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 男方想要孩子的 撫養權 的話,就得想辦法證明自己比女方更適合 撫養 孩子,法院會從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長,保護子女合法權益結合父母雙方的實際撫養能力和條件等具體情況考慮判決孩子的撫養權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 子女撫養 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2、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準許。 3、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5、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6、在有利于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予準許。 想要孩子的撫養權,那就得自己通過合法的方式去爭取,在 孩子撫養權 的這個問題上,相信絕大多數的父親和母親的心情都是一樣的,自己想要撫養權,但要知道對方也是想要撫養權的,那在這種狀態下,當然孩子個人的意見其實也是挺重要的。
法律客觀:《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四條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對于孩子的撫養權問題,法院在判決時不會首先考慮是否出軌,而會首先考慮怎樣有利于孩子。孩子未滿兩周歲時一般優先歸母親撫養,滿兩周歲先協商,協商不成法院將根據雙方實際條件按對孩子成長有利的原則確定孩子歸屬,滿十周歲法院還會征求孩子的意見。另一方按固定收入支付撫養費,無固定收入按照同行業標準取一個合適的比例支付撫養費,并有權探視。,(一)依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夫妻名義與他人同居的,婚姻的無過錯方可以向過錯方主張離婚損害賠償。,可以主張離婚損害賠償的情形:,1、重婚;,2、以夫妻名義與第三人同居;,3、有家暴行為;,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注意:出軌中只有達到以夫妻名義進行同居的條件才可以要求離婚損害賠償,如果只是一夜情等,并不能主張離婚損害賠償。離婚損害賠償以離婚請求為前提。,(二)夫妻雙方均有過錯的,雙方均不能主張離婚損害賠償。,(三)婚內出軌一般不影響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這里會有人認為,出軌一方應當少分或不分財產,其實婚內出軌并不影響夫妻財產的分割。而應當少分或不分的情況是夫妻一方有轉移、隱匿財產等行為時的結果。,(一)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如果一方主張另一方有了外遇,婚外情,那么必須提供證據來證明,如果不能提供證據,那么法院不會采信。取證的過程相當麻煩,大多數情況下建議協商離婚鬧到臉皮撕破的階段,雙方都損失巨大。沒有愛情,也不可能有友情,但是不要多個敵人。,(二)通常證明外遇的證據有很多,但是你說的,他說的,他們說的,法院都當你沒說!證據講究書證和人證。只有人證沒用的,對方隨時也可以找幾個人出來說沒見過他出軌吧。除非對方在法庭上親口承認,或者給你寫過承認出軌、保證不出軌的保證書。,(三)證據可以證明外遇,但是請注意,證據越多越好,單一的證據效果不好。,1、男女單獨裸體的照片(裸奔或天體浴之類的不算)、視頻,注意一點要合法取得,非法取得證據不算。,(偷拍的證據不合法,不能作為證據法庭不采信,直接忽視的,這個以前談到過,法律的導向性,不支持用非法來對待非法,電影里面的取證方面都是扯談的。),2、一方寫下的承認出軌事實的保證書,認錯書,悔過書。,3、聊天qq記錄,開房記錄,親密照片。電話記錄,短信記錄等等。(這個可以成為證據,但是力度有點欠缺,對方可以辯解:qq被盜,開房在聊天,親密照片在排練工作,能出軌的人思維能力其實也挺強)。,對于出軌離婚的,雙方當然是最好可以協商離婚,但是起訴解決的,法院一般還是要最先考慮對孩子的有利與否,跟出軌其實關系不大。
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