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章程的性質是什么
公司章程是股東共同一致的意思表示,是公司依法制定的、規定公司名稱、住所、經營范圍、經營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項的基本文件也是公司必備的規定公司組織及活動基本規則的書面文件。那么公司章程的性質是什么,其對什么人產生法律效力。下面,由本人為您詳細介紹公司章程的性質是什么問題。一、公司章程的性質是什么 公司章程,是規定公司的宗旨(經營范圍)、資本、組織結構、行為、名稱等對內對外事務的最重要的法律文件。 (一)公司章程的性質的確定應該符合公司這一特殊社會組織的本質。總體而言,目前,無論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國家,對公司的界定一般都立足于從靜態上來認識和理解,側重于強調公司是一種組織體,一種社團法人。從法律的層面上分析,公司成立后,公司在法律上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法人實體,公司不屬于任何個人、團體,公司只屬于公司自己。因此,從公司的“孕育”歷程來看,它是發起人在意思自治基礎上合意的“結晶體”。但是,公司一旦依法成立,則猶如胎兒呱呱墜地,它立即成為獨立于“母體”(發起人)之外的“嬰兒”(公司法人),作為一個自治體,擁有獨立的法律地位。總之,從公司這一特殊社會組織體的本質看,它是合意基礎上的自治體。公司章程是公司的重要規范性文件,其性質不可能不受到公司本質的影響。 (二)公司章程性質的確定應聯系公司章程的生成機制。作為一個社團法人,公司屬于人合和資合的混合體。對外是以《公司法》等法律規則為行為準則,對內則以公司章程規定的范圍來行使自己的權利。《公司法》對公司行為的普遍問題作出了規定,但就具體的情況,法律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公司章程則是公司依《公司法》的強制規定訂立的一個可以反映公司自身需要、自身特點的法律文件。公司章程是由發起人制定的體現全體發起人乃至全體股東共同意思的書面文件。世界各國關于公司章程記載事項的內容盡管在立法例上有不同分類,但總的來說,都由兩大部分組成,即法定事項和自由事項,其中自由是相對而言的自由,是在法定事項前提下、與之不相抵觸的自由。因此,從公司章程的生成機制看,其中既閃爍著發起人合意基礎上的智慧,也包含著法律的強制,更有立法者的大膽授權。
二、公司章程的對內效力 公司章程的對內效力指公司章程對公司和其內部成員所具有的約束力。我國《公司法》第十一條規定:“公司章程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具有約束力。”因此,公司章程的對內效力包括如下方面: (1)公司章程對公司的效力 公司章程對公司的約束力表現為章程對公司內部組織和活動的約束力。首先,公司依章程對股東負有義務,這些義務同時表現為股東的權利。股東在其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對公司起訴以取得其應有的權利;其次,“公司依章程對社會(交易第三人)負有義務。公司章程視為公司對社會的承諾,公司有義務按照章程規定履行其所承諾的義務,如依照章程設置組織機構,使用章程所確定的公司名稱,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的方式行事等”。此外,章程對公司的約束力還表現為對公司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影響。 (2)公司章程對股東的效力 公司章程對股東的效力表現為公司章程對股東之間權利義務的安排,以及股東與公司,股東與公司管理人員間的權利義務。首先,股東享有公司章程規定的權利。股東之間合意制定的個性化章程條款也同樣賦予股東以某種權利,這些記載在章程中的權利同樣是股東權利體系中的一部分。股東在其權利受到損害的情況下,可以依照章程獲得救濟。其次,股東必須履行章程規定的義務。正如公司章程對股東權利的記載是股東行使權利的依據,也是股東必須遵循的內容。 (3)公司章程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效力 公司章程有關公司的機構及其產生辦法、職權、議事規則的規定,是董事、經理和高級管理人員行使職權的重要依據。例如《公司法》第50條第8項規定了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可以行使公司章程賦予其的職權;第114條規定:第50條同樣適用于股份有限公司經理的職權范圍。再如《公司法》16條規定,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的決議可以由公司章程賦予董事會做出。公司章程通過對管理人員職權的明確規定,限制管理人員超越職權范圍的行為;同時,公司可能通過公司章程中直接的民事責任賠償條款來約束管理人員的行為。三、公司章程的對外效力 公司章程對外法律效力問題主要是指公司章程是否對公司以外的第三人產生法律效力以及法律效力的強度。公司章程的對外法律效力及于公司之外的投資者、債權人和社會公眾,公司章程的對外效力主要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1)公示效力 公司章程經過登記,向社會公示了其事關交易安全的內容。一是資金能力。這是交易成功與安全的物質保證,決定雙方的履約能力。二是經營范圍。