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銷后的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企業注銷是因為企業經營不當,被其它公司收購、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不續、或公司內部解散等情形,主動依法進行注銷處理。公司注銷的法律后果是,公司法人資格終止,前提是進行依法清算,這個是公司法人的主動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八條 公司清算結束后,清算組應當制作清算報告,報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并報送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登記,公告公司終止。
分公司注銷后債權債務如何處理
一、分公司注銷后債權債務怎么處理
公司依法定程序進行注銷,要成立清算組進行公告清理債權債務,如果經公告,在45天內,債權人沒有申請債權視為自動放棄。如果沒有公告,沒有進行清算,由股東來承擔法律責任。
可以查工商檔案,檔案中應該有該單位債權債務承受人,否則工商部門不會核準注銷的??梢砸髠鶛鄠鶆粘惺苋顺袚熑巍?br>二、企業注銷后的法律責任承擔是怎么規定的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一旦注銷登記,公司即告終止,其法律意義上的主體資格就告消滅。換言之,公司一旦注銷登記,公司就不復存在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向其主張權利了。
為了維護交易安全,保障債權人的利益,《公司法》對申請公司注銷登記做了嚴格的規定,除非因合并或者分立外,公司在申請注銷登記前必須經過法定清算程序。所謂清算,就是通過一定程序了結公司對外所有的法律關系,并在清償所有債務后將公司剩余財產分配給公司股東的程序。清算程序中的一個環節就是由清算組核實債權并進行清償,清算組應在清算期間通知、公告債權人,由公司的債權人向清算組申報債權,公司只有在完成清算程序后,才可以申請注銷登記。
公司注銷,其民事主體資格即消滅,正常情況下,本不存在也無法追究其民事責任。但如果存在其他當事人如股東、董事、監事、經理等應對該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情形,則可以以其他當事人為被告,直接對其追究相應的民事責任。如股東在公司注銷的過程中,沒有依法履行必要的清算義務,由股東承擔清算不實的責任,即由股東來承擔未履行清算義務的賠償責任。
這與股東有限責任原則并不沖突。如果股東履行了清算義務,那么無論公司是否有足夠的財產能夠清償其債務,都不應追究其股東的責任,這正是有限責任本來的結果。但由于股東未完全履行清算責任,導致原告未能申報債權和參與清算。如果該公司清算的結果還有剩余財產,則被股東分配;如果該公司資不抵債,則本應按比例受償的財產被其他債權人分走。兩種情形最終均導致原告債權的不能受償。而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正是由于股東未履行通知義務。對此應承擔的責任不再是一般的有限責任或無限責任,而是獨立形成的賠償責任。
同時,新《公司法》規定,清算組成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公司或者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在實踐當中,公司注銷,一方面,對有限公司的股東而言,應全面認識公司注銷的法律后果,并非公司一經注銷,一切萬事大吉,要特別重視其在公司清算中的義務和責任以及不當行為可能引起的法律風險,如果未能履行法定的義務,將可能導致直接的民事責任;另一方面,對債權人而言,并非作為債務人的公司一經注銷,自己的債權就無從得到保障。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債權人可以依法向已注銷公司的股東請求賠償,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公司注銷登記流程
(一)申請:申請注銷登記,申請人可以到登記機關提交申請,也可以通過信函、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方式提出申請通過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方式提出申請的,應當提供申請人的聯系方式以及通訊地址。
(二)審查、受理:登記機關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1、申請文件、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申請人按照登記機關的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文件、材料的,應當決定予以受理。
2、申請文件、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但登記機關認為申請文件、材料需要核實的,應當決定予以受理,同時書面告知申請人需要核實的事項、理由以及時間。
3、申請文件、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允許申請人當場予以更正,由申請人在更正處簽名或者蓋章,注明更正日期;經確認申請文件、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決定予以受理。
4、申請文件、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在5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當場告知時,應當將申請文件、材料退回申請人;屬于5日內告知的,應當收取申請文件、材料并出具收到申請文件、材料的憑據,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文件、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5、不屬于登記范疇或者不屬于本機關登記管轄范圍的事項,應當即時決定不予受理,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
法律依據:
《公司法》規定:
(一)申請:申請注銷登記,申請人可以到登記機關提交申請,電子郵件等方式提出申請通過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方式提出申請的,應當提供申請人的聯系方式以及通訊地址。
(二)審查、受理:登記機關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企業稅務登記注銷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答:1企業注銷稅務登記后,未進行工商登記注銷的情況下,會出現風險。比如,這時企業要進行產權轉讓的情況,產權轉讓必然會需要企業進行各項稅金的繳納后,才能進行產權轉讓過戶。但由于企業稅務登記已經注銷,無法正常申報,只能先到主管稅務機關把注銷的稅務登記恢復為正常戶,才能進行稅款繳納,否則就無法完成正常的產權交易。因此在作出要進行注銷公司的決定后,就必須把相應的事項考慮周全,以免出現風險隱患。企業在稅務登記注銷后,需要在30日內及時進行工商注銷。企業的注銷流程為清算后的30日內進行稅務登記注銷,稅務注銷后的30日內進行工商登記注銷,順序不可倒置,否則不但注銷手續無法辦理,還浪費了人力財力。3.企業進行稅務注銷,必須要履行相應法律手續,不能擅自停業關門。若不履行相應手續,企業仍然在稅務機關的記錄中,那么企業的稅款及滯納金會一直進行累加記錄。這種情況下,企業一旦受到法律追訴,則需承擔巨額的稅款及滯納金。4. 企業未進行稅務登記就停業關門,會對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股東及其高層造成嚴重的信譽失信的結果,會列入法院的黑名單中。進入黑名單的人員則不能再次就業和成立公司。5.企業進行稅務登記前必須把企業所產生的全部稅負及滯納金繳納清楚。三證合一后,各級管理部門都進行了聯網,企業即使通過隱藏或欺騙的手段暫時辦理了稅務登記注銷手續,也會被追查到。這樣企業還會涉及刑事責任,后果更加嚴重。6.企業經營過程中,公司股東、高層以及員工,應該把公司財產和個人財產劃分清楚,否則就會造成財產混同。若公司出現財產混同的情況,當公司遇到訴訟需要人民法院執行公司財產時,必然會把實質上不屬于公司的財產一并進行執行。
相關推薦:
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稅率(股權轉讓個稅如何計算)
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及稅率(印花稅計稅依據和稅率是什么)
股東表決權排除制度(股東表決權排除制度)
鼓勵類外商投資退稅政策(外國企業在中國有什么優惠政策)
手寫保證書有法律效力嗎(手寫的保證書有法律效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