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根據鑒定的目的不同,父母給孩子做親子鑒定需要什么程序?主要有司法鑒定和個人鑒定兩種。經過一系列的司法鑒定做出的結論,可以作為法庭的證據使用。個人鑒定只是為生物遺傳基因做出的理論說明,鑒定流程簡單,不能作為法庭證據。
1、如果您做的親子鑒定只是為了證明孩子的身份,只需要鑒定樣本書即可。不需要提供證件和照片,對于做鑒定的醫院或單位,要負有法律責任的。
2、如果您做親子鑒定是為了打官司或報戶口使用,您需要提交的材料是:被鑒定人的身份證件,如身份證、戶口本、護照等可以證明身份的相關證件。并且要提供當地派出所或者律師法院的委托函,然后被鑒定人全部到場,在鑒定中心司法鑒定人的監督下采集樣本。鑒定中心出具的司法鑒定報告書在全國范圍內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二條 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者歧視。
繼父或者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本法關于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
第一千零七十三條 對親子關系有異議且有正當理由的,父或者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或者否認親子關系。
對親子關系有異議且有正當理由的,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親子關系。
第一千零七十四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
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一千零七十五條 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弟、妹,有扶養的義務。
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于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親子鑒定有幾種方法?常見的親子鑒定方法有DNA鑒定、血型測試以及染色體鑒定。目前準確率最高、且認知度較為廣泛是DNA鑒定方式。
1、DNA親子鑒定
鑒定親子關系目前用得最多的是DNA分型鑒定。人的血液、毛發、唾液、口腔細胞等都可以用于用親子鑒定,十分方便。
一個人有23對(46條)染色體,同一對染色體同一位置上的一對基因稱為等位基因,一般一個來自父親,一個來自母親。如果檢測到某個DNA位點的等位基因,一個與母親相同,另一個就應與父親相同,否則就存在疑問了。
利用DNA進行親子鑒定,只要作十幾至幾十個DNA位點作檢測,如果全部一樣,就可以確定親子關系,如果有3個以上的位點不同,則可排除親子關系,有一兩個位點不同,則應考慮基因突變的可能,加做一些位點的檢測進行辨別。DNA親子鑒定,否定親子關系的準確率幾近100%,肯定親子關系的準確率可達到99.99%。
2、血型親子鑒定
血型測試進行親子鑒定就是通過對血型的檢驗比對來確親子關系。
依據19世紀末被確認的孟德爾遺傳定律,人們認識到人類的血型是按照遺傳基因傳為下一代,故一定血型的父母所生子女也具有相應的血型,這為血型鑒定親子關系奠定了基礎。
用于血型檢驗來鑒別親子關系的血型系統主要有: ABO 血型系統、 MN 血型系統、 Rh 血型系統、 Ss 血型系統、 hp 血型系統。
檢驗的血型系統越多,其準確性就越高,如果血型檢驗的結果表時無遺傳關系,可作出否定親子關系的結論,但結果存在遺傳關系也不能完全確定是親子關系。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人們發現可以用白血細胞的抗原來進行親子鑒定,準確性可達80%。再結合血型檢驗,能達到較高的準確程度。
3、染色體多態性親子鑒定
20世紀80年代,醫學家們又開創了使用染色體多態性鑒定親子關系的技術,染色體多態性又稱異態性(heteromorphism),是指正常人群中常見的各種染色體形態的微小變異(如:隨體增大、重復或缺如,著比粒區的熒光強度變異等),這種多態是可以遺傳的。這項技術就是利用其形態來鑒定親子關系,這要靠技術人員的主觀判斷,其準確率也不盡如人意。
相關推薦: