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偷稅漏稅法人承擔什么責任
法律主觀:
如果名義股東知曉并且參與了偷稅漏稅的行為就是需要承擔責任的。名義股東。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經與名義出資人協商達成一致,由實際出資人出資并享有投資權益,名義出資人僅以相應份額權益股東的身份出現。股權代持不僅對實際出資人存在巨大風險,對名義股東也有很大風險。在決定請人代持股權或者幫別人代持股權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清楚可能發生風險,并提前作好相應的安排。1.股東的風險。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第三條【法人財產權及股東責任】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第四條【股東權利】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2.名義股東與實際股東的關系。一般而言,實際出資人會同名義股東事先簽訂書面協議,就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進行約定,主要應涵蓋股東權益、責任分擔等事宜,依據《民法通則》、《合同法》的規定產生相應效力,但該效力僅針對簽約雙方不對外(第三人)產生法律約束效力。3.名義股東、實際股東同公司其他股東方的關系。如果公司成立有效,遵循實質主義規則,確認實際股東享有股東權益并履行股東義務,但如果隱名出資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則認定行為無效,則當事人間法律關系依照無效合同條款執行。4.名義股東同第三人的關系。無論公司是否成立有效,依照形式主義規則,名義股東對公司外第三人承擔責任。綜上所述,名義股東雖然在名稱上類似于沒有實際職權的職務,卻依舊需要在公司成立的時候上交必要的資本作為其股東身份的保證的,而公司的偷稅漏稅行為如果與該名義股東有關或者其確實參與并知曉的話,也是需要讓其承擔起相應的刑事責任的。
偷稅漏稅法人怎么判刑
公司偷稅漏稅,法人代表會受到罰款處罰,甚至會受到刑事處罰。法定代表人在公司不執行法院判決時,也會受到罰款,拘留的處罰。若是第一次虛報稅款的,只需要補繳稅款以及滯納金。
公司偷稅漏稅法人會被判處支付罰金,納稅人進行偷稅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的百分之十以上的;
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因偷稅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偷稅的。
法人代表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是需要根據公司偷稅漏稅的目的來確定的。
一方面,單位在犯逃稅罪之后要依據刑法相關,處以罰金。另一方面,對于企業的直接責任人,要根據刑法,處以責任人除罰金之外的處罰可能;
即三至七年的有期徒刑。如果,納稅人補繳適當,會被免于刑事處罰,則只需要補繳稅款,以及繳納相應的滯納金就行了。
一、偷稅漏稅罪量刑標準
偷稅漏稅的量刑標準為:
1、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10%以上不滿30%并且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金;
2、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30%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數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金。
我國的刑法對逃稅罪的量刑標準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逃稅罪是指,納稅人通過欺騙和隱瞞的手段,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金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等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或因逃稅受到兩次行政處罰又逃稅的行為。
觸犯逃稅罪的犯罪分子,如果逃稅金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會被判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還會被判處罰金。
如果逃稅數額巨大,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犯罪分子會被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還會被判處罰金。
二、偷稅漏稅補齊就不用坐牢嗎
偷稅漏稅補齊是否坐牢視情況而定: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2、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三、偷稅漏稅處罰標準包括:
1、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2、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4、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曾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零一條【逃稅罪】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公司偷稅漏稅,法人要承擔什么責任
公司偷稅漏稅如果法人參與的話就會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或者罰金,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如公司存在偷稅漏稅行為的,在稅務機關下達追究通知后,納稅人補繳稅款和滯納金的,只需要承擔行政違法責任,如果拒不繳納的,構成逃稅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公司逃稅法人有責任嗎
法律分析:法人代表只有在三種情況對偷稅犯罪承擔法律責任:第一,法人代表是涉稅違法行為的直接責任人。也說是說偷稅行為是法人代表自己做的,公司其他人不知道。第二,法人代表指使別人來做。該偷稅行為是法人代表授意企業的財務總監、會計操作的。第三,明知道單位有偷稅的行為,法人代表并不制止。雖然在這種情況下,法人代表沒有參與違法行為,但明知道單位有偷稅的行為不制止的,就要承擔法律的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負責人員處以刑罰時,主要是以自由刑為主,當然也有適用罰金和沒收財產的。在適用自由刑時,大部分與個人犯罪的刑罰相同,一部分低于個人犯罪的刑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相關推薦:
年終獎要交稅嗎(公司給的獎金要交稅嗎)
挪用個體公司資金(挪用個體戶資金犯罪嗎)
騙取出口退稅罪構成(進出口騙稅1000萬怎么處罰)
強迫交易罪(強迫交易罪立案標準以及刑事責任)
期貨居間人(什么是期貨居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