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寒食節的來歷 故事 傳說 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寒食節的來歷故事傳說有哪些,歡迎查閱!
目錄
寒食節的由來故事
寒食節時間的變革
寒食節的歷史
寒食節的由來故事
清明 前一天是寒食節,據說這個節日是春秋時期晉文公設立的。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愿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么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喜蜜滋算命)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于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 清明節 。
以后,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面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懷念。
〈〈〈
寒食節時間的變革
古代的寒食節也曾叫“禁煙節”,每年到這一時節,要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周舉初在并州作刺史時,當地的士民尊介子推為鄉神,大家怕冬季神靈不高興見火,于是每年冬天有一個月要禁煙冷食。北方隆冬一個月不見火的后果自然不堪設想,許多老弱病殘者就在此期間被斷送了性命。周舉為革除這一陋俗,真可謂費盡心機,后來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求神告廟之策。周舉作一長長的吊書,掛在介子推廟前祭悼,吊書中說:老百姓盛冬去火冷食,殘損民命,這原本不應該是神靈所希望之舉。寒冬時冷食一個月實在有點不近情理,念神靈能體諒生民,從此一月寒食改為三日即可。其實,寒食俗持續下來的很重要原因是迎合了古人講的“與時楷行”、“唯變所適”的道理:官府說一月冷食時間長,那就改為三天或更短一點時間。官府說“北方隆冬邁寒,將有不堪之患”,那就推遲一段時間,到春暖花開時再過節。到南北朝時期,寒食節已基本上確定在了清明節令期間。
〈〈〈
寒食節的歷史
隋唐時期寒食節的主要活動項目已逐漸演變為事關干家萬戶的祭祖掃墓,但這一時期國人對禁煙冷食仍不敢掉以輕心。唐宋時期反映寒食節禁煙冷食的作品依然比比皆是。從唐代詩人韓擁《寒食》詩“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人五侯家”,宋代詩人宋白《宮詞百首》“寒食宮中也禁煙,郁金堂北畫秋千”等詩作中不難看出,唐宋時期寒食節連皇宮內也得受到禁煙約束,甚至帝王與他的近臣們都只能干些別出心裁偷點蠟燭的勾當。
宋代以后,寒食禁煙之俗在一些地方依然不衰。介休綿山為介子推封田所在地,這里的回蠻寺有北宋咸平五年(1002)建立的“每節清明,大地禁火”警示碑。汾州府南0.5公里處則建一處禁火臺,專供里人在寒食節祭把介子推。宋詞人周密在其《癸辛雜識》中還記有當時官家查處百姓寒食節禁火的一段故事。文中說,由綿上引發的寒食禁火,升平時禁七日(宋代規定寒食節七天假日),喪亂之年則禁三日。在規定禁火日,鄉里的長輩要挨家挨戶用雞毛查撥各家的灶灰,雞毛焦卷,說明這家沒禁火,就得罰香紙錢。
元代,南方一些城市仍保留“過禁煙”習俗。屆時,有街市男女踏青拈香,斗雞賦鞠,梭門秋千,畫船游湖,盡情享受禁煙節之樂趣。元代僧人圓至《寒食》詩曰:“清明院落無燈火,獨繞回廊體夜香。”這里顯然告訴人們,在元代,僧人居住的古廟院落中還保留著名副其實的禁煙之俗。
明清以后,曾讓昔日先民們嘗夠了憂愁和歡樂的寒食禁煙節俗逐漸被淡化,一些文籍中雖然偶然也對此項活動有所敘及,但真正意義上的寒食禁煙已成為有其說而無其事。“寒食幾曾煙果斷,尾閭愁說海堪填。”清代鴉片戰爭時期著名詩人魏源,正是利用了當時寒食禁煙僅有其說來喻諷清政府禁鴉片不力,一語雙關,寫出了諷刺憂憤的政治抒情名詩。
〈〈〈
寒食節的來歷故事傳說有哪些相關 文章 :
★ 寒食節的由來簡介
★ 關于寒食節的由來簡介
★ 寒食節的來歷有哪些
★ 寒食節的來歷
★ 寒食節的來歷有哪些
★ 寒食節的來歷
★ 寒食節起源和由來介紹大全
★ 寒食節的由來故事
★ 寒食節的來歷以及傳統習俗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cb1587ad6f9e6358c6ab363586b8af79";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寒食節是清明節前一日(湯氏歷法改革后至今)。那日禁煙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從春秋時期至今,寒食節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
關于寒食節的來歷,有個感人的故事: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被迫逃離晉國到處流亡。有一年,重耳幾天幾夜沒有吃的,貧病交加。為了給重病體弱的重耳增添營養,介子推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來煮成肉湯給重耳吃,使他恢復了健康。晉獻公病死后,他的幾個兒子為爭奪王位,而同室操戈,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后,在秦國國君的幫助下,重返晉國,當上了晉國國君,史稱晉文公。
重耳當上了國君之后,對跟隨他流亡過的人都按功封官行賞,可是唯獨把對他有特殊幫助的介子推忘記了。介子推十分傷心,決心不再見重耳。他背著年邁的母親,到家鄉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隱居去了。
當晉文公得知介子推攜其老母躲進綿山,過起隱居生活時,便多次派人召請其上朝受封,介子推卻直意不出。這時,有人獻計放火燒山,認為介子推是個孝子,他一定會保護老母,下山避火。
不料,大火過后,人們發現介子推竟然與老母一起,抱著大樹被燒死。晉文公極為愧疚痛悔,大哭之后,遂下令將介子推厚葬又將其遇難之日定為寒食節,全國嚴禁舉火,無論何人——律不準吃熱的食物,以示對介子推的悼念之意。
導語:寒食節,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孝節義名臣介子推而設,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它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形成最早的,比端午節早200年左右。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于寒食節的由來傳說,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寒食節的由來與傳說 篇1緣起:寒食文化發軔于介休嗎?
