運營打通了二度空間(線上+社群),而真正讓樊登讀書會發展壯大并走向全國的是回歸線下。2014年底,樊登團隊開始運作線下讀書會,由此樊登讀書會打通了三度空間(線上+社群+線下)。社群是樊登讀書會從線下到線上,再由線上走向線下的必由之路,社群始終承擔著連接與放大的作用。

1. “舵主”即KOC

為什么樊登讀書會能夠迅速擴展線下渠道?因為KOC。

2014年3月,樊登讀書會在上海綠地會議中心舉行了第一次線下讀書分享活動,并在廈門成立了第一家分會,隨后不斷壯大。樊登讀書會最早的這批“舵主”,就是在第一批500人社群里聽書的付費用戶。

樊登讀書會的線下分會主要走授權加盟模式,每一位分會“舵主”都是KOC。

讀書會分會的經營是眾籌模式。一方面,這一批“舵主”深度認可樊登讀書會的初衷、理念和商業模式;另一方面,“舵主”有區域資源,在線下有關系和渠道。

發展區域代理讓一個線上自媒體品牌有了線下渠道的組織和動員能力。各地分會在產品拉新的轉化上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樊登核心團隊則把精力投入在邊際成本為零的講書及App的產品打磨上。

2. “KOC深分”即“社群深分”

為什么樊登讀書會能夠直接連接C端用戶?因為社群。

樊登讀書會如何能夠連接更多的C端用戶?社群深分。

樊登讀書會可以把地方分會做到縣級(1089家縣級授權點),這是很多傳統品牌商難以想象的。

深度分銷有一個關鍵,就是信息盡可能近地觸達用戶,政策要盡可能近地觸達用戶。

樊登讀書會通過品牌影響力賦能KOC,由各區域KOC組成的微信社群矩陣和App社群是企業與用戶的連接器,社群深分使企業想要傳達的信息和政策可以快速、直接、準確地觸達C端。

四、“社群”+與“+社群”

拼多多是“平臺+KOC社群”。平臺是基本組織形式,KOC社群是客戶拉新拓展模式。拼多多在阿里巴巴極其強大時仍然能夠脫穎而出,主要差別就是阿里巴巴只有平臺,而拼多多是“平臺+社群”。社群是基于平臺的增強連接,拉新能力更強。

早期的小米則是利用社群積累粉絲基本盤,積累傳播勢能。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的《參與感》,講的就是這件事。

樊登讀書會的發展過程中,交替使用了“社群+”與“+社群”。“社群+”用于創業積累勢能,以及鞏固線下組織;“+社群”則用于快速拓展用戶。樊登讀書會巧妙地利用了KOC,從線下到線上“社群+”,再從線上到線下“+社群”,循環往復積累自己的粉絲。

五、KOC打通社群渠道

社交社群與商業群有本質的區別——社交社群是先有關系后建群,商業群是先有群后建立關系。KOC的關系是長期積累的,有信任關系背書;商業群是短期速成的,需要通過短期活躍建立信任。真正的KOC社群是不活躍的高凈值群;商業群主要通過分享、紅包等高活躍方法,迅速強化關系,強化認知。

社群商業化不是將社交社群完全轉變為商業社群,而是利用社交社群的關系背書進行部分商業活動的行為,例如曬圖傳播、種草推薦、分享鏈接等。因此,社群商業化不代表社群是為了“交易”,社群商業最大的價值是“連接”。

不以商業為社交目的的社群,最有利于社群商業化。真正的社群有三大功能:社交、傳播、交易。社交是前提,而且主要是不以商業為目的的社交。只要線下有強關系,必然在客戶群產生強互動。強互動,必然形成信息傳播,信息傳播是社群商業化的基礎。

KOC是中國渠道的最新形式,他們樂于參與、討論、傳播自己對產品的認知,在潛在用戶的決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在信息社會,KOC代表著新的渠道生態。

傳統渠道生態:品牌商——各級經銷商(線下)——零售終端(線下)——消費者。電商渠道生態:品牌商——消費者;或品牌商——各級經銷商(線上)——消費者。微商渠道生態:品牌商——KOC(社群)——消費者。新營銷渠道生態:品牌商——KOC(線下+社群+線上)——消費者。在新營銷模式中:傳統渠道的零售終端店主是KOC,其社群是線下關系的線上反映。

電商渠道的帶貨主播是KOC,他們的社群是長期種草推薦所建立的信任關系。

社群的群主、樂于分享的用戶都是KOC,KOC能夠激活社群商業化屬性。有了KOC,社群才能打通三度空間,實現線下體驗、社群種草、線上交易。

作者:劉馨憶,公眾號:劉老師數字化新營銷

本文由 @劉馨憶新營銷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小米回應P2P爆雷是怎么回事

P2P平臺暴雷的先兆
04涉及線下理財
對于線下理財的投資人而言,無從判斷資金去向,難以全面了解借款人的真實身份和借款用途,投資人看不到的債權極容易發生自融。
更何況一些線下財富公司在瘋狂擴張背后,是高額的人力成本與營銷成本,也是隨時會引爆的暗雷。比如,以前出現問題的e租寶和大大集團,就是線下瘋狂擴張的典型案例。
05持續狂發短標
狂發短標也是平臺要跑之前的征兆。平臺一時間發布多個短標,甚至是天標。比如,深圳P2P平臺大豐收金融曾一天內發布17個天標,而當天平臺也發布了提現困難公告。
都需要瘋狂發短標來撐,說明了平臺對資金極度渴望。一個平臺經營到很缺錢的時候,才會很需要新的資金來周轉。或者說,平臺已經撐不下去了,想在逃跑前撈最后一筆。
06平臺涉嫌自融
所謂自融簡而言之,就是平臺通過發假標的形式,把投資人的錢,都拿去自己花了。至于這個錢最后還能不能回來,就看平臺拆東墻補西墻的功力如何了。
自融最常見的,就是平臺給自己的大股東和一些關聯企業融資,資金左手倒右手。這些企業需要長期不斷的供血,一旦資金鏈斷了,平臺隨時有可能暴雷。

相關推薦:

最高額保證法律依據(民法典后保證最高額擔保的規定)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資本(中外合資企業注冊資本金要求)

車輛抵押貸款(汽車抵押貸款需要什么條件)

國有企業設立的資料(國有企業注冊條件)

怎么注冊公司流程(公司注冊流程及需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