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定遺產繼承順序及比例
法律主觀:
繼承開始后,并不是所有的 法定繼承人 都可以參與遺產的繼承,而是有先后次序,具有強制性。我們知道第一順序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 第一順序繼承人 繼承, 第二順序繼承人 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在兩個 法定繼承人順序 之間,第一順序人有優先權,在沒有第一順序的繼承人或者全部 放棄繼承財產 或者是被 剝奪繼承權 的情況下由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繼承遺產。在處于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中,各繼承人的法律地位平等,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繼承人有約定以外,應當均等地獲得遺產。此外,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喪偶兒媳或者喪偶女婿也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享有繼承權。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遺產繼承順序及比例規定有什么
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對于遺產的分配,一般在被繼承人沒有訂立遺囑的情況下,應當由其父母、配偶、子女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如果被繼承人訂立有遺囑的,應當按照遺囑內容來進行遺產分配。
1、遺產繼承順序及比例規定有什么 根據《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實施)中的規定,在被繼承人生前如果沒有立遺囑或者遺贈扶養協議的前提下,被繼承人死亡后,其父母、配偶、子女將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進入法定繼承程序。這里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這里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2、先于被繼承人去世的長子、女所繼承的份額怎么辦? 根據《民法典》規定,被繼承人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其子女的晚輩直系親屬可以通過代位繼承的方式繼承屬于其父母的遺產份份額。 也就是說,雖然被繼承人的長子、長女早已去世,但是長子、長女的孩子可以通過代位繼承的方式來繼承(外)祖父遺產中屬于其已逝父母的份額。3、被繼承人的遺產應該如何分配? 根據《民法典》規定,被繼承人死亡后,其遺產一般由第一順位繼承人平均分得。 如果被繼承人的財產結構復雜,遺產中的股權、不動產、集團公司等產權不能直接切分為幾份的,可以請律師協助辦理遺產分割問題。 對于普通家庭而言,當被繼承人遺產中包含房屋、商鋪一類無法即時變現的產權時,其繼承人可以選擇共同共有的方式繼承其產權。如果繼承人中有一方或一方以上不想繼承其產權時,則繼承人之間可以通過私下商議后,到公證處分別辦理繼承公證和放棄繼承公證將產權歸于某一方名下。4、被繼承人的長孫能夠繼承他的遺產嗎? 孫子/女,并不在法定繼承人的范圍之內。因此除了被繼承人已去世長子、長女的兒女將通過代位繼承的方式繼承其遺產外,他的其他孫子/女均不得作為繼承人繼承其遺產。5、如果被繼承人想要讓長孫繼承他的遺產怎么辦? 這需要被繼承人在神志清晰的條件下立下遺贈遺囑,通過遺贈的方式將財產分配給長孫。 值得重視的是,遺贈繼承具有時間限制,需要受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后的六十日內,做出是否接受遺贈的表示。如果受遺贈人未能在六十日內做出決定或者是選擇放棄,那么將視為放棄受遺贈,這一份遺產將進入法定繼承程序繼承。
繼承法繼承順序及分配比例
繼承法房產繼承順序及分配比例:第一順序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對于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繼承人之間也可以協商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協商不成的到法院起訴。
一、房產繼承的定義
房產繼承是指按照《民法典》的規定,是指依照法定程序把被繼承人遺留房屋所有權及其土地使用權轉移歸繼承人所有的法律行為。房產繼承,是所有權及使用權繼受取得方式的一種。房產繼承應先到公證處辦理房產繼承公證手續,再到房產交易中心辦理房產繼承手續。
二、房產繼承新規定
1、繼承必須在被繼承人死亡后開始。
法律規定的繼承權,只是繼承人享有的一種期待權,如果被繼承人沒有死亡,繼承關系就不會發生,只有在被繼承人死亡以后,繼承權才會成為既得權。
2、繼承遺產的人,必須是被繼承人的合法繼承人,即法定繼承人或遺囑繼承人。
我國繼承法確定的法定繼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繼承人依法取得的遺產,必須是被繼承人生前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或者是依法可以繼承的其它合法財產權益。
不能把家庭共有財產、夫妻共有財產以及合伙財產不加分割作為遺產來繼承。像這樣的財產必須分割以后屬于死者個人所有的部分才是遺產。一切非法所得的財產不屬于遺產,不得繼承。
相關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繼承中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財產繼承順序及繼承比例
我的父親跟我母親婚前還有一個兒子,但是一直在我奶奶家長大,我父親去世了,財產應該怎么樣分配呢?分給他的兒子多少?我們都成年了。我父母的財產一半都是我姥姥和我大姨給的,這個在分配上有影響嗎?現在的新婚姻法有什么新規定嗎?根據《繼承法》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條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根據法律規定按照法定繼承你父親的孩子,妻子,父母都有繼承權,只要是你父親的合法擁有的及死亡時還有的財產一般情況下都是平均分配的。
擴展資料:
遺產繼承是指生前享有財產因死亡而轉移給他人的死者為被繼承人;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財產為遺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被繼承人的合法遺囑承接被繼承人遺產的人為繼承人;繼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或者被繼承人所立的合法遺囑享有的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就是繼承權。
在我國,遺產繼承的方式分為如下四種:
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生前訂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
2.遺贈即被繼承人生前訂立遺囑,將遺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3.遺贈撫養協議即被繼承人與扶養人訂立協議,由扶養人負擔被繼承人生養死葬的義務,被繼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財產在其死后轉歸扶養人所有。該方式主要出現在老人無人贍養的情況下;
4.法定繼承,即在上面三種情況都不存在的情況下,法律根據親屬關系的遠近確定的順序。
如果同時出現2種以上的繼承情況,在這4種繼承方式中,遺囑扶養協議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遺贈,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繼承。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遺產繼承
相關推薦:
訴訟離婚是什么(什么是起訴離婚)
訴訟離婚要花多少時間(訴訟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離婚時該如何退還彩禮(離婚時如何取回彩禮)
離婚孩子分紅(給孩子買的分紅險離婚會分割嘛)
精神病人離婚(精神病離婚有什么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