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高峰期的到來,其實主要原因還是有以下一些。
第一個春節期間假期的時間比較長一些,所以在這個假期中有很多想要離婚的,沒有趕上時候,所以到了節后就要扎堆到一起辦理離婚手續了,這個應該是假期的原因導致的,有一部分。
第二方面可能是春節期間兩個人因為這個隆重的節日產生了一些消費上的分歧,或者是親人觀念上的分歧,總之是原則上的矛盾產生了,既然原則上出現了問題的話,那么兩個人就很容易會產生離婚的想法,一般我們婚姻出現了波動,都是在一些事情上出現了觀念的分歧,而春節正好是一個比較大的節日,所以產生的分歧比較嚴重。
還是因為節日可能產生的波動或產生了一些工作上的變化,一般人都會在春節回家的時候和家人團聚,討論一下自己來年的想法,這個時候會對自己來年的規劃產生了一些想法,這樣兩個人的觀念又會產生變化,就可那出現了離婚的現象。
還有可能是有一部分人是專門為了過年而閃婚的,他們是怕家里催婚催的厲害,所以為了應付過年回到家里而進行閃婚,既然年已經過完了,這個婚也不用了,這樣就可以離婚了,所以也有這樣的現象。
但相對來說,離婚還是需要冷靜期的,如果離婚有一個冷靜期的話,還是可以控制一下離婚率,我們一般兩個人湊到一起確實很不容易,能不離婚盡量還是不要離婚,因為離婚之后再找一個也是很麻煩的問題,從古代就講,新找的總是不如原來的,所以這個高峰期來的也是很突然的。
說明一、離婚率增加與社會輿論環境以及個人觀念更多元開放有關。以前一個人提到離婚,周圍的人會對此議論紛紛,對離婚當事人形成一定壓力,如今,社會環境多元開放,公眾對離婚及結婚的決定也變得更加容易,選擇也不如以往慎重。
說明二、在更開放的社會環境里,人們做出婚姻和離婚的決定不能輕率隨意,但也應該尊重個人離婚自由。一門婚姻若壓抑個人情感或者讓當事人不滿意,離婚后,可能對個人感情和發展更有益。
說明三、對于離婚率的走高,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的出臺,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經濟利益對婚姻的約束程度,當事人因離婚而使財產受到損失的程度在大幅度減少,離婚成本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離婚率的增加。
說明四、離婚率高也與當前個人的人格獨立和缺乏包容與忍讓有關。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大多為獨生子女,由于家長的溺愛和生活條件的提高,這部分人群在社會生活中大多一帆風順,沒有經過社會的鍛煉,使得許多年輕人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家庭責任感,缺乏忍讓與寬容的心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離婚率的提高。
說明五、婚姻制度和人性內在具有緊張關系,雖說婚姻最終消亡是有點夸張了,但很有可能,它會變成一件越來越少人選擇的事情,因為當下這種傳統的婚姻關系對大家吸引力很小了。
說明六、這個時代沒有人想忍耐,都說愛需要忍耐,但這個時代沒有人想忍耐。忍耐的閾值變得越來越低。所以遇到矛盾了兩個人只會針鋒相對,而不是互相謙讓,但針鋒相對解決不了矛盾,那就只好離婚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