相傳在春秋時期,有“割股啖君”之功的介子推輔佐晉文公重耳回國后,功不言祿,與母隱跡綿上(今山西省介休市)。晉文公求之不出,無奈之中三面放火燒山,想逼他偕母出山,但是趙衰、狐偃這兩個也曾經隨重耳逃亡的大臣,自知自己的功勞比不上介子推,暗中使人四面舉火,終于將介子推母子燒死在綿山上。后來晉文公為悼念他,禁止國人在介子推被焚的那天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這一天定為“寒食禁火節”。
寒食節為介子推而設的記載可見于《后漢書·周舉傳》、魏武帝(曹操)《明罰令》及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等著述中。更早一些的記載則見于兩千多年前經學家桓譚的《新論》,該書中講太原郡風俗,不僅提到了“隆冬不火食五日”,還提到這是“為介之推,故也”。
如今清明節俗中的掃墓、插柳、踏青、含淚祭奠親人等等都源于古代寒食節日活動的內容。寒食節是古代專為紀念介之推而設的節日。節日內容開始只是要求大家禁火吃冷食。漢魏六朝時期,寒食節被確定在寒冷的冬季,禁火冷食時間又相當長(有“一月寒食”及“冬至后百五日皆絕火”等記載),結果出現了“老弱不堪”(《魏武帝禁火令》語)、“殘損民命”(《后漢書·周舉傳》語)的嚴重后果。為革除此俗,官府在這一時期曾實行過多次禁斷措施。為適應生存,寒食節在南北朝時期逐漸避開寒冷的冬季,基本上固定在冬至以后的第一百零五天。這個時間正好是二十四節氣的清明節時期。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曰:“去冬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曰:“煮醴而食之,名曰寒食,蓋清明前一日是也。”
寒食節盡管選擇了在清明節令期間,但直到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無論從內容上或是時間上都有著明顯的劃界與區別。這一劃界與區別主要表現在寒食節要禁火,清明節則要改火;寒食節為冷灶熄煙,清明節這天則重燃新火。這一現象,古代文人和詩人多有表敘。大文豪蘇東坡被貶黃州后,關注著一年一度的清明改火,曾寫出:“一別都門三改火”,“三見清明改新火”及“且將新火試新茶”,“已改煎茶火,猶調入粥餳”、“貴從活火發新泉”等大量詩句。對于兩個節日中的冷與熱食品,詩人們則是這樣描述的:南宋詩人陳允平《應天長》詞曰:“又見杏漿餳餳粥,家家禁煙食”;韓淲《謁金門》詞句曰:“榆火新煙還熟食”。唐代詩人杜甫也曾把清明后改為熱食寫作熟食。其《熟食曰示宗文宗武》詩中曰:“幾年逢熟食,萬里逼清明”;我國古代先民還利用清明寒食之間的改火創造出許多奇特的名堂,如為了滿足朝貴們用清明新火煮新泉新茶的風俗,民間也產生出許多奇特產品。明代的《五色線》記載:龍安(今四川)有“騎火茶”之說,該茶的奇特處就在于“不在火前,不在火后,故也。清明改火,故曰騎火茶”。這種茶最貴的記載,《北京歲華記》中講,清明日“新茶從馬上至。至日宮價五十金,外價二三十金不一。二日即二三金矣。”
寒食節得益于演變到冬至后的一百五日期間,加之得益于唐代政治、經濟、文化等生存環境的改善,寒食節很快成為唐代最大的民俗節日之一。寒食節日中活動內容很快又增添了斗雞、插柳、掃墓、踏青、秋千、饋宴、賜火、品新茶、飲酴醵酒、鏤雞子、蹴球等諸多內容。其中掃墓(又曰展墓、拜掃)到唐代中期已成為皇家認可的禮節,唐明皇開元敕曰:“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祭,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同拜掃禮。”經過皇家認可,寒食節掃墓當時已成為全國上下普遍看重的'禮節。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被貶在廣西柳州不能回山西老家掃墓,寫信給丈人許孟容說:“近世禮重拜掃,每逢寒食,看著田野士女遍滿,皂隸乞丐皆上父母丘墳,勞作病死在田間的野鬼都能享受子孫祭養。可我四年過寒食不能回鄉展孝,每到此刻只有北向長號,以首頓地……”唐代對朝官有關寒食拜掃“假內往來,不限日數”及“以申情禮”的敕令很多。五代時期的幾任帝王則更是每逢寒食,親自出祭燒紙錢,名曰“破散”。唐明宗次妃王淑妃直至自己臨刑,口中還念念不忘讓留下幼子李從益,好讓其每年寒食節提一盆麥飯灑在明宗墳前。
由于寒食節日中的活動內容增多,唐代寒食節假日也由兩日增加為四日,大歷年間又增加為五日。唐德宗貞元四年的寒食節帝王與近臣在麟德殿舉辦內鞠會,寒食節的五天假用完,擊鞠活動還沒有賽完,唐德宗臨時賜百官假一日。貞元六年三月九日寒食節,唐德宗干脆詔令全國:寒食節連通清明節,宜照準春節元日一樣,前后各再休假三日。
