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辭任樂視和樂視網主要負責人并未緩解外界對樂視前景的擔憂。一方面,在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接盤俠”孫宏斌公開表達了對賈躍亭的“不滿”;另一方面,賈躍亭依舊在美國為樂視債務問題籌措資金,歸期未知。而最讓人擔憂的,還是供應商和銀行這些樂視“債主”——一旦它們選擇通過法律程序來解決問題,引發的后續連鎖反應可能真的會將賈躍亭和樂視逼上“絕路”。
孫宏斌的“不滿”
成為樂視的“接盤俠”后,孫宏斌在各類公開場合一直對賈躍亭有著不錯的評價。但近期樂視遭遇的一連串麻煩,正在讓孫宏斌對賈躍亭失去耐心。在結束短短15分鐘的樂視網2017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后,孫宏斌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不諱——只要賈躍亭退出,好多人愿意接盤樂視。在外界看來這透露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孫宏斌已經對賈躍亭失去了耐心。
在談到賈躍亭辭去樂視網董事長以及申請改組樂視網董事會原因時,孫宏斌表達得更加直接,他說這是一個非常必要的程序,如果賈躍亭不辭職就要開除掉他。而就在幾天前,孫宏斌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公開表示。“我們應該支持老賈這種義無反顧的企業家精神”。
在“接盤”樂視時,孫宏斌就明確表達自己對樂視網、樂視超級電視以及樂視影視業務看好,但對其他業務并不感興趣。他還公開建議賈躍亭,樂視的部分業務該出售的出售,該融資的融資。但即便近期樂視各業務線麻煩不斷,賈躍亭也沒有絲毫進行業務收縮的意思——而兩人的分歧很可能是導致賈躍亭辭任樂視和樂視網主要負責人的導火索。
7月6日晚間,樂視網公告稱,賈躍亭將辭去樂視網董事長一職,同時辭去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相關職務,退出董事會,辭職后將不再在樂視網擔任任何職務。今年5月,樂視網宣布賈躍亭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專任公司董事長。日前,賈躍亭還證實樂視控股法定代表人已發生變更,自己不再擔任法定代表人,由吳孟接任。
對于賈躍亭的突然辭職,樂視超級汽車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賈躍亭將正式出任樂視汽車生態全球董事長一職,全面負責汽車融資、全球化管理團隊搭建、公司治理、產品研發測試及生產保障等方面工作,率領樂視汽車生態繼續按照既定戰略,實現變革百年汽車產業的夢想。
而7月16日上午,賈躍亭則發布公開信稱:“樂視至今日之巨大挑戰,我會承擔全部的責任,會對樂視的員工、用戶、客戶和投資者盡責到底。”他表示,自己仍舊是樂視控股的執行董事和最大股東,辭去上市公司CEO、甚至更多其他重要職務,是為了全力以赴實現FF91最快量產上市。再大的擠兌,也擠不垮變革汽車產業的夢想。最后,他懇請大家給樂視一些時間,給樂視汽車一些時間,樂視會把金融機構、供應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還上。
對于賈躍亭的身份變化,有資本市場從業人士向記者表示,這可能是樂視網和樂視的無奈之舉。“由于嚴重債務問題,已經使得賈躍亭處于‘信用破產’的邊緣。目前,樂視正在積極尋求為旗下各業務融資,此時斬斷和賈躍亭的聯系,可能是樂視唯一的選擇。隨著賈躍亭未來淡出樂視,也許能夠適當穩定相關債權人,并使樂視脫困。”
融資自救成疑
目前,賈躍亭身處美國。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一方面是忙于樂視汽車的業務以及推動FF91量產;另一方面,是為樂視各業務尋求融資。但對于這樣的說法,外界似乎并不認可。在賈躍亭的微博留言中,不少人就直接質問賈躍亭這個節骨眼兒去美國“是不是為了跑路”。對于這樣的質疑,賈躍亭通過多個渠道向外發聲稱,“將于本周回國”。但截至記者發稿時,賈躍亭是否已經回國仍是未知數。
盡管賈躍亭信誓旦旦要為樂視和廣大供應商負責,但外界卻普遍認為,賈躍亭要實現融資自救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務。“現在的樂視就是一個大坑,國內對樂視和賈躍亭是避之不及,相信美國人也沒有那么傻!”一位資本市場人士這樣對《經濟參考報》說。該人士認為,樂視目前面對的債務困境,可能會將賈躍亭“逼上絕路”。
