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當事人向職業病鑒定機構提出鑒定申請并提交《職業病鑒定申請書》,鑒定辦事機構收到《職業病鑒定申請書》后出具《職業病鑒定資料提交通知書》。當事人按規定時間內如實提交職業病鑒定所需的資料或者書面陳述,符合受理條件的發給《職業病鑒定受理通知書》,隨后抽取鑒定專家,開展鑒定會,并出具《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法律依據:《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
第二十一條 職業病診斷需要以下資料:
(一)勞動者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包括在崗時間、工種、崗位、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等);
(二)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結果;
(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四)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診斷還需要個人劑量監測檔案等資料;
(五)與診斷有關的其他資料。
第二十四條 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時,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所在的用人單位提供其掌握的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職業病診斷資料,用人單位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的十日內如實提供。
職業病鑒定 應該去職業病鑒定機構,根據《 職業病診斷 與鑒定管理辦法》第二章診斷機構相關規定如下:第三條職業病診斷應當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第四條從事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二)具有與開展職業病診斷相適應的醫療衛生技術人員; (三)具有與開展職業病診斷相適應的儀器、設備; (四)具有健全的職業病診斷質量管理制度。第五條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職業病診斷,應當向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以下資料: (一)職業病診斷機構申請表; (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四)與職業病診斷項目相適應的技術人員、儀器設備等資料; (五)職業病診斷質量管理制度有關資料; (六)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提交的其他資料。第六條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收到申請資料后,應當在90日內完成資料審查和現場考核,自現場考核結束之日起15日內,做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單位。批準的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頒發職業病診斷機構批準證書。職業病診斷機構批準證書有效期限為4年。第七條職業病診斷機構的職責是: (一)在批準的職業病診斷項目范圍內開展職業病診斷; (二)職業病報告; (三)承擔衛生行政部門交付的有關職業病診斷的其他工作。第八條從事職業病診斷的醫師應當具備以下條件,并取得省級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資格證書: (一)具有執業醫師資格; (二)具有中級以上衛生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三)熟悉職業病防治法律規范和職業病診斷標準; (四)從事職業病診療相關工作5年以上; (五)熟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防治及其管理; (六)經培訓、考核合格。附:職業病鑒定提醒為使能順利辦理申請職業病鑒定,請記得攜帶已領取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書》,如何申請職業病鑒定:職業病診斷是醫師根據職業危害因素對患者身體的損害程度,按照國家制訂的職業病診斷標準作出的診斷,是一種憑著醫生的主觀判斷做出的結果,那么,就有可能出現誤診、漏診的問題。當你對職業病的診斷有異議時,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作為當事人(患者或用人單位),可以在接到《職業病診斷證明書》之日起30天內,向做出診斷的醫療機構所在地設區的市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鑒定。而且《職業病防治法》還規定,對設區的市級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的,可在15天內,向省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再鑒定。省級鑒定結論為最終鑒定。國家衛生部門不設職業病鑒定機構,不受理職業病的鑒定申請。為使能順利辦理申請職業病鑒定,請記得攜帶已領取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患者的身份證復印件、職業史和既往史、職業健康監護檔案、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工作場所歷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資料等資料。這些資料是職業病鑒定過程中專家需要查閱的資料。職業病鑒定專家庫的專家是經過有關部門反復資格審查篩選出來的,相信他們一定會遵循科學、公平、公正、及時、便民的原則做好職業病鑒定工作,讓當事人放心。患者的身份證復印件、職業史和既往史、職業健康監護檔案、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工作場所歷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資料等資料。這些資料是職業病鑒定過程中專家需要查閱的資料。職業病鑒定專家庫的專家是經過有關部門反復資格審查篩選出來的,相信他們一定會遵循科學、公平、公正、及時、便民的原則做好職業病鑒定工作,讓當事人放心。
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 (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