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是中華傳統文化之一,而清明和十月一上墳,是老輩子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只是到了今天,清明節不但名氣上比十月初一要大,還被列為我國法定節日;相信很多朋友聽說過關于“清明”和“十月一”的俗語,比如早清明,晚十月一”,但卻不清楚其中緣由,今天,小編就好好給大家講講為什么說“早清明,晚十月一”?
首先,“早清明,晚十月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清明上墳要在清明節前,十月一上墳可以晚上幾天;那清明為什么要早呢?“早清明”按照民間的說法就是,清明節前,春回大地,桃紅梨白,草長鶯飛,在古代,對于中國農耕時代來說,這個時節也將是農事的開端,而清明掃墓祭祖就是關鬼門,大家都忙著干農活分身乏術,而且如果清明節之后去,田地的莊稼長的老高了,拔節了,這時候再去,會傷害莊稼苗的。這就是"早清明"的原因了,所以就得提前祭拜把鬼門給關了,在我們這里都是清明節當天,或者是提前兩到三天去添土掃墓祭拜。
那么,“晚十來一”又作何解釋?“十來一”就是中國農歷十月初一,按照中國的農事來說,秋收冬種是最忙的季節,古代中國采用農耕,費時又費力,所以要等到大家秋收都忙完了,到了農閑的時候,這個時候大家就要上墳燒紙,送寒衣,開鬼門了,這樣一來也就有了“晚十月一”的說法,因此,這樣看來這句俗語的由來也與傳統社會的農業勞動有關,不過,只是習俗形成之初隨之而來的習慣,隨之時間的發展,很少的地方還保留這一習俗。
而是,換成了另外一種解釋,即清明祭祀要早幾天,十月初一祭祀要晚幾天,以示對先祖的尊敬;一年這兩個時節祭祖,不是迷信,,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祭拜是一種思念逝去親人的方法,掃墓的時間大可不必有太多局限,選擇合適的方式祭拜即可,無需拘泥,無關封建。總之,不管是“早清明”還是“晚十來一”,都是中國民間祭祀祖先的一種傳統習俗,你說呢?
早清明晚十一意思:是清明是死人的節日,十月一是鬼節。
清明節作為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同時也作為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斗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為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歷4月5日前后。
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
擴展內容:
有的地方放得更寬,稱“前七后八”。也就是說,在清明節的前七天到后八天上墳都是可以的。清明節當天可以上墳。但應該早一點,通常應該在早上8點鐘之前。不然就失去意義了。
說到清明節掃墓的時間,有人說“早清明,晚十一”。意思是,清明上墳在12點以前,上了墳才回來吃飯;十一上墳在吃了中午飯后。也有人說,清明上墳,一般都在清明之前,或者在清明當天燒紙。傳說那時燒紙一百頂二百。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