按《宋史·職官志》,宋代寒食節假日亦規定為七日。因為七天假日中要過寒食與清明兩個節,久而久之,從北宋開始,一些人已對寒食與清明區別與劃界不那么較真了。比如經歷了千余年、稱謂了千余年的寒食節禁火,介休綿山這個時期的回鑾寺碑文中刻寫成了“每節清明,大地禁火”;經歷稱謂了數百年的寒食掃墓俗,南宋時的《夢梁錄》《東京夢華錄》等寫成了“清明日”官員士庶出郊朝陵或省墳。這種張冠李戴現象反過來也有之:如牡丹花中有一名品叫“滿園春”,開花時間因在清明節令期間,而宋代人又給取名為“一百五千葉”、“寒食牡丹”、“火前花”等。但總體來講,寒食俗稱謂在被清明節逐漸融合和替代已成為事實。了解這一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通過以下幾件事例也不難看出:寒食節在唐代有皇家祭拜祖陵的習俗,之后歷代皇家襲而行之。五代時期,幾朝皇帝的這種“破散”活動文獻中皆用“寒食祭拜”。遼代帝王致奠也用“寒食”。元、明、清時期基本上都使用了“每歲清明”;再看一看詩人對同一件事、同一個題目的表述。唐詩人白居易詩作《何處難忘酒》,詩中難忘酒時刻為“寒食月明前”。明代詩人周憲王也仿照白居易詩韻和作《何處難忘酒》,可詩中把難忘酒時刻變為“清明卻已過”;唐詩人張籍《北邙行》詩作中有“寒食家家送紙錢”句,明代詩人張楷也照此韻作《北邙行》詩,然對韻句卻成了“愁殺清明二三月”。
再如秋千戲為古代寒食節較為普及的女子游樂項目,唐代的《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的是“宮中至寒食節競豎秋千”,宋代為“寒食宮中也禁煙,郁金堂北畫秋千”,文彥博向朝廷獻成都所織錦緞也是為了“宮中寒食所需”。然而到了明代,《酌中志略》中則變為“清明則秋千節也”,明詩人朱日藩詩句說的也是“水國人家種楊柳,清明士女競秋千。”
元代以后,寒食節主要的節日內容即禁煙冷食開始逐漸淡化。寒食稱謂也漸漸被清明所替代。然而,清明俗節的活動內容源于寒食節的事實并沒有被人們淡忘,直至清代,一些詩人每到寒食節照例要吟詩抒懷(如康熙帝《過固關》作);寒食節掃墓的活動依然寫入了帝王的重要敕令(如《清通禮·乾隆敕》等);一些明清時期撰修的地方志書(如西安、重慶、杭州及安徽等地區的府志中)記載當地清明節俗的活動時,無不說明這是“存寒食禁煙之意”;一些民俗專著甚至直言不諱告訴人們:“清明即寒食”(滿族民俗家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語)。
時至今日,寒食節俗已基本上被國人遺忘,而清明節俗則依然為國人尋根祭祖,追魂思親的重要傳統節日。清明節掃墓俗雖然不是當年寒食節的標志節俗,但追根溯源畢竟是起自寒食,源自寒食。
寒食節的由來與傳說 篇2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歷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或二日。在這一日,禁煙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節”。在后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斗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后綿延兩千余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起源
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
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于綿山,修祠立廟,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清初湯若望歷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兩日之后;湯氏改革后,寒食節定在清明節之前一日。現代二十四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因此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日。
寒食節的習俗-禁火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煙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并參與。蘇軾的《望江南 超然臺作》中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說的就是寒食之后詩人煮茶的行為。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為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
詠詩
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據查,僅《全唐詩》就有唐玄宗、張說、杜甫、韓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詩詞三百余首,宋金元詞曲也有一百余首,成為中國詩歌藝術中一枝奇葩。
寒食詩詞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