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臨時工大多是指短期合同工或者以完成某項任務為期限的合同工。對于臨時工而言,其收入所得也須依法納稅。而且在個稅的計算過程中綜合所得按年計稅,需要共同減除扣除項計算出年應納稅所得額。那么,臨時工工資個稅怎么計算?
臨時工工資個稅怎么計算?
【1】按照工資薪金計算
與公司簽訂了長期或是短期勞動合同的臨時工,其個人所得稅允許在稅前進行扣除。所得報酬為工資薪金而非勞務報酬,和全日制用工的個人所得稅標準是一樣的,起征點是2000元。
【2】按照勞務報酬計算
對于沒有和公司簽訂合同的臨時工,800元以內的報酬不用扣稅,勞務報酬所得適用于20%的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但是對待個人勞務報酬一次性收入過高的用戶來說,是要實行加成征收的。
總的來說,臨時工的收入所得也是需要征收個稅的,一般情況下是按照勞務報酬所得征收。在新個稅法制度下,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這四項所得合并為綜合所得。
臨時工泛指在工作場所里非正式雇用的勞工,通常以日薪工作八小時計酬一天一百元至幾百元不等,臨時工目前也是廣泛存在的一類勞動者。一、臨時工需要繳納個稅嗎臨時工沒有與對方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如果只是簽訂了勞務合同或者沒有合同的話,按勞務報酬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適用三級超額累進制個人所得稅(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級數每次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20000元的部分2002超過20000~50000元的部分3020003超過50000元的部分407000二、個人所得稅的計算1、按工資薪金操作:臨時工、季節工,與企業簽定長期或短期勞動合同或協議,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以下簡稱“國稅函〔2009〕3號通知”)的規定,其工資薪金允許在稅前扣除。需要提供的資料:企業應提供工資明細清單、勞動合同(協議)文本、個人所得全員全額申報證明及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證明:注意按照工資薪金在稅前扣除的話,不征收營業稅,企業不需取得發票。2、按勞務報酬操作:如不符合工資薪金在稅前扣除的條件,屬于勞務費在稅前扣除,必須滿足按照勞務繳納個稅,同時需要取得發票。勞務報酬個稅計算方法:簽勞務合同的話,800以內不用扣稅,勞務報酬所得適用20%的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但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要實行加成征收。具體是:一次取得勞務報酬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即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5萬元的部分,按照30%的稅率繳納;超過5萬元的部分,按照40%的稅率繳納。因此,勞務報酬所得實際上適用20%、30%、40%的三級超額累進稅率。三、勞務報酬個稅計算公式簽勞務合同的話,800以內不用扣稅,勞務報酬所得適用20%的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但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要實行加成征收。具體是:一次取得勞務報酬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即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5萬元的部分,按照30%的稅率繳納;超過5萬元的部分,按照40%的稅率繳納。因此,勞務報酬所得實際上適用20%、30%、40%的三級超額累進稅率。例如:某人一次勞務報酬所得100000元,應納稅所得額=100000X(1-20%)=80000元,應納個人所得稅=20000X20%+30000X30%+30000X40%=25000元。納稅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范圍是工資,薪金,臨時工工資也是需要繳納個稅的。
法律客觀:《個人所得稅法》第2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