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稅漏稅舉報電話
解答 偷稅漏稅的舉報電話是12366。“12366納稅服務熱線”的主要服務功能包括:納稅咨詢服務;辦稅指南服務;涉稅舉報服務,主要是為納稅人舉報稅收違法行為等提供服務;投訴監督服務,主要是為納稅人對稅務機關行風、服務質量及稅務人員。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如果偷稅漏稅怎么舉報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偷稅漏稅的,可以向稅務機關等報案機關舉報;如果偷稅漏稅的行為涉嫌犯罪的,任何單位和個人、稅務機關還可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一條
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復議的人員的職責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第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檢舉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收到檢舉的機關和負責查處的機關應當為檢舉人保密。稅務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對檢舉人給予獎勵。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第一百一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偷稅漏稅怎么進行舉報
一、 偷稅漏稅 怎么進行舉報 1、去稅務局舉報就可以,可以打電話舉報也可以寫舉報信舉報,提供相應的線索就可以。 2、《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九條 稅收征管法第十四條所稱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并向社會公告的稅務機構,是指省以下稅務局的稽查局。稽查局專司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抗稅案件的查處。 國家稅務總局應當明確劃分稅務局和稽查局的職責,避免職責交叉。 第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檢舉違反稅收法律、行政 法規 的行為。收到檢舉的機關和負責查處的機關應當為檢舉人保密。稅務機關應當按照規定給予獎勵。 3、發現企業偷漏稅的公民個人,可以采取書信、口頭、電話等形式舉報。可以實名舉報,也可以匿名舉報,稅務機關都應受理。 二、 逃稅罪 判多久 行為人為逃避繳納稅款在客觀上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等手段。 所謂偽造帳證,是指仿照真帳簿、真憑證的式樣、內容,制造虛假的帳簿、憑證,并懷著欺詐的偷稅故意把它當著真的來使用(即以假充真,無中生有)的行為。所謂變造帳證,是指用剪貼、挖補、拼湊等方法,改變帳簿、憑證上所記載的項目、數量、日期等內容,使本來正確的帳簿、憑證改變成錯誤的行為。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 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 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并處 罰金 ;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 行政處罰 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 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相關推薦:
國企破產賠償(國企一旦倒閉會怎么處理員工)
外匯詐騙立案(外匯詐騙立案的流程和標準是什么)
員工被炒賠償(被炒掉的員工能得到什么補償)
集團內資金拆借(集團內部資金拆借是否合法)
勞務外包公司資質(勞務外包公司需要具備什么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