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如煤炭,礦產品的外貿交易中采用哪個結算方式最合適?L/C還是T/T?
如果金額比較少一般使用T/T,金額大貨物多的從安全角度嘩敞糕緞蕹等革勸宮滑出發應該使用L/C,信用證的要求太多,而且交單手續繁瑣,有一個不符點就會被扣費。國內銀行只接國外知名大銀行的證,信譽差的小銀行是不考慮的。做信用證最好是即期保兌的,這樣的風險小一點,資金周轉也很快。
T/T付款方式是商業信用,就是純粹買賣雙方之間的商業行為,銀行只是作為資金流動的中轉站.
L/C付款方式,銀行就不僅僅是中轉站了,而是牽涉進來了買賣雙方的交易行為.以即期信用證為例,買賣雙方簽署合同,買方在他的公司所在地找當地銀行申請開立信用證,開證行把證開到賣方所在地銀行,這個銀行再通知賣方信用證已開立并要確保信用證表面真實.賣方交貨后根據信用證的要求制作單據,交給指定銀行或者議付行,議付行再把單據提示給開證行,開證行指不出不符點就要無條件付款贖單,然后再提示給買方付款贖單.這一系列動作里銀行是這個交易里的當事人之一,它也要對單據是否真實,是否有不符點等業務行為負有責任,只不過它是以自嘩敞糕緞蕹等革勸宮滑身的信用和資金能力發揮作用,所以信用證付寬的本質是銀行信用.
對大宗交易來說,信用證對買賣雙方都有比T/T更好的銀行信用保障.即使開證行資信不足,依然可以通過大銀行保兌等行為加強信用.
對小額貿易來說,信用證交易的費用過大.
國際貿易中常用的三種支付方式是?
國際貿易中常用的三種支付方式:即匯款、托收、信用證。 匯款是進口人通過銀行將貨款付給出口人,屬于順匯法,商業信用。匯款有信匯、電匯和票匯三種辦法。其中電匯(T/T)是最常用的辦法。 托收是出口人裝出貨物后,開具匯票,連同全套貨運單據,委托出口地銀行通過它在進口地分行或代理行向進口人收取貨款。屬于逆匯法,商業信用。其下又分付款交單(D/P)和承兌交單(D/A)。 信用證是銀行應進口人的要求,開給出口人的一種保證承擔付款責任的憑證。屬于逆匯法,銀行信用。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國際貿易支付方式。根據效力,分為可撤銷和不可撤銷兩種;根據時間,分為即期和遠期兩種。此外,還有一些特別的信用證,如保兌信用證、可轉讓信用證、循環信用證、預支信用證等新品種。
在外貿生意中,成交方式有哪幾種?分別是怎么樣的付款方式例如CIF 是什么方式,他所代表的是怎么交貨啦!
走水路或者陸路啊,是到貨付款還是先貨后快啦就是把他解釋出來謝謝了!!!現在國際上通用的貿易方法一般分為離岸價(FOB)、到岸價(CIF)、成本加運費CFR(離岸加運費價)。外貿常用的三種付款方式:信用證(L/C);匯付包括電匯(T/T)、信匯(M/T)和票匯(D/D)三種;托收包括付款交單D/P和承兌交單D/A。
貿易方式:
1、離岸價(FOB)也稱為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條款。這是指當貨物于指定裝運港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其交貨義務。這意味著買方從此時起,應負擔一切費用和貨物滅失及損壞的風險。也就是說在貨物于指定裝運港越過船舷時,該貨物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就轉移給買方了。
2、到岸價(CIF)也稱為成本加運保費(指定目的港)條款。是指賣方除負有在CFR條款下的同樣義務外,還必須就運輸中買方負擔的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對貨物保險。賣方簽訂保險合同并支付保險費。賣方的責任自貨物越過在目的港的船舷時起轉移給購買方。也就是說在貨物于指定目的港越過船舷時,該貨物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就轉移給買方了。
3、成本加運費CFR也稱為成本加運費(指定目的港)條款。這是指買方必須支付成本和將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所必需的運費,但貨物交到船上以后的滅失或損壞的風險,以及因故而發生的任何額外費用,則自貨物越過裝運港的船舷時起,賣方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就轉移給買方了。
按國際貿易慣例,不論是FOB、CIF還是CFR合同的賣方,都必須于貨物裝船后及時向買方發出裝船通知。但是,在CFR合同中,賣方及時發出裝船通知尤為重要,因為這關系到買方能否為進口貨物及時辦理保險的問題。
付款方式:
