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一般回娘家都是大年初二,因為大年初一要給自己家族里的長輩們拜年。所以回娘家,只能在初二了,按傳統習慣,十五以前都是拜年的時間,初二回娘家也算是第一時間了。其他的親戚或者朋友,只能在初三以后的時間里轉轉了。
回娘家,在中國北方又稱走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歲時風俗。作為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文化,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門,稱為“歸寧”、“三朝回門”、“頭轉客”,含有“成家不忘娘”之意。
而新女婿去拜見岳父母,則有向他們表示“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親之誼。每年正月初二、初三,中國各地同胞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么,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
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
作為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文化,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門,稱為“歸寧”、“三朝回門”、“頭轉客”,含有“成家不忘娘”之意。而新女婿去拜見岳父母,則有向他們表示“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親之誼。
按傳統習慣,十五以前都是拜年的時間,初二回娘家也算是第一時間了。
春節(新春,過年),農歷新年,傳統上的“年節”,由上古時代歲首祭祀活動演變而來,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春節節期一般是指農歷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元宵節)。其活動均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祭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也是祈福、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
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古老傳統節日多數形成于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
一般來說初二初三都可以,看你們那邊的習俗了。
過年的五大禁忌
已經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在大年初一這一天,已經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農村的說法是如果回娘家意味著會把娘家吃窮,所以女兒只能在年初二或者是在年初三的時候回家。
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及拜年,年初一的早上忌諱叫別人起床,這樣表示被催的人員整整一年都要被人催促做事情。也不要在別人還在睡覺的時候去拜年,從一方面來講這樣子會讓對方生一年的病并在床上度過,所以基本上建議大家在10點左右拜年。
忌諱借錢及討債,也忌諱被人掏口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到過這一句“初一借錢,一年四季要靠別人救援,初一借錢給別人,財產在外流一年”。過年期間,不管是被催債還是去別人家要債,在下一年都會很倒霉,所以基本上在大年30前就有外債要討取的就應該要取。過年期間也忌諱被別人從自己的口袋掏東西。
忌白天午睡,過年期間,不要白天午睡,這樣表示這個人全年都會很懶,并且在過年的時候會有很多親戚朋友來拜年,白天在午睡的話顯得對別人很不禮貌。
忌動刀剪、針線等,俗話說“初一動刀和剪,口舌是非會難免,初一動針線,挑了龍筋長針眼(生下的孩子,眼睛如同針眼一樣小——有準備要生小寶寶的粑粑麻麻們要注意了)初一動斧子,劈柴,財再也不會回來了”。
一般都是大年初二回娘家的。老祖宗享用供奉后,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兒就可以回家了。有的地方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后,不能在娘家吃晚飯,必須在晚上前離開,到農歷二月二
日在回去住一晚上,但是有的地方卻必須要住一晚,初三中午前離開。這些規矩在舊社會特別是農村是很嚴格的,違反了就是大不敬大年初二回娘家 女婿拜年“法定日”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夫
婿同行給岳父岳母拜年,所以俗稱“姑爺節”、“迎婿日”。這一天,姑爺要精神抖擻,穿戴一新,帶上豐厚的禮物去看望岳父岳母。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