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秋祭”、“十月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
民俗中的農歷十月初一,是進入寒冬的第一天,古時候有“授衣、開爐、祭祀”的習俗,提醒大家冬天要來了。這天家里管事的人要準備好過冬用的棉衣,送給在遠方戍邊、服徭役的親人們御寒,所以這天也被稱為“寒衣節”、“授衣節”。
寒衣節的習俗
寒衣節除了燒一些疊好的紙以外,還會燒一些元寶、紙錢、豪宅之類的,大多是人們對于逝者在另一個世界的美好祝愿?,F在這些祭祀用品都已經有現成的東西了,比如衣服,鞋子,汽車等等一些祭祀用品都是做好的,隨處都可以買到。
農村的人們會在十字路口要焚燒一些五色紙,象征布帛類。用意是救濟那些無人祭祖的絕戶孤魂,以免給親人送去的過冬用物被他們搶去。雖然帶有一點迷信的色彩,但在遠古時代這是人們的信仰。
現在社會越來越少的人選擇燒寒衣,一般都會在墳前靜默或者呈遞一束鮮花。雖然寒衣節在人們的印象中已經淡化,但心中對于逝者的尊敬是永遠存在的。
寒衣節是什么節日
寒衣節是每年的農歷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于周代。
寒衣節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北方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的習俗
燒寒衣,也就是準備供品,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彩紙及冥幣、香箔備用。晌午吃過飯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吃面條,民間認為,寒衣節過后天氣漸冷,應及時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面、莜面。
紅豆飯,后人把十月初一當悼亡節來過,以紅豆飯祭奠亡人。
寒衣節在每年農歷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
寒衣節在農村比較盛行,每到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給去世的人焚燒衣物,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不知道寒衣節是什么節日,只從爺爺奶奶口中聽到過,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下。
詳細內容 01 簡介
寒衣節,中國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于周代。寒衣節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
風俗習慣
在北方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后,還要試著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禁忌事項
凡屬送給死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只有燒的干干凈凈,這些陽世的紙張,才能轉化為陰曹地府的綢緞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銀銅錢。只要有一點沒有燒盡,就前功盡棄、亡人不能使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