1、信用證由銀行(開證行)根據你客人(開證申請人)的要求(銀行自己也行)在符合信用證條款下,憑規定的單據,由銀行開立的有條件付款給你(受益人)的書面保證。信用證(L/C)通常是在交貨期前,確認L/C已經收到,收到L/C后要審查信用證,檢查是否存在錯誤及其他可能的問題,如有問題應立即請客人改證。
2、電匯T/T:是指匯出行應匯款人申請,拍發加押電報\電傳或SWIFT給在另一國家的分行或代理行(即匯入行)指示解付一定金額給收款人的一種匯款方式。做TT通常會讓客戶先打過來一定百分比的訂金。電匯是目前使用較多的一種匯款方式。
3、D/P是付款交單,賣方發貨后準備好議付單據,通過賣方銀行交單至買方銀行,買方銀行提示買方單據已到,買方付款后銀行交單。D/A則是承兌交單,是通過賣方方銀行交單給買方銀行,買方只需承兌賣方單據,就可以拿走正本單據,到期后再付款。
外貿生意中成交方式:
一、F.O.B.→ Free On Board
“船上交貨價”或稱“離岸價格”; “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是當貨物在指定的裝運港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這意味著買方必須從該點起承當貨物滅失或損壞的一切風險。FOB術語要求賣方辦理貨物出口清關手續。
二、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成本加保險費、運費”或“到岸價格”;是指在裝運港當貨物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 賣方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運費和費用,但交貨后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及由于各種事件造成的任何額外費用即由賣方轉移到買方。但是,在CIF條件下,賣方還必須辦理買方貨物在運輸途中滅失或損壞風險的海運保險。
三、CFR(C&F/CNF) → Cost and Freight
“成本加運費”或“離岸加運費”價格;與CIF的區別在于不用辦理貨物在運輸途中滅失或損壞風險的海運保險,其由買方負責。
四、EXW → Ex Works
離廠價 賣方責任最小,離開工廠后的所有費用及風險由買方承擔。
五、FCA(FRC) →free carrier
到岸價(不包括保險)貨交承運人(……指定地點)”是指賣方只要將貨物在指定的地點交給買方指定的承運人,并辦理了出口清關手續,即完成交貨。需要說明的是,交貨地點的選擇對 于在該地點裝貨和卸貨的義務會產生影響。若賣方在其所在地交貨,則賣方應負責裝貨,若賣方在任何其他地點交貨,賣方不負責卸貨。
六、DDU →delivered duty unpaid
未完稅交貨未完稅交貨(……指定目的地)”是指賣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不辦理進口手續,也不從交貨的運輸工具上將貨物卸下,即完成交貨。賣方應承擔 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風險和費用,不包括在需要辦理海關手續時在目的地國進口應交納的任何“稅費”(包括辦理海關手續的責任和風險,以及交納手續 費、關稅、稅款和其他費用)。買方必須承擔此項“稅費”和因其未能及時輸貨物進口清關手續而引起的費用和風險。
七、DDP → delivered duty paid
完稅后交貨 “完稅后交貨(……指定目的地)”是指賣方在指定的目的地,辦理完進口清關手續,將在交貨運輸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貨物交與買方,完成交貨。賣方必須承擔將貨 物運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風險和費用,包括在需要辦理海關手續時在目的地應交納的任何“稅費”(包括辦理海關手續的責任和風險,以及交納手續費、關稅、稅 款和其他費用)。
八、其他
C.I.P. →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運費、保險費付至目的地
D.C.P. → (freight or carriage paid to)
運費付至目的地
C.I.F.W. → (Cost,Insurance,Freight and Warrisks)
到岸價格加兵險
C.I.F.C. →(Cost,Insurance,Freight and Commssion)
到岸價格加傭金
C.A.F. → (Cout,Assurance,Fret)
到岸價格(在美國,其含義等于英國的"C.I.F.")
