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代表和股東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公司法人代表和股東所需承擔責任有:1、公司法人代表因執行職務所產生的責任由公司承擔;2、股東以認繳的出資、認購的股份對公司承擔責任。
法人和股東的區別有:
1、法人與股東法律責任不同:股東只按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公司運行如果涉及犯罪,法定代表人可能首先會承擔某些相關法律責任,股東則視情況而定;
2、權限上的不同:股東對于公司的重大問題,運營方向等具有決策、表決權,可以通過股東大會表決決定公司的發展方向,而法定代表人則只是公司的代言人,不享有實際的決策權;
3、權利分配不同:股東享有股息紅利分配、公司資料查閱復制權、股東大會表決權、解散公司權,而法人享有的權利一般規定于公司章程中,并沒有與股東相匹配的權利;
4、對外效力不同:法定代表人是法定的對外代表,其行為可以視作公司法人行為,具有簽署合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效力。而股東如沒有公司特別授權,是不具有效力的。
法人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如果不是股東身份的話,不需要出資。一般情況下,成為公司的股東是需要出資的,只不過出資方式有可能不同,有用貨幣出資的,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的。自己不出資成為股東僅存在特別情形之中,如接受贈與,或因繼承等情形成為公司股東。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六十二條
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
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代持股股東需要負責任嗎
代持的股東是否承擔公司的債務根據股東是否實繳進行判定,如果股東已經按照章程進行實繳的出資的情況,股東不需要對其他公司的債務負責,如果沒有實繳完畢,股東應該在認繳的范圍內出資。
一、代持股東是否承擔公司債務? 看該股東實繳完沒有。 不管是顯名股東還是隱名股東,如果該股東按照章程的約定實繳完認繳出資了。 這時候,股東不需對其他公司債務負責任(破壞公司財產獨立性的除外)。 如果認繳的出資沒有實繳完畢,那么股東應當繼續在認繳的范圍內出資。二、代持股份是否合法 合法,股權代持又稱委托持股、隱名投資或假名出資,是指實際出資人與他人約定,以他人名義代實際出資人履行股東權利義務的一種股權或股份處置方式。在此種情況下,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之間往往僅通過一紙協議確定存在代為持有股權或股份的事實。 股權代持主要存在以下三種法律關系,第一種是實際股東與名義股東之間的法律關系,第二種是實際股東、名義股東與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第三種是實際股東、名義股東與公司外第三人之間的關系。 只要簽訂的合同真實有效就受法律保護。但近年來,代持股份引發了名義持股人和實際持股人諸多爭議,而目前法律上的界定也比較模糊,因此簽訂代持股份合同最好找專業律師或法學專家進行咨詢。三、代持股份需要考慮以下法律風險 1、登記在工商管理部門的股東是接受委托的代持股人,它并不是真正的出資人。但是,股東資格的確認依據是股權證和工商登記,如果此時上述文件記載的都是代持股人。當代持股人出現其他不能償還的債務時,法院和其他有權機關是可以依法查封上述股權,并將上述股權用于償還代持股人的債務的。此時,真正的出資人只有依據代持股協議向代持股人主張賠償責任。 2、當代持股人出現特別的意外情況離世,代持股人名下的上述股權,就會成為繼承人爭奪繼承財產的標的。委托人不得不卷入這場遺產繼承的糾紛案件中來,付出 很大的艱辛才能完好地拿回自己的財產權。 3、有的真實出資人并不參加公司的經營和管理,在這種情況下,出資人的股東權利包括經營管理權、表決權、分紅權、增資優先權、剩余財產分配權等等一系列的 權利實際上都是由代持股人行使。顯然,道德風險巨大。代持股人的轉讓股份的行為、質押股份的行為,真實出資人都很難控制。因此,即便公司發展前景很好,利 益非常巨大,對自己不能實際控制的出資權利,還是不要參與。 4、股份代持形式出現的投資和交易是下策,尤其是在擬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中,由于增加了證監會等法定監管機構的監督,這樣的法律風險會進一步加大,因此建議投資者除非沒有選擇,否則不要輕易選擇代持股份的形式進行投資。 代持股份時合法的,但是代持股份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風險,登記在工商管理部門的股東時接受委托的代持股人,不是出資人,真正的出資人在依據代持股份協議的情況下才主張賠償的責任。
名義股東與實際出資人的區別
法律分析:名義股東與實際出資人實際上就是顯名股東和隱名股東的關系。內部關系上:投資權益的歸屬人是隱名股東,若涉及名義股東和實際出資人之間的利益問題時,以合同約定(代持股協議)為準并兼顧實際出資的原則;外部關系上:顯名股東才是合法的公司股東;名義股東若處分其名下的股份,對于善意第三人來說也是有效的,實際出資人不得主張行為無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四條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并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第二十五條名義股東將登記于其名下的股權轉讓、質押或者以其他方式處分,實際出資人以其對于股權享有實際權利為由,請求認定處分股權行為無效的。名義股東處分股權造成實際出資人損失,實際出資人請求名義股東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第二十六條公司債權人以登記于公司登記機關的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為由,請求其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股東以其僅為名義股東而非實際出資人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名義股東根據前款規定承擔賠償責任后,向實際出資人追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相關推薦:
最高額保證法律依據(民法典后保證最高額擔保的規定)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資本(中外合資企業注冊資本金要求)
車輛抵押貸款(汽車抵押貸款需要什么條件)
國有企業設立的資料(國有企業注冊條件)
怎么注冊公司流程(公司注冊流程及需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