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于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節氣的日期在陽歷中是相對固定的,如立春總是在陽歷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但在農歷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歷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節氣的來源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后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利用之間的關系,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
并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到戰國后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李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后來到了《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二十四節氣是按農歷。
“農歷是我國現行的傳統歷法。根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起草的國家標準《農歷的編算和頒行》,朔日為農歷月的第一個農歷日,也就是說每個農歷月的初一一定是朔日。每個農歷月反映了完整的月相變化周期,因此屬于陰陽歷中的陰歷部分。農歷中的二十四節氣反映的是地球繞太陽運行軌道上的不同位置,即回歸年周期,因此屬于陰陽歷中的陽歷部分。”
中國農業博物館農業歷史研究部趙雅楠博士介紹,作為農歷的陽歷部分,二十四節氣還是計算數九、暑伏、春社、秋社等時間點的基準,如人們習慣從冬至或冬至第二天開始數九,而將夏至之后的第三個庚日作為伏天的開始。
二十四節氣簡介: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觀天察地、認知自然所創造的時間知識體系,也是安排農業生產、協調農事活動的基本遵循,更是中國社會順天應時、指導實踐的生活制度,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
2022年2月4日,立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倒計時表演在中國傳統歷法的時光輪轉中開篇,大屏幕上逐個閃現二十四節氣,從“雨水”開始,最終行至“立春”。通過二十四節氣把倒計時與古詩詞以及充滿生機的當代中國影像融為一體,將中國氣韻傳遞給全世界。
二十四節氣是按農歷算的。
農歷是中國古代傳承而來的,用于指導農業生產的歷法,所以稱為農歷。農歷在以古代以陰歷為基礎的歷法中增加了一些方便農業生產的標識,其中有部分陽歷的知識,比如干支歷中的二十四節氣等,因此是一種陰陽合歷。
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它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環旋轉,斗柄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每一旋轉周期始于立春、終于大寒。
陽歷的介紹
陰歷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在中國又稱月亮為“太陰”,因此把以月亮為參考研究對象的歷法稱為陰歷。陰歷的月,叫做朔望月。公歷顧名思義,即目前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公用的歷法,源自1582年由西方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批準執行的一種歷法,是陽歷的其中一種。
陽歷是以地球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制定的,以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一周為基礎定義為一年。在中國古代,并未發現日心說和地球繞太陽轉的知識,因此是以太陽的相對運動為研究對象的,所以稱為陽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