C.I.F.E. → (Cost ,Insurance,Freight and Exchange)
到岸價格加兌換費
C.I.F.C.I. →(Cost ,Insurance,Freight ,Commission and Interest)
到岸價格加傭金及利息
DEQ 目的港碼頭交貨 Delivered Ex Quay
DES 目的港船上交貨 Delivered Ex Ship
DAF 邊境交貨 Delivered At Frontier
FAS 裝運港船邊交貨 Free Alongside Ship
CPT 運費付至目的地 Carriage Paid To
OCP 貨主自行安排運到內陸點 Overland Continental Point
簡單滴說 交易方式我們目前就用兩種, 1. FOB, 2.CIF或者C&F 。
FOB, CIF 這些我們叫其價格條款
FOB一般是指定貨代, 所以直接把貨送給他們就行, 這種方式下, 賣方最好是送貨前收到貨款(定金是否需要自己掌握) , 否則都有收款風險
CIF一般是自己安排報關,自己找貨代訂艙, 賣方可以在獲得提單后發副本給買方讓其付款, (但是不可以電放提單), 否則都有收款風險
水陸陸路不是問題, 以上兩個原則拎清就行
外貿生意中成交方式:
一、F.O.B.→ Free On Board
“船上交貨價”或稱“離岸價格”; “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是當貨物在指定的裝運港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這意味著買方必須從該點起承當貨物滅失或損壞的一切風險。FOB術語要求賣方辦理貨物出口清關手續。
二、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成本加保險費、運費”或“到岸價格”;是指在裝運港當貨物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 賣方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運費和費用,但交貨后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及由于各種事件造成的任何額外費用即由賣方轉移到買方。但是,在CIF條件下,賣方還必須辦理買方貨物在運輸途中滅失或損壞風險的海運保險。
三、CFR(C&F/CNF) → Cost and Freight
“成本加運費”或“離岸加運費”價格;與CIF的區別在于不用辦理貨物在運輸途中滅失或損壞風險的海運保險,其由買方負責。
四、EXW → Ex Works
離廠價 賣方責任最小,離開工廠后的所有費用及風險由買方承擔。
五、FCA(FRC) →free carrier
到岸價(不包括保險)貨交承運人(……指定地點)”是指賣方只要將貨物在指定的地點交給買方指定的承運人,并辦理了出口清關手續,即完成交貨。需要說明的是,交貨地點的選擇對 于在該地點裝貨和卸貨的義務會產生影響。若賣方在其所在地交貨,則賣方應負責裝貨,若賣方在任何其他地點交貨,賣方不負責卸貨。
六、DDU →delivered duty unpaid
未完稅交貨未完稅交貨(……指定目的地)”是指賣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不辦理進口手續,也不從交貨的運輸工具上將貨物卸下,即完成交貨。賣方應承擔 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風險和費用,不包括在需要辦理海關手續時在目的地國進口應交納的任何“稅費”(包括辦理海關手續的責任和風險,以及交納手續 費、關稅、稅款和其他費用)。買方必須承擔此項“稅費”和因其未能及時輸貨物進口清關手續而引起的費用和風險。
七、DDP → delivered duty paid
完稅后交貨 “完稅后交貨(……指定目的地)”是指賣方在指定的目的地,辦理完進口清關手續,將在交貨運輸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貨物交與買方,完成交貨。賣方必須承擔將貨 物運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風險和費用,包括在需要辦理海關手續時在目的地應交納的任何“稅費”(包括辦理海關手續的責任和風險,以及交納手續費、關稅、稅 款和其他費用)。
八、其他
C.I.P. →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運費、保險費付至目的地
D.C.P. → (freight or carriage paid to)
運費付至目的地
C.I.F.W. → (Cost,Insurance,Freight and Warrisks)
到岸價格加兵險
C.I.F.C. →(Cost,Insurance,Freight and Commssion)
到岸價格加傭金
C.A.F. → (Cout,Assurance,Fret)
到岸價格(在美國,其含義等于英國的"C.I.F.")
C.I.F.E. → (Cost ,Insurance,Freight and Exchange)
到岸價格加兌換費
C.I.F.C.I. →(Cost ,Insurance,Freight ,Commission and Interest)
到岸價格加傭金及利息
DEQ 目的港碼頭交貨 Delivered Ex Quay
DES 目的港船上交貨 Delivered Ex Ship
DAF 邊境交貨 Delivered At Frontier
FAS 裝運港船邊交貨 Free Alongside Ship
CPT 運費付至目的地 Carriage Paid To
OCP 貨主自行安排運到內陸點 Overland Continental Point
FOB,是離岸價格,賣方承擔貨物在裝運港之前的一切風險,貨物越過船舷,賣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例如:FOB CHINA
就是貨物在中國離岸后,賣方就要及時通知買方,實現風險轉移,此時,買方要負責買保,并承擔運費及貨物滅失的一切風險。另外,在FOB價格術語下,買方負責租船訂倉。
C&F是什麼?是不是CIF?
CIF,成本,保險加運費,就是所說的到岸價格,賣方承擔貨物到買方目的港的一切風險及運費。
例如:CIF CHINA
就是說,賣方負責貨物到買方目的港的一切運費,并且要負責買保,承擔貨物在買方目的港之前滅失的風險。
一般來說,都采用FOB報價,保險一點。
相關推薦:
女職工的權益如何保護(對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有哪些)
錢寶是否立案(錢寶網4月15日前能退款嗎)
拒不執行賠償(拒絕賠償會有什么后果)
離婚人的個稅(離異家庭個稅子女扣除)
產品雙倍賠償(消費者在何種情況下可獲得雙倍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