章程對交易能力和資格作出了明確限定,投資者在選擇合作伙伴時必須首先考慮,尤其是對專營、特許經營的產品交易應更加慎重。三是向外公開申明公司宗旨和責任形式等內容。這為投資者、債權人與該公司進行經濟交往提供了更多的資信依據,便于相對人了解公司的組織和財產狀況,進而促使公司和第三人的經濟交往。 (2)對抗效力 如果說公示力是法律對信賴公告或登記內容的善意第三人的保護,是從保護善意第三人的角度來討論章程登記的效力,那么對抗力則是公司以其已登記的事項來對抗第三人,是從維護公司利益的角度論及章程登記效力的。但由于公司章程自治規則性質,雖經過登記,其對抗力還是要受到限制的。我認為,在第三人能夠證明自己有正當理由不知情的情況下,公司章程的對抗效力不及于第三人;在第三人交易時知道對方公司有違背章程的情況,而繼續交易的,視為主觀惡意,公司章程的對抗效力及于第三人。此時,如何區別善意和惡意使成為關鍵。通常情況下,區別善意與惡意的標準在于對方是否盡了適當的注意義務。注意義務的高低,一方面要考慮到上文所說的章程的自治規則性。如司法實踐中,公司越權與第三人進行交易,一般情況下公司不能依據章程沒有授權而對抗第三人,除非第三人在交易時明知公司無此交易權,這里,對第三人的注意義務要求就很低。另一方面,要考慮公司的組織形式。一般來說,有限責任公司經營規模較股份有限公司小,所以涉及的業務標的額較小,交易流轉較快,數量也較多。而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往來的標的額往往較大,且公司各項信息透明度較高,交易相對人出于自身的利益安全,理應對公司情況有更多了解。 公司章程的對內效力以內部化視角解釋了公司章程的制定主體和效力來源,此采契約論在公司內部形態和運行機制上有較強的解釋力。而對于公司章程的對外效力以外部化視角強調了公司章程的整體效力和權威地位,使公司章程的對外效力的規定更能體現自治法特性。 以上就是由本人整理收集的關于公司章程的性質是什么的法律知識。由此可見,公司章程具有法定性、真實性、自治性和公開性的基本特征。公司章程與《公司法》一樣,共同肩負調整公司活動的責任。作為公司組織與行為的基本準則,公司章程對公司的成立及運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既是公司成立的基礎,也是公司賴以生存的靈魂。
公司章程的效力
1、法定性。法定性主要強調 公司章程 的法律地位、主要內容及修改程序、效力都由法律強制規定,任何公司都不得違反。公司章程是 公司設立 的必備條件之一,無論是設立 有限責任公司 還是設立 股份有限公司 ,都必須由全體股東或發起人訂立公司章程,并且必須在公司設立登記時提交公司登記機關進行登記。 2、真實性。真實性主要強調公司章程記載的內容必須是客觀存在的、與實際相符的事實。 3、自治性。自治性主要體現在:其一,公司章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不是由國家而是由公司依法自行制訂的,是公司股東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其二,公司章程是一種法律以外的行為規范,由公司自己來執行,無需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實施;其三,公司章程作為公司內部規章,其效力僅及于公司和相關當事人,而不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4、公開性。公開性主要對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公司章程的內容不僅要對投資人公開,還要對包括 債權人 在內的一般社會公眾公開。
公司章程的作用及其效力。
【答案】:(1) 公司章程的作用:A.公司章程是公司的根本準則,是公司最基本的規范性文件,規定了公司組織與經營的最根本的事項,如經營范圍、注冊資本、組織機構、股東權利義務等;B.公司章程是公司的自治規范,公司章程作為公司的內部規章,由公司自行制定,由公司自己執行,為本公司提供了行為規范。
(2) 公司章程的效力:A.公司章程的時間效力,公司章程是隨著公司的成立而發生效力,是在公司進行設立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即公司成立之日起生效。當公司進行注銷登記,被登記機關核準時,公司章程效力終止。B.公司章程對公司的效力,公司的組織機構包括權力機關、業務執行和經營意思決定機關、監督機關都要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的辦法產生,在其規定的權限范圍內行使職權,其次,公司應當使用公司章程上規定的名稱,在章程確定的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C.公司章程對人的效力,股東要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享有股東的權利和負擔章程規定的義務,公司的董事、監事和經理也應當遵守公司章程,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行使職權。
相關推薦:
國企破產賠償(國企一旦倒閉會怎么處理員工)
外匯詐騙立案(外匯詐騙立案的流程和標準是什么)
員工被炒賠償(被炒掉的員工能得到什么補償)
集團內資金拆借(集團內部資金拆借是否合法)
勞務外包公司資質(勞務外包公司需要具備什么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