記者此前已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獲悉,除了目前曝光的債務問題,樂視多個業務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正在對和樂視之間的合作進行核查,內容包括梳理與樂視業務所涉及的應收賬款和資產抵押等事項。據悉,部分樂視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對于和樂視之間未發生的涉及墊資或后續付款的合作,已在內部叫停。另外,有業內人士透露,樂視有關產品的上下游供應鏈,包括代工廠、物流配送伙伴、電商伙伴、服務外包伙伴,甚至會務公司,亦在悄然進行業務盤查,其中一個重點工作是向樂視催要應收賬款。
事實上,由于債務問題,樂視多個業務的供應商先后“跳出”向賈躍亭討說法。今年以來,公開和賈躍亭“撕破臉”的供應商名單不斷加長:其中A股上市公司包括上海韋爾、豪聲電子、明家聯合等。在這些供應商名單中,欠款債務方為樂視移動的數量占比超過80%。其中,明家聯合發布公告稱,樂視網及多家樂視系公司合計拖欠廣告款超6000萬元。
對此,樂視多個業務線的負責人近期在相關媒體溝通微信群中均表示,相關業務進展順利,不會受到影響。但市場人士卻認為,短期內樂視可能無法償清債務,這將引發進一步的連鎖反應。
還有市場人士表示,即便賈躍亭能從美國籌到錢,估計也填不上樂視現在的“坑”。對于樂視債務危機到底有多嚴重,各界莫衷一是。有市場分析稱,去年12月融創曾對樂視做了長達1個月時間的盡職調查,統計了除樂視汽車部分的樂視資金缺口,最后投資150億元。但在2017年3月底清點完各業務債務總額時,融創發現遠超這一數字:樂視總欠款約為343億元,扣除保證金后仍高達近263億元。根據市場機構不完全統計,樂視供應商方面欠款總額約為8.95億元。
近期,有自稱樂視核心人士的人向外界表示,不在統一口徑之下,樂視200多億元的欠款說法并不準確。該人士強調,樂視畢竟分為上市體系、非上市體系和汽車業務。另外對欠款定義也不同,有金融機構的欠款、供應商欠款、投資人的可轉換的債券等,欠款定義如果不清楚,200多億的欠款就沒有討論的基礎。但該人士透露,樂視對金融機構的欠款數額充其量在100億元上下。他認為,以樂視的現有規模,額度100多億的銀行負債是一個正常范疇,且目前尚未受到金融機構的擠兌。
有市場分析認為,樂視的抵押品價值能夠覆蓋到期債務,這樣一來銀行是沒有擠兌理由的。至于樂視為何會遭到招商銀行申請資產凍結,一位接近樂視的人士表示,第一是抵押品要折價;第二是還款有期限,銀行內部、銀監會、審計署都有審計;第三是有可能招行的借款即將到期,而其他金融機構還未到期。
另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賈躍亭采用的是內保外貸——在香港收購酷派,境內質押人民幣資產,境外借美元。目前境外這部分收購資產股價只剩20%。“賈躍亭或許真的沒有錢,但即便他有錢,錢也出不去,沒有辦法還上招行的美元貸款,所以被凍結了資產。”該市場人士分析稱。
賣地或成救命稻草
盡管麻煩不小,但賈躍亭并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近期不少市場人士就紛紛表示,即便融資受阻,賈躍亭依然手握救命稻草,那就是手中掌握的大量土地資產。
在大舉擴張時,樂視作為互聯網新銳公司,曾被各地方政府視為座上賓。期間,賈躍亭通過買地置業、建設“生態城”等方式,在各地瘋狂拿地。業內認為,如果想要擺脫債務危機,并繼續手機、電視等業務,賈躍亭可能會最終選擇出手這些土地資產。
事實上,樂視手中的土地資產遠超外界想象。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樂視與北京金五環地產在北京通州投資建設中國網絡視聽產業基地,項目占地2300畝,項目一期占地600畝,二期占地1700畝;2015年8月,時任樂視網副董事長的劉弘介紹,樂視將在重慶兩江新區建設中國(重慶)網絡視聽產業基地。隨后的2015年11月,樂視以4.21億元的價格在重慶龍興等地拿下近40萬平方米的商業和住宅用地。2016年3月,樂視再次宣布將投資30億元,在重慶量江北嘴建設酒店、公寓綜合體項目,規模約16萬平方米;2016年5月,樂視獲得北京三里屯商圈的世茂工三項目,耗資29.72億元。當月,樂視以30億元的價格獲得世茂股份旗下兩家商業地產開發管理公司100%股權;當年次月,為擴大其在北美的研發和運營業務,樂視以2.5億美元(當時約合16.44億元)收購雅虎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縣的19.7萬平方米土地;2015年9月,樂視與天津薊縣簽署合作協議,稱將投資400億元建設樂視超級生態城。不過,有媒體報道稱,樂視并未與當地正式簽約;2016年12月份,樂視生態汽車(浙江)有限公司以2.79億元的價格獲得浙江莫干山1350畝土地,在今年4月份,樂視汽車又以1.4億元的價格獲得679畝土地。
