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納稅人收入認定標準
一般納稅人收入認定標準為,增值稅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1、工資、薪金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5、經營所得;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7、財產租賃所得;
8、財產轉讓所得;
9、偶然所得。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2、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4、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5、保險賠款;
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7、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8、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9、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10、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現行一般納稅人認定標準
法律主觀:
一般納稅人的認定標準:一年 增值稅 銷售額(包括出口銷售額和免稅銷售額)達到或超過以下規定標準: 1、工業企業年應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上。 2、商業企業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上。申請一般納稅人的好處: 1.一般納稅人可以可開專用發票(即可抵扣發票), 增值稅發票 (17%)。 2.一般納稅人的財務、稅務、管理要求規范,財務人員要求高,可以減少經營風險、涉稅風險。 3.一般納稅人可以證明公司的實力,能與更大的公司合作,通常大公司都是一般納稅人,因此生意容易做大。 4.一般納稅人取得增值稅進項票可以抵扣,稅負比較合理,毛利低一點的生意也可以做,因此生意也容易作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法律客觀:
《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小規模和一般納稅人的認定標準
小規模與一般納稅人,主要區別在于稅收政策不同。
小規模企業,收取3%的增值稅,每月銷售額度超過3萬的或者季度超過9萬的,就需要繳稅,低于上述金額的不需要繳稅。一般納稅人,基本稅率在17%,但也有5%、6%、11%的稅率,
一般納稅人不管如何都是需要繳稅的,但是是實行差額征稅。
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的區別是:
1、主要從事生產或提供應稅勞務(特指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年銷售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可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100萬以下的為小規模納稅人。
2、主要從事貨物批發零售的:年銷售額180萬以上的可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180萬以下為小規模納稅人。工業企業年銷售額在100萬以下的,商品流通企業年銷售額在180萬以下的,屬于小規模納稅人;反之,為一般納稅人。
怎么認定小規模和一般納稅人?
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的區分是根據公司經營銷售額以及納稅性質來定的:
1、工業企業:年銷售額小于50萬為小規模納稅人,如果貴公司銷售額大于50萬,就要升級成為一般納稅人;
2、商業企業:年銷售額小于80萬為小規模納稅人;
3、新辦企業: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上,在企業開辦之日起一個月內,可以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過期則視為自動放棄,需要年銷售額達到標準才可以申請。
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的認定標準,小規模納稅人應征增值稅銷售額在500萬及以下且會計核算制度不健全;應稅銷售額未超過標準以及新開業的納稅人,有固定的經營場所,會計核算健全,能準確提供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的可認定為一般納稅人。
納稅人的身份劃分標準是什么
法律主觀:納稅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熟悉不過的詞語了。為了便于管理,稅務對企業納稅人按不同的標準進行了各種分類。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見到的有以下五種分類標準。下面來為你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一)按納稅人所屬國稅、地稅管理分類:1、國稅、地稅共管戶指納稅人需要同時在國稅、地稅辦理有關稅務并接受國稅和地稅管理。2、純地稅戶指納稅人只需要在地稅辦理有關稅務,受地稅單獨管理。一般在稅種核定時,納稅人應繳納的各項稅種需要分別到國稅、地稅辦理的即是國稅、地稅共管戶,而涉及的稅種只需要到地稅辦理的就是純地稅戶。(二)把增值稅納稅人按年銷售規模和企業會計核算水平分為:1、小規模納稅人最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八條對小規模納稅人的界定如下:a、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并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應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含本數,下同)的;b、除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以外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下的;c、視同小規模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其他個人按小規模納稅人納稅;非企業性單位、不經常發生應稅行為的企業可選擇按小規模納稅人納稅。2、一般納稅人a、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并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應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上(不含本數,下同)的,可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反之,則一律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b、除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以外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上的可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反之,則一律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三)按納稅人納稅信用等級劃分:1、A級納稅人2、B級納稅人3、C級納稅人4、D級納稅人詳細可參考國家稅務總局于2003年7月印發的《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試行辦法》的通知(四)按對納稅人所得稅征收方式劃分:1、核定征收企業納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業所得稅:a、依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可以不設賬簿的或按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應設置但未設置賬簿的;b、只能準確核算收入總額,或收入總額能夠查實,但其成本費用支出不能準確核算的;c、只能準確核算成本費用支出,或成本費用支出能夠查實,但其收入總額不能準確核算的;d、收入總額及成本費用支出均不能正確核算,不能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納稅資料,難以查實的;e、賬目設置和核算雖然符合規定,但并未按規定保存有關賬簿、憑證及有關納稅資料的;f、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2、查帳征收企業納稅人能根據企業所得稅條例及有關稅收法規、財務會計制度等規定設置賬冊,準確核算收入總額和成本費用,向稅務機關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的納稅資料并正確計算應納稅額,按規定報送納稅資料、履行納稅義務,保管賬簿憑證及有關納稅資料的。(五)按納稅人規模來確定企業是否享受所得稅20%優惠稅率分:1、小型微利企業2、非小型微利企業企業必須同時滿足如下三個條件才歸屬于最新企業所得稅法上所指的小型微利企業,否則屬非小型微利企業,不享受20%所得稅優惠稅率。具體為:a、企業所從事的行業必須是國家非限制和禁止的行業;b、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c、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詳細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
相關推薦:
國企破產賠償(國企一旦倒閉會怎么處理員工)
外匯詐騙立案(外匯詐騙立案的流程和標準是什么)
員工被炒賠償(被炒掉的員工能得到什么補償)
集團內資金拆借(集團內部資金拆借是否合法)
勞務外包公司資質(勞務外包公司需要具備什么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