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022年最新個稅稅率表)
2022年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如下:
1、年度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 速算扣除數:0;
2、超過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速算扣除數:2520;
3、超過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 速算扣除數:16920;
4、超過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 速算扣除數:31920;
5、超過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 速算扣除數:52920;
6、超過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速算扣除數:85920;
7、超過960000元的稅率為:45% 速算扣除數:1819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
最新個人所得稅2021稅率表
一、2022個稅稅率表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1.年度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 速算扣除數:02.超過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速算扣除數:25203.超過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 速算扣除數:169204.超過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 速算扣除數:319205.超過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 速算扣除數:529206.超過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速算扣除數:859207.超過960000元的稅率為:45% 速算扣除數:181920(綜合所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5000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從以上稅率可以看到,如果工資剛好是5000元,那么是不需要納稅的。如果工資超過5000元就開始納稅,工資越高稅率越高,那么納稅金額就越多。工資一萬元要交多少稅?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征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月收入10000元,起征點5000元;其他扣除0元;專項附加扣除0元;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210元。稅額=(10000-5000)×10%-210=290元。也就是說,稅后工資是9710元。二、2022年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根據預扣預繳法,個稅的計算公式如下: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本年度累計應發稅前工資—累計個稅起征點—累計五險一金個人部分—累計專項附加扣除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三、個人所得稅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1分鐘告訴你:個稅稅率表是多少
個稅稅率表是根據個人所得稅的稅法規定,按照不同的應納稅所得額級別,確定的相應稅率和速算扣除數的表格。
我國的個人所得稅稅率采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具體稅率表如下: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超過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45%。
其中,速算扣除數是為了方便計算而設定的一個固定數值,它與稅率一起使用,可以快速計算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的應納稅所得額為60,000元,那么他應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為:(60,000-5,000)*10%-210=2,790元。其中,5,000元是個稅起征點,10%是對應的稅率,210是速算扣除數。
總的來說,個稅稅率表是個人所得稅計算的基礎,它規定了不同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幫助我們快速計算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相關推薦:
小微企業所得稅怎么計算(小型微利企業 的所得稅是怎么計算呢)
有限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董事會議事規則有哪些)
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稅率(股權轉讓個稅如何計算)
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及稅率(印花稅計稅依據和稅率是什么)
股東表決權排除制度(股東表決權排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