另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樂視還與深圳市、山西臨汾市、上海等多個地方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樂視以產業基地、生態城、生態產業園等多種方式,拿下了數值不菲的土地。業內認為,這批土地儲備如今已經成了賈躍亭手中最有價值的資產之一。
據悉,樂視已經開始和相關方進行接觸,準備出讓包括世茂工三在內的資產。業內分析指出,目前樂視手中較為優質、并且能夠在短期內變現的資產,就包括各類土地儲備,出手這些土地進行償債,盡管無奈,但卻不失為渡過難關的好辦法。不少市場分析還認為,在融創投資樂視后,利用和融創的關系,賈躍亭能夠更好地利用手中的土地資產,以解樂視燃眉之急。
就看樂視怎么走出困局!
8月17日晚,樂視網發布公告稱,公司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并取得換發營業執照。公告顯示,樂視網法定代表人由之前的賈躍亭變更為梁軍(樂視網總經理),注冊資本由之前的18.56億元變更為19.95億元。
事實上,早在今年7月,樂視網電話會議形式召開董事會,通過了變更法人的決定,樂視網法人代表由賈躍亭變更為梁軍。同時,會上選舉了新一任董事長,孫宏斌獲得7票贊成以全票當選。根據規定,孫宏斌的董事長任期到本屆董事會屆滿為止,也就是2018年10月13日。
至此,樂視網的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均不再是賈躍亭。無論是誰,希望都不會對樂視網的發展造成太大影響。
賈躍亭辭任樂視網董事長和相關職務,并未緩解外界對樂視前景的擔憂。日前,易方達、中郵和嘉實基金等3家基金集中下調了旗下基金持有的樂視網估值。業內分析認為,目前共有39只公募基金持有樂視網股票,三大公募基金此時下調樂視網估值,可能會引發其他基金做出反應——這對樂視網和樂視而言可謂雪上加霜。
樂視債務危機遠未結束:供應商和銀行等“債主”一旦選擇通過法律程序來解決問題,引發的連鎖反應可能真的會將樂視逼上“絕路”。
危機爆發致賈躍亭辭職
當外界開始將矛頭指向樂視的當家人賈躍亭時,賈躍亭并沒有像此前一樣繼續“戰斗”,而是選擇了“急流勇退”。
1月13日,融創中國150億元投資樂視旗下多項業務。至此,2016年年末突然爆發的樂視危機偃旗息鼓。但融創中國的150億元并未徹底將樂視拖出泥潭。近期,一系列“債主討債”事件,讓樂視再度“深陷危機”。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樂視似乎并沒有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7月6日晚間,樂視網公告稱,賈躍亭將辭去樂視網董事長一職,同時辭去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相關職務,退出董事會,辭職后將不再在樂視網擔任任何職務。此前,工商資料還顯示,賈躍亭已不再擔任樂視控股的法定代表人,由吳孟接任。
與此同時,樂視超級汽車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即日起,賈躍亭將正式出任樂視汽車生態全球董事長一職,全面負責汽車融資、全球化管理團隊搭建、公司治理、產品研發測試及生產保障等方面工作,率領樂視汽車生態繼續按照既定戰略,實現變革百年汽車產業的夢想。
當日上午,賈躍亭發布公開信稱,“樂視至今日之巨大挑戰,我會承擔全部的責任,會對樂視的員工、用戶、客戶和投資者盡責到底。”他懇請大家給樂視一些時間,給樂視汽車一些時間,樂視會把金融機構、供應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還上。
值得注意的是,樂視網公告還透露,公司擬申請繼續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待該議案獲得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公司將向深交所申請自2017年7月18日開市起繼續停牌不超過3個月,停牌時間自停牌首日起累計不超過6個月。
在此之前,樂視網股票已連續停牌超過3個月,此番危機爆發,讓多家持倉機構坐不住了。
