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有文明開始就一直在生生不息地傳承繁衍著,世界上最為著名的便是“四大文明古國”——古中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有著特殊的歷史原因,四大文明古國里只有中國唯一一個延續至今也沒有出現過文化斷層的,甚至你可以理解為四大古國其實也就剩中國一家存于世上了,像古埃及和古印度和現在的埃及和印度基本都是兩碼事了,古巴比倫就更不用提了,幾乎已經無跡可尋。
英國教授馬丁雅克在一次講演:為什么歷史上四大古國只有中國延續至今,而其他三個卻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馬丁教授說道:中華文明能夠長盛不衰是存在她的根本原因的。要了解世界其他文明都不能長存,而中華民族卻能延續永存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以下基本要素。
一、國土是否能被保存。文明需要的穩定的土地上生根發芽,也就是說這個民族擁有的土地會不會被外族搶走!這是文明的基礎條件,世界其他文明之所以不能有效的延續下去其根本原因在于根基沒了文明也就不復存在了!中國從秦漢時期就奠定了版圖基礎,無論國家興起和衰弱,自己的版圖基本上保持不變,在幾千年中都沒有丟失,牢牢掌控在以漢族為核心的中華民族手中,這也就孕育中華文明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
二、文明是否能被有效的傳承。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文明成果,而這種成果能不能延續,那就是文明存在延續的重要載體了。而世界范圍內來看,大部分的文明和文化都斷了。最典型的“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古印度文明、古埃文明、古巴比倫文明,這些到現在根本無法從文獻中找到。而中國早在秦始皇時期就明白中國華民族要結束永無休止的戰亂和要傳承中華文明就必須將國家統一起來,這樣才能保證在狹隘的國家利益面前各國征伐不斷。秦始皇統一了國家讓華夏民族高度團結在一起,統一了思想讓華夏民族認識到國破家亡的道理,統一了文字讓中華文明能夠生生不息的被傳承下去,讓后世之人能夠緬懷自己祖先的輝煌。更重要的是中華文化極具包容性,使得其影響力不斷擴大。而且沒有哪一種文化能夠領先于它,使得中華文化在幾千年的傳承中,不斷的豐富,不斷的成長,這也是中華文明延續的文化基礎。
三、民族的同化能力以及民族的強大。縱觀世界歷史,要論同化能力的沒有比得上中華民族了。中華民族,炎黃子孫,以最大的包容力,不斷同化周圍民族,即使是入侵中華的民族,也能很快將其同化,這使得民族不斷加強,民族不斷擴大,聲勢更加強大。即使在最恥辱的近百年,中華民族也未曾放棄,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如今中國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今中國的崛起中國幫助7億2800萬人擺脫了貧困,而其余整個世界只幫助1億5200萬人實現脫貧,這在在人類歷史中世界人民從未有過這樣的改善!
如今的世界正在步入一個“中國化”的時代,她將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民眾特征:更為富有、健康,更為國際化、聚焦全球視野,更能體會他者感受,更加自信,受教育程度更高,思維更開闊,更為注重環保。而這些內向型轉變都將決定中國有能力引領世界新秩序的未來。
為什么說四大文明古國僅剩中國,印度和埃及不是還存在嗎?
大家在學習初中歷史的時候,肯定都聽說過四大名古國,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倫以及中國。許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只有中國的名字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其他三個國家前面都加上了古代兩個字呢?正是因為這三個國家的文化和古時候的文化不一樣了,所以要在他們國家面前加上古代兩個字。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文化沒有中斷?
在我國的歷史上,一共就只有兩次被其他民族入侵,第一次是蒙古部落建立的元朝,第二次是滿族建立的清朝。在元朝的時候,因為北方的游牧民族人數非常少,我們的漢族人民憑借著人口優勢很快就把蒙古人趕走了,前后不到100年的時間。而滿族人雖然沒有很快被趕跑,但是他們已經慢慢的被我們漢族同化了,開始學習漢語,甚至穿起了漢人的衣服。至于在更早以前的五胡亂華,以及南宋時期的少數民族,都像雨水匯入大海一樣消失不見。
萊特曾經說:永遠不要去試圖同化中國人,因為你會被首先同化。這句話看似非常的簡單,而且也特別的淺顯易懂,但是這句話的背后卻是中華文明長盛不衰的基礎。我國自古以來的王朝,就是漢族人的王朝,雖然只有蒙古和滿族這兩個部落曾經把漢族王朝滅掉,但是僅僅在不久以后,我們漢族人又成為了國家的主導。正是因為漢族文化又有很強的包容性,而且也容易同化其他的少數民族,所以我們的中華文明才一直都沒有中斷,我們中華文明的內核一直都沒有發生改變。在現代社會,還有很多人都受著道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的影響,由此可見,中華文明確實是源遠流長的。
不得不說,這些原因都是讓我們全體中國人感到非常自豪的,也希望我們這個僅存的文明古國,能夠繼續繁榮昌盛下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