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是什么?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為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在新個人所得稅執(zhí)行后,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才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稅率按照階梯稅率,即收入越高,繳稅的稅率也就越高。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jīng)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chǎn)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chǎn)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chǎn)的收入額減除財產(chǎn)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應當依法辦理納稅申報:
(一)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
(二)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
(三)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
(四)取得境外所得;
(五)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
(六)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nèi)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
(七)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并向納稅人提供其個人所得和已扣繳稅款等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國家稅務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21年最新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2021年最新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如下:
1、應繳納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費用減除額;應納稅額=應納所得額X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2、如果個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000元的,那么稅率為3%,如果個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36000-144000元的,那么稅率為10%;
3、如果個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144000-300000元的,那么稅率為20%;如果個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300000-420000元的,那么稅率為25%;如果個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420000-660000元的,那么稅率為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三條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nèi)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繳納稅款。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納稅人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繳納稅款;稅務機關通知限期繳納的,納稅人應當按照期限繳納稅款。
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nèi)申報納稅。
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nèi)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nèi)申報納稅。
納稅人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的,應當在注銷中國戶籍前辦理稅款清算。第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nèi)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
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或者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的,稅務機關審核后,按照國庫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退稅。
相關推薦:
夏季高溫費要交個稅嗎(高溫補貼個稅)
外資公司合并審批程序(外商投資企業(yè)新設合并程序有哪些)
女職工孕期有什么保護(女職工懷孕期間享受哪些待遇)
拖欠貨款訴訟時效多久(拖欠貨款多久不受到法律保護)
離婚信托分割(結婚后買的信托離婚會被分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