7月8日,中郵創業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宣布,基金管理人決定自7月7日起對公司旗下部分基金持有的樂視網股票進行估值調整,調整后估值價格為22.37元;隨后,嘉實基金也公告表示,自7月7日起,對旗下證券投資基金持有的樂視網股票,按照其2017年4月14日收盤價連續下調3個10%的價格,即22.37元進行估值;當天,持有樂視網股票的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公告宣布,對旗下證券投資基金持有的樂視網股票也按照約3個跌停板,即22.05元進行估值。
樂視網作為創業板龍頭,股價在2015年時一度觸及179元/股的高位,為機構所青睞。但自2016年11月份,樂視網、樂視控股創始人賈躍亭發布公開信承認樂視資金情況出現問題,2016年四季度起,機構開始大批撤離樂視網。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持有樂視網的基金在2016年四季度末相較2016年三季度末減少了24只。樂視網2017年一季報則顯示,此前公司的第二大股東鑫根資本也退出了樂視網前十大股東名單。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共有39只基金持有樂視網股票,比2016年第四季度末減少了11只。樂視網目前因推進樂視影業注入而自4月17日開市起停牌,根據樂視網7月7日披露的《關于繼續推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暨公司股票延期復牌的公告》,樂視網董事會同意向深交所申請公司股票自2017年7月18日起停牌不超過3個月,即自停牌首日起累計不超過6個月。
債務問題依舊“壓力山大”
事實上,由于債務問題,樂視多個業務供應商先后“跳出”向樂視討說法。今年以來,公開和樂視“撕破臉”的供應商名單不斷加長,樂視債務“壓力山大”。
引起此輪樂視危機的依舊是讓樂視“壓力山大”的債務問題:首先是招商銀行上海川北支行于6月26日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凍結樂視系3家公司和賈躍亭夫婦約12.37億元資產。隨后,樂視網公告披露,賈躍亭及樂視控股持有的公司5.19億股已被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等凍結,占公司總股本26.03%,但占賈躍亭所持樂視網股份的比例為99.06%。以樂視網目前每股30.68元的股價(停牌中)計算,賈躍亭及樂視控股被凍結的股份價值約159.27億元。此外,近期還有大量自稱是樂視多個業務供應商的“債主”聚集在北京樂視總部,希望樂視盡快支付相關款項。據不完全統計,樂視不同業務累計欠上述供應商款項超過8000萬元。
另外,記者還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途徑獲悉,樂視控股在樂視影業的股權,已遭到5起司法凍結,涉及上海、北京、山東三地的法院。其中,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凍結了樂視影業1.8億元的股權;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了樂視影業7800萬元的股權;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執行了三起凍結,分別涉及樂視影業1.8億元、1.8億元和20萬元的股權。綜合其他公開信息,截至2017年6月30日,樂視影業共有14筆司法凍結。
對于樂視債務危機到底有多嚴重,各界莫衷一是。有市場分析稱,去年12月融創曾對樂視做了長達1個月時間的盡職調查,統計了除樂視汽車部分的樂視資金缺口,最后投資150億元。但在2017年3月底清點完各業務債務總額時,融創發現遠超這一數字:樂視總欠款約為343億,扣除保證金后仍高達近263億。根據市場機構不完全統計,樂視供應商方面欠款總額約為8.95億元。
樂視對金融機構的欠款數額充其量在100億上下。他認為,以樂視的現有規模,額度100多億的銀行負債是一個正常范疇,而且目前尚未受到金融機構的擠兌。
有市場分析認為,樂視的抵押品價值能夠覆蓋到期債務,這樣一來銀行是沒有擠兌理由的。至于樂視為何會遭到招商銀行申請資產凍結,一位接近樂視的人士表示,第一,抵押品要折價;第二,還款有期限,銀行內部、銀監會、審計署都有審計;第三,有可能招行的借款即將到期,而其他金融機構還未到期。
據悉,樂視已經開始和相關方進行接觸,準備出讓包括世茂工三在內的資產務。業內分析指出,目前樂視手中較為優質、并且能夠在短期內變現的資產,就包括各類土地儲備,出售這些土地進行償債,盡管無奈,卻不失為渡過難關的好辦法。不少分析還認為,在融創投資樂視后,利用和融創的關系,樂視能夠更好地利用手中的土地資產,以解燃眉之急。
減少一點擠兌,多一點支持,相信難關就會度過,很多的企業就是被擠兌垮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