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爭取撫養權
離婚時,需要面臨兩大問題,一個是財產分割,一個是孩子的撫養權。對于孩子,一般都是雙方都想養,而法院在孩子撫養權問題上,一般堅持這三個原則:
1.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一般由母親直接撫養。
2.已滿八周歲的子女,應當尊重子女的真實意愿。
3.已滿兩周歲,不滿八周歲的子女,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成長的原則判決。
那該如何爭取子女撫養權呢?下面尤其要注重這些關系子女健康成長的因素。
1、收入、經濟情況。穩定的收入,能保障子女有相對較好的生活條件,也可以保障子女得到較好的醫療、教育。但經濟情況并不必然取得子女撫養權。
2、本人受教育程度。父或母欲單獨撫養子女(取得撫養權,與子女共同生活),其個人受教育程度對子女成長、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在其他方面離婚雙方均無明顯優勢的情況下,該因素往往決定了最終法院如何判定何方取得子女撫養權。
3、性格、素養。有性格缺陷、家庭暴力、酗酒等不利子女成長因素的,也會嚴重影響子女撫養權的爭取。
4、家庭組成情況。父母離婚后,撫養子女一方家庭(例如爺爺奶奶家)家庭成員生活和睦,對父母離異的子女而言是一種極好的情感彌補。
5、工作性質。離婚雙方,一方工作性質、工作時間,也關系能否有足夠時間陪伴、撫養、教育子女。作為父母,其工作本身也對子女成長有著塑形和引導的重要作用。
6、居住條件。撫養子女,應當有滿足子女成長、居住的條件。孟母三遷的故事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說明這一點的重要性。
7、子女自身意愿。作為未成年子女,其自身有一定認知力,其自身真實情感流露的意思表示,在近年來司法實踐中也是法院最終裁判的重要參考。
此外,在離婚訴訟中,不僅僅要著眼如何取得有利證據,更要在事前咨詢并委托律師,由律師代理收集證據的同時,采取必要法律措施以在離婚訴訟中最好的維護自身和子女的合法權益。
孩子撫養權怎么爭取?
1、孩⼦的意見相當重要:如涉及10周歲以上未成年⼦⼥的,應提交⼦⼥本⼈愿跟隨⽗親或母親⽣活的相關證據。⼀般,法院在處理撫養問題上,會認真聽取⼗周歲以上孩⼦的意見,并做筆錄⼊卷。在離婚前或離婚過程中,做好孩⼦的思想⼯作,使孩⼦愿意隨⾃⼰⽣活是尤為重要的。⼗周歲以上的孩⼦⼀般⽐我們這⼀代⼈更為成熟,對于離婚的含義及后果都基本了解,雖然這樣會對其造成傷害,但這種傷害是避免不了的,使孩⼦由對其成長最為有利⼀⽅撫養,算是對其的補救吧。如果離婚的雙⽅爭取孩⼦撫養權的爭議⽐較⼤,那么我建議最好是委托律師辦理的,避免雙⽅碰⾯會起糾紛對孩⼦引起不好的影響,⽗母離婚已是⼀種傷害,再因為撫養權的爭奪⽽吵架對孩⼦的傷害會更⼤。
2、收⼊狀況:證明⾃⼰經濟收⼊狀況良好,與對⽅有差異。
3、⼯作環境:看誰的⼯作環境更好,更有利于孩⼦的教育和成長。
4、居住條件更好:提交有關居住情況的證據,⽐如離學校較近,⼩區配套成熟,對孩⼦⼊學、⽣活最為有利,那么得到孩⼦撫養權的可能性就會更⼤。
5、雙⽅的⼯作性質:如果⼀⽅是擺攤賣早點的,⼀⽅是承包房屋⼯程的包⼯頭,顯⽽易見誰的⼯作更有利于撫養⼩孩。
6、性格修養:⼀⽅的性格修養、思想品質,就在爭取孩⼦撫養權⽅⾯尤為重要,因為直接撫養⽅的性格修養、思想品質,會直接影響下⼀代的健康成長。
7、⽂化程度:受過⾼等教育更利于對孩⼦的教育。
8、其它家庭成員狀況:⽐如雙⽅⽗母基本條件。城市⽣活節奏較快,很多時候,真正帶孩⼦的往往不是夫妻任何⼀⽅,特別是對于學齡前⼉童,通常是⼀⽅的⽗母帶。因此,孩⼦以往的⽣活環境,以及長期帶孩⼦的⽗母的意見及⾝體情況,往往也是影響孩⼦撫養權的⼀個重要⽅⾯。
怎樣爭取孩子撫養權?
爭取孩子撫養權的方式:當事人可以收集雙方的學歷、居住條件、收入、子女年齡、工作、與子女的關系等材料,以及對方存在重大疾病、虐待子女等情況的證據,向法院請求爭取撫養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
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相關推薦:
訴訟離婚是什么(什么是起訴離婚)
訴訟離婚要花多少時間(訴訟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離婚時該如何退還彩禮(離婚時如何取回彩禮)
離婚孩子分紅(給孩子買的分紅險離婚會分割嘛)
精神病人離婚(精神病離婚有什么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