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點:
1、大河文明:
大河文明以農耕經濟為基本形態,也可以說是農耕文明,是人類史上的第一種文明形態。而農耕文明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傳承性。
這首先是由它生產方式決定的。種子、生產技術、工具制造乃至季節變化規律等方面的知識積累必須不斷傳承,而這種生產上的傳承需要,后來發展到了對祖先世系記載的認真程度。文字的發展也充分體現了這種傳承性。
內陸國家的文字,相對于海洋文明來說具有更為穩定和持續特性,常常一脈相傳。
農耕文明的最大特點,是安土重遷,因為缺少變化,所以非常容易建立一種穩定恒常的秩序——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土”,農耕文明的發展,導致必然出現中央集權。農耕文明呈現漸進式發展,反應在國家制度上也是漸進的。
此外,農耕文明因為靠天吃飯,由于對抗大規模自然災難的需要,所以對權威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注重,對能制造各種災難的自然,也有一種神靈崇拜。把人戰勝惡劣的自然環境而生存下來歸根于依靠集體的力量、權威的力量和神靈的力量。
而在定居族群中,由于生產工具的落后,生活物資的匱乏,爭奪生活物資的事情不時發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公認的準則,有爭議也是協商解決;在國家制度形成后,這種觀念成為一個國家內人與人之間、部族與部族之間相處的準則。
2、海洋文明:
海洋文明是一種對外貿易依賴型的文明,不斷開拓海外市場是這種文明的最重要的經濟要求。海洋文明的開放是多方位的,不斷從異質文化汲取營養。海外市場的開拓,不但吸收外來人口,又不斷向外殖民。
人口的流動既改良了人種的素質,又促進了文化和思想的開放。容忍異質文化和多種文化共存和競爭成了海洋文明開放性的補充。多種文化的共存使每一種文化都隨時意識到競爭的存在,為了在競爭中取得優勢,都要設法不斷發展,以發展求生存。
多樣性促進了競爭,而競爭又促進了發展。同時又是由于海洋的保護,使每一個城邦都有可能保持自己的文化特點而又可以有選擇地吸收他人的優點。希臘的活力就在于文化的多元性。
文化的多元性體現在一個政治實體內部就是容忍個體發展自己的個性和創造性,它的政治體現就是民主制。在希臘最強盛的時期,希臘各城邦也沒有形成真正的政治聯盟,最多是一種松散的聯邦。與大河文明重權威尊神性不同,海洋文明強調自我與理性。
人從陸地進入海洋本身就意味著一種挑戰,征服海洋會培養和激發人的創新和進取精神。古希臘人較少有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束縛。從希臘神話中可以看出,在希臘人的眼中,沒有誰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甚至神也是如此。
神和人都不是因其已有的地位而是因其事功的獨一無二而受到頌揚。
二、自然環境區別:
1、地域性不同
大河流域文明的產生地大多緯度較低,普遍地勢平坦,氣候炎熱濕潤,以沖積平原地形為主,適宜農作物生產。
大河文明誕生于大江大河流域,這些區域灌溉水源充足,地勢平坦,土地相對肥沃,氣候溫和,適宜人類生存,利于農作物培植和生長,能夠滿足人們生存的基本需要,故農業往往很發達。
大洋文明位于歐洲,靠近海岸,緯度較高,氣候相對寒冷,森林植被茂密,河流眾多,交通運輸不便,對于海洋的依賴性更高。
2、特性不同
海洋文明有其開放性,而大河文明則是封閉的。
3、代表性不同
海洋文明國家代表是古希臘,而大河文明的代表是古代中國,它們都是文明古國。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海洋文明
百度百科——大河文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